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原文在线阅读高清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二十亿光年的寂寞在线阅读谷川俊太郎诗歌在中国读者中的强烈共鸣绝非偶然。除了直接关系到他博大精深的诗情画意和生动形象外,还直接关系到他作品个性的强弱与独创性与艺术的整体性是分不开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20亿光年寂寞的原文。欢迎下载。图书特色★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歌中影响深远的诗人。他为宫崎骏和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并将诗歌与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作相匹配。他影响了村上春树。舒、大江健三郎、北岛等多位著名作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描写自然、生活、爱情,文字清晰而温暖;他歌唱宇宙、星星和风,歌词间流淌着永恒的孤独和诗意的感伤。★《二十亿光年的孤独:谷川俊太郎诗集》谷川和他的熟人田原共同挑选了120首既有艺术成就又有传播的诗歌。,是谷川俊太郎的代表诗集。★本书由中日诗歌研究专家、著名诗人田元翻译,著名设计师孙小希设计。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简介《二十亿光年的寂寞mdahmdah谷川俊太郎诗集》是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写给世人爱与寂寞的优美诗篇。全书分为人间的诺言、春末、鸟在天上消失的那一天、语言的胎盘、悲伤的天使,如果语言是六部分。由谷川先生和他的熟人田元先生合编,从他们的诗歌中选出了120首既有艺术成就又有流传的作品。作者用高超的技艺和惊人的想象力,向世人唱出一首遥远而纯粹的情歌。关于作者谷川俊太郎:日本著名诗人、剧作家、绘本作家、翻译家,当今国际诗歌界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改变了日本战后诗歌的写作方向和顺序。他是日本的ldquo民族诗人rdquo,日本现代诗歌的旗手。他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媒体评论年轻的时候,我立志成为一名诗人,但在看到谷川的诗歌天赋后,我放弃了这个梦想。mdahmdah大江健三郎如果我是天才,谷川俊太郎更是天才。mdahmdah荒木经惟他持续不断的创造力令人钦佩。他的许多诗都充满了深刻的暗示,无论是对生活还是纯粹的艺术,都不难,充满真情。它的语言和意象简单,保持适当的空灵和新鲜感。凭借自己的卓越成就,他真正实现了ldquo为生命的延续寻找一种语言rdquo。mdahmdah著名评论家、诗人陈超他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了一些灵感,激发了一些诗人的创作能量。mdahmdah第三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亮点总结谷川俊太郎不仅是日本当代诗歌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的诗人,而且被公认为国际文坛最生动、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对于一百年甚至五百年后的读者来说,我们都可以断言,当时他们会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证据mdahmdah谷川俊太郎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天才。在许多诗人逐渐被读者和时间淘汰的同时,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在时间和读者中赢得了诗歌的尊严。他的作品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几十年来,他的一本诗集仍被广泛和持续阅读,已再版60多个版本,累计销量超过800,000册。我认为这样的诗人在世界上任何语言中都是罕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曾经在一篇日本文章中称他为亚洲的普雷维尔。时间,无论是读者还是谷川俊太郎自己的诗歌都证明了他的诗歌并非永恒而遥远而且苍白苍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时间的深处重生,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2-04-19 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 谷川俊太郎诗歌作品

  •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在线阅读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人生因寂寞而丰富在线阅读当代哲学家周国平精选散文集,写给每一个孤独繁荣的灵魂,六大人生主题,深入解读人生智慧与孤独的哲学!一个富有的灵魂总是感到孤独,但它总能从自己的丰富中得到一种满足。有兴趣,欢迎阅读简介周国平亲自挑选了新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人生如何回归简朴,如何寻求智慧人生,如何过简单的生活,如何学会与孤独和平相处,如何得到正确的爱情,如何让自己的灵魂保持高尚,六个生活主题。献给所有孤独而丰富的灵魂。孤独是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因为孤独才能与灵魂相遇,更因为只有在孤独中,灵魂才能与神相遇,与奥秘,与宇宙无限奥秘相遇。追寻人生谜题的不止你一个人,周国平是你的伙伴。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的散文以哲学思想和文风著称,将哲学理论融入普通感情,通俗易懂地阐释深奥的事物,朴实有趣,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散文:《望远》、《朝圣之路》、《静》、《善富贵》、《生活品质》;散文:《人与永恒》、《风中的五彩纸屑》、《内心的自信》从容不迫》《心安理得》纪实文学:《牛牛:父亲的手记》、《年龄与气质:我的精神自传》;学术著作:《尼采:世纪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灵动质朴的语言,动人的人生哲理,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总能让人懂得可爱可爱的生活。编辑推荐★年轻人的生活实践书!影响了无数独居都市的现代青年。助你学会与孤独共处,成就丰盛人生!★哲学家周国平选文集!当代文学大师、哲学家周国平亲自精选新文集,从生活中如何回归朴素,如何寻求智慧人生,如何过简单的生活,如何学会在寂寞中平静地生活,以及如何得到正确的爱情以及如何保持心灵的高贵,六大人生主题,深入解读人生哲学的智慧与孤独。★献给每一个孤独而丰富的灵魂!“灵魂越丰富,对不完整的感知越敏锐,孤独感越强。”正是因为内心的丰富,它才看到了生命的不足。“人生因寂寞而丰富”,让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有独自前行的勇气!★新版附送精美金句明信片3张!全彩印刷,图文结合,版面舒适,精美双封面设计,附赠精美金句明信片3张。目录第一章让生活回归简单享受生活的乐趣人生还有意义吗?生命没有名字聆听生命本身的声音让生活回归简单保持生命的本质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人生的得失面对困难第2章独自也是一种能力孤独孤独的价值独处是一种技能我自己的花园世界越大,我越安静每个人都是孤儿认识自己自言自语的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第3章爱是苦恼爱的品质爱是无缘无故发自内心的男人眼中的女人爱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婚姻没有天堂婚姻怎样才能长久容忍意外的不忠都市生活与爱情异性之间能有纯友谊吗?爱还是被爱?爱的反义词珍惜和放手亲密关系婚姻反思第四章:在生活中寻求智慧在生活中寻求智慧一个人要有一点精神性格与智慧做事和做事做你自己智慧在生命的边缘——读杨江的《走到生命的边缘》过有创意的生活作为人是神圣的智慧带来幸福人生没有假设第5章回归简单生活活得简单,活得自由回到简单的生活珍惜平凡的生活——《幸福的哲学》讲座做个好孩子逆境也是生命不是与时间赛跑没有竞争力的智慧知道你想要什么面对人性家人和熟人幸福的源泉第6章灵魂只能独自行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自由精神精神生活哲学灵魂是个流浪者信仰之光幸福是心灵的事纯洁的心灵魂只能独自行走灵魂有另一个起源生活因孤独而充实一周内读完书是很长的时间。事实上,我今年的阅读速度一直很慢。下班后总想看综艺就睡着,然后刷到一两点,这不是很健康的习惯。买杨澜幸福回答的时候推荐看这本书,所以一起买了。书名很文艺很虚伪,我不是特别喜欢。似乎因为痛苦,才算是青春的一种。但作者是周国平,我猜内容不会很做作,所以就顺路看了一遍。感觉整本书都很流畅。可能是因为我的个人水平和境界。不知道大众是怎么评价的。您可以观看它,并且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本书分为6章第一章:让生活回归简单第二章: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第3章:爱是痛苦第四章:在生活中寻求智慧第5章:回归简单生活第6章:灵魂只能独自行走文章中有很多哲学家的名言。看来周国平很喜欢哲学。这本书似乎也在讨论一些哲学问题。生命是一门科学。什么,这是哲学家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我们常人能想通,心胸开阔。这本书围绕着“孤独”展开。无论你出生在哪里,无论你的父母是谁,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的爱人,我们的感官、快乐和悲伤,都来自我们自己,别人行为的结果和外物的状态影响着你,让你感到难过、难过,都是因为你的灵魂还没有完全脱离这个世界的庸俗框架。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你应该追求一些简单而纯粹的真善美,让你的灵魂升空,看不起我所经历的一切,我有一个很好的状态去面对它。人生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荣耀,也不是你为之努力的事业,而是你自己面对这些事情,想着却看不到世界的状态。爱情也是如此,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人的性格决定了你会和谁成为恋人和朋友。这些都很难改变,因为人的性格Sex不会改变。人性追求自由,渴望被爱,所以出轨是常态,即使没有真正的出轨,也一定有新的一年,这是人之常情。相信大部分夫妻走进婚姻殿堂,是因为相信彼此相爱,相互吸引,愿意在余生相互扶持,但随着两人越来越熟悉其他,距离越来越近,对那种爱的向往,终于变成了亲情。没有激情,就没有性。当然,管理生活的人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这是另一回事。不说了,在这本书里,都说如果发生出轨事件,冷静下来,决定是放开自己还是陪你很久,因为其实不管和谁成家,最终都会平淡。在文中,他坚持情侣之间应该为彼此留出自由空间。经历过几次不如意的感觉,但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存在,我也相信,当我以后遇到他的时候,我会学会管理和管理他的生活。就算再平淡,我也会一直想念,互相吸引。人生很长,学会和自己相处,在寂寞的时候和自己说话,了解真实的自己,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都会知道你这辈子走过了这辈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样的路适合自己,感到快乐更容易。只要在最后一刻闭上眼睛,就知道自己此刻的灵魂比刚来的时候升华了,那就好。祝你心地善良,今生修行能顺利升级~...

