《中成药学 第2版》陈子珺,董志颖主编;陈德兴,都广礼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成药学 第2版》

【作 者】陈子珺,董志颖主编;陈德兴,都广礼主审
【页 数】 235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10
【ISBN号】978-7-5478-5515-7
【价 格】58.00
【分 类】中成药-研究
【参考文献】 陈子珺,董志颖主编;陈德兴,都广礼主审. 中成药学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成药学 第2版》内容提要: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本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中成药学相关基础理论作简明、系统的介绍。各论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着重介绍现代临床常用中成药。选择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常用中成药,其中正方168首,每首成药列有方源、药物组成、制备方法、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功能与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本教材各论中入选的临床常用中成药有正方174首,附方184首。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的学生。

《中成药学 第2版》内容试读

中成药学

总论

第一章

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中成药学的概念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因此,作为供临床应用的中成药,不但具备相应的药品名称、组成、性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和特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而且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我国的中成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范围很广,其中不少是具有悠久历史、成效卓著的名优品种,如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片仔癀、云南白药等,这些早已为人民群众所熟知习用。因为中成药具有验(效验)、便(方便)、廉(经济)等特点,所以是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不可或缺的药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成药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中成药学专门知识的学习,掌握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中成药与病证之间的治法关系、中成药与剂型的关系等基本知识;并掌握临床各科常用中成药,包括其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鉴别使用等内容,培养临证合理安全应用中成药的能力;并学会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和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品种,提高中成药产品质量与临床疗效。

中成药作为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中成药学作为

一门独立学科的历程并不长,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步入高等教育殿堂。长期以来,中成药学的内容扎根于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之中,并在临床医疗实践和中成药生产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中成药学的发展简史

中成药起源于中药的临床应用。我们的先民为维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繁衍,在获取食物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食用某一类植物或一些动物、矿物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因而有“药食同源”或“医食同源”之说。他们进一步发现,通过简单的加工方法,如粉碎或煎汁可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这些防治疾病的经验用药,被传习、记载和推广应用,就是中药或中成药即中药制剂的最早萌芽阶段。

历代中医药家在逐步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一定的加工炮制方法,根据病情的需要制备成随时可以应用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酒等)。这种具有

-3-

中成药学

固定剂型的中药制剂的特点是组成药物相对固定,适应证较为明确,具备一定质量规格,可以批量生产供应,而且贮存、携带、使用方便。由于可以随时取用,多沿用成方制备而成,不需临用前的加工,故后世有“熟药”“成药”之称。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中药制剂的剂型,应用最早最多的是汤剂和酒剂,此后又增加了丸剂、散剂、膏剂等。丸、散、膏、丹现已成为中药制剂的主要传统剂型,并成为中药制剂传统剂型的代名词。据文献可知,中药制剂早在周代或周代之前便已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远在夏代,古人就已掌握了制陶、铸铜技术。在出土文物中,夏代烹调用的陶釜、陶罐等器具已较精致,商代铜俦的饮食器皿则更为精巧。这些器具对调剂药物及汤剂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此即汤剂之始。其后《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方三十二卷”,《黄帝内经》有“上古之人作汤液醴醪”的记载。

从有关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在我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已发现公元前21世纪的尊、小壶等专门用于酿酒和饮酒的器具。酒出现以后,逐渐被用之于医药,甲骨文卜辞中有酒名为“鬯”。据汉代班固解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鬯就是一种芳香的药酒,可能也是最早的一种中药酿制的酒剂。酒剂首见于医药书籍,当属马王堆出土的《五十

