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了莫桑后悔了怎么办(买了莫桑后悔了)

    买了莫桑后悔了怎么办莫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宝石,它具有与钻石相似的外观和物理性质,但价格却要低得多。因此,许多人会在购买珠宝时选择莫桑来代替钻石。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购买了莫桑后后悔了,原因可能是:**莫桑不是真正的钻石。**虽然莫桑的外观和物理性质与钻石非常相似,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钻石。真正的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而莫桑是由碳化硅组成的。因此,莫桑没有钻石的保值性,而且在二手市场上很难转卖。**莫桑容易磨损。**莫桑的莫氏硬度为9.25,比钻石的莫氏硬度(10)略低。因此,莫桑更容易被划伤和磨损。如果你经常佩戴莫桑珠宝,那么它可能會变得暗淡无光。**莫桑的价格正在下降。**随着莫桑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它的价格正在不断下降。因此,如果你现在购买莫桑珠宝,那么你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看到它的价格大幅下降。如果你买了莫桑后悔了,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将莫桑珠宝退回给卖家。**如果你在购买莫桑珠宝后不久就后悔了,那么你可以将它退回给卖家。大多数卖家都会接受退货,但你可能会需要支付一定的退货费。**将莫桑珠宝出售给二手市场。**如果你不想退货,那么你可以将莫桑珠宝出售给二手市场。然而,你可能会很难找到愿意购买莫桑珠宝的人,而且你可能会亏损很多钱。**将莫桑珠宝改造成其他珠宝。**如果你喜欢莫桑的外观,但你不想要莫桑珠宝,那么你可以将它改造成其他珠宝。例如,你可以将莫桑镶嵌在戒指、项链或耳环上。**将莫桑珠宝收藏起来。**如果你不想要莫桑珠宝,但你也不想出售或改造成其他珠宝,那么你可以将它收藏起来。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你会发现它又有了价值。...

    2023-12-21 莫桑石珠宝 莫桑石珠宝首饰

  • 大桥(礐)

    大桥,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连接礐石山与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座重要桥梁。大桥全长874米,宽22.5米,双向四车道,于2002年建成通车。礐大桥的建设,对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桥建成后,礐石山与鼓浪屿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游客可以更方便地前往这两大旅游景点。此外,大桥的建设还带动了礐石山和鼓浪屿两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礐大桥是一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的现代化大桥。大桥的主桥采用斜拉索结构,桥塔高100米,桥面与海面之间的距离为50米。大桥的栏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栏杆上的图案设计灵感来源于鼓浪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礐大桥也是厦门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桥在夜晚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大桥的灯光设计采用了多种颜色,不同颜色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大桥的灯光设计还与鼓浪屿的灯光设计相呼应,两地灯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厦门市夜晚的美丽风景。礐大桥的建设,是厦门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大桥的建成,为厦门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12-21 厦门大桥石头 厦门大桥石碑

  • 北海属于什么方言(北海属于什么气候)

    北海属于什么方言北海属于粤语方言。北海市的方言是粤语,属粤语邕浔片防城港小片,是防城港话的代表方言,又称北海话。北海话与其他粤方言相比,有其独特的音系、语法、词汇和曲调。北海话具有以下特点:音系上,北海话保留了中古汉语声调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失去了中古汉语的浊音和塞擦音。语法上,北海话与其他粤方言相似,但也有其独特的语法特点,如在动词后加“咗”表示完成式,在形容词后加“劲”表示程度极高。词汇上,北海话与其他粤方言相似,但也有其独特的词汇,如“牛咩”指牛,“猪咩”指猪,“鸡咩”指鸡等。曲调上,北海话与其他粤方言相似,但也有其独特的曲调,如北海话的第二声调比其他粤方言的第二声调更高。北海属于什么气候北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是中国大陆最南部的海滨城市之一。北海市的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2.4℃,年降水量1685毫米。北海市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温高,年平均气温22.4℃,1月平均气温12.9℃,7月平均气温28.6℃。降水多,年降水量1685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份。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755小时,常年无霜期300天以上。风力强,年平均风速3.7米/秒,5-8月份的风力最强。北海市的气候非常适合居住和旅游。北海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如北海银滩、大冠沙、冠头岭等,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北海市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如北海老街、北海博物馆、北海人民会堂等,是人们了解北海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2023-12-21 北海北海市人民医院 北海北海市满意甘蔗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 潭记通假字(日扳仲永通假字)

    潭记通假字:碧潭侧畔:畔,通“边”。作莲花状:作,通“做”。却顾步石矶间:却,通“回”。寂寥无人:寂,通“静”。虚室生白:虚,通“无”。是以诸师相顾而笑:是,通“这”。仲永通假字:仲永七八岁时:仲,通“中”。遽闻惊人:遽,通“骤”。稍稍浸失:稍,通“少”。其天至:天,通“性”。南阳刘遗民之子:子,通“人”。筼筜:筼,通“管”。通假字是指在古文中,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或意义互相通假使用的情况。通假字在古文中很常见,它可以起到省笔、避讳、谐音等作用。...

    2023-12-21

  •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邮编多少(毕节市七星关邮编)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的邮编是551400。七星关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市的市辖区,东邻黔西县、织金县,南连黔西县,西接大方县,北与四川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云南省宣威市毗邻。七星关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人。七星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七星关区属犍为郡管辖。三国时期,七星关区属蜀汉管辖。晋朝时期,七星关区属宁州管辖。隋朝时期,七星关区属黔州管辖。唐朝时期,七星关区属播州管辖。宋朝时期,七星关区属夔州路管辖。元朝时期,七星关区属湖广行省管辖。明朝时期,七星关区属四川省管辖。清朝时期,七星关区属贵州省管辖。七星关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磷、铁、铜、金、银等。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赤水河、乌江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七星关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工业以电力、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主。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景点有七星关温泉、赤水丹霞、织金洞等。七星关的交通便利,有贵昆铁路、川黔铁路、毕威高速公路等。...