    2022-04-16 周国平孤独的哲学 周国平孤独源于爱

  • 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pdf免费在线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是自慰还是孤独是可耻的?孤独的性:手淫的文化史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拉奎尔在其中试图融合医学史、文化史、心理学、神学、文学等,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总结关于手淫的文化史,精品下载网站提供免费在线阅读《孤独的性:手淫的文化史》。孤独的性爱:手淫的文化史df图片预览图书精选如今,几乎所有无害的性行为都被公开宣扬,几乎所有的性行为都被学者们在书中讨论,但最简单、最无害、最常见的性行为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时,可能会很尴尬,令人不安,甚至有点过头了。守阁可以算是性学研究的最后一个禁区,它不是早期蒙昧时代的主流性文化。古典对手被解雇;在犹太人和基督教关于性的教义中很少提及它们。事实上,将手工艺作为一个严肃的道德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追溯到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精确的时间是非常罕见的。《孤独的性:守阁的文化史》一书的作者拉奎尔认为,1722年左右一位匿名作者所著的守阁的出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分水岭。守阁文化是启蒙运动的产物,不仅受到启蒙时代著名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深受当时文化变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对吉格文化的研究是现代意义上的。担心它的讨论的不是保守派,而是所谓的进步派。手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民主行为,无论男女,无论男女,都具有重大的道德意义。孤独的性:守歌文化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丁哥的讨论从圣经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三次妇女解放运动、观念艺术、网络丁哥文化的影响。本书向读者阐释了这种一度被认为是卑微的、模棱两可的性满足行为如何变成矛盾复合体的全过程,向读者展示了手是现代人类价值观与商业社会价值观、个人道德自主和隐私,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作者介绍ThomaWLaqueur,美国著名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教授。作者:《制造性:从古代到弗洛伊德的身体和性别概念》(MakigSex:从希腊人到弗洛伊德的身体和性别),《宗教与尊严:主日学和工人阶级文化,1780-1851》(宗教与尊重:星期日学校和工人阶级文化,1780-1851),1780-1851)。杨俊峰,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教授同声传译、诗歌和小说。从事文学、文化、翻译等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译着、专着60余部。目录开放性、文化性介绍谈自慰需要勇气对手淫的道德焦虑手淫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疾病手淫的文化史启蒙时代的手淫和弗洛伊德理论结论第一章介绍第2章自慰文化的传播——从《自慰》小册子到整个文明世界第三章手淫出版前的手淫文化1712年之前的手淫和药物古典文化中的手淫和性伦理俄南和犹太传统文化中的手淫基督教和手淫《自慰》出版前夕的自慰文化第4章手淫的问题阐明基本概念开心医学和手淫伦理自然、技能和想象力的危险自我性和隐性性无节制的威胁第5章为什么手淫是个问题把大事和小事理清我的解释手淫、现代性和自由市场经济书籍、阅读和手淫第6章20世纪的孤独性手淫致病的持续与衰退20世纪初的手淫:理论视角弗洛伊德、手淫和自我自1960年代以来的新趋势翻译表优秀的试读第1章从概述开始。现代手淫可以追溯到文化历史上一个非常精确的时间,这是历史上罕见的精确程度。它与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JacqueRoueau),一个狂野而有自我意识的现代人,诞生于同一年,或者几乎是同一年。它与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早期著作几乎同步出现,同时也是第一次股市崩盘(读者可能还记得经典笑话——斯威夫特1917年的《格列佛游记》一书,他写道:“贝茨先生,我的主人。”;“我的好主人,贝茨先生。”)。这个时代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期。手淫在现代史上是粗俗可耻的。手淫不仅是导致手淫者精疲力竭、残疾、疯狂甚至失明的问题,它还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类性生活。在手淫中,潜在的、不受限制的享乐欲望与社会道德约束相冲突;习惯性行为和“再做一次”的愿望挑战良心和道德约束。在这里,即使是一瞬间,欲望和幻想也会压倒道德和原则;强烈的自我意识突破性欲的荒原,进入自慰者自己幻想的奢华世界。长期以来,手淫一直徘徊在社会鄙视和自我满足之间。可能在1708年到1716年之间——“大约1712年”——当时一位匿名作者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的标题很长,叫做手淫;或亵渎的滔天罪行及其对男女的严重后果,为那些以这种可耻手段伤害自己的人提供精神和身体上的忠告,并郑重告诫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无论男女……”。这本书的标题命名了一种新疾病,一种特定的、彻底的现代疾病,在世界各地继续滋生内疚、羞耻和焦虑。在书中,作者警告说:“一种需要被更正”是普遍存在的。但导致这种邪恶的不仅仅是道德败坏——“淫秽书籍、友谊、爱情故事、色情和其他导致放荡和放荡的因素。”不管是什么原因,手淫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因为人们沉迷于它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认为它不受良心和社会的约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可见,无知是手淫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因为“放荡”,或者因为“寂寞无聊”,或者通过同龄人的引导,一些年轻人开始学会通过手淫来放纵自己,却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手淫的未知特征是无知的原因之一。“其他不洁行为经常被发现,但手淫却没有。”手淫的人不必感到羞耻或有罪,他们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一个害怕碰女孩的害羞男孩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我满足。同样,女孩们不仅可以通过手淫“抵制强烈的欲望”,还可以以此为借口拒绝不合适的伴侣,同时“隐藏自己的弱点”。此外,手淫的传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们错误地认为这种行为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不会像鸡奸一样被处以死刑,不会像乱伦或通奸一样被送进监狱。或者接受舆论的谴责。或者,至少手淫者是这么认为的。手淫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自我玷污行为,没有其他解释可以解释这种可憎而又远离邪恶的存在。准确地说,这个长期以来被大众所忽视,却在现代西方探索自我和性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问题,可以用以下陈述来概括:这是一种男女都有的不自然行为。肇事者可以在不经过另一个人的情况下骚扰自己的身体。通过各种不洁的幻想,他们企图模仿并获得感官的至高无上的快感。而这种幸福本来是上天为了人类继续繁衍而获得的,所以男女只有通过相互交融才能获得。潜在手淫者的数量很大,“男性和女性”,并且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与夜间发生的鸡奸或其他不洁行为不同,手淫不区分男女。在所有不正常的性行为中,手淫是最普遍的。自慰者只需要沉迷于他们的“丰富的幻想”中就可以体验到性高潮。