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王艳琦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

【作 者】王艳琦著
【页 数】 248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5166-5775-1
【价 格】98.00
【分 类】湄公河-流域-佛教-寺庙壁画-研究
【参考文献】 王艳琦著. 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有鲜明学术特色,集田野调查和研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历史及发展演变概况的图文著作。从中南半u湄公河次区域地区所属六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和文化圈等角度综合分析后划定了研究范围,将包括缅甸、泰国、束埔寨、老挝四个国家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州等)接壤的以内陆流域文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研究范围并进行分析,内容涵盖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中国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史概况,各国各地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内容与艺术特色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风格演变等。本书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参考,也值得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

绪论

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东南亚地区,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形成东起自海、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经云贵高原而达中南半岛,而至印缅交界之“阿拉干山脉”的分布区域,该区域总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

人口约3.2亿,涵盖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6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区域曾经有着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是亚洲宗教文化艺术经济交流、博弈的中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传佛教文化圈”、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1992年,澜沧

江一湄公河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

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其经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一区域自古以来深受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元化的地理、历史和宗教特征,极具跨境和复合文化艺术影响的烙印。在这个区域内,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主要的宗教

信仰,精美绝伦的佛寺和佛塔随处可见,其装饰艺术和壁画艺术尤为出色。佛教美术作为宗教的物化形态产物,是表达宗教思想的重要物质媒介,研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宗教、社会、历史和文化,离不开对佛教美术的探讨

而壁画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宗教物化艺术形式,它表达宗教信念并为宗教服务,并在流传过程中和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一种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为跨境艺术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发挥作用,并构成民族血缘同源

文化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壁画艺术与西方壁画

艺术在美术史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壁画艺术作为

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

亚洲美术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研究其历史、传承、宗教文化、艺术内涵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区域的社会结构,更有助于全面的认识大湄公河

次区域地区的美术。本书从中南半岛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所属六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文化圈等角度综合分析后设计了研究范围,将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四个国家及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州等)接壤的以内陆流域文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为主的国家为主要研究范围并进行分析;对这一流域的传统佛教美术和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文化

的发展和演变进行调研和资料研究整理。以湄公河流域为纵轴,时间发展方向为横轴进行梳理,并参照了“东南亚佛教史”的历史分期,将研究内容和对象分为主要的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三世纪以前的当地宗教美术自然发展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原始信仰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条件下发展出了原生美术,这个阶段以传统的稻作文化和拜物观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宗教崇拜对象的形象塑造:第二阶段为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佛教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展和地位的稳固,湄公河区域各国开始受到佛教文化

和艺术的移植,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始信仰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和“变异”,融合了原生艺术和佛教文化的艺术形式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第三阶段是十四世纪后到近现代的外来文化冲击对壁画所带来的融合和演变,湄公河流域各国佛教美术正趋于走向成熟。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

变得复杂,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充满了冲突,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充满了曲折,通过研究希望发掘其共性来显露其本质,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大

湄公河次区域地区六个国家在历史发展、文化和地理上有相似之处,在宗教美术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相近的问题,通过探索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壁画演变规律,寻求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文化圈的特点,作为一部地域专项美术史,能推动大众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美术认知更趋全面、客观、积极、深入。

2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的

社会文化背景

大湄公河域位于亚洲东南,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陆地部分由中南半岛(旧称“中印半岛”,处于三大洲、两大洋交汇的十字路口,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度次大陆的锁链,被称为“东南亚陆桥”,中南半岛上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五个国家,)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马来群岛上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五个国家)两个地理单元组成为主,而太平洋和印度洋则被这两个地理单元分隔开来,又通过巴士海峡、托雷斯海峡及马六甲海峡相互连通。这一区域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而且从人类学意义上讲,来自亚、澳两个大陆的不同人种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民族分布众多的民族大走廊。在文化学意义上讲,这里是印度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圈交错重叠的地方,又是中国通往印度、阿拉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既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意义也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

发前景。

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澜沧江一湄公河也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是亚洲第四长的河流,东南亚第一长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在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Mekong River),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以一条国际性的河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天然水道。最后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流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大湄公河次区域内居住着多个民族,建筑、风情、服饰、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这条蜿蜒壮阔的河流最早承载了中国和东南亚诸

3

丨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

国文化传播和商贸往来的功能,再加上隐藏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的南方丝绸之路一茶马古道,这两条长期发展起来的水陆经商贸易通道,把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诸国紧密联结在一起。不同地域的传统艺术文化和宗教实现

了互通和交融,全面持续地在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生根发展,而众多的跨境民族也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形成了诸多的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使中国与东南亚都进入了一个共同的佛教文化圈。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地虽然属“东方文化圈”,但其实这一文化圈的形

成和演变复杂,内容丰富,不可一概而论。在这个广泛的东方文化圈中,独立且又相互关联着三个亚文化圈层,即汉字文化圈、佛教文化圈和游牧文化圈,由于历史和文化交流互融的原因,它们彼此之间有着许多重叠、关系亲密的联系,由于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佛教文化圈,其他文化圈就在此不做赘述了。

