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 大运河起止点和终止点

  • 《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 刘晏》宋桂杰,张廷皓|(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刘晏》【作者】宋桂杰,张廷皓【丛书名】“大运河人物故事”丛书【页数】111【出版社】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01【ISBN号】978-7-5533-3367-0【价格】15.00【分类】刘晏(715-780)-生平事迹【参考文献】宋桂杰,张廷皓.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刘晏.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刘晏》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的故事,他实施改革漕运和常平法等财政措施,为唐代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被封彭城县开国伯。他既是廉吏,又是能吏。继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刘晏受命,走上了主管唐朝廷财政经济的岗位,他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恢复漕运、改革盐政、重启常平法,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刘晏》内容试读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一刘晏引言刘晏(716一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他实施改革漕运和常平法等财政措施,为唐代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的评价。刘晏幼年时期,就显示出横溢的才华,被称为神童,名噪京师。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被封彭城县开国伯。他既是廉吏,又是能吏。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刘晏受命,走上了主管唐朝廷财政经济的岗位,他实施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恢复漕运、改革盐政、重启常平法,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学家将他与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并称为“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刘晏经济改革的措施主要表现0016。“大运河人物故事”从书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漕运。刘晏将漕运由过去的民运改为官运,实行水路直达运输,而且将漕运全程重新分为四段,采用分段接运的办法,降低了漕运成本。刘晏还发明了“囊米法”,全面推行袋装运输。对造船工匠和漕运船工由无偿的徭役制改为有偿的雇佣制,按劳动量给付工钱,这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造船和漕运的效率。同时,设计了适应江、准、河、汴各条河流不同水文状况的漕船,既经久耐用,又能保证行船安全他又将漕船编成人多势众的队伍,十船为纲,每纲300人,篙工50人,同时派军队护送,这样保护了漕运的沿途安全二是改革榷盐法。刘晏对第五琦推行的榷盐法进行了改革。一是改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完全专卖制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刘晏采取商业经营的方式是既重视官商的作用,又适当利用私商的力量,通过私主官辅两条渠道,来给食盐的流通注入活力。既利用商人有利于商业流通的积极作用,又限制其可能发生的消极作用。这种抑商和重商相结合的政策比第五琦的一味强调官营的政策要进步得多。刘晏用“官商双赢”的制002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一刘晏度取代了“官方独赢”的制度,较好地适应了民间商业发展的趋势,调动了商人贩盐的积极性,保证了流通渠道的畅通,使得食盐供销活力旺盛:此外,这种制度适应了食盐销售细碎化的特点,使得官营盐业的利税倍增。这种“官商双赢”的食盐销售基本原则一直为后代封建政府的榷盐制度所传承。三是改革常平法。为了充分发挥常平的赢利效能,他对常平法作了两点改进。一是派专门官员专理各州常平仓,中中央统一指挥,这就减少了常平业务的中间环节,加快了常平商品的周转速度,加上市场情报及时掌握,大大增加了常平之利。二是扩大常平品种。从传统的粟、豆之类的粮食品种常平项目,扩大为“万货”,丰年以稳定的价格收存粮食,到灾年缺粮时,则开仓平价售粮,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常平赢利的作用刘晏是继管伸、商鞅、桑弘羊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当之无愧的理财家、改革家,又是对运河管理做出杰出贡献的古代能臣,堪称以运理财的第一人0038e6。“大运河人物故事”从书第一章神童七岁身已仕宋代王应麟在他创作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这位7岁神童是古代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也就是日后成为著名改革家、在以运河理财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大唐财相刘晏彼舉唐爾彼雖神劉男女幼童晏子子身作方當已正七自仕字康警敏《三字经》书影004借助大运河理财第一人一刘晏小贴士:《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教材,流行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成了我国传统蒙学的代称。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明朗上口,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并称“三、百、千”。《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以高度简洁的文字浓缩了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沿革,以和谐优美的韵律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有便于儿童的记忆等众多优点,是蒙学历史读物中的凤毛酵角。全书包含的中国历史文献、沿革、人物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但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尽管如此,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七岁献颂悦龙颜刘晏出生于唐代开元年间广济渠(即隋代的通济渠)胖的山东曹州(今菏泽市)一个普通的官僚地主家00586“大运河人物故事”从书庭。父亲刘知晦是一位县丞,兄弟3人,他排行第三。刘晏从小天资聪颖,父母对他学习上的要求也很严,他经过刻苦用功地练字、读书,很小就写得一手好字,善写诗歌、文赋,且知书达理,在乡里被大家誉为神童刘晏童年时正值盛唐,开元年间又是唐朝最繁盛的时期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励精图治,唐王朝是海晏河清社会安定、市场繁荣,一片歌舞升平,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景。杜甫在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潮人口达到8000万。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空前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唐玄宗上朝图006···试读结束···...