在接下来的300年里,这种曾经被认为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越来越能够揭示男女老少、成年男女的内心世界,塑造家庭、夫妻、夫妻的关系。加害者的妻子关系,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秩序。一定的威胁。那本小册子的作者——虽然是匿名的,但正如我们稍后会发现的那样,实际上是一位撰写晦涩文学作品的外科医生——是第一个将“自愿自我放纵”与圣经创造联系起来的人。“记住”。在《创世纪》中,奥南没有将自己的种子撒在他丧偶的嫂子身上,而是将它们撒在地里,并因此被处决。这就是手淫行为的由来。同时,医生也认为手淫的后果会如圣经中描述的那样——死亡。死亡不是来自上帝的惩罚,而是来自自慰者扭曲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淫和后来的其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犯罪容易,但罪的印记难以抹去”的理论。手淫不被注意和不受惩罚的想法是完全错觉。从某种意义上说,1712年左右的时期恰逢医学史上现代探索性欲和自我意识的一段时期。根据上述小册子的作者,他的初衷是为手淫者提供一些宗教疗法。但随后他把他的书交给了一位虔诚的内科医生阅读,并告诉他许多人都被隐秘的罪所折磨,对此他们无能为力。虽然这次遭遇无法证实,但从那时起它改变了历史。这位虔诚的医生——与作者一样不为人知——“告诉我(这本小册子的作者)两种非常有效的药物”。一种专治男女各种非性病引起的体液外泄、遗精,以及伴随的排泄时体液溢出;另一种治疗各种不孕和阳痿,无论是否由性病引起。出版商Vargee先生在咨询了这两种药物的名称后,建议将它们命名为“强效补药”和“多根”。而且,这两种药物也有各自的制剂。例如,“强补”与“煎药”或“注射药”同时使用,效果最佳。在这里,医学似乎取代了道德。由于这本小册子难免有推销毒品的嫌疑,所以作者特意在书中注明出钱的是医生,而不是自己,首印付了2000本。作者还声称,这位医生“因这种药而名利双收”。[注:[1]第4版,第63第17版,第70-71页。我引用这两个版本是因为第4版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图书馆中都有最早的版本。]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将手淫视为一种疾病的可鄙举动以及赚取高额药费的机会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医学传统。这一传统不仅成为启蒙医学的支柱之一,而且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现代性研究。因此,无数的论文、文章、百科全书、各种小册子,甚至名人的巨著,都以1712年为起点。200多年后,当人们开始怀疑手淫是否真的对身体有害时,一位著名的法国医生仍然坚持他可以找到数百个症状来证明手淫的严重后果。[注:[2]最早确定医学在现代手淫研究中的作用是米歇尔·福柯的著作《性史》(RoertHurley翻译,纽约:PatheoBook,1978),其第一卷描述了他是如何治疗手淫的。Pouillet博士的书Eaimédico-hiloohiqueurleforme,leCaue,leig,lecoéqueceetletraitemetdel'oaimechezlafemme(巴黎:AdrieDelahaye,1876年)虽然主要针对女性手淫,但也涉及许多男性和女性手淫者的常见问题。]但是,这段病史只显示了故事的一方面。就在1712年,社会普遍认为犯罪行为会导致身体伤害。医学被视为道德指南,身体的道德方式。在18世纪,道德准则越来越多地由学校、医生和其他教育者传播,而不是由牧师传播。医学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焦虑现象被理解为一种医学疾病是很好理解的。例如:“文明病”往往是由各种不良行为引起的——过度奢侈、过多的脑力活动而不进行体育锻炼、滥用同理心、过多阅读小说导致身心障碍、放纵各种疾病引起。事实上,自古以来,过度放纵就被视为医学问题。因此,根本问题不是为什么自1712年以来手淫已成为一个医学问题,或者为什么在1920年它不再被视为一种疾病。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性快感越来越被认可的时候,追求自我的性快感——手淫,却成为了如此令人不安的道德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表明了一种重大而深远的道德转变。手淫的讨论体现了这种道德转变。孤独的性爱:自慰的文化史咳咳,在N个地方压了差不多3个月的稿子,终于把稿子寄出去了。谢谢南都周刊。实在想不通,没什么特别的,你怎么这么紧张……甜蜜的回忆我在三岁时开始手淫——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应该发生得更早,但当然我只能从童年最早的记忆中说话。它不存在——虽然现在已经30年了,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坐在竹床上努力拼搏,家人、邻居和亲人在旁观望、欢呼。恍惚间,我仿佛听到有人评论:“这孩子好有活力。”听着不禁有些不知所措,手也变得更加用力——三岁小孩手淫的快感现在在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了,剩下的只有喧嚣和赞美的胜利回味。我写了这些原本不人道的私人记忆,以补充一本名为“孤独中的性:手淫的文化史”的书。作为书评,我自然会以书评来结束这篇文章,但首先,让我毫无节制地回顾一下私人自慰的历史。考虑到ThomaLacore先生对手淫的文化研究与东方手淫文学的关系不大,这样的补充未必没有价值。根据拉科尔的说法,在1712年之前,手淫在西方人眼中并不被视为大事。甚至在《圣经》中批评奥南将精液留在地上,重点是他浪费精液,没有给急需继承家业的嫂子,显然他没有不关心手淫本身的行为。事实上,在整个中世纪,手淫虽然被认为是一种罪恶,但几乎被神学家轻蔑地忽视了。真正成为问题的原因是启蒙运动,也就是整个世界开始理解的时代。焦虑史1712年,江湖医生约翰·马顿(JohMarto)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手淫》,宣称手淫是一种罪恶和疾病。这本原本只是一种营销手淫药的小书,意外地受到了打击,并最终引起了百科全书作者的注意。此后的近100年里,罪恶、卑鄙、粗俗、病态等词语与手淫相关联,治疗手淫的药物层出不穷。为什么之前不被重视的行为,突然变成了最大的罪过?通过对启蒙运动本身的理解,拉奎尔告诉我们,手淫在三个层面上与启蒙运动不相容:它是唯一属于个人的性行为,所有其他性行为都是社会性的;它的对象是幻想,而不是现实存在;这是无法控制和无法满足的。纯粹的私密、虚幻、奔放,与积极、健康、理性的启蒙运动相比,除了沉沦之外,别无第二条自慰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段历史很像东方文化中的那句“守天道,毁人欲”。约翰·马顿的考证及其著作《手淫》在《手淫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篇幅。用拉科尔的话来说,现代意义上的“手淫”就在这个时候真正诞生了,从此人们进入了一个对手淫焦虑的历史时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相比于这段不安分的历史,拉科尔对20世纪后手淫如何被制裁的解释显然有些单调。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医学上肯定了手淫的无害性,甚至将其理论框架建立在婴儿普遍手淫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是导致手淫恐惧症消失的唯一因素。姜晓媛在序言中说,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事实上,手淫的纯粹隐私和20世纪盛行的个人主义,以及其虚幻的本质与本世纪对现实的反抗相结合,已成为对因果关系的令人困惑的解释。虽然手淫令人尴尬和难以忍受的概念在今天已经成为过去,但打破禁忌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个人经验来看,进入青春期后,我偷偷看了无数杂志,得出的结论是适度手淫对健康无害。但究竟适合这个学位的地方,终究是不知所措。直到读了刘大林、姜晓媛、金赛、海特,无数的书告诉我,适度手淫也是一个无稽之谈,而手淫唯一对健康有害的,就是它可能对健康有害。.明白了这一点后,我的自慰之路才一帆风顺,即便如此,心里还是有一种不太平淡的偏见。个人的道路还是那么曲折,不难想象一个社会改变观念的难度。坐直的那一刻尽管如此,经过20世纪一系列的性研究,“庸俗”的帽子基本从手淫的头上摘下,手淫的行为本身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和刺激的趋势,拉科尔在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介绍了近50年来手淫的发展,它与同性恋、女权运动等联系在一起,甚至被理解为“一种个人意志的行为,一种实现自由”,似乎,一个新的、胜利的手淫时代又来了。