一、古代湄公河次区域文化的形成

湄公河次区域内的国家产生于公元前后,最早在越南临近老挝的北部地区确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国“越裳”,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切。关于越裳的最早记录是《竹书纪年》,这个古籍记载:“十年,王命唐权督虞为候越裳氏来朝”。《尚书大传》中记载: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乎?果有越裳氏重译而来。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速,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日: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日:吾受命吾国之黄着曰: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于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于宗庙。周既衰,于是稍绝。说的是周公居摄六年,越裳国向西周进献白雉;周公给了越裳国使者五辆司南车,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这是历史上首次对湄公河次区域首个国家的记载。

随着新石器时代进入奴隶制社会国家的建立,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疆域开始有

4

丨第二章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的社会文化背景

了极大的拓展,纵贯南北的山系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和湄公河虽然造成了大陆东南亚东西走向交往的困难,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人们已经有了开发和发展湄公河流域地区的能力:这一时期小国众多,但国家制度尚未成熟、成型,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还未形成。缅族、泰族、老龙族、高棉族尚未作为主体民族出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艺术风格也并没有得到固化和发展。随着更为强盛的封建国家的出现和沿海商贸的交易发展,沿海地区成为湄公河区域社会、经贸、文化的中心,具有明显的流域和沿海特点的文明随着迁徙的商贸队伍从内地转向沿海和有河流经过的地域,一路传播到达红河下游、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区和湄公河下游地区。自古国家利益就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随着国家的出现,市场的开放和国家间的往来使得处于湄公河流域西部的缅甸和中部大陆的泰国、老挝、柬埔寨之间的来往也随之变得频繁,也带来了各种争端和战争,但相似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使它们在艺术、文学、法律、君主制度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共性,这种共性随着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的交往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而有所加强。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仅适应了复杂的地域文化还促进了早期国家发展的需要,塑造了湄公河流域意识形态和早期国家的宗教文化内涵。在越南北方,主要受中国文化艺术影响,呈现出中国化形态,所以在本书中没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南半岛的占婆、扶南、真腊、骠国、堕罗钵底和海岛的室利佛逝等国,则受到早期印度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尤其对于四周环山,主要的交通依赖于两条纵贯南北的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南部都是海岸的缅甸和泰国这两个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来说,宗教文化影响加剧了国家对外交往频繁,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与农业较为集中而经济较落后的北方的不平衡发展,竞争和冲突与日俱增。这种南北势力间的对撞和上层阶级对国土对外扩张及经济重点发展区域的决策,直接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出现了不同走向。而受到印度印度教和文化的影响,湄公河中下游的扶南发展了以印度宗教文化为依托的高棉文化,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

G.赛代斯将它们称之为“印度化国家”。11世纪以后,马六甲海峡沿岸的马

来人由于自3世纪以来受印度宗教文化(印度教、大乘佛教)的影响发展了室

5

|湄公河次区域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研究丨

利佛逝文化,13世纪后又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文化、宗教上与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与湄公河次区域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而湄公河流域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11世纪后逐渐壮大并取得了湄公河次区域地区宗教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要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特色的国家和区域。

二、佛教和文化传播

佛教产生于印度。公元2世纪时,印度南方古国案达罗(Andra)与北方贵霜王朝(ksana)并立,成为印度的南北朝时代,这一时期是阿摩罗

钵底艺术的萌芽时期,有着极为写实且线条精细优美的造像理念,在东南亚早期的佛教艺术形式里,如泰国中部、占婆、苏岛、爪哇、西里伯群岛(Celebes),都曾发现阿摩罗钵底形式的佛像,其特色为衣着之折纹精巧显露。到公元后一、二世纪,印度以佛教艺术为先导,分南北两路开始向东方扩展,北路绕阿富汗、苏联中亚进入我国新疆、甘肃,后来传到朝鲜和日本,南路第一站便是缅甸,接下来才进入泰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公元5世纪,南印度建志补罗上座部佛教盛行;北印度却正好处于笈多王朝佛教艺术的辉煌时代,其艺术形式经由建志补罗城越过孟加拉湾而向东南亚传布,深

刻影响着当时的泰国中部、马来亚西北部、婆罗洲(Borneo)等地。跋罗婆

人通过贸易和传教在东南亚地区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着经济上和政治上强大

的影响力,直至公元750年顷止。在这一段时期,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彼此兴废交替不定,但以南传上座部势力为大,影响最为深远。

七世纪以后,印度佛教衰落,分南北两线向外传播,北线经过中亚细亚至中国西藏,再通过文化传播和贸易传到了锡金、不丹、尼泊尔、蒙古,称作藏传佛教:进入中国后的佛教还通过中国内陆地区向朝鲜、日本、越南等

地传播,称作北传大乘佛教;南线经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中国云南边境,称作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此构成了亚洲其中一个“佛教文化圈”。随着贸易活动,大规模的印度移民和教团涌入东南亚地区,随之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宗教文化,先是婆罗门教,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