    2023-12-21 七星关区贵州省第二届最美劳动者获奖名单 七星关区贵州省毕节大山里9月份还有毒蛇吗

  • 什么叫自贸债券(什么叫自贸

    什么是自贸债券(自贸)?自贸债券,是指以自贸区内企业为债务人、在自贸区内发行、并以自贸区内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债券。自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特定的法律政策,划出特定区域,以促进国际贸易并吸引外资的一种经济区域。在自贸区内,一般享有免税优惠政策。自贸债券有哪些特点?发行主体以自贸区内企业为主体;发行区域在自贸区内;债券投资人主要为自贸区内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自贸区内的投资项目。自贸债券有哪些优势?融资成本低:由于自贸区内企业一般享有免税优惠政策,因此自贸债券的融资成本一般较低;发行便捷:自贸债券的发行程序相对便捷,有利于企业快速募资;投资风险低:由于自贸区内企业一般享有较好的经营环境,因此自贸债券的投资风险一般较低。自贸债券有哪些劣势?投资市场有限:由于自贸债券的投资人主要为自贸区内企业,因此自贸债券的投资市场一般较有限;流动性较差:由于自贸债券的投资人主要为自贸区内企业,因此自贸债券的流动性一般较差。自贸债券适宜哪些企业投资?自贸区内企业;资金充裕的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收入的企业。...

    2023-12-20

  • 《b小调旧时光》一枫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调旧时光》【作者】一枫著【页数】234【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0【ISBN号】978-7-5006-7158-9【价格】18.00【分类】长篇小说-中国-当代【参考文献】一枫著.小调旧时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0.图书封面:《小调旧时光》内容提要:这是一本长篇悬疑小说,讲述一个梦想成为伟大钢琴家的年轻人,在酒吧邂逅了神秘女子——动物般的女孩,由此开始了生命中的一段奇遇。小说机敏诙谐,视野开阔。扣人心弦的故事及淡淡的感伤气质令读者欲罢不能。...

    2023-12-19 借命而生 石一枫 石一枫地球之眼

  • 《B小调旧时光》一枫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B小调旧时光》【作者】一枫著【丛书名】中坚代书系【页数】370【出版社】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396-6702-7【价格】39.80【分类】长篇小说-中国-当代【参考文献】一枫著.B小调旧时光.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B小调旧时光》内容提要:本书稿系一部与音乐、理想、爱情有关的当代原创长篇青春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偶遇一个动物一样的女孩,与之相恋,并且结识了几个与音乐相关的朋友。他们度过了一段无拘无束,狂放的生活,经历了各种离奇的遭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存在着“异乡人”和“外星人”,他们在地球上的目的都是寻找和争夺有着神奇力量的“魔手”。所有的这些,原来都与人类对自然的毁坏和掠夺相关。书稿贯穿着丰富的音乐知识,充满了奇异的幻色彩,表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2023-12-19 借命而生 石一枫 石一枫地球之眼

  • 《中国古代高等级贵族陵墓规划制度研究》胡进驻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古代高等级贵族陵墓规划制度研究》【作者】胡进驻著【丛书名】“通古察今”系列丛书【页数】156【出版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05【ISBN号】978-7-215-12923-8【价格】52.00【分类】贵族-陵墓-等级制度-研究-中国-古代【参考文献】胡进驻著.中国古代高等级贵族陵墓规划制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05.图书封面:《中国古代高等级贵族陵墓规划制度研究》内容提要:前言、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坛庙冢-上古高等级贵族陵墓规划制度的发端、凌家滩祭坛墓地-上古高等级贵族陵...

    2023-12-12

  • 《SRE原理与实践 构建高可靠性互联网应用》张观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SRE原理与实践构建高可靠性互联网应用》【作者】张观著【页数】258【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01【ISBN号】978-7-111-71582-5【价格】99.00【分类】网站-开发-可靠性工程【参考文献】张观著.SRE原理与实践构建高可靠性互联网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01.图书封面:《SRE原理与实践构建高可靠性互联网应用》内容提要:本书从原理和工程实践两个维度系统讲解了软件可靠性工程(SRE)中涉及的各项技术和能力。全书一共7章。第1章介绍了互联网软件可靠性概论。第2章提出了互联网软件可靠性工程及可靠性度量方法。第3章介绍了互联网软件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第4章介绍了可靠性观测能力建设与实践。第5章介绍了故障修复能力建设与实践,以及可靠性工作中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与实践。第6章介绍了可靠性试验与反脆弱能力建设与实践,这是对互联网“混沌工程”的再思考。第7章介绍了可靠性管理能力。...

    2023-12-12 可靠性工程书籍 可靠性工程 pdf

  • 《高质量发展:问题、辨识与路径》奇|(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质量发展:问题、辨识与路径》【作者】奇【丛书名】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引领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102)【页数】358【出版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07【ISBN号】978-7-214-26441-1【分类】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参考文献】奇.高质量发展:问题、辨识与路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07.图书封面:《高质量发展:问题、辨识与路径》内容提要:本书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和鲜明导向,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从学理上对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分析。无论对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对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经济工作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3-12-12 epub mobi azw3哪个好 世界秩序 基辛格 epub mobi

  • 《天然高分子基仿生硒酶》梁兴唐,焦淑菲,成,张瑞瑞,钟书明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天然高分子基仿生硒酶》【作者】梁兴唐,焦淑菲,成,张瑞瑞,钟书明作【页数】129【出版社】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02【ISBN号】978-7-5612-8099-7【价格】48.00【分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制备-技术【参考文献】梁兴唐,焦淑菲,成,张瑞瑞,钟书明作.天然高分子基仿生硒酶.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02.图书封面:《天然高分子基仿生硒酶》内容提要:克服天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缺陷,制备仿生硒酶是仿生材料领域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本书选择具有两亲性结构特点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骨架材料,在淀粉颗粒上构筑催化中心、疏水微环境和识别位点三种催化基元并实现其协同催化,阐明不同反应因素对催化活力影响的构效关系。各章节按研究背景、思路设计、实验方法、具体创新成果的思路排布,希望能为完善仿生硒酶的研究体系、推动仿生硒酶材料应用走向产业化尽绵薄之力。本书适合天然高分子改性或仿生功能材料领域的教师或研究生阅读,也可供富硒功能农产品开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2023-12-12