二病方》。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同时又是最早记载多种中药制剂的著作。全书记载治疗方剂280余首,药物240多种,大多数是外科、皮肤科方药,其次是内科、儿科及妇科方药,以内服及外用方药为主。此书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膏、丹、灸、熨、熏、胶等多种剂型,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首,至少有5首可认为是酒剂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其中大部分是战国时期的产物。其博大精深的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亦反映了当时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成就。在其收载的13首成方中,就有9种成药制剂,除了汤剂,还分别采用了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等剂型。《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君臣佐使”处方组成配伍原则,是对处方用药规律的高度概括,至今仍是复方中成药带有普遍意义的处方指南。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黄帝内经》都为中成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一220)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150一219)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的问世,对中成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仲景对中成药的发展贡献之一,是把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融人辨证论治体系。其所撰《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经后人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两书共载方323首,可谓集两汉方剂之大成。其中成药方达60余首,所用剂型有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等10余种,说明当时中成药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这些成药与其他方剂一样,只要审证确切,用法得当,便有桴鼓之效。它们在

-4

第一章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中医临床上一直沿用至今。

张仲景对中成药的发展贡献之二,是系统地总结我国汉之前各种药剂制备上的成就。内服制剂有丸剂(理中丸等)、散剂(文蛤散等)、煎膏剂(大乌头煎方等)、酒剂(红蓝花酒等)、饮剂(芦根汁饮方等)。外用制剂则有肛门栓剂(蜜煎导方)、阴道栓剂(蛇床子散)、灌肠剂(猪胆汁方)、熏烟剂(雄黄熏方)、熏洗剂(苦参汤)、滴耳剂(捣薤汁灌耳方)、滴鼻剂(救卒死方)等。仅散剂就有吹鼻散剂(皂荚吹鼻方)、内服散剂(赤小豆当归散)、外用散剂(头风摩散方)、舌下散剂(桂屑着舌下方)等不同的给药途径。稽考我国现存医药文献,能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各种药剂制备成就的,当以张仲景为先。

张仲景对中成药的发展贡献之三,是重视制剂制备过程中药物的修治炮制。在中药各种制剂的制备中,药材的选择洗剔与炮制等加工处理,为迄今中药制药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操作工艺,张仲景对此也极为重视。他对和合汤药时修治草石虫兽诸药,曾说:“凡草木有根茎枝叶,皮毛花实,诸石有软革更消,诸虫有毛羽甲角、头尾骨足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又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务令洁净。”(《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故而在其方中所用药品虽然不多,然非常重视药材的处理。在处方调制以前,

一般多将药叹咀或到如麻豆大,更有另行注明制法如切(生姜、知母)、劈(大枣、百合)、破(附子、枳实)、碎(代赭石、滑石)、研(雄黄)、捣(栝楼实)、洗(吴茱萸、半夏)、浸(赤小豆)、去皮(猪苓、桂枝)、去心(牡丹皮、天冬)、去毛(石韦)、去节(麻黄)、去皮尖(巴豆、杏仁)、去足(䗪虫)等不同处理要求;还有许多需经炮、炙、烧、炼等特殊炮制操作,如《金匮要略》鳖甲煎丸要求:鳖甲炙,乌扇(射干)炮,鼠妇、葶苈、蜣螂等熬,石韦去毛,牡丹去心,蜂窠、阿胶炙等。可见中药的修治炮制诸法,在张仲景著作中多已具备。而有关中药所独具的炮炙方法见于最早之医籍,亦当首推张氏。

张仲景对中成药的发展贡献之四,是丰富了丸、散剂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途径。如丸剂之制备中不仅有炼蜜为丸(理中丸、麻仁丸、薯蓣丸、肾气丸),还有枣肉和丸(竹皮大丸),姜汁泛丸(干姜人参半夏丸),尤其是鳖甲煎取胶汁制炼成丸(鳖甲煎丸)的制备,首次记载以动物胶汁、炼蜜和淀粉作丸剂赋形剂。因此,《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药丸剂制备的基础。在散剂的制备上,不但有内服、外用、吹鼻、舌下吸收等不同给药途径,其可贵处是制备操作中的不同方式,如“异捣,下筛为散,更入白中治之”(牡蛎泽泻散);或瓜蒂散、半夏散等之“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十枣汤以“(芫花、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煮大枣,“纳药末,平旦服”。

