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刘玉新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 者】刘玉新作
【丛书名】中国教育专家领航系列丛书
【页 数】 319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20.12
【ISBN号】978-7-5192-7891-5
【价 格】45.00
【参考文献】 刘玉新作.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值得借鉴之处是强调青少年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健康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引导中学教师以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观助力学生心理成长,是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思想引领与教学指导于一体的著作,不仅对心理学科的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更为全体中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启示。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

第一章

主体性教育

二十世纪中期,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提出人本主义的思想,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影响着教育、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存在,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充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

进人二十一世纪,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新世纪的典型特征,发展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教育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人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002

第一节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

人的主体性,其发展规律与和其他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片面展开到全面发展,由不完善至逐步完善。对于人的主体性,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被改造的客观世界的变化感知到,更可以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观察到。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人不仅寻求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追求。通过不断的否定、探求、突破,最终实现主体性的变化。

一、主体性

在基础教育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素质教育实施,还是哲学与心理学层面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呼唤,都是遵循这样的主体成长规律,最终实现质的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是主体?这是主体性教育思考的基础。

1.主体的内涵

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与客体相对而言的。主、客体究竟如何界定,主要还是通过实践活动体现。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是承担者,是主动的,客体在实践活动中是接受者,是被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于主体的界定有三个视角:首先是在本体论上,其次是在认识论上,最后是在历史观上。

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主体是世界的本源与基础,这时所谈及的主体并不与客体相对应,它阐述的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具有本原的、

第一章主体性教育

003

独立自存的性质。从认识论意义上,人为主体,自然则为客体。由于人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因此成为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主体。从历史观上的视角来看主体时,强调“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即在历史中主体始终是人,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所谓主体,是指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认识者。①

2.主体与人

人为主体,但是主体与人又是不等同的概念。“主体和人是就不同方面而言的,前者主要是从活动方面,后者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分别反映人的不同性质,因而在使用中并不能随意地代换。”②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人并非在所有的时候都是主体,也并非总是主体。人在客体关系中,只有努力通过自己的自觉而能动地活动,才能获得主动性,发挥其能动的作用,主动地认识规律、改造世界,从而成为主体。

因此人与主体的区别就是,人是主体、客体的统一体,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同时,人从生下来,就是可能主体,但未必就会成为现实主体,或一直成为主体,人从可能主体成为现实主体需要

一定的发展过程或必要的条件的支撑,因此人需要接受教育。

在教育中,“主体”比较正式的出现是在刘佛年的《教育学》一书中,“在教学这种活动中学生却又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③,对于主体的讨论非常清晰的是在1979年,是由于光远所提出了“三体”而引发的,开始了对教学过程中谁是真正的主体的大讨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命题;1981年,顾明远先生指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在此后的研究中,涂艳国、黄济、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17页。

②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

③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一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

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3.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004

项贤明等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激励、交往、引导碰撞等许多方式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的有机融合,强调了学生、教师的双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成为主体的过程。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学生能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教师永远牵着他们的手。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并对自己的主体角色有着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成为对世界(包含自己)】的清晰认识者、改造者与实践者。冯建军在研究中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二、主体性

1.主体性的界定

主体性一词来源于主体,是主体的衍生词,是哲学概念。

对于主体性,我们是不能单纯从人自身的孤立状态和人所具有的

一般特性来说的,我们要从几个角度进行界定

首先,从主客体关系方面对主体性进行界定,主体性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在这种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动、主导以及能动的性质

因此,根据主体面对的不同的客体,主体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与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客体是外部事物时,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关系时,主体性就会表现为对客体的发现、认知与改造的特性与能力;第二,当客体为其他主体时,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主体性则会表现为与其他主体的共处、交往与协调的特性与能力;第三,当主体自身为客体时,即主体与自身发生相互作用,主体性就体现为对自己的控制、调节或激励的特性与能力。

其次,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界说,主体性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从本体意义上来看,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生存、生活方式以及把握自身及外界的方式,是本体的,代表着客观、必然的过程,

第一章·主体性教育

005

由人的知、情、意组成,在三者的作用下,人才能积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人的知、情、意成为主体的本体性结构,这是主体性内涵阐释中最基本的方面。第二,从价值意义上来看,主体性是一个人追求真、善、美和追求自由的主体性。人是为追求价值而存在的,更是为创造价值而奋斗的。人,既要满足自身生存方面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自身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这才是健全的人。因此,主体性是价值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有价值规定,真、善、美及自由等价值构成了主体的价值性结构。第三,从实践意义上来看,人有目的地进行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称之为实践,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构着与物质客体、与其他主体以及与自身等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人的主体性也在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呈现、发挥和发展。因此,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是双向互动的。实践是人主体性的表现方式,更是人主体性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而主体性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确证与发展的。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现实性、有效性、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性,是主体的实践性结构。

按照认识论的观点,主体性就是本体性结构、价值性结构及实践性结构三者整合的特性,本体的主体性是基础,价值的主体性是促进,实践的主体性是二者的发生、发展、呈现,到最终融合的过程。因此谈及人的主体性,既不能忽略它的客观存在,又要关注它的价值需求,更要关注其具体的实践形式以及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的性质。

可见,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再现出来的主体性,既包括主体精神,也包括主体能力。①它所包含的最核心内容是人在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可或缺的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而人的自主、能动和创造性是随着人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体性也是一直处于发展状态的,它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其能

①和学新.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65-71

中学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006

动作用,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地得到培育、塑造,不断地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独特作用。

2.主体性与人性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主体与人的概念内涵是不同的,主体性与人性也是不能等同的。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首先,从内涵界定的一般意义上来看,人性是指人的一般属性和共同属性,是同物的对比中而揭示出来的人的规定性,是与物性、兽性和神性相对而言的。主体性是与客体相比较而言的,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而体现出来的功能特性,由于主体性是活动主体表现出来的特性,因此是与消极、盲目、被动的客体性完全相对立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揭示主体的规定性。

其次,从内涵的外延来看,主体性不是表征主体的全部属性,而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与本质特征。活动主体与人是不同的,在《精神与教育》中,王坤庆对主体性做了清晰的论证:“什么是主体性?根据我国哲学界及西方哲学近代以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我们把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于既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称为人的主体性。它是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不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的特性。人的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内在尺度之一。”主体性是人性的升华。

最后,从发展意义上看,人性是人的一般属性,但是人的主体性却既不是天生的,更不是简单的环境塑造,而是系统的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具体言之,人的主体性不是遗传的,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只能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自我建构。每个人表现出的主体性都是自我运用智慧及能力在与外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的,但是这种主体性不能一劳永逸,如果在社会实践中失去自主性、能动性,主体性随时会被削弱,甚至消失。因此,人的主体性是最能体现人本质的部分,一个人必须具有极强的自尊、自律、自信、自立、自强等品质,一直对自己的价值及人生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具有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