不过别着急,看看这部《手淫文化史》获得的评论:“粪不让他们担心,鸡奸不让他们犹豫,乱伦甚至让他们兴奋!但是手淫——拜托!说什么事都别说,好吗?”不用说,由于手淫的私密性和普遍性,它仍然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话题,尽管它不再是禁忌。拉科尔被《新闻周刊》誉为“现代手淫大师”,他在哈佛的讲课也让部分老师紧张,蒋晓媛为该书的中文版写了序言,依然是“谈手淫”。这需要勇气。”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看起来很傲慢,但我实际上是一个有点保守的人。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漂泊,和一些朋友一起租房。在这间屋子里,我的室友脱下裤子开始自慰,让我目瞪口呆。虽然很佩服他的勇气(除了童年的回忆,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自慰场景,可惜不属于我),但对我来说,自慰毕竟还是孤独的性爱,我选择在他的单独做时缺席。在这一点上,我同意Raquel。我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说过,要真正评论Raquel的书。这当然是杰作。姜晓媛说是“野心勃勃”,这不无道理。它不仅打破了言论禁区,还试图在这个禁区建立规范。我相信任何关于手淫文化现象的未来书籍都可能无法绕过拉奎尔的作品。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顶天立地的书。不乏趣味性,18世纪《手淫》的考查读起来很有趣;不乏热情,其实题目本身就代表着野心和勇敢,而在书的最后部分,对各种手淫团体和宣言的刻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拉奎尔真正缺乏的是傲慢,飞翔的力量和胜利的精神。对于一个压抑了这么久的话题,自慰需要一时的、有力的释放,而拉科尔,太温柔了。我猜他写这本书是出于学术原因,但在这种情况下,手淫就像被阉割了,有什么好骄傲的?当然,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Raquel的这本书。它让我可以讨论手淫这样一个隐藏的话题。我希望这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可以稍微放松我们对手淫的禁忌。现代性早就告诉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自慰的经历,这种经历并没有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坦诚地谈一谈呢?这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当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找到这本2007年的出版物时,它的封面早已被撕破、撕裂、起皱,背面被宽胶带覆盖。豆瓣上有1113人评论这本书,平均分7.1分,其中43.0%的读者,也就是478.59人给了三颗星。考虑到自裂手淫问题,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不夸张。事实上,拉奎尔的书是当之无愧的杰作,或许足以让福柯微笑;但它所推进的深刻思想、丰富的材料以及迷宫般的叙述足以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远离。不难想象,当读者打开这本《手淫文化史》时,期待着各种奇特的图文,或者对自己的经历感到困惑,他们的心情大概和1980年代后期的中国青年采摘时的心情相似。在街边小摊上找某个女孩。一个不知名的法国人的性史。这本书以一个非凡的开头:“现代手淫可以追溯到文化史上的某个时期,其精确程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现代手淫”的诞生,精确到1712年,是“手淫:或亵渎的滔天罪行,及其对两性的严重后果,并提高了那些以这种可耻的方式伤害自己的人的精神和身体。忠告,郑重和充分了解全国青年男女……”这本小册子出版的那一年。冗长的名字迫不及待地揭示了它的内容:被视为所有身心疾病的根源的手淫第一次获得了它的“现代性”。这本江湖江湖庸医编的小书,居然好卖。在蓬勃发展的印刷文化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补充和再版,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在随后的两百年里,癫痫、肺结核、神经衰弱、不明原因的发烧、孩子莫名其妙的早逝,都归咎于“手淫”,这是一种极其可耻和自责的“自恋行为”。作者特别强调,1712年是卢梭的诞辰之年,而卢梭通过《爱弥儿》和《自白》将自己的自慰故事公之于众,并赋予这段叙述以悔恨的形式,也是现代性观念的源泉。国家和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卢梭的现代国家思想首先排除了手淫,正如现代理性的形成依赖于疯人院一样。此外,几乎所有的新教徒都坚持鄙视和辱骂手淫。他们认为手淫只是天主教会堕落的冰山一角(当代天主教会虚心接受新教的批评,他们转向手淫寻求不偏离上帝满足方式的新事物)。因此,“这种”手淫的起源,正如我们当代每天所经历的那样,与现代医学、商业和印刷术的兴起,与新教伦理、社会主义和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密不可分。一起。“现代手淫”的概念沿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时间线传播和扩展,直到它随着弗洛伊德而改变。弗洛伊德以辩证的智慧将手淫视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不成熟的性阶段。只有走出手淫阶段,个体才能参与“成熟”“性”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在20世纪初阅读弗洛伊德可能会让那些回想起来谴责手淫的文雅教育家感到羞耻,而年轻人则为他们并非无法戒掉这种习惯而欣喜若狂。事实上,弗洛伊德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卢梭国家思想的一个更​​微妙的版本:每个人的性欲必须被压抑、引导和升华,才能建立人类文化和文明,就像每个人的现代国家只有放弃自身利益,服从“公意”,才能获得合法性。WhileFreudwawretligwiththetheoreticaltraformatioofychoaalyi,iSovietRuia,femiitioeerKollotai'"glaofwater"waalltherage:"Sheeverrefuetolivewheaiouriher.Aradiatmiletoher,hewillothyocriticallywraherelfithetatteredcoatoffemalemorality.No,hewillhugherlovetightlyadgooutforafewweek,drikigithecuoflove,omatterhowdeeiti,utilheiatified.Whethecuofloveiemtied,hewillthrowitawaywithoutaiadregret,adgoacktoherwork."Lei'vehemetooitiotocuofwaterimwaifactAmiguity,thefadevetuallyededuderStali'irohad.Theourgeoiieuedthehighlylieraladromaticizedidividualimtoooeaddetroytheoldocialorgaizatiorelatio,adwhethiidividualimiturthreateedtheewcaitalitociety,theourgeoiieuedtheguieofmoralitaddoctortotalkaoutit.Hadcurthiidividualim.Theamethighaeedithehitoryoftheroletariarevolutio.IfLeitillhadkidetowardhiformercomrade,Stali"udertood"theeeceofRoueauverywell.Socialitocietyhaelimiatedallourgeoiadhaitadcorrutmoral,icludigwhorig,maturatio,adexualidulgece.Thijudgmetialo"valid"forNewChia.Itwaaloaroudtheametimethat"modermaturatio"traveledtoChiaiahurrytofollowtheuieexaio.Withtheheloftheamitioofdrugdealeradtheoularityofcommercialadvertiemet,modermaturatiohaeecomiedwithChieelocalcultureadtraditioalmedicietocreateawholeetof"kideydeficiecy"dicoure(HuagKewu,"Seakigiotlahemy").Thirhetorichamiraculoulyurvivedthefirtthreedecadeofthereulic'grimadtere,aditilleffectivetodayieruadigChieemetoayDr.Putiatheirhard-earedmoey."Kideydeficiecy"caleadtoaykoworuexlaieddieaeoro-dieaeweakeadaormality,admaturatioithemaicaueof"kideydeficiecy""lood","rai"ad"kidey"arethemaiThethreemaihumaorgatargetedyadvertiigmedicie,relyigotheayigof"returigeeceadourihigrai"ad"oedroofeeceadtedrooflood",Chieematuratiohauccefullyachievedthethreeloeofkideydeficiecy,looddeficiecyadraideficiecy,togetherwiththeoiumeidemicadfrequetwar.Particiatedithehaigoftheimageofthe"SickMaofEatAia".Ithe1960,NewChiaelimiatedcaitalimadexelledkideydeficiecy.OfficialewaercaodoutwaryougeolethatlearigMarximadtregtheigocialitidealadeliefarethefudametalmethodforhealigkideydeficiecy.Frace,whichikowforitrevolutioarytraditio,rokeoutitheMaytormi1968.AftertheUitedStatewauwillig,theexualrevolutioegai1969femaletudetiEuroeauiverityclaeoelytriedadhumiliatedoldrofeor,adyougeoleitheUitedStategatheredatmuicfetival.Streakig,wildharmoyadigig.JutaitwawritteithemiddlechoolhitoryookthatalthoughtheRevolutioof1911failed,thecocetofdemocraticreulicwadeelyrooteditheheartoftheeole.Thefailureoftheexualrevolutioithe1960madeMarxadMaoZedogahamedtorakwithMarcue(Marcue'utoiacocetioofa"o-rereiveociety"failed),utmadetheideaof​​exuallieratiodeelyrooteditheheartoftheeole.Thefemiitofthe1960firtjutifiedmaturatio,adtheyactedagaitFreud:iceatiecefrommaturatiomeatthatidividualmovedoutoftheirimmaturetageoflifeadeteredociety,coverely,maturatioiadulthood,exloratioofmaturatio,ad歌颂手淫,就能有效抗击陈腐的社会规则;既然弗洛伊德宣称只有依靠男人阴茎的插入女人才能得到完满的性快感,那么对手指与阴蒂之间近乎无限的微妙关系的开发,就是对男权社会的大拒绝。1971年出版的《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就是这一女性解放思路的宣言。与女性对比,站在两百多年手淫污名深渊边上的男人们,男权社会的得利者同时也是受害者们,他们对手淫显然更有余悸;男性手淫的去污化、公开化经历了一个更滞后且更漫长的过程。但不管如何,在1970年代的欧美世界,手淫已走到现代阶段的末路,而逐渐进入了被称作“后现代”的时期;这并不意味着手淫完全恢复了清白之名,因为保守主义的力量依然强盛,而父权也与后工业社会狼狈为奸。这正是《手淫文化史》结束的时间节点。作者在全书结尾如是说:“独自性行为依旧在自我发现与自我专注之间保持着平衡,在欲望与放纵之间保持着平衡,在隐私与孤独之间保持着平衡,在无辜与罪恶之间保持着平衡。在我们的时代,没有哪一种性行为会是这样。”1980年代的中国大陆经历了极度剧烈的思想解放,来自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争先恐后一同涌入。知识分子们一开始沉醉于从政治高压中解放的快乐中,随后就为中国相对于世界的落后而焦虑不已。然而在整个八十年代,就算在最激进的作家那里也见不到手淫的影子,张贤亮莫言刘恒王安忆这些时代宠儿集体行动,或热情或冷静地写下一个又一个“野合”故事。在当时,“家庭”一开始是共产主义理想下无爱的人口生产单位,随后就变成了现代社会枯燥沉闷、缺乏激情的组织细胞,因而逃离社会、逃离家庭的“野合”就承担了异托邦的必要功能,更何况知识分子们还在野合故事中投射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民族想象与政治想象。然而不写手淫不代表没有手淫,八十年代是色情出版物最泛滥的年代,三百年手淫史中色情出版物又总是最好的手淫素材。色情不仅自身就威胁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还是国外资本主义反动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腐化大好青年的罪恶工具;在青年们从北京散去三个月后,政府颇有远见卓识地开始了新中国史上声势浩大的首次扫黄(这一扫就是四十年)。有趣的是,正是在施法素材被明令禁止之后,火球术才一个接一个地被作家们搓了出来(站火起来的梗来自漫画《萌系魔法师》:“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传说?直到30岁还保有童贞的话,就能够使用魔法……。”)这些火球来自贾平凹的《废都》、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以及后来林白和陈染的小说。贾平凹的火球是后现代的虚无之火,王小波的是自由主义的浪漫之火,林白和陈染则是自我封闭的“私人”的微小火苗。在当代中国,“撸管”似乎是“手淫”话语谱系中的最新产物,这个词抛弃了“手淫”中“淫”的负面意味,也离开“自慰”中“慰”的心理价值,仅以动作和比喻构词,常常简化为一个字“撸”;且自从“撸管”开始广为人知,“撸”字也渐渐进入“撸片”、“撸串”、“撸猫”或“撸啊撸”等词中,借此推进手淫的公开化与脱罪化进程。比起“撸管”,“打飞机”一词更像是小孩玩闹般的模拟游戏,小孩子只打飞机,大人才撸管。然而女性手淫缺少一个与“撸管”相对应的词,或至少这些词并不如“撸管”一样常见;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女性不手淫,只能说明在手淫解放上中国男性稍稍走在女性前面,正与美国相反。另一个严重问题在于,“撸管”通常与2012年兴起的“�潘俊毙蜗蟀蠖ㄔ谝黄稹8沾犹�吧大战中脱离出来、未经复杂演变的“�潘俊笔钦饷匆恢挚贪逵∠螅荷洗笱Щ虺跞肷缁岬哪泻�,来自村镇或边远地带,贫穷,矮小丑陋身体虚弱,极度自卑,在对“不可触碰”的女神的幻象中沉醉于撸管不可自拔。“�潘坎豢拚酒鹄催!保�撸管的�潘啃蜗笊钊肴诵模�凝聚着相当高的社会普遍性,涉及代际差异、阶层差异、虚无主义、城市化等一系列问题,而�潘恳参�撸管打上了这样的标签:自卑内向,缺乏社交能力,缺少性权利。女神睡在别人的床上,撸管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沉默的铁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性骚扰调查纪实报告》这样描述性骚扰者:“他们承受着对异性强烈的焦虑和不成熟的或挫败累积的体验。越经历挫败,越自卑内向,越不受异性欢迎,反复迭代循环。他们是在整个国家失调的男女比例中行将消亡的基因。他们成年后依然依靠手淫满足性欲,而大多男性此时已可以通过真实的性生活来满足性需求。”如果我们消灭不了对�潘坑胄员涮�的刻板印象,以及产生这种印象的、事实与文化两方面的社会根源,那么撸管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真正的性生活”。绝大多数所谓性变态并非天生如此,更多时候他们只是被时代、文明、国家这些冲撞着的巨大齿轮碾碎的可怜个体。考虑到由来已久的“肾亏”话语的复苏,以及同样高龄的、由社会主义国家出面的全方位打击淫秽色情的坚决行动,就连素以自由开放著称的互联网都对手淫的洗白与公开无能为力:想要为手淫脱罪,先问百度“戒色吧”四百万吧友答不答应。问题的关键,并不止在于“手淫者对手淫有多沉迷,他/她就离社会有多远”,也至少同样在于“手淫离开社会话语有多远,手淫者就离开社会有多远”。文化影视作品可以严格审查,色情网站可以屏蔽,违规的洗浴中心可以暴力捣毁,一切与性相关的言语都能从主流话语中前赴后继地剔除出去;然而只要我们还有一秒钟渴望自己更加自由、渴望人与人更加亲密,手淫的幽灵就将继续在中国大地上游荡,在每一个人耳边撩拨和叹息。马尔库塞的理想永不生锈,它不过是被新天使的翅膀暂时蒙上了尘。...

