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通信》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通信学会组织编写;龚永平,戴源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信息通信》【作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通信学会组织编写;龚永平,戴源主编【丛书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页数】146【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537-3636-5【价格】58.00【分类】信息技术-通信工程-普及读物【参考文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通信学会组织编写;龚永平,戴源主编.信息通信.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信息通信》内容提要:聚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专业方向:1、移动通信;2、互联网;3、物联网、窄带物联网(NB-IoT)等;4、大数据,介绍大数据概念、数字经济等;5、云计算与数据中心;6、光通信与量子保密通信;7、卫星通信与导航;8、未来网络技术、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9、信息技术服务;10、能源互联网。...

    2023-12-25 戴源德 戴源涌

  • 《无线D2D通信与网络详解》宋令阳,(新)杜斯特·尼亚托,(美)韩竹,(加)埃克拉姆·侯赛因作;李楠,董江波,董炎杰,詹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无线D2D通信与网络详解》【作者】宋令阳,(新)杜斯特·尼亚托,(美)韩竹,(加)埃克拉姆·侯赛因作;李楠,董江波,董炎杰,詹义译【丛书名】5G丛书【页数】326【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08【ISBN号】978-7-111-70592-5【价格】129.00【分类】无线电通信-通信网【参考文献】宋令阳,(新)杜斯特·尼亚托,(美)韩竹,(加)埃克拉姆·侯赛因作;李楠,董江波,董炎杰,詹义译.无线D2D通信与网络详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无线D2D通信与网络详解》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无线D2D通信网络设计、分析和优化技术,包括无线D2D通信的基本理论以及该领域的研发动态。随着对高速率无线数据接入的需求不断增加,D2D通信将成为蜂窝网络的关键技术。本书从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基于端到端的无线通信做了介绍,并且在讨论真实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之前提供了所有的关键背景信息。本书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比如为承载更大容量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蜂窝网络和Ad-HocD2D网络之间的动态资源(如频谱及功率等)共享技术。读者将了解通信网络在真实场景中的资源管理、优化、安全性、标准化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设计原则。《无线D2D通信与网络详解》内容试读第1部分引言···试读结束···...

    2023-05-15 通信pdf 通信book

  •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裁决让Verizon批准将新手机锁定60天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裁决要求Verizo同意将新手机锁定60天,以防止客户在购买新手机后立即将其解锁并将其转售给其他人。此裁决旨在确保客户在购买新手机时能够享受最大的灵活性,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投资。早在2月份,Verizo就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允许它将所有销售的新手机SIM卡锁定60天。当时,该国最大的航空公司表示,它要求这样做可以保护其客户免受欺诈和身份盗用。由于该公司是美国四大无线运营商中唯一一家在售出手机时解锁手机的公司,Verizo表示,它担心犯罪分子正在集中精力利用其用户。Verizo向FCC提出了要求,因为犯罪分子窃取了客户的身份并订购了他们无意支付的电话。一旦坏人收到这些手机,他们就可以使用SIM卡连接兼容的无线服务提供商。今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它正在批准Verizo将其手机锁定60天,以便它可以对其销售的每部手机进行欺诈安全检查。60天后,手机会自动解锁。Verizo执行副总裁RoaDue今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政策将很快生效。邓恩表示,新政策对合法的Verizo用户影响不大。“Verizo计划实施一个为期60天的短期欺诈安全检查期,该期限将很快生效。在60天后,手机将自动解锁。这意味着订购和窃取手机的欺诈者-显然无意付费给他们的时间会更加困难。即使有了这些保障措施,Verizo仍然会拥有业界最友好的解锁政策,而且我们认为对合法客户使用他们设备的能力影响很小。“-Verizo执行副总裁RoaDueVerizo重申了它在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原始请求时在二月份做出的评论,并表示它仍然拥有“业内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解锁政策”。由于2008年赢得了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拍卖,Verizo被迫在销售后立即解锁手机。该运营商以47.4亿美元收购了CBlock的700MHz频谱。根据FCC关于拍卖的规则,CBlock频谱的获胜者不能“拒绝,限制或限制其客户在被许可人的CBlock网络上使用他们选择的设备和应用程序的能力”。尽管Verizo提交了法庭文件试图阻止联邦通信委员会强制其遵循开放平台规则,但谷歌能够让运营商同意遵守它们。点评:Verizo提出了将手机SIM卡锁定60天的要求,以保护其客户免受欺诈和身份盗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这一要求,并表示它仍然拥有“业内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解锁政策”。Verizo之所以在销售后立即解锁手机,是因为它在2008年赢得了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拍卖,而谷歌能够让运营商同意遵守它们。...

    2023-02-21 verizon 通信人家园 verizon通信

  • 广东欧珀通讯股票(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上市了吗)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目前尚未上市。1、不是。2、目前沪深主板和创业板都没有那个公司。点评:从上述内容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表明该公司不在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上,说明该公司还没有上市,或者已经退市了。...

