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张文韬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

【作 者】张文韬著
【页 数】 279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2014.06
【ISBN号】978-7-222-12058-7
【价 格】38.0
【分 类】国际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云南省
【参考文献】 张文韬著.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4.06.

图书目录: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内容提要:

该书以次区域合作为主要论述对象,对次区域合作的历史源流、发展历程、以及合作动力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尤其针对云南省的桥头堡建设大背景,对与云南相关的次区域合作模式及合作经验进行了介绍,为未来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该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丰富温婉,打破了传统博士论文写作的模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对次区域合作进行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可读性。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导言

当“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响彻全国的新口号、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焦点的时候,“次区域合作”这个名词显得落寞而不合时宜。从1992年参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算起,我国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已有20多年,对于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也是林林总总。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生都有着其自然的规律和联系,区域合作也是如此。“国际次区域合作”发展了多年,获得了巨大的效益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不是口号不响亮就会销声匿迹的。而时髦的“一路一带”,确实如同一根长丝带,挑起了带子周围的大大小小区域,丝带的两头,一头从海上连起了东南亚、南亚,一头从陆上连接起了中亚、欧洲。而带子的两侧,星罗棋布的区域,靠近边境的那些区域,又通过国际次区域合作与境外相连,把带串成了线,连成了网。这么看来,老旧的国际次区域合作萌出了新芽,在这个时候,再提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显得没有那么不合时宜。不过,正如前文所述,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自然规律和联系,次区域合作的产生顺应了时局,也会随着形势的变化发生变化,伴随着这一区域合作形势的发展,其效应也在不断显现。即使没有“一路一带”,研究国际次区域合作也有自身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次区域”经济圈纷纷出现在亚洲各国,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次区域经济合作”也因此成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区域合作”的形式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什么,为什么亚洲能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地区,不同学科背景的众多学者对此做出了探讨研究,却一直没有相对一致的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一体化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为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获得更多利益,各个国家都参与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求打破国境对经济行为的地域限制,对生产要素

3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

进行跨国的合理配置,降低产品跨国流动的人为障碍,实现更大的收益。目前,全球已构建完成或正在构建的主要区域集团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独联体经济联盟、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集团等①。但是,这些集团组织都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才得以建成或者初具成效的,在多个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难以短时间内建立起具有排他性、内部协调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因此,从较小范围、容易进展的领域着手,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从经济学观点看,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是通过合作,降低流动障碍、拓展流动空间,使生产要素和产品在次区域这个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从而提高经济行为效率,增加合作各方的利益。

我国边境线长,周边国家众多,陆地边界线全长2.2万公里,有15个发展程度和社会制度差异巨大的陆地接壤国家,包括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老挝、缅甸等。在相邻国家中,有些与我国保持世代友好的关系,也有一些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对我国的迅速崛起,心态较为复杂,对我国的戒备防范日益增强,造成了周边的国际环境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使我国周边发展环境日益恶劣。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可以在给合作各方带来共同经济利益的同时,改善地缘关系,推动与周边邻国关系朝着积极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由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与周边国家短时间内难以建立起如欧盟、东盟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合作却是需要进行的经济行为,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最优的办法。

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加快我国边境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实践上,我国广东、福建参与的大华南次区域经济合作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其他合作实践也与国际同步,而相对实践的进展,我国对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显得较为滞后。因此,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和探讨,不但在理论上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指导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肖金成.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2(10),pl1,

4

第一章导言

本书研究的意义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上,其一,系统地总结和评述次区域经济合作案例。目前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有将国内外次区域经济合作案例综合进行归纳分析的,本文将国际较有代表性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为后人提供系统性的借鉴:其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一般性规律做出提炼。目前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多为就事论事的研究,集中在单一方面,如投资研究、贸易研究等,没有对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获得一般性结论。本文从案例出发,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生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和合作机制做出提炼:其三,丰富和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本文结合多个案例和已有经济学理论,试图针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及发展寻找理论框架。

实践上,其一,提供发展思路。我国沿边地区与相邻国家在地理上连接,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上相似,历史上有着在较为密切的往来,先天具有合作开发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我国沿边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区(州、县)有107个,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斯坦、景颇、傈僳、傣等民族跨境而居,语言相通、文化相同,沟通交流方便,为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

了十分便利的基础条件。在我国开展的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中,GMS合作无

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合作机制上,都走在了前面。本文以GMS合作为实证研

究案例,对影响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要素、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要素流动文化及政治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国际次区域合作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我国政府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而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其二,推进沿边落后地区的发展。我国直接参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多为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多年的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沿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局面①。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136个陆地边境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占40%②。开展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将边境地区由经济发展

①肖金成.中国需加强国际次区域合作.理论动态,2012(20),p26.

②肖金成.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2(10),p11

5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

的边缘地带转变为对外合作的核心区域,有利于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将成功经验推广,将缺失之处提出,在边境地区如何通过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获得更大利益方面进行探讨:其三,为我国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目前我国周边地区形势复杂,同时,受到全球经济持续萎缩、增长乏力的影响,发达国家不断收缩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国在经济上面临西方大国的围堵。多重夹击下,如何寻找突破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突围成为重要的热点问题。对次区域合作进行研究,正是适应这一态势,从创造小的局部良好环境出发,为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突围提供一定的参考。

公八公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