  • 《高电压技术》曹政钦,岩,魏钢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电压技术》【作者】曹政钦,岩,魏钢主编【丛书名】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规划教材【页数】233【出版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689-2436-8【价格】45.00【参考文献】曹政钦,岩,魏钢主编.高电压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电压技术》内容提要:本书分为3篇,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绝缘的预防性实验,电气绝缘的高电压实验,电气绝缘在线检测,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变电站及电机防雷保护,电力系统过电压及防护,电力系统绝缘配合,工程实际案例共12章。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本书在第12章增加了8个工程实际案例。本书可作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高电压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力部门有关人员参考。《高电压技术》内容试读1篇第高电压绝缘介质电介质可分为气体电介质、液体电介质和固体电介质3大类。实际的绝缘结构常采用几种电介质的组合绝缘。电介质的电气强度是有限的,超过其极限电场强度均会被击穿。研究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便于确定电力线路和设备的绝缘配置。1第】章气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1.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气体是电力系统中使用最多的绝缘介质。气体电介质,特别是空气,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绝缘介质,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外绝缘都是以空气为绝缘介质。研究气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当气体间隙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后,气体间隙中电流剧增,气体介质会失去绝缘能力而被击穿,这种现象称为气体介质的击穿,也称为气体放电。气体被击穿后,具有不同的放电形式:在气压低、电源功率较小时,为充满间隙的辉光放电:在大气压下,表现为火花放电或电弧放电:在极不均匀的电场中,会在局部电场最强处产生电晕放电。在电场作用下,气体间隙中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决定了气体中放电现象的强弱与发展。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是气体本身发生游离:二是在气体中的金属电极发生表面游离。游离是指中性质点获得外界能量分解出带电质点的过程。(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带电质点可由以下形式的游离形成:1)碰撞游离电场中电子被加速获得动能。如果其动能大于气体质点的游离能,在和气体质点发生碰撞时,就可能使气体质点产生游离分裂成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这种游离称为碰撞游离。这是气体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加的重要原因。2)光游离电磁射线(光子)的能量不小于气体质点的游离能时所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光游离,光游离在气体放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具有波动、粒子二重性,光子是携带能量的质点,光游离相当于光子与气体质点发生碰撞。如果光子能量足够大就可以使气体质点在碰撞时发生游离,产生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此时2第1章气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在各种气体和金属蒸气中,可见光的光子所携带的能量不足以使气体质点游离,可见光不可能发生光游离,但不排除分级游离而造成游离的可能性。导致气体光游离的光子可以是伦琴射线、γ射线等高能射线,也可以是气体中反激励过程或异号带电质点复合成中性质点过程中释放出的光子,这些光子也可引起光游离。3)热游离气体分子热运动状态引起的游离称为热游离。其实质是碰撞游离和光游离,只是直接的能量来源不同而已。在常温下,气体质点热运动所具有的平均动能远低于气体的游离能,不足以引起碰撞游离,而在高温下,如电弧放电时,气体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此时气体质点动能足以引起碰撞游离。此外,高温气体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气体质点产生光游离。4)表面游离放在气体中的金属电极表面游离出自由电子的现象称为表面游离。使金属释放出电子需要能量,以使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束缚作用,这个能量通常称为逸出功。各种金属的逸出功比气体的游离能小得多。金属表面游离所需能量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得:①正离子碰撞阴极。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运动,碰撞阴极时将其能量传递给电子而使金属表面逸出两个电子,其中,一个电子与正离子结合而合成中性质点,另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②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能产生表面游离。③强场发射。在阴极附近加上很强的外电场,其电场强度将电子从阴极表面拉出来,称为强场发射或冷发射。④热电子发射。将金属电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可使其中的电子获得巨大能量,逸出金属。在电子、离子器件中常利用热电子发射作为电子来源,在强电领域,对某些电弧放电的过程有重要作用。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气体间隙的击穿来说,起主要作用的是正离子碰撞阴极的表面游离和光电效应。需要说明的是:①不管什么形式的游离方式,要在气体中产生自由电子,都应使气体外层电子或金属表面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力,且每次满足条件的碰撞不一定都能产生游离过程。②在气体质点相互碰撞中,还会产生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是由于自由电子和气体分子碰撞时,被气体分子吸附而形成负离子。负离子的形成虽然未减少带电质点的数目,但其游离能力比自由电子小得多。负离子的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有助于气体抗电强度的提高。(2)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消失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消失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①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流人电极,中和电荷。②带电质点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③带电质点的复合。带正、负电荷的质点相遇,发生电荷的传递、中和而还原成中性质点的过程,称为复合。气体中存在游离过程,也就存在复合过程。