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京村志》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志编纂委员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大京村志》

【作 者】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丛书名】中国名村志丛书
【页 数】 278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2017.12
【ISBN号】978-7-5144-2785-1
【价 格】149.00
【分 类】村史-霞浦县
【参考文献】 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大京村志.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7.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大京村志》内容提要:

大京村地处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这里山海川岛兼备,大京诸山之美,民居之美,滨海之美。

《大京村志》内容试读

北上去青岛南下到大京

人说黄海边的青岛凤凰岛金沙滩号称“亚洲第一滩”,滩前之琴岛也

因“山如琴,水如弦”而得名。殊不知濒临东海的大京村,同样人文、

滨海景观兼备,鸭池荡沙滩之美,堪比青岛金沙滩,湾内一岛酷似文房

笔架,更寓意着大京文化底蕴的悠久厚重。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

·中国名村志丛书·

大京村志

大京,有一个大气的村名,也蕴藏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据清乾隆《福宁府志》载:“有客宿山下,明早遗金而去。主人兄弟追还之。客谢曰‘得金不取,异日声价当比南金’。”由此得名“大金”。1940年,改称“大京”。

川海毓秀,人杰地灵。大京,

大京秦属闽中郡,晋为温麻地,史载唐天宝二年(743)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宋时村民多散居在龙岩山、保老山、王山头的山坳和陈桥巷海

是微浦县域最大的行政村。

滨。北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各宗族村民渐聚居大京,掘井而饮,耕田而食。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城以御倭,至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城内军民逾6000人,据民国《霞浦县志》记载:“崇墉屹若,不亚于小县之城矣。”新中国成立后,属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辖地。2016年,大京村常住人口7000多人,是有着1700多年建县历史的福建省霞浦县最大的行政村。

这里山海川岛兼备,村域自北向南,山、城、垅、滩、海、岛呈带状铺

历史悠久

展,层次分明。村落三面环山,地域呈畚箕状,箕口面海,箕内田园阡陌,素为膏腴之地。

文化厚重:道今

大京诸山之美,美在群峰耸秀,云蒸霞蔚。山有七景:海上笔架山龙岩山仙洞、八仙岩、狮球山、峻岩风动石、三十六石门洞、巨石龟岩。其中,笔架山却是一岛,清乾隆《福宁府志》称其“三峰矗立海上。形如

·北上去青岛南下到大京·

笔架。远望浮空,最为奇特”。景有七奇:凤髻山形如螺髻,翠黛凝云;天瓢山上有风动石,硕大如屋,摇摇欲动,周围三岩兀立,犹如三头雄狮,人称“三狮抢球”;龙岩山奇石怪洞,相传仙人曾居住于此,丹灶犹存;龟山绿雾氤氲,宛如巨龟匍匐;马耳山形同骏马,峰、岩、壁、岭、岗、洞、石、阶、墓景致并存;八仙岩犹如八大罗汉并立,神态各异;登凤山之巅,东引诸岛清晰可见。山中有水,山水灵趣,形成多级碧绿涧潭,农人墒田,村妇浣衣,依水而居。如今,更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8台75米高的双馈风电塔如擎天巨柱,矗立于沧海群峰之巅,引无数游客登临,迎风向海,流连忘返。

大京民居之美,美在街巷纵横,建筑古朴,大京主村皆建于城堡中。村虽不大,却不乏“京味”,以东西城门为中轴线,明代石板铺墁的千米长街直贯东西,街巷因城就势,高墙与通道构成的空间,弯曲而又贯通,幽深曲折,曲街头等11条古街呈“井”字形相连,著名的老巷有横弄、许厝弄、黄厝弄、林厝弄等。郑鹏、郑君老和江夏侯母宅等20多处明清古厝至今犹存。众多老宅灰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雀替,鳞次栉比,枕海人家,俨然一幅闽东围城人家图。

大京滨海之美,美在沙滩色泽如金,岛礁林黛含烟,岸线干回百转。大京沙滩全长3000余米,沙滩西倚沙垅林带,北衔窑后鹅卵石滩,东临浩瀚东海,遥对笔架诸岛,相映成趣,甚为奇特。蜿蜒的沙滩呈新月形,浩然平坦,海沙细如粉,柔如毯。有诗赞曰:“此地莹沙细如尘,轻车驶过了无痕。”滩前海天一色,为天然海滨浴场,有“闽东北戴河”之称。沙滩之后另有沙垅,历经沧海变迁,海沙在村前堆成2000余米长、数米高的巨垅,民国《霞浦县志》载:“大金坞沙垅屹立高丈余,厚亦如之,望之俨若城墉,屏蔽大金全乡。”新中国成立后,在垅上遍植木麻黄防护林,如今沙垅、林带浑然

