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的女儿》冯大生|(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里下河的女儿》

【作 者】冯大生
【丛书名】家教家风读物
【页 数】 298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5651-5080-7
【价 格】88.00
【分 类】回忆录-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冯大生. 里下河的女儿.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里下河的女儿》内容提要:

2021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好家风故事。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

《里下河的女儿》内容试读

三春晖

写在大地上的悼词—纪念母亲逝世一周年

那天早晨,安卧在水晶棺里的母亲,被四人抬起,出了她进进出出无数次的大门,出了她上上下下爬过无数次的院门,在她来来回回走过无数次的屋后的那条路上一上了车,永远离开了她的家…

送葬的车队出了小镇的东头沿着野田河向北,在和尚的吹打声中向左下坡拐进了高徐火葬场。为母亲领到的牌子是5号,在排队等候的过程中,不时听到鼓乐声起,是别人家的送葬队伍。这个火葬场建了几十年了,方圆几十里水乡故去的人,就被送到此处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在这里送走了祖父母,在这里送走了外祖父母,在这里送走了父亲,今天又来送母亲。“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人生的三个终极问题也许只有到了这里才能找到答案。这么想着,轮到母亲的告别仪式了,灵堂的主持司仪是位年轻姑娘,她忽然问道:“你们准备悼词了吗?”我猛然一惊,方才想起悼词没有写啊!转念一想,农村人谁还准备悼词呢?随即那个司仪说:“如果没有,我就代致悼词了。”她格式化地略带感情色彩地说了一段话,这通稿内容也还说得过去。我们随着司仪的引导,向母

002里下河的女儿

亲三鞠躬,在哀乐声中,依次向遗体告别。缓行的队伍里有人发出哭喊声,母亲没有女儿,谁在伤心地痛哭啊?我久久端详着母亲的遗容,母亲仍旧安详地睡着,犹如在家里灵堂睡着一样,脸颊上应该还留着泪痕吧?永别了,亲爱的妈妈,永别了,我

一步一回头,失声痛哭。我在心底里呼唤:“妈妈,孩儿舍不得您这么走啊,妈妈,让儿再看您一眼吧…”母亲被推进去了,推进去了!我们又赶紧来到灵堂外等待,估计烟囱里那股黑烟是母亲的了,只听人群里有人哭喊:“孃孃(姑妈),你让火啊,你让火啊!”此时此刻,我只有对天而泣,直到黑烟变成青烟,那缕缕青烟可是我母亲的精灵呀!当从窗口接上母亲的骨灰盒后,我的心反而平静了。按照风俗不走回头路,到镇上沿街北绕一圈回家。将母亲的骨灰盒放到堂屋的供柜上,供奉不久,又被送到村里的墓地里。当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走上通往太平村的马路时,路边目送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哭得泪人儿一般,她是母亲的堂姐,从小带我母亲一起玩的娘家人。这条路,是从村里老家通往母亲娘家的那条路,母亲不知道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这是她最后一回了。母亲的骨灰被送到了她最终的归属地,一块离路边不远,离河边很近的墓地,与在这里等候十年的父亲合葬在一起。砖砌的墓室四周有茂盛的松柏与冬青树,前面是一块麦田。俗话说,入土为安,我边叩头边祷告:“妈妈,你今天与爸爸在一起了,你们好好过日子吧,旁边还有爷爷奶奶他们…”

每当回想起送别母亲的那一天,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从母亲被拾着离开家的那一刻起,从向母亲遗体告别的那一刻

一三春辉003

0h

天之部水河下里下河水乡之景(宋玉麟

宋玉麟,著名画家,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一三春辉005

起,从母亲被安放在墓室的那一刻起,母亲的后事又走完了三部曲。从童年到青壮年到老年,母亲艰难地走完了人生三部曲,共活了86年零24天(农村习惯过了春节才长一岁)。尤其令我不能忘记的是,母亲的追悼会是个没有悼词的告别仪式,母亲是个爱热闹讲排场的人,按风俗该办的都办了,可唯独没有为母亲写悼词。其实,一个农民死了哪有什么悼词呢?父亲没有悼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没有。也许在中国只有农民死后没有悼词。我听过“八宝山”的悼词,我听过老领导的悼词,我还听过乡镇干部的悼词,参加过若干次追悼会,唯独没有听过农民的悼词。作为祖祖辈辈的农民,没人写也不需要写那玩意儿。因为,农民的悼词写在儿女的心中,写在每个乡亲的口碑中,写在他们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上。如果那天要写,我就这么写:“我的母亲是里下河农民的女儿。”

一、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

1933年农历六月初六,母亲出生在苏北里下河水乡一个农民家庭。此地地处江都县东北角,与兴化、高邮、泰县(现为姜堰)交界。据查,称里下河是在民国时期,内有宝应、高邮、江都、泰县、东台、兴化、盐城、阜宁和淮安9县。现在地理区划是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老通扬运河。包括准阴(现为淮安)、扬州、泰州、盐城与南通5市的部分地区。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里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此得名。在清康熙时便形成了四

0o6里下河的女儿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