在电场作用下,气体间隙是发展成击穿还是保3高电压技术持其绝缘能力,取决于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的趋势。如果带电质点的产生占主要地位,气体间隙中的带电质点数目就增加,放电就能发展下去成为击穿:如果带电质点的消失占主要地位,气隙中带电质点数目就减少,放电就会逐渐停止,气隙尚能起绝缘作用。1.1.2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对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可用汤逊理论来描述,这是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汤逊(J.S.Towe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图1.1(a)所示为一个低气压下电介质为空气的平板电极。紫外线光源通过石英窗口照射到阴极板上,使之发射出光电子,一定强度的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是一个常数。当在极板间加上可变直流电压后,极板间空气间隙的伏安特性如图1.1()所示。在Oa段,电流随电压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一定强度的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是一个常数,随着电压升高,间隙中带电质点运动速度加大,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观察面的电子数增多,电流随电压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当电压升到一定值后,电流趋于饱和,这是因为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是一个常数的关系,电流仍取决于外界游离因素(紫外线光照射),而和电压无关,这时气隙仍能良好绝缘。当电压继续升高到U时,电流随电压升高而迅速增大,这时气隙中必然出现了新的游离因素。这个因素是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已积累起足以引起游离的能量,当它与气体分子碰撞时,产生游离,即电子碰撞游离。自持放电非自持放电*U队U(a)()图1.1气体间隙放电实验原理图及其伏安特性(a)实验原理图:()气隙中的伏安特性设在外部游离因素光照射下产生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这个电子在向阳极做定向运动时不断引起碰撞游离,气体质点游离后新产生的电子和原有电子一起,又从电场获得能量继续沿电场方向运动,引起游离。这样下去,电子数就像雪崩似的增加,形成电子崩,如图1.2所示。电子崩的出现,使气隙中带电质点数大增,电流也大大增加。为寻求电子崩的发展规律,以α表示电子的空间碰撞游离系数,它表示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由阴极向阳极移动单位距离所发生的碰撞游离数。α的数值与气体的性质、气体的相对密度和电场强度有关。当温度一定时,根据实验和理论推导可知aAe-BP/E(1.1)式中:A,B为与气体性质有关的常数;P为大气压力:E为电场强度。如图1.3所示,设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行经1cm时与气体质点发生碰撞游离而产生出的平均电子数为。在外界游离因素光照射下,从阴极出发的个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获得第1章气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能量,引起碰撞游离。当到达距阴极x处的横截面上,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有个电子飞过。这个电子行过dx之后,又会增加d个电子,其数目为:d=adx,移项得图1.2电子崩形成图1.3电子崩内电子数d=adx(1.2)两边同时积分八d=adx】No当x=0时,=N。,则N.=N.exadx在均匀电场中,《是一个常数,则当x=时,到达阳极板的电子数为N=Ne“(1.3)此式表明:①当一个电子从阴极出发,即N。=1行经整个间隙距离后,产生碰撞游离,最终到达阳极的电子总数扣除它本身,新产生出的电子数为(e“-1)个,同时产生了一样多的正离子。由于电子的运动速度比正离子的运动速度快得多,因此当全部电子进入阳极后,在气隙中遗留下(e“-1)个正离子。这样可以解释在图1.1()中电压过U后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加的原因。②当外界游离因素消失,N。=0时,N=0即只有碰撞游离因素(过程),不能维持放电发展。这种需要依靠外界游离因素支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当电压继续升高到达U。后,电流急剧突增,气隙转入良好的导电状态,并伴随着有明显的亮、声、热等现象,说明此时间隙的放电又有了新的特点。当间隙上所加电压增到U时,强烈的游离将同时产生很多正离子。依上所述,一个电子行经距离所产生的正离子数为(e“1)个,这些正离子到达阴极时,使阴极表面游离出新的电子。这些新电子将会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运动,又产生电子崩,重复上面的过程。设一个正离子撞击阴极产生出的自由电子数为y,y称为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则(e-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产生的电子数为y(e“-1)个。只要y(e“-1)≥1,即阴极表面至少逸出1个电子,则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复存在,气隙中游离过程也能继续下去。这种只依靠电场就能维持下去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放电进入自持阶段,并最终导致击穿。由此,均匀电场中由非自持放电转为自持放电的条件为y(em-1)≥1(1.4)因e“多1,故式(1.4)可简化为ye"≥1高电压技术此式具有清楚的物理意义。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一个电子从阴极出发在间隙中引起强烈游离,若游离出的(e-1)个正离子经y过程在阴极表面上至少逸出1个电子,则放电转入自持放电。由非自持放电转入自持放电的电压称为起始放电电压U。对均匀电场,气隙被击穿,此后可形成辉光放电或火花放电或电弧放电,起始放电电压U。就是气隙的击穿电压U。对不均匀电场,则在大曲率电极周围电场集中的区域发生电晕放电,而击穿电压U,比起始放电电压U。可能高很多。以上描述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放电的理论称为汤逊理论。由式(1.4)可以推得自持放电时的放电电压U,B(1.5)「Af()1+I即当气体和电极材料一定时,气隙的击穿电压是气压与间隙距离乘积的函数。这个关系在汤逊理论提出之前就被巴申(Pache)从实验中总结出来,这个关系称为巴申定律。巴申定律为汤逊理论奠定了实验基础,而汤逊理论为巴申定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图1.4所示为几种气体击穿电压与的实验结果。5058H20.50.110.10.5151050100500103/cm-133Pa图1.4均匀电场中几种气体击穿电压U与的关系式(1.5)还可写成U,=f(8·)(1.6)式中:δ为气体相对密度,指气体密度与标准大气条件(P。=101.3kPa,T。=293K)下的密度之比。这是巴申定律更普遍的形式。由此可知,气体的击穿电压除了与气体种类有关外,还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图1.4表明,随着的变化,击穿电压将出现最小值。曲线中的最小击穿电压与式(1.5)中的最小值相对应。击穿电压U存在最小值是因为,当一定时,改变气体气压P,增大,δ随之增大,电子在运动过程中易与气体分子相碰撞,两次碰撞之间走过的路径(自由行程)很小。虽然碰撞次数增多,但电子积累的能量不足以引起气体分子发生游离,击穿电压升高;反之,减小,6随之减小,电子在运动中碰撞次数减少,击穿电压也升高。当一定时,改变也将改变击穿电压。增大必然要升高电压才能维持足够的电场强度,使间隙击穿;反之,减小而太短时,则电子由阴极运动到阳极时碰撞次数太少,击穿电压也会升高。6···试读结束···...

