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铎之地》梁红,谢小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弦铎之地》

【作 者】梁红,谢小明主编
【丛书名】修水文化旅游丛书
【页 数】 132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762-1597-7
【价 格】48.00
【分 类】游记-作品集-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梁红,谢小明主编. 弦铎之地.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弦铎之地》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了记载有关修水现存的古代书院、祠堂的游记散文。分为书院、祠堂、寺庙3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修水访书院;芝台、樱桃两书院;凤谳书院:不曾消失的文化血脉等。

《弦铎之地》内容试读

第一辑书院

修水访书院

海儿

书院是我国古代各地著名的学术中心、教育中心及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基地。修水自北宋康定元年(1040)建立濂溪书院开始,在近千年历史长河中,书院林立,讲学群兴,人文蔚起。至清朝,修水不仅对前朝书院进行修葺、扩增,而且还建立了多所新书院,其境内的书院数量,位居省内前列,教学质量立潮头、领风骚。

因为古书院的建立,文化得以传播,学子得以接受各种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修水便有了“一门四十八进士”之说,有了“一门三太守、四代

五尚书”之誉,有了“一书院兄弟十荣登进士”之传,有了“宋代分宁登进士者达171人,人才之盛,名噪江右”之赞。自唐宋至清代,修水县共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古代和近代县人留下各类专著200多部。修水不愧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章奥府之称”,也是修水自建立书院后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真实写照。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将原有的藏书机构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此书院是皇家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供个人藏书、读书、治学的私人书院遂逐渐出现。而真正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大约始于中唐时期,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

001墨

在唐代,修水未建立书院,其教育应是官方教学。宋代,修水教育发展很快,为修水古代教育之鼎盛时期,特别是此时书院建立,重教兴学之风颇为浓厚。当时建有芝台、樱桃、濂溪、流芳、金湖等大型书院,且在书院读书的学子,大部分学业有成,成为国家之栋梁。

至明代时书院亦呈发展状态,其数量与学额均有所增加。

至清代,修水书院已有30余所,其境内书院数量位居省内前列。据多家史料记载与统计,清朝修水中进士者83名,中举人者109名。

综观书院的历史,可知修水古书院的发展几乎与科举制度的变迁同步,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代,书院兴盛,清代光绪前,书院数量达到顶峰,但随着科举制度被废除,全国各地书院纷纷停办。

濂山、芝台、樱桃等书院,值得后人追忆与铭记。

濂山书院,北宋周敦顾创办,开修水书院之先河。北宋康定元年(1040),23岁的周敦颐被朝廷从千里之外的湖南道县调任修水主簿。在修城任职期间,他兴教育,办书院,景濂书院就是他创办的第一所书院。之后,由周敦颐在全国各地创办的多所濂溪书院等均晚建10到30年。

元至正十一年(1351),县尹罗珉、明成化间知县萧光甫与义官刘用礼父子(子刘淮)修葺景濂书院,并易名濂溪书院。崇祯年间巡抚解学龙、佥事邢大忠复加修葺,易名“濂山”,以纪念周敦顾和黄庭坚。书院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

七年(1668),知州徐永龄重建书院,复称“濂溪”。不久书院又遭兵火。乾隆八年(1743),知州许渊将云崖、洞山两寺田租759石(253亩),除完漕粮及拨给普济堂谷百石外,其余全部作为书院经费,乃鼎革一新,再定名“濂山”。嘉庆、道光、咸丰、同治间,历代续捐,学资倍增。书院生员及捐银者遍及八乡,故濂山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州“总汇”书院。同治五年(1866),书院又契买黄土岭熊家园屋宇,添建“肄业及崇祀之所”,亦署“濂山书院”。清末书院废圮,只残存房舍,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

芝台、樱桃书院设于布甲乡,皆宋黄中理建。中理是黄庭坚的曾祖父,为人深沉有谋,虽隐田间不求闻达,却在布甲老宅开设樱桃、芝台两学馆,当时各地士子常达数十至百余人。于是,至中理及弟中雅、中顺共生有10个儿辈,他们