    2023-02-21

  • RPC实战与核心原理,高效解决分布式系统的通信难题

    课程介绍课程来源于RPC实战和核心原理,高效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问题你会得到熟悉RPC核心原理和架构设计要点;基于真实场景解决20+高频问题;深入分析RPC框架的系统应用;逐步设计灵活的RPC框架。课程介绍在“微服务”应用架构的今天,RPC早已成为工程师的家常便饭。可以说,只要涉及到网络通信,我们就可能会用到RPC,它已经成为解决分布式系统通信问题的利器。虽然社区里有很多开源的RPC项目,简单易用,但是如果你看一下框架的源码,你会发现涉及到序列化、压缩算法、协议、动态代理、服务注册、加密、网络编程等。这不禁让人想起麦克莱兰提出的冰山模型,那些复杂的核心技术都在水下。这只是框架本身。如果再进一步讲RPC集群,就需要了解监控、熔断限流、优雅启停、多协议、分布式链路跟踪等知识。所以有人说,如果你能把RPC学透,基本就是高级架构师了。本专栏结合何晓峰20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精心挑选了20余个RPC相关的高频场景问题,帮助您理解RPC的核心原理。专栏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您深入理解RPC,自己实现一个灵活的RPC框架;另外,专栏中的很多在线案例和解决方案相信对您也有帮助。在具体内容上,专栏分为基础、进阶、进阶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可以解决大部分场景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场景问题。Baic:重点讲解RPC的基础知识,包括RPC的基本原理及其功能模块。打好基础后,老师会通过分析一个RPC框架的教学方法来串联知识点。高级篇:重点讲解RPC框架的架构设计,以及RPC框架集群和治理相关的知识。这部分老师会把自己遇到的线上问题打包处理,然后详细的告诉大家。进阶: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学习,你已经对RPC有了一个高层次的理解。这部分老师主要从性能优化、在线排错、以及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功能设计等方面给大家讲解RPC集群等进阶知识。文件目录00丨开场白(1讲)00丨开场白丨不要老想着怎么用好RPC框架,你需要多花时间琢磨原理.m4a00丨开场白丨不要老想着怎么用好RPC框架,要多花时间琢磨原理.html00丨开场白丨不要老想着怎么用好RPC框架,要多花时间琢磨原理.df01丨基础(6讲)01丨核心原理:能不能画张图解释一下RPC的通信过程?.m4a01丨核心原理:能不能画张图解释一下RPC的通信过程?.html01丨核心原理:能不能画张图解释一下RPC的通信过程?.df02丨协议:如何设计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协议?.html02丨协议:如何设计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协议?.df02丨协议:如何设计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协议?.m4a03丨序列化:对象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df03丨序列化:对象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m4a03丨序列化:对象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html04丨网络通信:RPC框架在网络通信中更喜欢哪种网络IO模型?.df04丨网络通信:RPC框架在网络通信中更喜欢哪种网络IO模型?.html04丨网络通信:RPC框架在网络通信中更喜欢哪种网络IO模型?.m4a05丨动态代理:面向接口编程,屏蔽RPC处理流程.html05丨动态代理:面向接口编程,屏蔽RPC处理流程.m4a05丨动态代理:面向接口编程,屏蔽RPC处理流程.df06丨RPC实战:解析gRPC源码并实现一个完整的RPC.df06丨RPC实战:分析gRPC源码,实现一个完整的RPC.m4a06丨RPC实战:分析gRPC源码,实现一个完整的RPC.html02丨进阶篇(11讲)问答课丨基础与进阶思维题答案合集.df问答课丨基础与进阶思维题答案合集.html问答课丨基础与进阶思维题答案合集.m4a07丨架构设计:设计一个灵活的RPC框架.html07丨架构设计:设计灵活的RPC框架.m4a07丨架构设计:设计灵活的RPC框架.df08丨服务发现:要CP还是AP?.df08丨服务发现:要CP还是AP?.m4a08丨服务发现:要CP还是AP?.html09丨健康检查:本节点宕机了,怎么还发疯似的发请求?.m4a09丨健康检查:本节点宕机了,怎么还发疯似的发请求?.df09丨健康检查:本节点宕机了,怎么还发疯似的发请求?.html10丨路由策略:如何按照设定的规则向不同的节点发送请求?.html10丨路由策略:如何按照设定的规则向不同的节点发送请求?.m4a10丨路由策略:如何按照设定的规则向不同的节点发送请求?.df11丨负载均衡:节点负载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收到的流量还是一样?.html11丨负载均衡:节点负载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收到的流量还是一样?.m4a11丨负载均衡:节点负载差距这么大,为什么收到的流量还是一样?.df12丨异常重试:在约定时间内安全可靠地重试.m4a12丨异常重试:在约定时间内安全可靠地重试.df12丨异常重试:在约定时间内安全可靠地重试.html13丨优雅关机:如何避免服务宕机造成的业务损失?.df13丨优雅关机:如何避免服务宕机造成的业务损失?.html13丨优雅关机:如何避免服务宕机造成的业务损失?.m4a14丨优雅启动:如何避免流量打到还没启动的节点?.html14丨优雅启动:如何避免流量打到还没启动的节点?.m4a14丨优雅启动:如何避免流量打到还没启动的节点?.df15丨保险丝与限流:业务如何实现自我保护.html15丨熔断限流:业务如何实现自我保护.df15丨熔断限流:业务如何实现自我保护.m4a16丨业务分组:流量如何隔离?.df16丨业务分组:流量如何隔离?.m4a16丨业务分组:流量如何隔离?.html03丨进阶篇(8讲)17丨异步RPC:压榨单机吞吐量.df17丨异步RPC:压榨单机吞吐量.m4a17丨异步RPC:压榨单机吞吐量.html18丨安全体系:如何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html18丨安全体系:如何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df18丨安全体系:如何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m4a19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快速定位问题?.df19丨综合案例:电商平台技术架构如何演进?.m4a19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快速定位问题?.html20丨时钟轮在RPC中的详细应用.df20丨时钟轮在RPC.html中的详细应用20丨时钟轮在RPC.m4a中的详细应用21丨流量回放:保障业务技术升级的神器.m4a21丨流量回放:保障业务技术升级的神器.df21丨流量回放:保证业务技术升级的神器.html22丨动态分组:秒级缩放的超高效实现.df22丨动态分组:超高效实现秒级扩容.m4a22丨动态分组:超高效实现秒级伸缩.html23丨如何在没有接口的情况下进行RPC调用?.html23丨如何在没有接口的情况下进行RPC调用?.m4a23丨如何在没有接口的情况下进行RPC调用?.df24丨线上环境如何兼容多种RPC协议?.html24丨线上环境如何兼容多种RPC协议?.m4a24丨线上环境如何兼容多种RPC协议?.df04丨特别广播(1讲)专题播报丨说说我经历过的RPC.html专题播报丨说说我经历过的RPC.df专题播客丨说说我经历过的RPC.m4a05丨结语(1讲)结语丨从优秀项目的源码中学习挖掘知识.html结语丨从优秀项目源码中学习挖掘知识.df结语丨从优秀项目源码中学习挖掘知识.m4a...