    2023-12-12 高电压技术第四版课后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赵智大课后答案

  • 《高质量育人》少波|(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质量育人》【作者】少波【丛书名】教师教育研究丛书【页数】400【出版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2【ISBN号】978-7-5622-9531-0【价格】108.00【分类】教学研究-文集【参考文献】少波.高质量育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质量育人》内容提要:该书共收录论文30篇。其特点有三:一是视角新颖多样。教师们紧跟教学改革潮流,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学习中心、人文主义、新高考、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多个角度对教育教学展开研究。二是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涉及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立德树人和教师发展等多个领域,还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等多个学科。三是形式灵活多样。有的探索侧重于行动研究,有的探索侧重于实验研究,有的探索侧重于反思,各种探索共同指向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育人》内容试读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小学郑红山【摘要】信息化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育人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讲授中心课堂走向学习中心课堂,成为中小学课堂转型的必然价值取向。本文阐述了教学改革转型为学习中心课堂的必然性,解读了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和特征,讨论了学校支持学习中心课堂的策略,试图为一线学校实践学习中心课堂提供一些参考。全文共分五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以及国内外对学习中心课堂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学习中心课堂为何是时代发展必然选择的理由,然后介绍了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与特征,再介绍了学校从管理与专业支持层面如何支持构建学习中心课堂,最后简要介绍了我们投身学习中心课堂改革的研究与心路历程。【关键词】学习中心课堂课堂教学变革教师专业支持新课程改革二十年来,中小学的教育生态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我们在反思这二十年的得失成败时,遗憾地发现,中小学对课程实施普遍研究不足,对课堂教学普遍缺乏深人和持续研究的动力。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课堂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认识不足,是我们对课堂改革缺少信念。为此,笔者和学校同仁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2017年,笔者调到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外小”)担任校长。这是一所坚持课程改革的学校,学校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在艺术课程、体育课程、语文课程、英语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例如,学校引入了沙画,延展了美术课程的内涵;引人了小钟琴、口风琴,充实了音乐课程的内容;开设了体育舞蹈、游泳等特色体育项目,拓展了体育课程的边界。这些课改成果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较好地提升了外小的办学品质,为纵深推进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笔者也通过大量听课(仅2017年秋季学期就听课86节)、观察、访谈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事实性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和核心素养时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课堂占据了学生在校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如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改变,学生仍将被动地学习事实性知识,难1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改变,学校教育也就不可能发生真正的、实质性的改变。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课堂,课堂是课程改革的最后一百米,这最后一百米势在必改。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2018年12月,正式启动了外小的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推动外小课堂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型为“学生的学为中心”。改革实施一年多后,外小的课堂生态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与我们的愿景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转机意外地出现在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疫情,所有学生不得不居家学习,线上教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大规模加速推进。教师们普遍意识到原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应对线上的教与学。隔着一根网线、一块屏幕,教师讲得再好,但屏幕另一边的学生,由于脱离了强监管,学习状态却并不理想。一方面,这显示出传统的“圈养式”教育难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教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只有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才能推动学生真正地学习;只有以任务或问题为驱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经历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了。果然,2020年秋季学期,学生们返校复课,外小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晰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者、推动者、设计者的角色定位,独立学习、协作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交互融合使用。我们看到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值得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回顾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我们发现,以下问题一直推动着我们:未来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未来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认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简称“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是课堂转型的价值取向和必然趋势。(二)文献综述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查阅和学习了多篇核心期刊论文,阅读了学习中心课堂相关的多本专著,对学习中心课堂的思想来源、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认识。1.学习中心课堂的思想来源学习中心课堂的思想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把事物原封不动地装进人脑,而是认识者能动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事物的表征及其意义。因此,建构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倾向和认知方式不同,对同样的知识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建构出不同的意义。可见,建构主义学习观注重学习者自身能动加工的自主建构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学习者是在其已有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建构知识的意义、进人学习的过程的。2.学习中心课堂的国内外研究笔者以为,近年来我国学界关注的“翻转课堂”就是学习中心课堂的一种体现。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在中小学的初步实践可以追潮到2007年两位化学教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伍德兰德中学进行的教改实验。起因是该校许多学生离校太远,经常迟到,耽误课程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两人决定使用教学录制软件对他们的课堂进行录像,并上2传到互联网。后来,两人的教学视频成为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我国学者陈佑清教授认为,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上落实学习中心,将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先传授知识,课后再内化知识”的教学流程颠倒为“课前先自学知识,课中再内化知识”的教学流程,先让学生独立主动地学,再依据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国内还有很多学者对学习中心课堂进行了研究。其中,较早明确提出学习中心课堂概念,且系统阐述学习中心教学理论,并付诸实践的学者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陈佑清教授。陈佑清教授认为,所谓学习中心教学也可称为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独立(自主)、能动的学习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本体、目的)的教学。关于学习中心教学(课堂)的论述还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一是华南师范大学罗志远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当前我们中小学课堂转型的取向是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是课堂范式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是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取向的一种共通状态。二是重庆师范大学冉亚辉教授的观点,他认为,以学习为中心,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态度、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均应指向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3.学习中心课堂的一线实践在学习中心课堂的概念提出之前,已有相当多的学校实践着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聊城杜郎口中学和泰兴洋思中学。这两所学校共同的特点是:调整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改变教学结构;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的本体或中心地位陈佑清教授与中小学合作研究探索学习中心课堂,武汉长春街小学是其典型代表,该校按照“两段三环节”的学习中心课堂范式,开展了数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笔者曾与同事两次到该校深入学习,亲身感受学习中心课堂理念下课堂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状态的变化。(三)研究的意义1.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的意义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重点已渐渐由关注宏大的课程转向微观的课堂,尤其是线上教学以来,一线教师都强烈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什么策略推动这种转型?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研究学习中心课堂的学理、构建策略,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极强的指导意义。2.本研究的价值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在长期观察课堂的过程中,发现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急切希望改革现有课堂教学状况,在广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后,与学校同事达成共识:学习中心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价值取向。