002

第一辑书院

都就读于两馆。其中10人先后高中进士,充当国之栋梁。尤以黄灏最为突出,他游学欧阳修门下,以文学名世,与江北段少连齐名,时有“江南黄茂先,江北段少连”之誉。

鳌峰书院是修水县城如今仅存的一座书院。书院为同治八年(1869)高乡宾兴捐户所复建。书院结构简朴,独具匠心,三个天井正好形成一个天然的“品”字,使人联想到清贫乐道、品德为先的办学育人宗旨,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在黄庭坚故里修水双井村,有一所高峰书院,它曾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书院命名的小学,现在是修水书院博物馆。高峰书院始建于明朝,因书院后有一高峰,且期望学子学攀高峰,志存高远,故名高峰书院。后该院曾多次维修,但又多次遭兵毁。现在这座书院是由九江市检察院资助重建的。书院面积达1500平方米,格局为四合院式,回形的四排房间都是教室,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将48位进士的名字和事迹用木刻展示陈列于图书室内。为学习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规定的课程外,书院还开设有国学等课程。

此外,凤献书院是修水县城最大、制度最齐的一座古书院,其完善的教学制度,堪称古书院典范。此地因曾为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驻地,2006年被国家定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梯云书院,客家人在修水州城所建的第一所书院,其梯云意谓“登云有路志为梯”。该书院为义宁州客家人的教育振兴与义宁陈氏文化世家的迅速崛起,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名臣徐禧祖父徐师古变卖部分田产,筹资在何市故里创办的金湖书院,可称得上是名人赋诗称赞最多的修水古书院。宋代名人苏轼、佛印、杨徵、梁白等均为该书院赋诗赞誉。

003授

弦一锋/之/地

芝台、樱桃两书院

谢小明

芝台、樱桃两书院设于江西修水溪口,均为宋黄中理建。中理是黄庭坚的曾祖父,有子侄10人,就读于该两馆,以“道义相磨,才华竞爽,时人谓之‘十龙’”,皆登进士第。其中茂宗才高笃行,为两馆师,茂宗弟黄注与欧阳修同科登第,过从甚密,卒后欧阳修为之铭墓,有诗文著作传世。茂宗幼弟灏(字茂先)游欧阳修门下,以文学名世,与江北段少连齐名,时有“江南黄茂先,江北段少连”之誉。书院名噪四方,求学士子纷至沓来,游学者常近百人。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学家宋庠、宋祁兄弟,未第时曾来游学,黄庭坚幼年时也就读于该两馆。

说起芝台、樱桃两书院,与黄庭坚教育世家有关。

宋代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双井黄氏为著名世家大族。婺州金华人黄瞻,系黄庭坚六世祖,以策于南唐李氏朝廷,为著作佐郎,洪州分宁令。分宁本南唐与马殷犬牙相交之处。瞻为县令,使两地之民各不相侵凌,水旱相移食。故楚马氏政权亦授以兵马副使,“将楚兵20年”。后瞻弃官游湘间,因“念山川重深可以僻世,无若分宁,遂将家居”。瞻子元吉,买田,聚书,长雄一邑,始建宅于修溪之上。子弟亦有登南唐科甲者。元吉之孙中理复率其族徙居城西20里之双井。所谓双井乃是其南溪心有双井,泉水甘甜洁净,当地居民汲取造茶。双井周围产名茶,名曰双井茶,亦名洪州白茅,被评为“草茶极品”。黄中理始筑樱桃与芝台书院,广聚图籍达数万卷。诸子孙皆以文学知名,于宋为盛。四方游学者常数十百人,宋庠(字公序,996一1066)、宋祁(字子京,998一1061)兄弟亦曾“挟策来游”,后同登天圣二年(1024)进士第,庠为状元。二人均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庠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有《宋元献集》。宋祁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判国子监事、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曾参与庆历新政,领衔奏请兴学,与欧阳修都是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同修《新唐书》等。宋祁

004

第一辑书院

官至尚书、翰林学士承旨,著有《宋景文集》。《宋史》称:“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

黄庭坚(1045一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居士,是北宋时期在诗坛上能与欧阳修、苏轼齐名的大诗人。他能诗、能赋、能词能文,又擅长书法,其中以诗的名气最大,人们常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他的诗“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在《戏呈孔毅父》一诗中有“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句。他主张诗要创新,在《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中有“著鞭莫落人后,百年风转蓬科”句。他作诗的章法、句法、语言和风格都独造生新,求异于人。他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诗论是“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前者强调典故出处,后者强调变化前人言语,推陈出新。苏轼曾向朝廷推举黄庭坚代替自己出任翰林学士,并称赞黄庭坚“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朱熹说:“江西于诗,山谷倡之,自为一家,并不踏古人町畦。”陆九渊说他“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诡也”。黄庭坚著有《山谷集》70卷。