    2022-04-16

  • 孤独之旅ppt优秀课件免费版

    编辑点评:孤独之旅t优秀课件是一款九年级语文《孤独之旅》PPT学习课件,由14页灰色幻灯片组成,用作者照片做首页图,内容上有感知课文,学习环境描写,探究学习等模块。孤独之旅t优秀课件预览图浅谈“孤独”的含义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同龄人的互相帮助、支持、学习、借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社会,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杜小康和父亲一天一天地放鸭,倍感寂寞,而且连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的表现,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孤独之旅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2、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仔细体会。3、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课文研讨”里只举了几例。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他们喜欢的语句,品味体会。4、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树立他们奋进的信念,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孤独之旅的描写方法(1)他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坚强了。(心理描写)(2)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在船舱里的席子上。(动作描写)(3)水边的芦苇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环境描写)(4)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的读书……”(语言描写)...

    2023-01-10

  • 孤独的150个信念小说PDF+txt电子书下载完整高清版

    编辑点评:有时候,我们会被孤独感裹挟,感到孑然一身,孤零零面对着这个巨大的世界。被困于孤独中的我们,如何在脆弱时安慰自己?怎样拓宽社交的边界?如何增加生活的幸福感?怎样喜欢,甚至爱一个人?如何遵循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编辑推荐松浦弥太郎的全新治愈箴言亚洲几百万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在中国,出版畅销书10余种,销量百万;掀起日本“高品质”生活风潮,他就是日本生活美学的先行者――松浦弥太郎。有感于常被孤独感裹挟的现代人,松浦弥太郎也将自己孤独深处的语言,真诚地袒露出来,教会我们与孤独为友,拥有守护自己的强大力量。150段温暖话语,帮助现代人更新自我、提升自我孤独、生活、工作、友情、爱情、健康……150段简洁而深刻的人生信条,温暖我们心灵的各个角落。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更能引领我们享受孤独,经营生活、收获成长。精巧开本,随身携带,附赠5张精美卡片内文采用舒朗排版,配有清新插图,在阅读中带来美的享受。开本小巧,便于携带,随时感受温暖与美好。5张精美卡片,一周自我认知指南,帮助你每天更新自我,提升自我。本书评价松浦弥太郎教我们的,从来不是什么“处世原则”,而是“生活风格”的实践。――王聪威(小说家)松浦弥太郎教我们学会拿捏各种事物的大与小,过更好的生活。――林正文(《小日子》杂志执行长)松浦弥太郎就是写生活的高手,以简单的信念,看待酱缸般世界,过不简单的人生。――吴钧尧(作家、幼狮文艺杂志主编)松浦弥太郎说:“我的人生*重要就是诚实、亲切与自由。”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再好看不过的小说。――@唐七Seve(自由撰稿人,生活美学倡导者)这位《生活手帖》总编辑的文字精炼,朴素,短篇成集,既饱有生活的质感,又不矫情做作。――李迎(《时尚旅游》资深专题编辑)作者简介松浦弥太郎MatuuraYataro超人气随笔作家,著名出版人,生活美学家。他也曾孤独迷茫,年少辍学,只身远赴美国闯荡。在陌生土地上的历练,使他逐渐自信自立,成为美好生活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他创办个性书店COWBOOKS,希望读者从书中获得能量,得到鼓励;担任《生活手帖》总编辑,让这本老牌杂志重新跻身畅销行列;成立料理主题网站“生活的基本”,带领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他“正直、亲切、笑容,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的理念,给予数百万读者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著有《100个基本》《关键是品味!》等。《孤独的150个信念》:孤独时,也要怀揣信念,努力前行最近看了《孤独的150个信念》这本书,这本书是由日本超人气随笔作家、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所写。作者曾经辍学,一度孤独迷茫过。直到他远赴美国闯荡,发现了幸福生活的关键:即使感到孤独,也要怀揣信念,努力前行。分享书中介绍的对我很有启发的六个生活美学信念。1.愿望作者刚到美国的时候很想赚钱,可是越是追着钱跑,越难赚到钱。之后,他专心分享生活中的发现和观点,反而获得成功。对此,作者领悟到:对愿望要有洁癖,自己一开始“想发财”的想法,不过是一堆杂念,成不了气候。真正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愿望才能够被实现。(这不正是吸引力法则所说的道理吗?)2.平和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作者吃了很多苦。为此,他总是和自己较劲发脾气,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总是因此得罪人,身体也不健康起来。之后,作者意识到,遇到麻烦、非议、不快时,要保持自己的节奏,用平常心对待。因为懊恼和暴躁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害自己。平静下来,就算暂时解决不了问题,也可以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心态平和,身体也会更健康。3.自信在强调信誉度的社会,我们总是强调要信任他人,却忘了比起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我们更缺乏的是信任自己。不管是每天早上醒来,每天晚上睡去,你都要充分信任自己,鼓励自己,不管何时,不管遇到何事,都要告诉自己,“没问题,我绝对可以做好。”“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可以渡过难关。”“就算失败也没关系,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4.独立作为社畜的我们,总是借助公司、平台。完成一件又一件事,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力量。身处集体之中,为团队做贡献,奉献自己的力量固然重要,我们也要时刻记住:就算和他人在一起,也不应该依赖他人迷失自我。不管是在什么样的集体中,我们都要以独立的姿态工作和生活,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克服困难的精神,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韧,那些迷失在集体中的人,也会随着集体的败落败落。(这让我想起了家庭主妇,很多家庭主妇没有工作,靠老公养,如果她们的心态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依赖他人的心态上,最终只会靠山山倒,靠人人倒。)(还让我想起了很多啃老族,自己不劳动不工作,依赖于父母。总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他们也就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首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5.逆境在给予他人祝福的时候,我们往往说万事顺利,一路顺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可是人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顺利,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逆境。这才是大概率事件。既然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每一个逆境到来时,换一个出发点,换一个角度,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也许才是逆境的意义吧。6.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可是现实中的996往往让我们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和锻炼。可是想要成长,想要赚钱,想要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这一切的基础都是身体的健康。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没有办法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给予所爱的人幸福。因此,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我们要每天巩固这个基础,每天按时吃饭,坚持锻炼,为健康这所大厦添砖加瓦。独立,自信,健康,强烈的愿望,平和的心态,逆境中成长。也许这就是幸福生活的秘密吧!...

    2022-04-10 松浦弥太郎 去生活 松浦弥太郎100个基本 豆瓣

  • 艾米莉·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pdf电子书下载

    孤独是迷人的》:精选狄金森为知名而又能代表其美学特征的经典诗作160首,中英双语,高口碑译本,先锋诗人沈浩波撰写万字导读!浮雕起鼓尽显复古之美。书名:孤独是迷人的作者:艾米莉·狄金森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标题:狄金森诗歌精选原作名:TheSelectedPoemofEmilyDickio译者:苇欢出版年:2022-2类别:外国随笔格式:df、eu、MoiISBN:9787572225789《孤独是迷人的》作者简介: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o,1830-1886),美国传奇女诗人,自25岁弃绝社交,终身未婚。在孤独而繁琐的生活中写诗30年,留下诗稿1700余首,生前却鲜有诗作发表。狄金森诗歌思想深邃,极富独创性。她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与惠特曼一起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孤独是迷人的》内容简介:狄金森原诗语言简洁而意义深邃,这对于其诗作的中文翻译要求极高。本版狄金森诗选由先锋诗人苇欢翻译,整体遵循选译狄金森最为知名、大众的诗歌。《孤独是迷人的》在由“磨铁读诗会”2018年出版的狄金森诗集《灵魂访客》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及内容扩充,采用中英双语,并特邀诗人沈浩波先生撰写万字长文导读。在赏析狄金森独特美学观念的同时,读者亦能对狄金森所在时代的诗歌创作潮流有所了解。《孤独是迷人的》收纳于磨铁经典第一辑“发光的女性”。本辑所选5部作品(《小妇人》《简爱》《一间自己的房间》《形影不离》)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呈现出一条关于女性自我发现、丰富和创造的历史脉络。...

    2022-04-08 艾米莉狄金森图片 艾米莉 狄金森

  • [日]太宰治《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pdf电子书下载

    《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完整收录《人间失格》《斜阳》《逆行》《女生徒》等36篇经典小说,600页+超大容量,参照日本新潮文库、角川文库等权威版本,诚邀东野圭吾、伊坂幸太郎中文译者完整翻译。一本书读懂现代人的孤独、焦虑和迷惘。书名: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作者:[日]太宰治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副标题:太宰治小说精选集译者:李重民/吕灵芝/罗越/星野空出版年:2021-12页数:648类别:外国小说格式:df、eu、moiISBN:9787541161698《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作者简介:太宰治,日本战后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自1936年发表《晚年》之后,被推崇为ldquo天才作家rdquo,并于1939年凭借《女生徒》荣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太宰治在短短十五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三十多部小说,有《樱桃》《母亲》《乡愁》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斜阳》和《人间失格》更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级作品。《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内容简介:荒废学业,多次自杀,沉迷药物,欠下债款,与多名女性纠缠不清hellihelli太宰治的人生在普通人看来未免太过ldquo不堪rdquo。然而,就是这个ldquo废人rdquo作家,却有很多人喜欢。我们之所以喜欢太宰治,正因为这些懦弱、无耻和轻贱,始终在我们内心隐现明灭。而这个酗酒、滥药、自杀的颓废作家,在他病人的呓语里,恰好说出了我们的心事。在这个依旧冷漠和趋同的社会中,太宰治的困境,恰是我们所面临的困境的写照,每个试图保持自我,忠于自我的人,都能感受到如太宰所遭遇的社会疏离和彷徨无依。本书精选36篇太宰治创作高峰期(1935mdah1948)的经典作品,完整展现了太宰治在面临社会秩序坍塌、道德体系崩溃时的焦虑,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无力改变的纠结和失落,是读者ldquo入坑rdquo太宰治的超值之选。文件目录/k41.et共享/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一本书读懂现代人的孤独、焦虑和迷惘。】(太宰治).eu782KB|├──再见:太宰治的孤独世界【一本书读懂现代人的孤独、焦虑和迷惘。】(太宰治).df3.0MB...

    2023-03-27 太宰治百年孤独 太宰治住的地方

  • [日]和田秀树《孤独修心课》pdf电子书下载

    孤独修心课》:日本心理学大师精神科医生和田秀树教你摆脱焦虑抑郁压力,重获内在力量增强心理韧性实现自我发展,接纳孤独的自己,认同自我,在人际关系中成长。献给每个追求内心舒适、自由自在的成年人。书名:孤独修心课作者:[日]和田秀树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副标题:与孤独共处的9个习惯原作名:孤独と上手につきあう9つの習慣译者:冯莹莹出版年:2021-7页数:160类别:心理学格式:df/eu/moiISBN:9787510472824《孤独修心课》作者简介:和田秀树1960年生于日本大阪市,198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任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助理医师、美国卡尔梅宁格(KarlMeiger)精神医学院国际会员、浴风会医院精神科医生等职务。目前为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专业为临床心理学)、川崎幸医院精神科任顾问、一桥大学经济学部兼职讲师及和田秀树身心健康诊所所长。作为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备考的灰姑娘》在摩纳哥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优秀作品奖,并于2012年凭借《“我”的一生》在该电影节上斩获四项桂冠。和田秀树为日本当代文坛名家,其主要著作包括《40岁之后要学习什么》《用这个方法打赢商场心理战》《任性老人的建议》《成人的学习法》《比别人多做10倍的工作习惯》《数字为成功之本》等众多畅销书。《孤独修心课》内容简介:本书以人们极有共鸣的“孤独”话题为中心,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内心的孤独,阐释孤独的概念,以及如何适应孤独、享受孤独,并提出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孤独疗法”,用9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抚慰孤独的内心,并从中获得幸福和愉悦。这是一本让你敢于直面孤独、爱上孤独并获得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之书。...