    2023-01-05 大运河 刘绍棠 运河作家刘

  • 《活在大运河》姜师立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活在大运河》【作者】姜师立作【页数】342【出版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204-2229-1【价格】88.00【分类】大运河-文化史【参考文献格式】姜师立作.活在大运河.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大运河》内容提要:你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吗你知道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吗《活在大运河》为你解疑释惑。这本书从大运河与服装、饮食、居住、交通、教育、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民俗、宗教信仰和旅游等诸多领域,多视角叙述了大运河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该书约30万字,共12章。作者从衣食住行、士农工商、文旅信礼等方面将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娓娓道来。你可以跟着作者自由穿梭在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中,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跟着作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吃穿住行、游购娱学,玩得痛快,活得精彩。《活在大运河》内容试读第一章大运河与服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服饰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谓百里之外,衣饰装束不同。运河地区经过千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服饰习惯。中国人的服装主要是丝织、麻织和棉织品。战国秦汉时期运河区域的纺织业已非常发达: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纺织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隋唐时丝绸制品已成为平民的服装面料:宋代纺织业和个体纺织手工业逐渐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并形成规模经营:元代棉纺织品成为运河沿线人们服装的主要面料;明清时期,纺织等行业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001·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穿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服饰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是将过去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在一起,可以更加有效地遮掩身体。胡服则是赵武灵王引进胡人的衣着。秦汉时运河区域人们的服饰主要是袍服和短衣两大类。袍服源于春秋时的深衣,短衣则主要有单内衫、夹内衣等。到了东汉时,由于裤子的普及,人们已很少穿袍服。战国秦汉时期运河区域的纺织业就已非常发达。战国时齐地生产的服装行销天下,享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名。西汉时,官营纺织业除长安外,设在运河沿线的襄邑(今天的河南睢县)、临淄的服宫,都是规模较大的官营丝织业作坊,制造各种精美的丝织服装。在运河区域经济发达的城市里,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规模较大的丝织业手工作坊,种桑、养蚕、缫丝、织帛,已是运河地区农户普遍的家庭手工业。在汉代人的服装养蚕图■002·●·活在大达河。大运河如何彩啊老百姓的牛活丝绸面料到江南,使运河南部的纺织业生产更加兴盛。刘宋时“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在南方的纺织业中,麻织业比丝织业更为发达,所以南朝的户调多征收麻布,与田租合称租布。东晋初年,江南的布匹产量已很大。《晋书·苏峻传》载:“时官有布二十万匹…绢数万匹。”麻布的储量是绢的数倍,可见麻织品是当时南方纺织业的主产品。在江南,不仅百姓的衣服以麻布为主,官吏们也以穿麻布来表示自己的清廉。南朝陈国的吏部尚书姚察,有门生送给他南布(棉布)一端和花練(丝织品)一匹,被他拒绝。他说:“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練,此物于吾无用。”004·●···试读结束···...

    2022-04-28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