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湿中药学》李振彬,吴承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抗风湿中药学》

【作 者】李振彬,吴承艳主编
【页 数】 441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12
【ISBN号】978-7-5717-0651-7
【分 类】抗风湿药-中药学
【参考文献】 李振彬,吴承艳主编. 抗风湿中药学.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抗风湿中药学》内容提要:

本书在整理、总结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中药抗风湿研究的传统经验与最新成果。全书分为七章,详细介绍了风湿病的基本理论、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现代诊断治疗策略,风湿病的药物治疗,抗风湿中药的研究方法,收录了抗风湿有效成分50余种,分别阐明其来源、化学名、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等;对抗风湿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比较明确的100余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理、应用等进行详细阐述,使之更加规范、合理,适合临床应用;在抗风湿中成药部分重点介绍《中国药典》收录的常用抗风湿中成药的来源、处方、制……

《抗风湿中药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风湿病概论

风湿病简史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简称风湿病,是以关节、骨骼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等)病变为主,并常有多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这组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在已知有近200种。

风湿病学经历了古老而漫长的发展阶段。“风湿”(rheuma)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Hippocratie Corpus)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当时认为人的生命取决于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平衡。如果冷湿黏液下注于内脏、四肢,则会引起疼痛等病变。当时,风湿病仅是一种病理概念,直至I6世纪,Baillou等才将风湿病概念应用到临床疾病或症候群与某些综合征上。

在19世纪以前,西医学对关节炎和风湿病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例如风湿热和痛风,虽然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Hippocrates即对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有过扼要的记载,然而直到2000余年后的1676年,Sydenham才对这两种疾病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据记载,其对痛风之所以能够生动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Sydenham本人是一名痛风病患者。

19世纪风湿病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检查等多方面仔细观察,对体液病理学说及“所有关节炎都是痛风的变种”的学说提出了怀疑。如

God发现在痛风患者的血液中尿酸盐过多,而且这些尿酸盐以结晶形式还可在关节内沉积下来,这一发现使人们对痛风的病因病理有了本质上的认识,从而使该病与其他关节炎有了明显的区别。18O0年,巴黎医生Landre-Beauvais首次对类风湿关节炎做出了详细描述。1858年,英国医生Garrod第一次提出将该病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命名,使类风湿关节炎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18O2年Heberden发现骨性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一赫伯登结节(Heberden node)。在此基础上,1857年Adams将骨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区分开来。

19世纪风湿病学的另一进步是一些医生开始探索以手术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早在1887年,Schuller即开始应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虽然手术方法尚有缺陷,手术后关节功能也不甚满意,但这

一大胆的探索无疑为风湿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为当今关节炎外科治疗的发展

1

抗风湿中药学

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的风湿性疾病为人们所认识。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Sjogren报道了原因不明的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炎、口腔干燥,并大部分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组病例,患者不仅有干燥性角膜结膜炎,而且还有唾液腺、口腔及呼吸道黏液腺分泌减少和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等表现,此后将此病称为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1937年土耳其皮肤病医生Behcet报道了以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和外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并称之为白塞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这些病名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以来风湿病学的重大突破,在于提示了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与风湿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的关系。越来越多的风湿病学医生走进实验室,与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一道,将风湿病的基础研究推进到分子水平。1940年挪威免疫学家Waaler发现在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出一种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heumatoid factor,

RF)。类风湿因子的发现不仅给类风湿关节炎赋予新的特征,而且对使用免疫学方法研

究风湿病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此后,人们对结缔组织病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多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对存在于人类白细胞和其他

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组抗原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进行了系统广泛的研究,

发现其同血型抗原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受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HLA分为HLA一

A、B、C、DR、DQ、DP等多个位点,其中某些抗原对某些疾病有易感性,如强直性脊

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赖特综合征阳性率达60%~80%,银屑

病关节炎阳性率达50%。HLA系统的发现不仅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赖特(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而且从基因水平提示了遗传因素很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研究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风湿病学界医生,国内外医疗单位纷纷建立免疫学实验室或免疫学研究中心。

国际上把风湿性疾病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已有百年历史,1927年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国际抗风湿联盟。在中国内科学中,风湿病学是最年轻的一门临床学科。198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成立。

在中医学领域,风湿病属于传统中医的“痹证”“痹病”“历节”等范畴。在中国,风湿病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自有甲骨文字记载以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即有“痹证”“痹病”等风湿病的相关记载。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即记载有“疾界”(痹)之称。秦汉时期成书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更是列《痹论》专篇描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等内容。《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关于病名,从不同角度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皮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周痹、众痹、血痹等。如《素问·痹论》指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痹证日久不

2

第一章风湿病概论

愈,病邪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至脏腑,则能成为五脏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在临床表现上,“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热,或燥,或湿…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在治疗上,提出了针刺和药熨疗法。