    2022-04-08 心理学东京大学读博 心理学东京大学

  • [英]戴维·M.巴尼特《孤独之心电影院》pdf电子书下载

    孤独之心电影院》:我想我很孤独,但至少我们可以一起孤独。英国知名小说家戴维·M.巴尼特重磅作品,结构精妙绝伦,42部经典文艺电影串联整部小说。致在成长中感到孤独的你。书名:孤独之心电影院作者:[英]戴维·M.巴尼特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译者:赵莹出版年:2021-6页数:384类别:外国小说格式:df、eu、moiISBN:9787572601606《孤独之心电影院》作者简介:戴维·M.巴尼特(DavidM.Barett)英国小说家,1970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曾出版多部小说。2017年,他的温情疗愈作品《孤独梦想家》一经出版便被多家媒体报道推荐,《孤独之心电影院》是作者继《孤独梦想家》后的又一力作,有读者评价这本书“为我的生活带来微光”。译者简介:赵莹青年译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现居重庆。2011年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译作有《帆的孤独啊》《只有他知道一切》《是你的谎言》等。《孤独之心电影院》内容简介:因执意转到电影研究专业,女孩珍妮与父母闹翻,19岁的她对亲情感到厌烦,也没有朋友,在她“冷酷女孩”的人设之下,隐藏着的是被不安与孤独充斥的内心。离开父母家的珍妮搬进了“日落长廊”公寓,在这里,她结识了一群看上去无趣又古怪的室友。公寓负责人请求珍妮在公寓的休息室里不定期播放电影,并称之为“孤独之心电影院”。电影开始放映后,公寓里接二连三发生了许多怪事,并且每个事件都似乎与刚放映过的电影的情节呼应!这到底是谁干的?在珍妮的调查下,她意外地发现,每个看似孤僻的室友,都有着一段动人的往事。当公寓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的消息传来时,珍妮才发现,她和室友们其实一直在彼此疗愈着、救赎着……...

    2022-04-08 巴登电影院 曼巴特电影院

  • 所长任有病《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pdf电子书下载

    《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撕开抑郁的真相,向阳而生。百万读者关注的抑郁互助社群“抑郁研究所”写给泛抑郁人群的治愈之书,壹心理诚挚推荐。书名: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作者:所长任有病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品方:博集天卷出版年:2021-6页数:360类别:心理学格式:df、eu、moiISBN:9787540494735《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作者简介:所长任有病:本名任可,抑郁研究所CEO,25岁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成为2020“医疗科技”榜单最年轻的上榜者。她重度抑郁症康复后,创办了抑郁患者互助社群:抑郁研究所。致力于用有温度的方式陪伴泛抑郁人群,消除患者的病耻感。已出版《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她说:“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我们一起活到好事发生的那一天吧!”。抑郁研究所:2018年任可创办抑郁研究所平台,全网约百万受众,成为国内9500万抑郁症患者的线上交流社区。通过患者社群、公共教育,提供内容科普、抑郁测试、康复课程、线下活动等解决方案,持续推动抑郁康复领域的进步。《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内容简介:你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吗?你觉得自己很糟糕,毫无价值吗?你感觉疲乏,想睡却彻夜失眠吗?你内心自卑,害怕麻烦别人吗?你整日不想说话,拒绝社交?……如果你有这些感受,你可能正在经历抑郁。这是一本陪伴泛抑郁人群的心理故事读物。2018年1月,作者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康复过程中目睹和倾听了许多抑郁患者的故事,深受触动,康复后她创办了抑郁研究所。书中记录了16个打动人心的抑郁故事,他们有年轻创业者、产后妈妈、当红网络主播、富二代、留守儿童、家暴和性侵受害者等。他们讲述自己真实抑郁经历,从患病到康复,希望这些故事,能带给你勇气和力量!书里还收录所长近3万字的抑郁日记,真实还原了她患病期间的崩溃与挣扎,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的真相。有数据表明我国泛抑郁人群多达1.8亿人,抑郁症患者达9500万,抑郁也许每天都在你身边发生。所长说:“别放弃,我们一起活到好事发生的那一天!”这个世界总有一万种方式让我们再次爱上它愿做黑暗中温暖你的一束光...

    2022-04-08 重度抑郁症是什么状况 重度抑郁症

  • [叙利亚]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pdf电子书下载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亲笔授权,当代阿拉伯诗歌的先驱。书名: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作者:[叙利亚]阿多尼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副标题:阿多尼斯诗选译者:薛庆国出版年:2009-3页数:282类别:外国诗歌格式:df/eu/moiISBN:9787544708531《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作者简介:阿多尼斯,原名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伯尔,1930年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1956年移居黎巴嫩,开始文学生涯。1980年代起长期在欧美讲学、写作,现定居巴黎。阿多尼斯是作品等身的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是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在世界诗坛享有盛誉。他对诗歌现代化的积极倡导、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反思,都在阿拉伯文化界引发争议,并产生广泛影响。迄今共出版22部诗集,并著有文化、文学论著十余部,还有一些译著。他曾荣获布鲁塞尔文学奖、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学奖、马其顿金冠诗歌奖、法国的让·马里奥外国文学奖和马克斯·雅各布外国图书奖、意大利的诺尼诺诗歌奖和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国际大奖。近年来,阿多尼斯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内容简介:《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由译者从诗人踏入诗坛至今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诗集中精选并译出。诗人阿多尼斯,是一位态度鲜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挠的倔强抗争权势与时俗。他的诗歌,是了解阿拉伯社会现状的一个窗口。他为祖国蒙受的苦难而伤怀,为自身不被祖国所容而喟叹,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愤。他往往超越阿拉伯的时空,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俯瞰人生万象。他对那些诗歌永恒主题的咏唱,达到超凡脱俗、深长隽永的境界。他的情诗无惧世俗,要为身体与肉欲正名;但其中毫无卿卿我我的俗趣,却展现出属于生命与时间的苍凉。他的诗作向弥漫于阿拉伯社会的神本主义挑战,却也呈现出浓厚的“剥离了神灵的神秘主义”色彩。阿多尼斯素以“精神上的流放者”自居。然而,只有诗歌才是他真正的流放地。在他眼里,诗歌至高无上,而“诗歌终结的时代,不过是另一种死亡”。...