    2022-11-24 RPC通信 RPC网络

  • 《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标准》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标准》【作者】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页数】69【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ISBN号】978-7-5608-9528-4【分类】公共建筑-通信系统-配套设施-设计标准-上海【参考文献】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标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标准》内容提要: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配套基础设施、通信布线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有线电视设施、无线局域网等。《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标准》内容试读1总则1.0.1为了适应本市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推动“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通信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维护用户和运营企业的权益,使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加速向高速、融合、安全、泛在的目标推进,并体现平等接入、用户选择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干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的公共通信网络配套设施设计。1.0.3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应采用先进、安全、实用的技术,并符合可扩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的要求1.0.4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应选用经国家和行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为合格设备与材料。1.0.5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公共建筑ulicuildig含办公、旅馆、文化、观演、会展、教育、金融、交通、医疗、体育、商店等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物。2.0.2通信配套设施commuicatiouortigitallatio在建筑区域为各类用户提供公共和专用的语音、数据等信息通信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对公共建筑包括有线通信网络接人系统、有线电视分配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微波和卫星通信接入系统、区域无线广播系统以及配套机电设施等。2.0.3配套基础设施uortigaicitallatio为通信配套设施提供安装空间和工作环境的设施,包括进线间、中心机房、电信间和布线管道等。2.0.4超高层建筑uerhigh-rieuildig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建筑2.0.5综合布线系统geericcaligytem(GCS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结构化通信布线系统。2.0.6通信中心机房cetralroomfortelecommuicatio本标准中指用于安装公共建筑内公共通信设施的共享房间,简称为“中心机房”。2.0.7电信间telecommuicatiocloet放置电信设备、缆线终接的配线设备,并进行缆线交接的一个空间。2.0.8进线间etraceroom建筑物外部通信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配线2设备的安装场地。2.0.9光纤到办公室fiertotheoffice(FTTO)指利用光纤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办公场所的接人方式。2.0.10无源光网络aiveoticaletwork(PON)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网络。2.0.11光分路器oticalfierlitter一种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本标准中的光分路器指的是基于光功率分路的器件。2.0.l2光缆分纤箱oticalfiercaleditriutioox用于连接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的接口设备。2.0.13配线光缆ditriutiooticalfiercale中心机房至光缆分纤箱之间的光缆。2.0.14引入光缆drofiercale光缆分纤箱至光纤信息点之间的光缆。2.0.15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field-aemligoticalcoector一种可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或热熔方式在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而成的光纤活动连接器。2.0.l6预制成端型引入光缆re-termiateddrofiercale一种在工厂单端或两端预先制作光纤连接插头的引入光缆。2.0.17光纤信息插座oticaltelecommuicatiooutlet一种用于终接引入光缆的固定连接装置,通常由底盒与面板组成。2.0.18移动通信系统moilecommuicatioytem提供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系统,其覆盖方式包括宏基站覆盖、室内覆盖系统、室外微基站等。32.0.19无线局域网wirelelocalareaetwork(WLAN)遵循IEEE802.11系列协议、采用2.4GHz和5GHz频段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局域网。2.0.20互联网协议电视iteretrotocolteleviio(IPTV)基于P协议,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电视服务的电视传播技术。2.0.21宏基站机房macrocellaetatioroom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宏基站所需的发射和接收设备、电源系统和传输系统等的部分或全部设备的通信用房。2.0.22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verymallaerturetermial(VSAT)ofatellitecommuicatioVSAT系统工作于C频段(6/4GHz)、Ku频段(14/12GHz)、Ka频段(30/20GHz)等,用于数据传输、图像传输和话音等业务。其中,主站和远端站也称为小型地球站。2.0.23应急广播iemergecyroadcatig利用广播或电视系统向公众发布应急信息的方式。2.0.24建筑物引入管etraceieofuildig地下通信管道的人(手)孔与建筑物之间的地下连接管道。—43基本规定3.0.1公共建筑在规划报建至施工图设计各环节中,建筑设计单位应及时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沟通,共同完善通信基础设施部署方案,做到通信基础设施与主体建筑物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遵循集约化建设和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接入需求。3.0.2~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应为用户提供语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的有线和无线接人服务。3.0.3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建设的工作界面可按下列规定划分:1进线间、中心机房、电信间与弱电竖井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2管线通道以建筑规划红线为界,红线内的通信管道、人(手)孔、建筑物引入管、建筑物内的通信管网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红线外的通信管道人(手)孔等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3,光缆、电缆配线系统以中心机房内的交接设备或配纤(线)设备为界,交接设备或配纤(线)设备内侧的光缆及配纤设备、光缆分纤箱、引入光缆、电缆及配线设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信息插座及光电缆端接所需的器件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交接设备或配纤(线)设备外侧(接入公共通信网侧)的光缆交接设备(含分光设备)、通信光缆等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4中心机房内的交流电源接人与配出设备、消防设施、机房内的专用空调以及公共接地线的引入等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公共通信网接入设备、PON系统的光分路器、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等由需要安装有源设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55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无线局域网、数字无线专用对讲系统的线缆敷设管道、线槽线架由公共建筑的建设单位负责,宏站、室外覆盖增强系统、微波、卫星、数字无线专用对讲、无线广播系统室内外沟通的线缆敷设用管道、线槽线架由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及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移动通信设备和线缆的安装以及电信间或楼层配线箱至移动通信覆盖设备安装位置的光缆敷设由通信配套设计单位负责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与调试由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及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3.0.4有架设微波设备需求的公共建筑,应预留相关基础设施。微波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88的规定。3.0.5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普通广播、背景音乐广播、其他应急广播与消防应急广播合用时,应符合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广播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规定。3.0.6有无线广播需求的公共建筑物和建筑群应预留无线广播系统安装的相关基础设施,系统射频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0.7公共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GB/T5136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GB/T51125和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D5201、《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YD5184、《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YD/T2164的规定。—6···试读结束···...

    2022-09-07 公共建筑包括哪些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 吴军的人类科技从史前石斧到量子通信【音频课程】

    吴军从史前石斧到量子通讯的人类科技【音频教程】简介:lt/gt本书从古代技术、古代技术、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数十个领域的关键人物、事件和意义。几千年来。一幅技术驱动历史的壮丽图景。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纵观整个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悉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因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对未来缺乏控制。.Jz52_dowox.utto{ox-hadow:iet0001x#0084ff!imortatcolor:#ffffff!imortat}.Jz52_dowox.utto:hover{ackgroud-color:#0084ff!imortatcolor:#fff!重要}.Jz52_dowox.utto.rimary1{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颜色:#fff!imortatox-hadow:oe!imortat}.Jz52_dowox.utto.rimary1:hover{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color:#fff!imortat}.jz-ou.jz-ou-cotaier{width:620x}.jzifo-dow{ackgroud-color:#f2f2f5}.jzifo-dow.Jz52_dowoxh4{color:##0084ff}.jzifo-dow.Jz52_dowox{color:#888}h3.Jz52_dowox{order-left:5xolid##0084ffackgroud-color:#color:#000000}.jzft.1a,.jzft.2跨度,.jzt.1跨度,.jzt.2跨度{颜色:##0084ff}.jzft.1,.jzt.1{颜色:#000000}.jzt.2,.jzft.2{颜色:#888}.jz-ou.title{颜色:#000000背景:#}.jz-ou.jz-ou-cotaier{背景:#fff}/*CSS文档*/下载地址:百度网盘hvky重要提示:下载有问题?点我查看帮助手册提示:本站默认解压密码:www.i3.c声明: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重点:本站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公众号:电脑狂人,一定要注意防迷路哦~当然,网站上也有看不到的好内容。请小斌喝可乐支付宝奖励lt/gt微信打赏lt/gt...

    2022-05-19 000~FFF FFFB0000

  • 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5G移动通信系统:从演进到革命df电子书,本书介绍了最新的5G网络,为读者提供了5G的研究过程和技术策略。全书共13章,有兴趣的可以阅读。5G移动通信系统简介df本书汇集了业界领先的电信公司在5G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从5G需求和愿景、5G相关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和原型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介绍。对5G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力求向读者展示完整的5G研究现状。5G移动通信系统df作者刘光义,主要研究方向为LTE、LTE-Advaced、5G等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化及产业推广。20​​06年至今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任无线总工程师。研究所,负责无线领域的技术工作。工作组主席。5G移动通信系统特性df1.5G是前沿技术,本书内容引领行业。2、本书汇集了业界领先的通信公司在5G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3、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研究,之前出版过2本4G相关书籍。5G移动通信系统df主目录第1章5G要求和愿景第2章候选频率和传播特性第三章标准化展望第四章多天线技术的演进:3D-MIMO第5章非正交和多路访问第6章全双工第7章编码和链接适配第8章网络架构第9章用户无意识的移动性管理第10章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治网络第11章毫米波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第12章超密集网络和单元虚拟化第13章海量机器通信...