我们自发地开展实验,通过各种策略激励教师们投身课改,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经验与反思。我们把实践拿来研究,把研究所得付诸实践,这些研究与实践行为对丰富学习中心课堂理论可能有一定的价值,对充实学习中心课堂实践策略应该有较大的价值。3(四)研究的方法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学习中心课堂的文献资料,采集并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和成果。笔者研究文献的方法有二:一是收集并阅读国内外与课堂教学有关的部分专著,以增加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二是通过中国知网,以“学习中心课堂”“课堂改革”为关键词,查询了近二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从中选择了100余篇深入阅读,对课堂教学以及学习中心课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行动研究法笔者与学校同事一起,将学习中心课堂的理论用于外小的课改实践,近两年的行动研究虽然还不严谨和规范,但也获得了大量来自一线的探索与思考。二、学习中心课堂何以必要近年来,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中小学校,都强烈呼吁课堂转型与改革,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更是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要掀起一场“课堂革命”,改变课堂教学成为时代强音。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是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学习中心课堂,从时代发展视角看,是适应未来时代人才新需求的一种必然趋势;从人的发展视角看,是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改革的一种应然选择。(一)学习中心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发展与课堂教学表面看似不相关,但我们深入分析,会发现课堂教学与时代变迁有着内在联系。我们的逻辑是:时代发展变迁必然导致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人才需求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式发生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改变必然要求作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发生改变。因此,当今时代巨变,中小学课堂也必须作出相应改变当今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推动当今时代发展最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力量,信息技术已全面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对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事实性知识)不再是稀缺资源,记忆知识的能力也不再是关键能力,知识的内涵必将发生根本变革。但中小学传统课堂不为时代变化所动,仍然坚持基于工业时代背景的课堂组织和教学模式。有学者曾说:如果二十年前的人被冰封,在今天解冻,整个社会会让他觉得格外新奇甚至格格不入,唯有两个地方会让他觉得没有变化:一是教堂,二是学校。教堂是因为宗教的仪式千年未变,学校是因为课堂教学仍然与二十年前相差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下课堂与社会变革似乎是绝缘的。当然,传统课堂在以前的时代是合理的,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的传播不够便利,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被认为越有智慧,因此,教师必须以传播知识为己任,讲授教学法无疑是传授知识最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工业化时代的必然选择。然而,时代发生了变化,事实性知识如今已经唾手可得。在知识的获取上,我们已由“前喻时代”进入“并喻时代”,甚至在很多领域已进入“后喻时代”,学生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渠道与能力已不亚于甚至超越教师。尤其是人工智能更可能让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曾有教育科技公司在2017年组织“教育界人机大战”,78名初中生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3名特级教师执教对照组,1名智能机器人执教实验组,历时4天,对初中数学做针对性和集中性教学辅导。人机大战的结果是:智能机器人全面碾压真人教学,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机器教学)完胜26.18分(真人教学)。有人惊呼:教师将被机器人取代。笔者以为,教师职业消失的概率极低。因为,事实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很容易获得,但元认知、社会情感能力等只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获得。但必须警惕的是,如果只以讲解、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是有可能被机器取代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发生转变。(二)学习中心课堂是素养时代的应然选择意识到信息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对此展开研究,构建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模型。我们确实很有必要思考:面向未来,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知识?什么知识最值得学习?这种知识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能习得吗?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强调“教育不仅仅事关获得各种技能,它还事关形成在一个多元世界中为了社会和谐而尊重生命和人的尊严的价值”,认为“维持和提高人在与他人及自然的关系中的尊严、能力和财富,应该成为21世纪基本的教育目的”。基于这样的教育目的与价值观,报告认为:“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问题解决、信息及媒介素养,是发展有变革能力的态度的关键。”这些素养必须由学生自主建构,而无法依赖教师单向传递。所以,联合国的报告提出:“学会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因为,通过互联网可以获知海量信息,拥有更多信息已不再是学习者的挑战,挑战已经变成帮助学习者理解、评估、质疑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先前的学习联系起来。美国著名教育研究者阿伦兹也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我调控的学习者。这一目标并不否定其他教育目标,但它是首要的或能支配其他一切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所有其他目标和教师活动都能设定…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学习。”同时,后疫情时代也催生了新的学习方式。世卫组织认为“新冠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疫情可能不会完全消失,而是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或者季节性发作,这种后疫情时代将对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对教育而言,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融合将成为常态,高管控环境下的被动学习将无法应对新的学习形式;对中小学生而言,线上学习已成为他们无法回避、必须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脱离了教师监管后,学会学习就成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三)学习中心课堂是课堂转型的必然走向联合国教科文报告中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能依靠传统课堂培养吗?笔者以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是典型的知识本位课堂与教师中心课堂。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内涵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知识本位必须转向素养本位,相应的教学形式也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所谓知识本位,是指课堂教学围绕知识点而展开,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师中心,意-5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与主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确立等都围绕教师“好教”而展开。在知识本位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多是“记忆、理解”层面的知识,难以形成知识结构,更难以与实际生活连接并加以运用;在教师中心课堂中,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缺乏自主的学习、深度的思考,遑论质疑与批判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多年,基础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中小学课堂与改革前相比,并没有发生结构性、根本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现在,新时代已倒逼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新时代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因此,新课堂(或者说“新教学”)必须将“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从以往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调整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是因为,一方面,知识可以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但素养无法传递,只能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获得;另一方面,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学习实践中,才能学会如何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好像学习游泳,教练传授了再多游泳的知识,却不让学生下水去练习和实践,学生永远也无法学会游泳。基于此,我们认为,传统课堂应该向新型课堂转型,由传统的讲授中心课堂转型为学习中心课堂。三、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与特征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难以系统建构学习中心课堂的原理与学理,但我们可以把大学教授的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地解读学习中心课堂的理论与特征。(一)学习中心课堂的核心理念笔者以为,学习中心课堂是相对于以往的讲授中心课堂提出来的。学界曾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主体容易被忽视或无视,教师主导容易被放大和强化,往往会形成教师主导、控制和支配课堂的一切要素。同时,尽管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生态有一定变化,朝向“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前进,但总的来说,课堂的改变并不大,教学结构没有得到根本调整,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中心,讲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时代背景、核心素养与人的发展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学习中心课堂成为课堂转型的必然选择。所谓学习中心课堂,是“教师努力建构的以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动、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中心,教师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长期以来,我国主流的教学价值取向是以掌握知识为主,它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对知识停留在理解、记忆、占有、再现等层面。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擅长应对书面考试,却普遍缺乏独立思考、批判思考、实践应用、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学习中心课堂有别于知识本位课堂,它认为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素养)的形成与完善作为最终目标或根本目标”,因此,学习中心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掌握知识是学生发展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内在的身心素养得到发展。显然,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无法6···试读结束···...