一体,蔚成绿色长城奇观,衬得垅前沙滩金黄迷人。沙滩之北,数百米长的窑后鹅卵石滩更为沙滩锦上添花,卵石色彩斑澜,玲珑剔透,光润如玉。伫立沙滩,只见鸥鸟翔跃,船帆点点,岛礁环布。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和万历年间,大京滩海曾两度显现海市蜃楼,有诗赞其“幸有瑶台真境界,何须白昼去升仙”。在这里,阳光、海浪、沙滩,都是挡不住的诱惑。

大京古为福建沿海北口战略要地,“执全闽之喉舌,巩福宁之藩屏”。元末明初,海盗、倭寇屡屡侵扰福建沿海,大金首当其冲,倭寇来若奔狼,去似惊鸟,倏忽千里,烧杀抢掠。面对外敌入侵,大京军民铁肩担道义,热血洒疆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

·大京村志·

兴奉檄兴建的“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城堡,居当时福建沿海12个千户所之首,下辖高罗、下浒、延亭、车安、西白5个寨堡和长门等17个烽燧,成为福宁卫巡司衙门所在地,官兵寓兵于农,屯守结合,巡防海上。洪武三十一年,倭寇入侵大金所辖古县堡,千户吴真率兵奋勇抗击,战死沙场。明正统年间(1436一1449),倭寇攻寨,村民林应丰等7人奋勇迎敌,以身殉国。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倭寇进攻大金千户所辖内闾峡堡,军民同仇敌忾,拒敌海上。明隆庆二年(1568)四月二十一日,千户所参将李超率军,将倭寇千余人追至西路歼灭。

大京人保家卫国的精神代代传承。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军舰封锁海域,发炮轰炸沿海村庄,多次侵扰大金沿海。1941年10月12日,日伪林义和部600余人,调集大炮、机枪、汽艇,大举进攻大京,大京壮丁队10余次御敌,以死相搏,毙敌13人。同年10月14日,日伪军再度进攻大京,大京抗日壮丁义勇队以寡迎敌,奋起杀敌4人,郑宽安等8人壮烈牺牲,史称“大京抗日八壮士”。1950年2月,国民党股匪200余人登陆大京,大京民兵顽强抵抗,奋力围剿,击退股匪。

千百年来,大京的御外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海防文化遗产。人称“海涯屏藩”的大京明代城堡西挹北山,紧锁海口,与南京明城、崇武古城一样历史悠久,为现今福建省保护最完整的古城堡之一。城垣依山而筑,周长1940米,万历元年再拓出,城墙以花岗岩乱毛石砌就,内夯硬土,最高达9.2米,8个城墩均为长方块石砌,沿城掘有900多米长的护城河,东门为双重城,即瓮城,城上窝铺、敌台、炮位等御敌设备齐全,与外海烽火门、南日山互为表里,结为犄角。如今,大京城堡内外还留存有跨街亭、八角井、旗杆夹柱石等大量海防文化古迹。对研究明代防御倭寇侵扰,探究当时的历史、军事、文化、建筑内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大京城堡被列入第

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霞浦县人民政府向上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4年开始,多次对大京城堡进行修葺加固。

大京文化在岁月的绵延、嬗递中,逐渐多元丰富,形成的民俗风情颇具特色。大京节俗,沿袭唐宋古制,至宋以后尤盛,并多有创新,诸如元宵节花灯竞赛的“讨烛”正月二十九日的吃“拗九饭”、农历二月二日的祭龙活动、农历四月八日的“牛歇节”、立夏节气的吃“夏棵”等。“宗者,尊也”的孝悌思想,深深地渗透于节俗活动中,除了清明节、中元节及每逢冬节、除夕的祭祖活动,村中还有正月初五刘姓人家的春祭、

·北上去青岛南下到大京·

农历九月九日林姓人家的秋祭、腊月二十四日张姓人家的冬祭,而周家更是在曾祖父、祖父、父三代的逝世之日都要逐一祭祀,名日“做忌”。

大京的节俗活动有着鲜明的抗倭御外印记。每逢中秋,便有反映抗倭题材的“铁机台阁”巡游和寓意镇倭太平的“糖塔”展示,其中“糖塔”印制模版被福建省博物馆收藏展出。中秋之夜,还要举办纪念戚家军抗倭摆“空城计”的“曳石”活动,以绳缚石,人坐石上,众人拖动,奔跑于村中千米长街的光滑石板上,隆隆作响,声势浩然,时人头攒动,争相观看。次日,在村外设坛祭奠抗倭御外功臣、祖宗,而寓意倭贼的熟乌贼却是大京独特的坛上祭品。此殊俗自明末开始,村中十甲轮流举办,每甲一岁,规模盛大。