    2022-05-11

  •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与考研辅导pdf最新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沟通原理学习指南及研究生辅导是范长新教授主编的《沟通原理教程》(第3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内容包括通信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核心内容、知识体系、重要公式、解题指导、研究生辅导和习题解答。本书内容本书是范长新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的配套参考书。本书内容包括通信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核心内容、知识体系、重要公式、解题指导、研究生辅导和习题解答。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要求,本书列出了《通信原理教程》本书各章应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重点总结了各章的主要内容,并给出每一章的内容。知识系统关系;以填空题、简答题和选例题的形式,提供从基础到改进的精选例子,并指导解决问题;并从题型、答案、分析等方面提供考研指导;提供8套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高校专业传播原理课程的学习指南,也可作为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复习备考资料。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通信:信息(或消息)的传输和交换。消息中包含的信息使用电或光信号从源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2)消息:源生成的信息的物理表示。它可以分为两类: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有限的,如文本、符号、数据等)和连续消息(消息的状态不断变化,如语音、图像、ETC。)。(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消息中包含的对接收者(接收器)有意义的内容。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是传递包含信息的消息。基于这样的理解,“沟通”也是“信息传递”或“信息传递”。(4)信号:消息的物理载体。在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往往是通过其物质载体——电信号来实现的,即信息承载在电信号的一定参数(幅度、频率或相位)上。如果电信号的参数是离散值的,这样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如果参数连续赋值,则称为模拟信号。前言目前,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子信息工程的各个学科领域。《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修课。此外,该课程具有原理性强、系统性强、数学分析多、概念抽象、与必修课联系紧密等特点,难以掌握和融合。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沟通的原理,满足考研准备的需要,我们精心编写了本课程学习指南和研究生辅导书。本书以范长新教授主编的国内主流教材《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1-17596)的知识点和章节结构为基础。共14章。每章由4个部分组成:(1)学习指南,包括课程要求、核心内容、知识体系和主要公式,给出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重要结论,总结了本章知识点的基本关系章节,列出了重要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条件;(2)解题指导,包括基础理论和例题,包括基础题、计算题、综合分析和改进题,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分析或结论:(3)考研辅导,给予考研试题及答案分析指导:(4)习题答案,范长新教授主编的《传播学原理教程》(第3版)各章所有习题答案。最后一章(第十四章)给出了8套考研试题及答案。本书由郭爱煌、陈睿、钱夜清合着。郭爱煌负责本书的统筹和起草,具体撰写了第7、10、12、13、14章;陈睿写第1、2、5、6、十一章,钱夜青写第3、4、8.9章。本书以范长新教授主编的《传播学原理教程》(第3版)为主要参考书,同时参考其他文献和著作。我要对这些书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辑还要衷心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编辑韩同平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指导和具体工作。...

    2022-05-08 通信原理考研院校 通信原理考研难吗

  • UNIX网络编程卷2进程间通信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在线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UNIX网络编程第2卷进程间通信第2版是UNIX网络编程的经典之作!进程间通信(IPC)是几乎所有Uix程序性能的关键,了解IPC也是了解如何在不同主机之间开发网络应用的必要条件编辑推荐两卷本《UNIX网络编程》是已故著名UNIX网络专家W.RichardSteve的著作。第2卷侧重于如何让应用程序与其他机器上的应用程序对话。本书完全改写和扩充了1990年版《UNIX网络编程》的第3、18章。字数显示,现在的内容是第一版的5倍。良好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是提高UNIX程序性能的关键。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各种形式的进程间通信,包括消息传递、同步、共享内存和远程过程调用(RPC)。书中包含大量优化的源代码,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这些源代码可以从本书网站下载。这本书是网络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公认的参考书,对网络编程初学者和网络专家都有好处。关于作者W。RichardSteve是国际知名的UNIX和网络专家,也是著名的技术作家。1951年2月5日出生于赞比亚,随父母返回美国。他高中时就读于弗吉尼亚州菲什伯恩军校,并于197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士学位。1975年至1982年,他在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担任计算机程序员。在业余时间,他喜欢作为兼职飞行教官飞行。在此期间,他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在亚利桑那大学获得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然后,他前往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HealthSytemIteratioal担任计算机服务副总裁。1990年,他回到图森从事专业的技术写作和咨询工作。着有《TCP/IP详解》(三卷)、《UNIX环境高级编程》和《UNIX网络编程》(两卷)等多部经典著作。史蒂文斯于1999年9月1日去世,享年48岁。2000年,他被国际领先机构USENIX追授“终身成就奖”。书评“我做了十多年的专业程序员,每当我想要一个新的程序时,我总是参考这本书15Steve'15是我进入VolP和SoudCityCODEC网络编程领域的门户gt-C.T.范德德肯“在我做过的项目中,我不记得有多少次我尝试过这本书并拒绝了它作为一个例子......一个真正的UNIX系统程序员应该买它。f--大卫·夏普ltltltlt回下一下,这15卷老土了,深入港桥YUNIXY平台1的各种PCAPI,涵盖SytemV,涉及POSIX标准,不讨论IPC。各种管道的性能,FIFO,Poixi队列,r1.SuRPC,r1.SuRPC,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15个被如此广泛和深入地涵盖这个主题,更重要的是,它来自Qua的一个角色程-aigh“史蒂文斯是UNIX网络编程之神”,至少是我的上帝MatthewMacGio”与版本1的区别本书完全重写和扩展了1990年版UNIX网络编程的第3章和第18章。字数显示,现在的内容是第一版的5倍。新版本的主要变化总结如下。不仅讨论了“系统VIPC”的三种形式(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还介绍了实现这些IPC的新Poix函数。(第1.7节更详细地介绍了Poix系列标准。)我认为使用PoixIPC功能是可行的方法,因为它们比SytemV对应物具有优势。讨论了用于同步的Poix函数:互斥体、条件变量和读写锁。它们可用于线程或进程同步,通常在访问共享内存时使用。本卷假定一个Poix线程环境(称为“Pthread”),并且许多示例都是使用多线程而不是多处理构建的。管道、FIFO和记录锁的讨论集中在它们的Poix定义上。本卷不仅介绍了IPC机制及其使用方法,还实现了Poix消息队列、读写锁和Poix信号量(两者都可以作为用户库实现),这些实现可以捆绑各种不同的特性(例如,Poix信号量的一种实现使用互斥锁、条件变量和内存映射1/O),它还突出了一些我们在应用程序中经常处理的问题(例如竞态条件、错误处理、内存泄漏和可变长度参数列表)。了解功能的实现通常有助于理解如何使用该功能。对RPC的讨论集中在Su的RPC包上。前面介绍了新的SolariGateAPI,它与RPC类似,但适用于单主机。这引入了许多在调用其他进程中的过程时需要考虑的特性,而不管网络细节如何。...