黄庭坚从小敏慧过人,读书数遍便能背诵,曾入家学芝台书院、樱桃书院,学习诗文、经史。他才思敏捷,有一次舅父李常(1027一1090)取架上书考问他。黄庭坚几乎无不通晓,李常十分惊奇,称赞他的求学功夫真是“一日千里”。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中进士,先任余干县主簿,调叶县县尉。熙宁四年(1071)他参加教官试,得优等,次年调到北京国子监任教。他在北京(治大名)因受到了北京留守文彦博(1006一1097)的赏识,才得以在国子监任教达七年之久。就在这七年教学生涯中,他的学识、诗文大有进展,确实做到了教学相长。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将自己的诗作投送给当时已闻名四海的文学家苏轼(1037一1101),得到“超轶尘绝,独立万物之表”的赞评,于是黄庭坚的名声“始震”。黄庭坚因十分仰慕苏轼,就在苏轼门下,与秦观(1049一1100)、张耒(1054一1114)、晁补之(1053一1110)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元丰三年(1080)黄庭坚入京改官,授太和知县,元丰六年(1083)改德州德平镇监。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起用司马光(1019一1086)为相。黄庭坚被召入京任秘书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又任著作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集贤校理,从事《神宗实录》的编撰

005

工作。书成,黄庭坚升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哲宗亲政,新党执掌朝政,即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的罪名,将黄庭坚贬谪为涪州(治涪陵)别驾,又遣送黔州(治彭水)安置,后来又徙戎州(治宜宾市东北)。徽宗即位,太后向氏听政,旧党复起,黄庭坚又被起用。他先知舒州(治潜山县),后迁吏部员外郎,又知太平州(治当涂)。不久因徽宗起用新党,他便被免职、除名,“羁管”宜州(治宜山),终于病死宜州。南宋时他被追赠为龙图阁学士,加太师,谥文节。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国史编修官,后人常称他黄太史。

光禄君黄中理长子黄茂宗是黄庭坚伯祖。茂宗中进士后授崇信军(治随县)节度判官。茂宗以“才高笃行”为两书院的师长,所以“子弟文学渊源”,大都出于他的培育。同辈叔伯兄弟十人,据清同治《义宁州志》所载有八人中进

士。《秘阁修撰黄公行状》曾记载:“黄氏以儒学奋于一门,兄弟共学于修水之上芝台书院,道义相摩,才华竞爽”,“时人谓之十龙”。

十兄弟中黄注,为黄中雅之子,中理之侄。黄庭坚在《宋故南阳黄府君夫人温氏墓志铭》中称他“豪气藐四海,下笔成文章,贯穿百家事,辞妙见万物”。黄注年轻时跟黄茂宗在随州,曾与欧阳修(1007一1072)为“道义之交”。欧阳修曾为他撰墓志铭,称他“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性格“素刚不苟合”,因而终身屈居下僚,“快快不得志”,很早就去世了。黄注著有《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黄湜亦官至朝散大夫,是黄庭坚的祖父。黄庶,黄湜之子,据《伐檀集自序》说,他从小读书就向慕“古来忠臣义士奇功大节”,“常恨身不出于其时,不得与古人上下其事”。黄庶曾撰文论“积善恶之余”说:“《易》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黄庶的这种看法亦应是双井黄氏的传家格言。黄氏之裔不以世代书香、几朝官宦而“持”,所以能够“日进于德”,涌现出那么多的文化名人。黄庶曾经出任过几个州郡的佐贰官、代理康州知州,虽有较好的名声,但仕途并不得意。因而他较多着意于诗文创作和培育后代,著有《伐檀集》两卷传世,人称青社先生。他的儿子黄大临、黄庭坚、黄叔达都有文学名声。江西诗派虽然推黄庭坚为创始人,然而据《四库四书题要》的作者评论“庭坚之学”,“实自庶先倡”。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