大京境内寺庙堂观祠堂林立,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教并存,并有诸多民间信仰,这在一个村子是极罕见的。建于唐初的宝岩寺自明嘉靖年间毁于倭患后,虽几经灾毁,重建后的寺内仍留有唐宋时期的石槽、石柱、础石、石白等文物,其中的石槽长3.3米,分长短两节槽床,为霞浦县内迄今发现最长、最具特色的石槽。马耳山后的法华寺,建于北宋乾德年间(963一968),宋代理学家朱熹到此留下“地别九重天,碧水丹山青世界;门当三益友,苍松翠竹白梅花”的佳句。该联现已逐字成为县域佛教南禅五宗之一临济宗下的支提寺系法师法号的延续名称。

临海的大京极信仰妈祖,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村中盛行祈福妈祖的“走水步沙”活动,时妈祖銮舆由八名壮汉抬出天后宫,八名童男童女引路,数百名信众跟随,队伍每到一个澳口,妈祖銮舆便被抬着冲入海水中疾走颠轿,浪花四溅,煞是好看。每到农历八月十六日,大京村民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城隍爷巡游“驮机还愿”活动,成百上千的村民身穿红白衣裤,肩架“囚枷”,跟随着八抬城隍爷銮舆巡游村内外,意为“还愿”,还邀戏班演出,时十里八乡、外地游人蜂拥而至,争相观看。这一传统民俗是大京村的独特民俗,自洪武年间始延续至今,成为闽东地区最为盛大的节俗活动之一。

大京素有重教兴学之风,自宋代创私塾始,经民国时期兴乡塾、设初小、办公立小学,至新中国成立后开办初级师范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书育人独秀南乡。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大京创办“战时民众学校”,进行抗日教学,校董会主任周锡茂于学校大厅题写对联:“大海望台澎,恨倭寇虎咽狼吞,此日野心犹未已;金城坚武汉,愿诸生节衣缩食,他年凯唱定堪期。”

5

·大京村志·

随着大京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代代学子科场折桂脱颖而出,孕育了郑明、林元孙、郑君老、周廉、林隶、郑轙、郑鹏等众多名人。宋至清代,科第蝉联,簪缨奕叶,仅林、郑两族就出了进士7人、举人8人,有秀才、武将各上百人,在外仕宦30多人。其中,郑君老17岁时考得进士,著有《五经解疑》《梅壑集》,逝后被谥为“靖节先生”;明代郑宪官居晚年以一己之力修成《福宁志》;清末郑鹏为官清廉,离任之际湖北利川县父老为之立“去思碑”,宁德市纪委将其收录《闽东古代廉政人物》一书。今逢盛世,实施全民教育,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有50多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航天部火箭研究所专家和诸多厅处级领导、文教科技精英、经济能人。

约定俗成的大京方言,成为大京悠久文化的特质,作为闽江下游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大京方言有44个韵母、7个声调,与有39个韵母、4个声调的普通话相比,大京方言更加鲜活、古朴,独有的熟语、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生动隽永,且深受古汉语的浸润,如你称汝,他称伊,吃称食,脸称面,黑称乌,锅称鼎,绳称索,怕称惊,图章称印,筷子称箸,房子称厝,与大京人对话,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

旅游到大京,“吃”当居首位。大京海域处闽东渔场中心,西接中国大黄鱼产卵之地官井洋,有鱼、贝、甲壳、藻类等传统水产资源380余种,唐代就使用渔网捕鱼,宋代多“扈业”,明代兴“渔箔”,清末民国初期常见渔具有定置网等10余种,故《闽书》对此地有“鱼盐螺蛤之属,不贾而足,虽荒岁不饥”之说。这里毗邻晚熟荔枝、龙眼生产基地,民间小吃有肉糕、蛎包、婆菠棵、拗九粥等,是美食家的天堂。

大京天泽地润,宜农宜渔,自古以农为本,靠天吃饭,旱涝台风频繁。1966年9月3日的超强台风,数百年榕树被连根拔起,学校课桌被抛上安福龄,房屋、渔船、农作物损毁无数。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岭头、对面山阁、黄土溪水库,植造连片成带沿海防护林,建立长春镇首个海带养殖场、盐场,开办县级国营茶场,精细加工的元宵茶被称为“中国第一早茶”。改革开放后,首开海峡西岸与台湾船民开展小额贸易的先河,调整产业结构,改农耕为主为牧海为先,海水捕捞、养殖并重,试养节孔扇贝和发展外海网箱养殖获成功,建立国家级鲍鱼养殖基地,发展的200多公顷海带、紫菜养殖场,是霞浦获得“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大京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大海,完成滨海景观的村道硬化和输电线路的架设。2005年,大京海滩被霞浦县人民政府列为县域八大景点之一。2007年,福宁海湾被列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