    2022-05-06 进程间通信条件变量 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变量进行通信

  • 通信原理第六版pdf樊昌信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注:传播原理第6版df范长信《传播学原理》(第6版)一书的内容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至第5章)介绍了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模拟通信的原理。增加了第2章(肯定信号),以满足部分学校和专业的需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下载阅读简介《传播原理(第6版)》的内容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介绍了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模拟通信原理。增加了第2章(肯定信号),以满足部分学校和专业的需要,对于很多本科通信工程的教学,这一章可以完全跳过;可以根据需要复习第3章(随机信号)。第二部分(第6章至第10章)主要讨论数字通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和数字信号的接收原理。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调制和数字带通传输的内容非常丰富,一章描述太长,因此分为两章(第7章和第7章)8),第8章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一部分,也可以完全跳过,不影响后面章节的理解。第三部分(第11-14章)讨论了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等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背诵网络的概念。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范长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通信工程专家。北京人。他是《通信原理》的作者,也是《沃尔什函数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的合著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曹丽娜目录第一章介绍1.1通信的基本概念1.2通信系统的组成1.3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1.4信息及其测量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6总结思考题锻炼第2章信心信号2.1通知信号的类型2.2了解信号的频域属性2.3确定信号的时域属性2.4总结思考题锻炼第3章随机过程3.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3.2平稳随机过程3.3高斯随机过程3.4通过线性系统的平稳随机过程3.5窄带随机过程3.6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3.7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3.8总结思考题锻炼第4章渠道4.1无线信道4.2有线频道4.3通道数学模型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5通道中的噪声4.6通道容量4.7总结思考题锻炼参考文献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5.1调幅原理(线性调制)5.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5.3非线性调制原理(角度调制)5.4调频系统的抗噪性能5.5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5.6频分复用和调频立体声5.7总结思考题锻炼参考文献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6.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6.3数字基本信号传输与码间干扰6.4无符号间串的基带传输特性6.5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6.6眼图6.7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6.8总结思考题锻炼参考文献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8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10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第11章错误控制编码第12章正交编码和伪随机序列第十三章同步原理第十四章通讯网络附录A巴塞瓦定理附录B误差函数值表附录C贝塞尔函数值表附录D公式(7.5-18)和公式(7.5-20)的推导附录E带通模拟信号采样定理证明附录F推导A律附录G公式(10.4-1)的计算附录H公式(10.5-7)推导附录I伽罗瓦场GF(2m)附录J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附录K部分练习答案范长新《传播学原理》(第6版)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题)本书是范长新主编的《传播原理》(第6版)的配套3D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集中学科精华。本书各章的复习笔记梳理了该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本书的知识精髓。(2)课后详解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范长新主编的《传播学原理》(第6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总结。(3)选择真正的考研试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并分析了近年来一些著名大学的相关研究生考试题型。选题基本涵盖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据此了解试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检验其复习效果。本书提供电子书和印刷版,便于比较和查看。第一章介绍1.1复习笔记1、通讯系统概述沟通的目的是传达信息中包含的信息。信息是一种身体或精神状态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负载。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消息承载在电信号的某个参数上。如果电信号的参数具有离散值,则称为数字信号;如果参数具有连续值,则称为模拟信号。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各部分功能如下:(1)信息源(简称信息源)的作用是将各种报文转换成原始的电信号(基带信号),即完成非电-电转换。(2)发送设备的作用是匹配信源和信道,产生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方法有很多,如调制、放大、滤波、编码等。(3)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信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信道不仅为信号提供通路,而且对信号造成损耗和干扰。(4)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和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部分的噪声的集中表示。(5)接收设备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逆变换(如解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损坏的接收信号中正确地恢复原始电信号。(6)ik是消息的目的地,其作用与ource相反,即把原来的信号恢复到对应的消息,比如eaker。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其模型如图1-2所示。该系统包含两个重要的转换:(1)消息?基带信号,完成这个变换和逆变换的设备是源端和接收端;(2)基带信号?调制信号,完成这种变换和逆变换的器件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调制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它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有信息;②适合在通道内传输。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1-3所示。图1-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源和汇:模拟或数字。(2)源码编解码信源编码有两个基本作用:①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一些数据压缩技术尽量减少符号数量,降低符号率;②完成模数(A/D)转换。源解码是源编码的逆过程。(3)信道编解码:信道编码器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传输的信息符号中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素),形成所谓的“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解码器按相应的规则进行解码,发现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4)加密和解密:加密是为了提高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在传输重要信息时,将明文按照一定的加密算法,即密钥进行加密,使其成为密文,然后发送出去。收到后,密钥被解密以恢复原始信息。(5)数字调制解调:数字调制是将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移动到高频上,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数字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6)同步:同步就是使收发器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同步。根据同步功能的不同,分为载波同步、比特同步、组(帧)同步和网络同步。注意:图1-3是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通用模型。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不一定包括图中的所有链路。例如,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详见第6章),不需要调制和解调。调图1-3中没有显示一些链接,因为它们分散在各处,例如同步。此外,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后可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4、数字通信的优缺点(1)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噪音不积聚。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具有离散值的数字波形。接收端的目标不是准确还原发射的波形,而是从受噪声干扰的信号中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是哪个波形;②传输错误是可控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可用于检测和纠正错误,降低误码率,提高传输质​​量;③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方便地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转换和存储。这种数字处理的灵活性意味着可以整合和传输来自不同来源的信号;④通讯设备易于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⑤易于加密处理,保密性好。(2)缺点①占用较大的传输带宽;②对同步要求高;系统设备复杂。2、通信系统和通信方式的分类1、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系统的类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如表1-1所示。表1-1通信系统分类2、沟通方式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工作方式,其常见分类如表1-2所示。表1-2通讯方式分类(1)单工通信:指消息只能单向传输的工作模式。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是单工通信方法的示例。(2)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以收发报文,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模式。例如,对于使用相同载频的普通对讲机,查询和检索都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3)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工作模式。例如电话通信、计算机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4)并行传输:表示信息的数字信号符号序列在两个或多个并行通道上以分组的方式同时传输。(5)串行传输:数字信号符号序列在一个信道上以串行方式逐个符号地传输。...