    2023-12-12 epub 图书app epubw图书网

  • 《南海西南次海盆及邻地壳结构探测》邱燕,汪俊,韦成龙,阎贫,聂鑫,黄文凯,王彦林,任金峰,王英民,张向宇,于俊辉,徐云霞,杜文波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南海西南次海盆及邻地壳结构探测》【作者】邱燕,汪俊,韦成龙,阎贫,聂鑫,黄文凯,王彦林,任金峰,王英民,张向宇,于俊辉,徐云霞,杜文波著【页数】226【出版社】北京:地质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116-11998-7【价格】60.00【分类】南海-海盆-地壳构造-研究【参考文献】邱燕,汪俊,韦成龙,阎贫,聂鑫,黄文凯,王彦林,任金峰,王英民,张向宇,于俊辉,徐云霞,杜文波著.南海西南次海盆及邻地壳结构探测.北京:地质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南海西南次海盆及邻地壳结构探测》内容提要:本书着重反映中国与法国的科技工作者合作开展海上长排列多道地震以及重、磁异常与OBS同位置探测,系统采集和处理长排列多道地震以及重、磁与OBS数据,利用获取南海西南次海盆深部地壳结构特征数据以及区域重力异常和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南海西南次海盆地壳结构、地壳性质、沉积构造等特征,探讨南海西南次海盆新生代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的相关性。本书应用所获得的调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南海地壳结构特征开展系统分析,揭示地壳结构所蕴涵的构造意义,为南海更为深入的资源、能源和环境调查提供佐证。可作为工具书供从事矿业地质工作的各方面人士,以及从事矿产勘查、资源预测、科研、教学等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以供社会大众使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邻地壳结构探测》内容试读1区域背景南海是西太平洋大型边缘海之一,北连我国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东邻菲律宾,南望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总面积达350×10km(图1.1)1.1地形地貌概况南海平面形态呈不规则菱形,长轴方向为NE-SW,长约3100km,短轴方向为NW-SE,宽约1200km。从南海周边往海域中部,发育的大型地貌单元依次为陆架(岛架)、陆坡(岛坡)、中央海盆海底地势从周边向中央倾斜,陆架和深海盆的地形较为平缓,陆坡地形陡峭(图1.1)。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将南海的陆架(岛架)分为北部陆架、北部湾陆架、西部陆架、巽它陆架、南部岛架和东部岛架等地貌单元。南海平均水深1000~1100m,最大水深位于东侧马尼拉海沟北段,为5559m。陆架范围自海岸线开始,地形平缓下降,至陆架坡折线结束。陆架坡折线水深200~250m,陆坡和岛坡地形崎岖不平,起伏较大,是南海地形变化最复杂区域。南海中央海盆由东部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西北次海盆组成(图1.2),以平原地貌为主,分布有高差悬殊、宏伟壮观的链状海山和线状海山,其北部边界与陆隆及陆坡相接,西部和南部边界为海台和海山,东部被海沟所切截(图1.1,图1.2)。南海西南次海盆位于南海中沙地块、西沙地块和南沙地块之间,在115E附近与南海东部次海盆相连,平面形态总体呈一个往NE方向开口、尖角朝SW方向的似三角形盆地(或V形盆地)。海盆长轴方向为NE-SW向,总长约600km,最宽处约400km,水深3000~4400m。海盆底部相对平坦,其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海山、海山链或海丘。CFT测线海上探测位置位于10°~17°N,109°~116E之间,跨越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三大地貌单元(图1.1,图1.2)。剖面北端发育陆坡斜坡、盆地、海岭等地貌单元,地形复杂多变,水深范围200~1100m,由北往南水深逐渐加大,水深等值线为N-S走向。往南至斜坡岛礁增多,岛礁四周的水深变化大,多为1000~2500m,该区是航行的危险区;剖面中部为西南次海盆,盆底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水深变化不大,4000~4500m,为平坦的深海平原;剖面南端为南沙海域,水深100~3000m,地形地貌复杂,海底地形起伏大,发育众多的海山和海山链,礁体分布广泛,是航行危险区。1.2气候条件概况南海海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盛行,高温多雨,夏、秋两季经常有热带气旋活动,年平均气温和海面温度均为28℃左右,年气温一般在20~32℃之间变化。季风变化:5月下旬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4月中旬盛行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期海面平均风速约7.3m/,最大风速26.0m/,月平均风力3~4级:东北季风期海面风力最强,平均风速8.4m/,最大风速32.3m/,月平均风力5~6级,大于6级风的频率占30%~40%。4~5月是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换期,10月是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转换期,转换期间风向多变。1北部湾陆架鑫钠曹母靖沙阿南巴斯群鸟大纳宿南海位置示意图1.1南海地形与主要地貌单元Fig.1.IToograhymaoftheSouthChiaSeaadmaigeograhyuit(据朱本铎等,2015)】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最大年降雨量1500mm。海雾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5月,其中3月雾最多,范围也最广,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沿海西段,其余各月海面的雾频率均不足1%,8~11月南海海面极少有雾,总体上能见度良好。南海热带气旋源通常在南海中部和北部,四季均可生成,但以6~10月为多。热带气旋以热带风暴为主,台风次之。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多集中于10N以北海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在10N以南少见。2东沙群岛南专题位置示意图1.2CT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位置图Fig.1.2LocatiomaofChia-FraceCooeratioSurveyTraect(CFT)1.3·水动力条件概况1.3.1主要入海河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南海海底沉积物比较复杂,陆架沉积以陆源物质为主,陆架内侧沉积受现代河流泥沙影响较大,外侧的砂质沉积属陆源残留沉积;陆坡沉积一般为有孔虫-粉砂-粘土和含有孔虫-放射虫的粉砂质粘土,深海盆发育的沉积物主要有深海粘土。