《神农本草经》总结了西汉以前治病用药的成果,《神农本草经·序录》对中成药剂型的具体运用中强调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

东汉魏伯阳的炼丹专著《周易参同契》成书于公元2世纪,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该书记载了汞具有挥发性,能够和硫化合;铅丹(四氧化三铅)能够被炭还原成铅;还记载了促使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配方比例;并对炼丹家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虽然该书对物质化学特性的认识仍较原始,但是作为最早的炼丹理论著作,其制药化学之祖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该书的炼丹原理,也开创了中医外用制剂中丹剂之先河,对推动中药丹剂的应用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5

中成药学

三、魏晋南北朝(220一618)

葛洪是晋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与博物学家。传世的《肘后备急方》是将其所著,现已遗佚《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并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撷要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方》,书仅3卷,后经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73篇(现缺3篇),计收载药方1060首,所收载之剂型有铅硬膏、蜡丸、锭剂、条剂、灸剂、熨剂、饼剂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引用了不少古代常用的成药制剂,或附有制法,且首先使用“成药”这

一术语。作为“备急”,在抢救突然昏迷患者的措施里,除了记述行之有效的简易急救法外,还介绍了将干菖蒲捣碎制成如枣核大的药丸,置于患者舌下以急救昏迷,开舌下急救用药之先河。在制法上亦有许多宝贵经验,如羊肝丸,采用动物脏器羊肝配伍黄连治疗目疾;又如取青蒿“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这一珍贵记录,为现代青蒿素的分离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葛洪还著有《抱朴子内篇》专论丹剂,记载了不少炼丹炼汞的方法,记录了硫化汞制水银反应方法。他的实践扩大了矿物药的使用范围,为推动制药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涓子鬼遗方》为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该书载内服、外用方药140多首,其中外用成药所占比例较大,用治痈疽的外用软膏、膏药已广泛应用:收载了许多“薄贴”,即软膏(“薄”)与硬膏(“贴”)。

陶弘景在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收载药物730种,所收成药剂型有酒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其制药常规,在“含药分料治法”项中,曾指出药物产地及采治之法和疗效有密切关系,并考证了药物度量衡。这些用药经验的总结和药剂制造常规的拟定,对于配制药剂时保证质量和提高疗效有一定作用。

四、唐朝时期(618一907)

唐代的孙思邈、王焘对中成药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备急千金要方》收方达5300首,《千金翼方》收方达2000首。其中不乏著名的中成药。如治心肾不交所致视物昏花的磁朱丸,治丹石毒发的紫雪,治肾精不足、惊悸不安的孔子大圣枕中丹等,至今沿用不衰。涉及的剂型有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灸剂、栓剂、浴剂、烟熏剂等十几种,可见孙氏很重视各种剂型的制备,制法介绍也都具体详尽。孙氏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完整的制药规范,所记方法多样,内容丰富,值得珍视,对后世药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药物学上,他认识到药物的质量、疗效与产地、采集时节密切相关,重视地道药材以及药物的种植采集、炮制和贮藏。孙思邈在行医济世的同时,深究药性,提炼丹药,明确提出化学制药思想,并将金丹术从一个抽象的目标引向制药的实用领域。

王焘编纂的《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载方6900余首,涵盖了临床医学各科知识及药物方剂的内容。其中汇集了大量现已亡佚的医药学文献,并有诸多民间验方,可谓集唐以前方药文献之大成。在以病统药的方药分类法、中药制剂的剂型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资料。每门下都附有处方、制备方法等,吸收和总结了前人用药的宝贵经验;记载的煎煮方法、服药反应和服药禁忌又体现了其用药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除了常用的丸、膏、丹剂型用得较多以外,还有进口药材制剂,如用苏合香为原料制备的吃力伽丸。全书以病为纲、随证施方、临证化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