    2022-05-06 随机过程高斯白噪声定义计算 高斯白噪声是随机过程吗

  •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 蜂窝物联网 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 原书第2版》(瑞典)奥洛夫·利贝格,莫滕·桑德伯格,(美)王怡彬,(瑞典)约翰·伯格曼,约阿希姆·萨克斯作;齐志强,王春萌,党彦平,陈昭华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作者】(瑞典)奥洛夫·利贝格,莫滕·桑德伯格,(美)王怡彬,(瑞典)约翰·伯格曼,约阿希姆·萨克斯作;齐志强,王春萌,党彦平,陈昭华译【丛书名】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页数】458【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111-67723-9【分类】物联网-研究【参考文献】(瑞典)奥洛夫·利贝格,莫滕·桑德伯格,(美)王怡彬,(瑞典)约翰·伯格曼,约阿希姆·萨克斯作;齐志强,王春萌,党彦平,陈昭华译.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通信网络技术丛书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内容提要:本书展示了3GPP标准组织和MFA联盟为开发蜂窝物联网系统所做的工作,同时展示了作者超越技术标准的洞察力,是无线领域中工程师和决策者的必备选择。本书内容包括:·连接数十亿超低复杂度设备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用例。连接控制系统并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系统的关键机器类通信(cMTC)用例。·基于2G、4G和5G的授权和非授权频段技术,以及如何设计这些技术来定义蜂窝物联网。·EC-GSM-IoT、LTE-M、NB-IoT、LTEURLLC和NRURLLC,以及这些蜂窝物联网技术如何支持mMTC和cMTC用例。·为物联网提供无线连接性的总体竞争环境,其中包括在非授权频段上颇具前景的技术。·5G性能需求和如何通过蜂窝物联网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不同技术性能的比较。在技术之外,读者将会学到:·与mMTC和cMTC用例相关的需求和性能目标。·部署选项和每种新技术的预期性能。·非授权频段运营规定及其如何影响系统设计和性能。本版更新:·3GPPReleae15中引入的最新LTE-M和NB-IoT特性。·3GPPReleae15中规定的基于URLLC的LTE和NR的关键通信。·3GPPReleae15中规定的用于支持无人机通信的LTE增强特性。·MFA中规定的用于非授权频段的LTE-M和NB-IoT。·包括工业物联网和无人机通信在内的未来展望。《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内容试读第1章物联网摘要本章对全书的整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其中包含对MTC和cMTC用例的介绍,这两类用例涵盖了大量的应用案例。在涉及这些应用案例的讨论中,本章主要考虑了与MTC和cMTC相关的服务需求,例如可达性和可靠性。另外,基于3GPP定义的EC-GSM-IoT、NBIoT、LTE-M和URLLC等技术,本章还介绍了蜂窝物联网的概念。本章最后则对3GPP相关技术进行了展望,并对在非授权频谱中提供物联网连接性的一系列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1.1简介作为整个社会(工业、消费者及公共部门)技术性转型的一部分,物联网已经成为硬件进程管理中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在提供了卓越洞察力的同时也允许有更多高效的管理进程。物联网技术使得人类可以将电子设备嵌人真实世界的物体中并创造出智能对象,通过感知或者动作与真实世界进行交互,并构建一个包含智能对象、应用程序以及服务器的网络。图1.1描述了一个物联网系统。图的左侧是硬件设备,例如机器、照明设备和电表等。图的右侧则是与真实世界进行交互的应用程序。其中应用程序有很多种。例如硬件设备为监控城市街道车流的传感器,而应用程序则可以在交通控制中心监控整个城市的车流状况。如果硬件设备包含可由执行器激活的交通信号灯,则应用程序可基于观测到的车流状况来控制单个交通信号灯的红绿变化周期。这里展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简单例子:一个由具有固定配置的信号灯组成的交通基础设施转变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从而可以基于收集到的系统状态信息来做出智能决策并执行。这些应用程序运行在数字域上,其中包含基于模型(例如街道地图)而创建的真实系统(例如城市中的街道),该系统的状态会根据交通传感器捕获的信息进行更新。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号灯)的管理和配置在交通控制中心进行,随后决策将通过调整信号灯变色周期的方式反馈到真实世界。2第1章对直实世界真实世界对象数字化转型对象的数字操作动作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网络物联网平台应用程序动作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物联网系统图1.1提供连接性和服务的物联网系统以及真实世界的数字表示物联网系统正是上述服务得以实现的推动者。物联网设备与硬件设备相连,并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真实世界进行交互。物联网系统则将这些设备与应用程序相连,使得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执行器来控制与物联网设备相连的硬件设备。物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常用功能,例如设备识别和寻址、安全功能以及物联网设备管理。作为本书的关注点,物联网的连接性则为许多不同种类的服务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平台,如图1.2所示。动作物联网服务1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应用程序动作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网络物联网平台动作物联网服务2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应用程序动作硬件设备物联网设备感知图1.2物联网系统作为平台启用多种服务1.2物联网通信技术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通信技术的涌现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物联网3是将设备与应用程序连接起来的机器对机器(Machie-To-Machie,M2M)通信解决方案。大多数M2M通信解决方案的创建都是以目标为导向,其设计目的是满足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和通信需求,例如为照明远程控制、婴儿监控以及各种电器提供连接。对于这些系统,整个通信栈的设计均基于单一目的。广义而言,即便在一个环境中存在大量处于连接状态的设备和对象,该系统仍基于M2M技术孤岛,通常不存在端到端IP连接且没有专属网络协议。图1.3左半部分描述的正是此类系统,这与图1.3右半部分展示的物联网愿景并不相同。在该愿景中,电子设备和智能对象基于通用和可互操作的IP连接框架相互连接,在最大限度上推动了物联网发展。图1.3从M2M孤岛演进到物联网1.2.1蜂窝物联网近年来,3GPP对其蜂窝技术不断演进,旨在服务于各种各样的物联网用例。第二三、四代蜂窝通信系统已经为物联网提供了早期连接能力,但是3GPP自从Releae13以来就意在提供蜂窝物联网连接能力。蜂窝网络的3GPP规范正在尝试处理新兴蜂窝物联网用例的需求,只为确保技术标准的演进能够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很明显物联网用例的范围不能被局限于一系列蜂窝物联网需求。在5G蜂窝系统的标准化进程中,三个需求类型被定义为亟须解决(见图l.4)。其中的两个需求聚焦于机器类通信(Machie-TyeCommuicatio,MTC),实质上是为了解决物联网问题。MTC被定义为处理大量简单设备之间的通信问题,其数据传输量小且不频繁。假定MTC设备能够大规模部署,因此对于连接大量设备的可扩展性必不可少,而且不管设备在何处,系统必须支持通过网络来与其取得联络。部署的普遍性与限制部署及运营成本的需求联合起来,要求超低复杂度的物联网设备必须支持多年运行且无须更换电池。mMTC用例包括计量和监测的公共事业设备、编队管理、汽车行业的远程信息处理和传感器共享,或者制造业的仓储管理、资产追踪和物流管理。3GPP指定EC-GSM-IoT、NB-IoT和LTE-M技术用于支持MTC。这些解决方案将在附录A、附录B第3~6章进行详细介绍。6第1章蓝牙、Wi-Fi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如低能耗蓝牙、ZigBee和Wi-FiHalow,通常都工作在ISM频段,以提供至少与蜂窝技术相关的短距离通信。蓝牙是一种无线个人局域网(WirelePeroalAreaNetwork,WPAN)技术,而Wi-Fi则可以在无线局域网(WireleLocalAreaNetwork,WLAN)中提供移动性支持。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低功率广域网(Low-PowerWide-.AreaNetwork,LPWAN)技术,其设计目的是满足与ISM频段相关的规定与需求。但不同于无线个人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是,这些技术提供的是远距离连接性支持,因而可以为WPAN和WLAN系统无法保证有效覆盖的无线设备提供服务。附录C对最重要的非授权频谱规章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一些流行且有前景的非授权频谱技术。附录D则描述MFA指定的基于3GPP的物联网系统。MFA是一个标准化组织,负责研发在非授权频谱和共享频谱上工作的无线技术。MFA以3GPP技术为基准,并增加了在非授权频谱上工作所需的改动。1.3本书概述全书内容共分为14章。第2章介绍3GPP和MFA标准化组织,以及3GPP为支持物联网而在2G、3G以及4G方面所做的早期工作,最后则对3GPP在5G技术方面的最新工作进行介绍。附录A、附录B和第3~6章完全专注于3GPP为支持mMTC所做的工作。其中附录A和第3、5章描述EC-GSM-IoT、LTE-M和NB-IoT的物理层设计以及高层和低层过程。附录B和第4、6章则详细评估这三种技术的性能。对于LTE-M和NB-IoT,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在所有方面均满足了3GPP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IteratioalTelecommuicatioUioRadiocommuicatioector,ITU-R)定义的5G对于mMTC服务的需求。第7~10章对LTE和NRURLLC的设计细节和性能进行介绍,其中性能评估部分在可靠性和时延方面对评估结果和5G认可的cMTC性能需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TE和NR在可靠性和时延方面均满足ITU-R规定的与cMTC相关的5G需求。在设计方面,NR比LTE更为灵活,并且能提供更好的性能。第11章讨论3GPPReleae15为支持无人机通信而引入的LTE性能增强部分,并描述LTE如何有效支持无人机系统所需的可靠指令控制通信。附录C和附录D将注意力从与3GPP相关的授权频谱转移到非授权频谱。附录C描述广为流行的短距和长距无线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非授权频谱上提供物联网连接服务。附录D展示MFA为在非授权频谱上应用LTE-M和NB-IoT技术所做的工作。本书中,我们将这些技术称为LTE-M-U和NB-IoT-U,其中U表示非授权。第12章对之前章节和附录中的技术描述和性能评估进行总结,并对如何选择满足mMTC和cMTC需求的物联网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该指导意见正是基于本书中各系统的···试读结束···...

