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作 者】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作
【页 数】 258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22.09
【ISBN号】978-7-5220-1698-6
【价 格】58.00
【分 类】金融业-数字化-应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作. 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金融数字化如何赋能全面乡村振兴这一主题,通过理论分析、政策分析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分析金融数字化的发展逻辑、基本框架、运行模式和业务形态等内容,提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引;聚焦银行特别是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痛点、战略设计与实施方案,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聚焦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金融服务供应链和乡村产业供应链的“双链联动”理论,设计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案和实现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实现金融数字化与全面多村振兴的协同共进。

《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内容试读

第一部分

金融数字化的逻辑框架

金融数字化遵循“三三二”框架,通过推进金融服务供应链升维创新,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的新发展模式。

在发展逻辑上,金融数字化应遵行“人一货一场”

三维发展框架,实现精准定位“人”(用户)、全面优化“货”(产品和运营)、无界融合“场”(场景和场所)。

在运行模式上,金融数字化应遵行三维运行模式,主体维度推进金融机构、金融客户和数字科技公司的合作联动,要素维度推进用户、产品和场景的创新升级,运行维度推进业务、资金和数据的实施交互。

在落地实施上,金融数字化应遵行内外联动机制,发挥策略模型(解决方案)的桥梁作用,实现业务经营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数字化的高效联动,从根本上强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第一部分金融数字化的逻辑框架

第一章金融数字化的发展逻辑

金融数字化是电子化、信息化之后的发展新阶段,核心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对金融机构的技术架构、业务模式和组织管理进行改造,推动数字技术、大数据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从而创新金融服务供应链,缓解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可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会用的问题,全面释放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对内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质效,在更高水平实现成本一收益一风险的平衡,对外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客户体验,有助于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一、数字化创新金融服务供应链

金融数字化从用户(人)、产品和运营(货)、场景和场所(场)》

三方面对金融服务供应链尤其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供应链进行了升维创新,不仅改善了风险定价、创新了金融产品,还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客户体验。

数字化最先从“场”开始,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拓展融合;在“场”的影响下,“人”和“货”实现了快速的数字化:用户数据的维

度越发丰富,服务对象逐渐由C端拓展至B端;除提供金融产品和服

务外,金融机构更是对外输出数字化的科技能力。拥有了数字化的科技能力,金融服务供应链中的“场”不断更新迭代,“人”和“货”在飞轮效应的作用下加快迁移到新的“场”,并采用新的数字化产品服

3

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务和数字化运营方式吸引新的用户,形成了具有网络效应的“人一货

一场”数字化发展逻辑,从而实现用户、产品和运营、场景和场所的全面数字化(见图1.1)。

新的数字化场景和场所(场)

场景和场所(场)入、

新的用户(人)与数字化产品和运营(货)

金融供应链

用户(人)&产品和运营(货)

数字化的

科技能力

数字化的科技能力

数字化的科技能力

所实现的飞轮效应

所实现的网络效应

图1.1数字化的科技能力带来的金融服务飞轮效应和网络效应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金融创新发展即是该发展逻辑的例证。疫情暴发前,金融科技在支付业务、证券业务、信贷业务、资管业务、保险业务等领域都已得到应用,但总体上处于“边看边走”的发展状态。疫情暴发后,在供需两端的共同推动下,非接触式金融“全面开花”,各类金融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都积极推进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疫情暴发前,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大多聚焦于个人业务;而在疫情暴发后,金融科技创新更加重视企业业务,即重视以供应链、贸易链和产业链为基础,通过金融云、技术中台、数据中台等共同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推进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此外,疫情暴发后,银行信贷的风控难度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管理,提升金融机构风险

4

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还能扩大新增用户的服务半径。通过数据、场景和技术的积累,金融机构可以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风险定价水平,从而找到“适格”的客户群体。供给端的变化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大幅扩广、服务时间持续不间断,真正实现金融服务的全方位下沉、全天候服务。过去传统金融业务模式无法或无意愿触达的小微企业、“三农”、低收入人群等,都可以切实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在需求端,金融数字化帮助金融消费者更高效、精确地找到提供适合金融服务的机构。通过金融数字化,在金融数字化平台或者其他金融服务渠道沉淀数据的金融消费者可以更全面、及时、准确地刻画出自身的行为画像。例如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渠道所能够沉淀下来的信息相比,消费者留存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交易记录、社交动态以及网页浏览记录等信息更全面、时效性更强,从而帮助金融消费者触达合适的金融机构和合适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三、全面优化“货”

金融数字化不仅赋能审核与反欺诈、评估定价、资产流转、风险管理等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而且赋能财务管理、巡检分析等金融机构管理的各个方面,帮助金融机构全面降本增效,强化其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见图1.3)。

一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数字化风控管理的核心主要是通过大数据风控平台,实现高效反欺诈、动态监控资产质量和风险。大数据风控平台包含数据、算法和系统三要素。在数据方面,平台运用设备指纹、网络爬虫、生物探针、地理位置识别、活体检测等方式收集从获客到售后管理的数据,建立完整的报表体系;在算法方面,平台采用各类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对异常交易、风险事件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识别和拦截;在系统方面,平台搭载人脸识别等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