汉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风湿”“历节”“湿痹”等病名及相关治疗方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指出:“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如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指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载:“血痹之病…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脉证治疗上“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收集记载了许多治疗痹证的针灸方法,强调局部取穴与全身取穴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学针灸治疗风湿病的内容。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对风湿病进行分类,如“历节风候”“风湿痹候”“风痹候”“血痹候”“风身体疼痛候”“腰痛候”“风湿腰痛候”“背偻候”“脚气疼不仁候”“脚气痹挛候”“贼风候”等。

唐宋时期以《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等著作为代表,收集了大量针对风湿病的方药和疗法,如汤剂、散剂、针灸、药酒、膏摩等。其中《圣济总录》在“诸痹门”记载五脏痹、五体痹等21种风湿病,对每一病证列出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介绍治疗方剂148首。

金元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主张“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创造性地从更广泛的角度探索风湿病的治疗。如刘完素从“火热”立论,张从正倡用“汗、吐、下”法,李东垣主张从脾胃论治。朱丹溪著《格致余论》,首先提出“痛风”病名:“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明代医家在前人对风湿病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如王肯堂对风湿病名主张以“风、寒、湿”三气统之,于《证治准绳》曰:“凡风寒湿所为行痹、痛痹、着痹之病,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此行痹、痛痹、着痹之外,又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徐彦纯则强调正气不足在风湿病中的重要性,在《玉机微义·

·3·

抗风湿中药学

痹证门》列“痹因虚所致”专论。

至清代,诸多医家对风湿病的诊治亦多有创建。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痹由瘀血致病”说,推荐的“身痛逐瘀汤”等方剂至今在临床应用。其后唐容川著《血证论》,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对痹证与瘀血的关系进一步阐发。叶天士更是独辟蹊径,对痹久不愈者提出“久病人络”之说,提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通络药物。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学家还特别强调了热痹在临床中的意义,指出“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温病条辨》)。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医风湿病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83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痹证学组,1995年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1986年3月原卫生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会上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了《疾病定义草案》,确定了中医风湿病的概念,认为中医风湿病(原称为“痹证”或“痹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自此以后,我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风湿病的中医理论、临床诊治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二节

风湿病的分类

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部分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至今尚无完善的分类。199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关节炎和风湿病进行了命名和分类,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分为十大类(表1-1)。

表1-1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对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命名和分类(1993)

命名和分类

I.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A.类风湿关节炎

1.IgM类风湿因子阳性

2.IgM类风湿因子阴性

B.幼年关节炎

1.系统起病型

2.多关节起病型

a.IgM类风湿因子阳性

b.IgM类风湿因子阴性

3.少关节起病型

a.与葡萄膜炎、抗核抗体关联

b.与HLA-B27关联

c.IgM类风湿因子阳性

4

第一章风湿病概论

续表

C.红斑狼疮

1.盘状红斑狼疮

2.系统性红斑狼疮

3.药物相关红斑狼疮

D.硬皮病

1.局限型

a硬斑症

b.线状

2.系统性硬化症

a.弥漫性硬皮病

b.CREST综合征(CREST指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失调、硬指及毛细血管扩张)

3.化学品或药物引起

E.弥漫性筋膜炎,有或无嗜酸细胞增多

F.多发肌炎

1.多发性肌炎

2.皮肌炎

3.与癌症相关的多肌炎或皮肌炎

4.儿童多肌炎或皮肌炎

G.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血管病

1,结节性多动脉炎

a.与乙型肝炎病毒关联

b.与乙型肝炎病毒无关联

2.过敏性肉芽肿(即Churg-Strauss综合征,累及肺的结节性多动脉炎)》

3.变应性血管炎

a.血清病

①抗原已知

②抗原未知

h.亨诺-许兰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c.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①与乙型肝炎病毒关联

②与乙型肝炎病毒无关联

d.与癌相关e,低补体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血管炎丑.韦格纳肉芽肿病

b.巨细胞动脉炎(或颞动脉炎,或颅动脉炎)伴有或无风湿性多肌痛c大动脉炎

5.川崎(Kawasaki)病(即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包括幼儿多动脉炎

·5·

抗风湿中药学

续表

6.白塞综合征

H干燥综合征

1.原发性

2.继发性,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存

L重叠综合征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其他

J.其他

1.风湿性多肌痛

2.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

3.复发性多软骨炎

4.淋巴瘤样肉芽肿

5.结节红斑

Ⅱ.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

A.强直性脊柱炎

B.赖特(Reiter)综合征

C.银屑病关节炎

1.主要影响远端指间关节

2.少关节型

3.多关节型

4.残毁型关节炎

5.脊柱炎

D.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1.周围关节炎

2.脊柱炎

Ⅲ.骨性关节炎(即骨关节病,退化性关节病)

A.原发性

1.周围性

2.脊柱性

B.继发性

1.先天性或发育性缺陷

2.代谢性疾病

3.外伤

4.其他关节病Ⅳ.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

A.直接性

1.细菌性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