    2022-05-04 物联网 epc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

  • 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黄乘顺,张应华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作者】黄乘顺,张应华作【页数】200【出版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221-1317-3【价格】69.00【参考文献】黄乘顺,张应华作.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提要:通信抗干扰是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生存能力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对抗各种形式的干扰,人们采用了各种通信抗干扰技术,保护通信系统在干扰环境下能准确、实时、不间断地传输信息。本书以通信电子系统的防干扰研究为主线,对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跳频通信系统、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原理进行探讨,并分析了通信电子战技术、抗干扰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既可以作为电子工程、电气工程、无线电和通信工程、仪器和测试等专业的参考书,也适可供从事电子系统及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内容试读第1章通信系统抗千扰技术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电磁空间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民用领域,电子通信产品的干扰抑制比、系统的稳定性、信噪比、频谱效率、电磁兼容性等性能是技术开发人员重点研究的技术指标。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有多项关键技术,如大规模天线(MIM0)技术,可减少上行和下行发射功率,使用户间信道正交,提高干扰抑制增益,消除干扰和噪声。超密集网络(UDN)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异构网络中引入超大规模低功率节点实现热点增强,消除盲点,改善网络覆盖。但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干扰是制约UDN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在军事上,电磁战场已成为继陆、海、空、天战场后的第五维战场。所以,对通信电子系统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电子信息是高新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现代军事通信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无线电抗干扰通信又是现代军事通信、民用通信的支柱。现代通信电子战的首要目标是干扰敌方的通信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是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是能否取得电子战胜利的首要条件。无线电通信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在特定的环境中,它是唯一的手段,如空军、海军、装甲兵等部队的通信,超远程的移动通信,追击战、登陆战等情况下的作战通信。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谁能争取时间,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由于无线电通信在某些时候是唯一的手段,因此各国对无线电通信的窃听、干扰等技术都竞相投入了可观的力量进行研究。在战时,无线电通信对抗已成为一项重要而无形的电子斗争。和平时期的军事通信特别是无线电通信因划分了频段,合理利用了频率资源及规划组网,和民用通信应该“和平共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经常会出现民用移动通信对其他通信造成干扰的情况,特别是对地空通信指挥、民。1。■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航调度通信等造成严重干扰,影响正常的训练和飞行。因此,加强军事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在电磁环境日趋复杂的条件下,民用通信特别是现代移动通信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1通信系统概述1.1.1通信系统的组成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对于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可以用图1-1所示的一般模型来描述。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发送端噪声源接收端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源的作用是将消息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原始电信号,原始电信号通常又称基带信号。常用的信源有电话机的话筒、摄像机、传真机和计算机等。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发送设备一般由调制器、滤波器和放大器等单元组成。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还包含加密器和编码器等。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比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有线信道,中长波、短波、微波中继及卫星中继等是无线信道。噪声源是信道中所有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其他各处噪声的集合」噪声主要来源于热噪声、外部的干扰(如雷电干扰、宇宙辐射、邻近通信系统的干扰等),以及由于信道特性不理想使信号失真而产生的干扰。为了方便分析,通常将各种噪声抽象为一个噪声源并集中在信道上加入。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如解调、解密、译码等。接收设备的主要任务是从接收到的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电信号。·2·第1章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概述☐受信者又称信宿,其作用是将接收设备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2.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为了实现消息的传递,通信系统先要将消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以下简称“信号”)。通常这些信号是以它的某个参量(如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来表示消息的。按照信号参量取值方式的不同,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根据通信系统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下面分别对这两种系统加以介绍。(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若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则称该系统为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如图1-2所示。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受信者噪声源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在发送端,信源将消息转换成模拟基带信号(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通常具有很低的频谱分量,如语音信号为30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一般不宜直接传输,因此常常需要对基带信号进行转换,由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已调信号常被称为频带信号,其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适合在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器对接收到的频带信号进行解调,复原出原基带信号,再由受信者将其转换成消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还应包括滤波、放大、天线辐射、控制等过程,这些都简化到了调制器和解调器装置中。(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若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则称该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如图1-3所示。·3·第1章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概述口①抗噪声性能好。数字信号携带消息的参量只取有限个值,如二进制数字信号就只有“1”码和“0”码两种状态。若发送端发送“1”码对应电压值A(V)、“0”码对应电压值0(V),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则叠加噪声的影响会导致波形出现失真。当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抽样判决时,只要在抽样时刻噪声的影响不足以导致信号取值超过判决门限(这里为A/2),则接收端仍可以正确地再生“1”“0”码的波形,完全消除噪声的影响。模拟信号携带消息的参量则是连续取值的,一旦叠加上噪声,即使噪声很小,其影响也无法消除。②接力通信时无噪声积累。在接力通信系统中,模拟信号每经过一个中继站都有噪声积累,通信质量逐渐下降;数字信号每经过一个中继站都会再生一次原始信号,只要噪声的影响不使判决出错,就没有噪声积累。③差错可控。数字通信中可以采用纠错编码等技术,使信号传输出错的概率降低。④保密性强。数字通信易于进行加密处理,保密性强。⑤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储存、交换及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可以使语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多种业务变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并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⑥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一般而言,数字通信的许多优点都是用比模拟通信占用更宽的系统频带换来的。以电话系统为例,一路模拟电话信号通常只占用4kHz左右的带宽,一路传输质量相同的数字电话信号则可能占用20~60kHz的带宽,因此数字通信的频带利用率不高。比如,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中采用的是PCM编码,每路话音信号编码后的信息速率为64kit/,相应的传输带宽约为64kHz。在系统传输带宽紧张的情况下,数字通信的这一缺点显得尤为突出。此外,由于数字通信对同步的要求较高,在通信中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保持严格同步,因此数字通信系统的设备一般比模拟通信系统复杂。1.1.2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1.通信系统的分类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传输介质分类按传输介质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如图1-4所示。·5■通信电子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有线通信系统,是用导线作为媒质来完成通信的,如架空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是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来完成通信的,如微波中继传播、卫星中继传播等图1-4通信系统按传输介质分类(2)按信号的特征分类按照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凡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或取无穷多个值的,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也称连续信号,如图1-5(a)所示,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如图1-5()所示的抽样信号。凡信号参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也称离散信号,其二进制波形如图1-6(a)所示。这里的离散指信号的某一参量是离散变化的,而不一定是在时间上离散变化,如图1-6()所示的2PSK信号。4f0AfT)PAM信号0(a)连续信号()抽样信号图1-5模拟信号波形◆fD数字信息001110011001101110012PSK波形1A△△MAA0(a)二进制波形()2PSK波形图1-6数字信号波形·6····试读结束···...