给南海输送沉积物的河流主要有韩江、珠江、南流江、南渡江、红河、湄公河等。韩江全长470km,流域面积30112km2,在广东省汕头和澄海境内注入南海。平均年径流量252×3103m3,平均年输沙量760×104t,洪水期(4~9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87.3%。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他支流构成,在广东省番禺市与斗门市之间注入南海。主要干支河道总长度为11000km,流域面积达450000km2,其中西江全长2214km,北江全长573km,流域面积46710km2东江全长562km,流域面积27040km2,珠江,总的平均年径流量3124×103m3。南流江全长287km,流域面积9439km2,在广西省合浦市注入北部湾,平均年径流量53.13×深水都位的上升流城推测的等深流路径深水等深流循环格果冰期的夏季表流循环《=。=冰期的冬季表流循环间冰期的夏季表流循环。一·。间冰湖的冬季表流隔环架,陆架引区域曾厚暗沙,南海位置示意图1.3南海等深流与表层环流水动力状况示意图Fig.1.3HydrodyamicforcecoditioofcotourcurretadurfacecirculativecurretitheSouthChiaSea108m3,平均年输沙量118×104t。南渡江全长340km,流域面积7176.5km2,在海南省海口市注入琼州海峡,平均年径流量61.6×10°m3,丰水年径流量92.89×10m3,枯水年径流量30.85×10°m3。红河全长1280km,在越南北部太平省与南宁省之间注入北部湾,平均年径流量123×108m3,年平均输沙量130×104t。湄公河全长4880km,流域面积81×10km2,在越南南部鹅贡与美城之间注入南海,平均年径流量4750×108m3,年平均输沙量160×10t。据不完全统计,注入南海的主要河流年总径流量约9×10"m3,年总输沙量约4×10t。1.3.2南海等深流与表层环流南海海域的等深流与表层环流水动力状况如图1.3所示。本区深水等深流的循环活动主要发生在南海北部海域,推测海盆西部边缘亦有深水等深流的活动(图1.3)。南海等深流主要由深层南海暖流、黑潮南海分支、广东沿岸流、越南沿岸流和南海东部沿岸流及大小不等的水平密度环流所组成。除深层水平环流与表层环流有明显差异外,这些等深流的分布趋势与表层流基本一致。冬季500m以浅的底层流由南海暖流和沿岸流组成。南海的表层环流基本流向随季风的改变而变化。西南季风期间,海水向北和东北方向流动,流速为0.4~1k东北季风期间,海水向西和西南方向流动,流速0.4~1.2k;在季风交替期,流势较乱。南海不规则全日潮范围最广,以南海中部为中心连片分布。据计算结果,外海的平均潮差为0.5m,最大潮差1~2m,最大可能潮差2~3m。潮流方向多为东南-西北向。涨潮时,潮流西北向,流速1k左右;落潮时,潮流东南向,流速约2k。波浪受季风制约,西南季风期盛行西南浪,东北季风期盛行东北浪,季风转换期浪向不定,4~5月平均波高最小,为0.7~0.8m。间冰期夏季和冬季表层环流的活动范围都比较广,整个南海海域均为其循环活动的区域;而冰期的表层环流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活动范围均局限于大致2000m以下的深水区。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中建南盆地一带还有深水部位上升流发生的区域(图1.3)。2南海海域地壳结构前期研究成果多年来,包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内的我国许多海洋科研机构相继开展了南海海域地壳结构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邱燕等,2016a)。2.1地壳结构採测活动我国海洋领域的深部地壳结构探测工作起步较晚,在南海的探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按照勘探技术手段划分,南海的深部地壳结构探测进展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2.1.1较早期的探测活动早期的地壳结构探测技术一般是声呐浮标测量,主要调查活动有如图2.1所示的南海早期V35航次(1980年)、V36航次(1981年)、C12航次(1983年)和C17航次(1987年)等声呐浮标的调查。原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和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察所在南海中部11°50'~22°30N,11130'~11930E,用美国“维玛”号调查船和中国的“海洋二号”调查船合作实施的中美南海第一阶段双船扩展反射-折射(扩张排列剖面D1,海上作业时间1979年12月至1980年8月,实际工作105天)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调查技术(图2.1),其中也包括声呐浮标的调查。据统计,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海全区共测了224个声呐浮标点,其中南海中北部190个,占总数的85%,可见当时的调查大部分集中在南海的中、北部。所有的声呐浮标测量站位和数据均可见于1987年出版的《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调查程度图(1:2000000)》(何廉声和陈邦彦,1987)。2.1.2不同技术手段的探测活动由于声呐浮标探测深度较浅,因而大多数探测剖面未能到达莫霍面,导致解释地壳结构深度非常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部地壳结构探测手段逐渐更新,使之所获得的资料用于分析地壳结构效果更佳。如1985年南海中美第二阶段调查获得的双船扩展地震调查剖面(two-hiexadigreadrofile,简称ESP,以下同)调查数据,用于研究南海的地壳结构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他如海底地震仪(简称OBS,以下同)、海底水听器(oceaicottomhydrohoe,亦称为压力型设备,简称OBH,以下同)等技术手段也广泛应用。实践证明,OBS测量数据所做的折射波层析成像是研究地壳结构的先进技术,因此目前更多的是利用OS开展深地震探测。图2.2为近数十年来各研究机构在南海合作开展的OBS、OBH、ESP等探测剖面的测线位置图。以下按时间顺序叙述各种探测活动及其资料采集成果。198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合作,在南海北部开展双船扩展排列剖面地震折射探测,获得3条ESP(图2.2;ESP-E、ESP-W测线等),测线走向NW-SE向。两船的导航天线距离为5.2km,地震电缆均为48道,长2.4km,主船偏移距0.27km,排列长度为2.645km副船偏移距0.265km,排列长度2.643km,放炮间距为20,记录长度12(姚伯初等,1994NieS.S.,etal.,1995)1993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合作,采用炸药和气枪做震源,在东沙群岛6···试读结束···...

    2023-11-09 陆地地壳 地壳和陆壳的区别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