    2022-05-04 电子系统故障检查的基本原则包括 电子系统设计

  •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版PDF电子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国外电子与通信系列教材:数字图像处理除保留前几版大部分内容外,根据读者反馈,作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纳入近年来的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方面的重要进步,添加了数百张新图像、数十张新图表和数百个新练习编辑推荐适合读者:本书的读者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大学教师和化学、医学、遥感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1。添加了关于精确直方图匹配、小波、图像变换、有限差分、k-mea聚类、超像素、图形切割和斜率编码的内容。2。扩展了骨架、中轴和距离变换的描述,增加了紧实度、圆度和偏心度等描述符。3。添加了Harri-Stehe角点检测器和最大稳定极值区域内容。4。重写了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内容,全面介绍了全连接的深度神经网络,增加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内容。5。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可从本书配套网站下载的支持包。6。添加了数百个图像、数十个新图表和数百个新练习。简介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本书作为主要教材已有40多年的历史。第四版是作者在前三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是前三版的发展和延续。除保留了前几版的大部分内容外,根据读者的反馈,作者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融入了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进展,新增了数百幅图像和数十幅新图像。图表和数百个新练习。全书共12章,即导论、数字图像基础、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频域滤波、图像恢复与重建、小波变换及其他图像变换、彩色图像处理、图像压缩与水印、形态图像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模式分类。本书的读者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化学、医学、遥感等领域等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关于作者RafaelC.Gozalez:1965年获得迈阿密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1967年获得佛罗里达大学盖恩斯维尔分校电气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70年。1970年,他加入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UTK)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1973年晋升副教授,1978年晋升教授,1984年获“杰出贡献教授”称号。1994年至1997年任系主任,现为UTK名誉教授。阮秋琪: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制图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北京制图学会理事,中国制图学会铁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IEEE北京分会理事长、IET北京分会理事长、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理事,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信号处理副理事长学会,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第四版的新内容第1章:更新了一些图形并重写了一些文本以反映后续章节的变化。第2章:为了清晰起见,重写了许多部分和示例,并添加了14个新练习。第3章:重写空间滤波的基本概念,包括对可分离滤波器内核的讨论,涵盖低通高斯内核的属性,扩展高通、带阻和带通滤波器,包括There有许多新的例子说明了它们的用途。除了文本修订(包括6个新示例)外,本章还增加了59个新图像、2个新线条图和15个新练习。第4章:对本章中的几个部分进行了修订,以提高演示的清晰度。已用35个新图像和4个新线条图替换过时的图表,并添加了21个新练习。第5章:对本章的修改仅限于澄清和更正一些符号。添加了6个新图像和14个新练习。第6章:澄清了几个部分,扩展了CMY和CMYK颜色模型的描述,添加了2个新图像。第7章:这是一个新的章节,涵盖了小波、几个新的变换以及散布在本书中的许多图像变换。本章的重点是从统一的角度介绍这些转换。添加了24个新图像、20个新图表和25个新练习。第8章:大量澄清和较小的演示改进。第9章:重写了几个部分,包括重新绘制了几幅线条图并添加了18个新练习。第10章:为了清晰起见,重写了几个部分,添加了诸如有限差分、k-mea聚类、超像素和图形切割等新主题,并使用4个新示例来说明这些新主题。添加了29个新图像、3个新线条图和6个新练习。第11章:本章更新了许多主题,首先详细介绍了特征类型的分类及其应用。除了提高表达的清晰度外,还增加了斜率变化编码的内容,扩展了骨架、中轴和距离变换的描述,并增加了几个新的基本描述符,如紧实度、圆度和怪癖。.新内容包括Harri-Stehe角点检测器和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表示。本章的一个主要补充是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全面讨论。添加了65个新图像、15个新线条图和12个新练习。第12章:本章对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进行了重大修订和重写。全面介绍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从基本原理推导出反向传播方程。反向传播方程首先用“传统”标量项表示,然后推广到非常适合实现深度神经网络的矩阵方程。通过与贝叶斯分类器的对比,验证了全连接网络的有效性。从调查结果来看,本书中最应该包含的主题之一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因此在介绍深度全连接网络之后增加了一个关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新章节。也就是说,我们推导出卷积网络的反向传播方程,说明它们与“传统”反向传播方程的区别。然后用简单的图像说明卷积网络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由数字和自然场景组成的大型图像数据库。添加了23个新图像、28个新线条图、12个新练习。...

    2022-04-16 深度神经网络图像处理与应用 深度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原理

  • 2021版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电子版高清无水印可复制版|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支持检索和复制的高清无水印版2021年5月首版2021年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用书《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免费下载网站2021首建通信与广播电视教材df文件,高清无水印,支持检索和复制。简介本书以2018年新修订的《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基础。阐述了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管理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等。.首建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管理与实践2021课本图片预览目录目录通信和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知识通讯网络光传输系统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讯电源系统光(电)缆的特性及应用广播系统广电中心关键技术广电传输监控系统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机房及天馈线安装传输系统和核心网测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与优化通信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广电专业工程建设技术通信和广播电视项目的建设管理-通信和广播电视项目的项目管理通信和广播电视项目的施工准备通信和广播电视项目建设进度控制通信和广电项目建设成本控制通信和广播电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通信与广播电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通信及广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通信和广播电视项目的合同管理通信与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程序2021年第一次建设通信与广播电视教材变更1。新教材变化3%左右,基本不影响主要知识点2。专业技术基本不变3。没有删除章节,没有添加新章节具体变化如下:2021年第一次建筑考试时间及分数分布2021年第一次建造师考试将于2021年9月11日至12日举行,报名时间预计为2021年7月,一级建造师报考人员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2021年第一次建筑考试时间一个测试科目和问题类型分数分布易建《工程经济学》分数:6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2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100分。易建“项目管理”成绩:7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3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总分130分。一键《规则及相关知识》题型得分:7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3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总分130分。易建《专业工程管理与实践》得分:20道选择题、10道选择题、5道综合分析题(例)。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案例题前三题每题20分,后两题每题30分问题,共120分。总分160分。...

    2022-04-16 工程管理类试题 工程项目管理选择题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