    2022-04-07 阿多尼斯诗歌原文 阿多尼斯诗歌

  •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2022-04-02

  •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旅行指南:冲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旅行指南:冲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周国平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试读:版权信息COPYRIGHTINFORMATION书名: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作者:周国平排版:燕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540479374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0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这时候,他的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悟性在心中觉醒的时刻。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悟性,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把它保持住。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日益忙碌于世间的事务,上学啦,做功课啦,考试啦,毕业后更不得了,要养家糊口,发财致富,扬名天下,哪里还有闲工夫去看天空,去想那些“无用”的问题?所以,生活越来越繁忙,世界越来越喧闹,而哲学家越来越稀少了。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得已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哲学感兴趣,那你就最好把闲暇时看电视和玩游戏机的时间省出一些来,多到野外或至少是户外去,静静地看一会儿天,看一会儿云,看一会儿繁星闪烁的夜空。有一点我敢断言:对大自然的神秘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哲学的。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上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一个姑娘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包括泰勒斯在内的好几位古希腊哲学家同时又是天文学家,这大概不是偶然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也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地上沧桑变迁,人类世代更替,苍天却千古如斯,始终默默无言地覆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衬托出了人类存在的有限和生命的短促。它的默默无言是否蕴含着某种高深莫测的意味?它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大自然?仰望天穹,人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于是发出了哲学的追问: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世界究竟是什么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中国哲人孔子站在河岸上叹道:“时间就像这条河一样昼夜不息地流逝着。”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把时间譬作永远奔流的江河。不过,这个譬喻只能说明世界是永恒变化的,没有解答世界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要说清楚世界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件难事。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变易无常。在这变动不居的万物背后,究竟有没有一种持续不变的东西呢?世间万象,林林总总,形态各异。在这五花八门的现象背后,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呢?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要寻找这变中之不变、这杂多中之统一。哲学家们把这种不变的统一的东西叫作“实体”“本体”“本根”“本质”等等。如果说一切皆变,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变?变好像总是应该有一个承担者的。没有承担者,就像一台戏没有演员,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譬如说,我从一个婴儿变成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最后还要变成老年人。你若问是谁在变,我可以告诉你是我在变,无论我变成什么年龄的人,这个我仍然是我,在变中始终保持为一个有连续性的独立的生命体。同样道理,世界无论怎样变化,似乎也应该有一个不变的内核,使它仍然成其为世界。最早的时候,哲学家们往往从一种或几种常见的物质形态身上去寻找世界的这种“本体”,被当作“本体”的物质形态有水、火、气、土等等。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它们单独变来或混合而成。后来,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了一种影响深远的看法:万物的统一不在于它们的形态,而在于它们的结构,它们都是由一种相同的不可分的物质基本粒子组成的,这种基本粒子叫作原子。物理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支持这个看法,但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对基本粒子的存在及其作用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另一些哲学家认为,既然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变化无常的,那么,使世界保持连续性和统一性的“本体”就不可能是物质的东西,而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东西。他们把这种东西称作“理念”“绝对精神”等等,不过,它的最确切的名称是“神”。他们仿佛已经看明白了世界这幕戏,无论它剧情如何变化,都是由神按照一个不变的剧本导演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宗教的支持。在很长时期里,哲学被这两种观点的争论纠缠着。可是,事实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出发点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是永远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来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结果的争论引起了另一些哲学家的思考,对他们争论的问题本身产生了怀疑。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这里所说的“世界”是指宇宙。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已经很雄辩地证明,我们的地球、地球所属的太阳系、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有一个开端的,并且必将有一个终结。但是,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整个宇宙有没有一个开端呢?没有开端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整个人类、世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开端,世界本身怎么会没有一个开端呢?没有开端意味着世界在到达今天的状态之前,已经走过了无限的路程,而无限的路程也就是走不完的路程,世界怎么能把这走不完的路程走完呢?所以,出于常理,早期哲学家们往往喜欢给世界寻找一个开端。例如,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开端是火,这火在冷却过程中形成了世间万物。可是,我们马上可以问:这火是从哪里来的呢?对此只有两种可能的回答。一种回答是,这火原来不存在,有一天突然无中生有地产生并且燃烧了起来,于是便有了世界。无中生有显然是荒唐的,为了避免这荒唐,必须设定一个创造者,后来基督教正是这么做的。赫拉克利特采用的是另一种回答:这火是永恒存在着的,并且按照一定周期熄灭和燃烧,由此形成了万物又使万物复归于火。很明显,这个答案实际上意味着世界并没有一个开端,它是一个永恒循环的过程。最坚决地主张世界有一个开端的是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世界以及世间万物都是上帝用了六天工夫创造出来的。有人问: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在做什么呢?公元五世纪的神学家奥古斯丁答道: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的一个性质,在世界被创造之前并不存在。这个回答只是巧妙地回避了问题,却没有回答问题。它的意思是说,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不存在时间,因而也不存在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发生的一切,所以,你根本不能问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发生了什么。然而,所谓“世界”应是无所不包的,包括一切存在,如果真有上帝,则上帝也包括在内。因此,既然在创世之前就存在着上帝,创世就不能算是世界的开端,我们不得不问:上帝从何而来,它有没有一个开端?其实,上帝创世说的真正含义是,我们可以理解的这个世界是必须有一个开端的,在此开端之前的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永恒,我们不该再去追问,“上帝”便是标志这个神秘的永恒的一个名称。一般来说,科学家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哲学家都倾向于认为世界没有一个开端。可是,这种情况最近好像有了变化。当代宇宙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开端的令人震惊的假说,按照这个假说,发生在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不过,对这一假说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去读一读当代最权威的宇宙学家霍金写的《时间简史》,他在这本书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之所以把“大爆炸”看作宇宙的开端,仅仅是因为“大爆炸”彻底消灭了在它之前可能发生过的一切事件的痕迹,使它们对我们而言永远失去了任何可观测的效果。所以,严格地说,即使发生过“大爆炸”,它也不是宇宙的开端,而只是我们可能观测到的这一段宇宙历史的开端。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好像难倒了所有人。宇宙有没有一个开端的问题其实与这个问题非常相似。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你当然知道,如果你说先有鸡,我会问你这只鸡从哪里来,如果你说先有蛋,我同样会问你这只蛋从哪里来,所以这两个答案都是不可取的。你很可能会用进化论来解释,当某种动物进化成鸡的时候,这种动物的蛋也就变成了鸡的蛋,所以鸡和蛋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能分出先后。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这么回答的。可是,这种回答只是把问题往前推了,因为对在鸡之前的那种动物——比方说某种鸟——来说,问题仍然存在:先有这种鸟,还是先有这种鸟的蛋?即使一直推到植物,我仍然可以问:先有这种植物,还是先有这种植物的种子?推到靠细胞分裂来繁殖的单细胞生物,我仍然可以问:先有这种单细胞生物,还是先有它的分裂?在所有这些场合,问题仍是那同一个问题,问题的性质丝毫没有变。那么,我们还是回到鸡和蛋的例子上来吧。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我们既不能追溯到第一只鸡,它不是蛋孵出来的,也不能追溯到第一只蛋,它不是鸡生出来的。在鸡与蛋的循环中,我们不能找到一个开端。然而,没有开端又似乎是荒谬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既没有第一只鸡也没有第一只蛋的情况下,怎么会有现在的鸡和蛋。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的问题只是在无限大的规模上重复了这个难题。难题的实质也许在于,我们不能接受某个结果没有原因。如果你为世界确定了一个开端,就必定要面对这个问题:造成这个开端的原因是什么?无论你把原因归结为世界在这开端之前的某种状态还是上帝,你实际上都已经为这个开端本身指出了一个更早的开端,因而也就不称其为开端了。如果你否认世界有一个开端,也就是否认世上发生的一切事件有一个初始的原因,那么,没有这个初始的原因,后来的这一切事件又如何能作为结果发生呢?我们的思想在这里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康德认为这个困境是人类思想无法摆脱的,他称之为“二律背反”。但是,也有的哲学家反对他的看法,认为这个困境是由我们思想方法的错误造成的,譬如说,用因果关系的模式去套宇宙过程就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方法。这两种看法究竟哪种对,哪种错?我建议你不妨再仔细想想鸡与蛋的问题,然后再加以评论。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一场对话。我问,你答,当然是由我琢磨和写出你的可能的回答。问:首先让我们假定宇宙是无限的,它没有边界。请你想象一下这个没有边界的无限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告诉我。答:它四面八方都没有界限。问:你这话只是重复了我的问题,我要问的正是这个“没有界限”是什么样子。答:我先想到我们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接着想到在银河系外还有别的星系,别的星系外还有别的星系,这样一直推到无限远。问:对了,我们是不可能直接想象没有边界的东西的。为了想象没有边界的东西,我们先想象它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有边界的,然后再想象与它相邻的一个部分,这样逐步扩展和综合。但是,不管你想象了多少部分并且把它们综合起来,你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边界的有限的东西。你所说的“这样一直推到无限远”只是一句空话,你在想象中不可能真正做到。答:我承认我做不到。当我的想象力试图向无限远推进时,它就停了下来,我只好用语言来帮助它,对自己说:就这样一直推进吧……问:正是这样,这说明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边界的宇宙。现在让我们假定宇宙是有边界的,请你想象一下,在它的边界之外有什么东西?答:应该是没有任何东西,否则就不称其为边界了。问:你说得对。如果仍有东西,我们就必须把它的边界定位在那些东西的外侧,直到没有任何东西为止。这就是说,在它的边界之外只有空无。现在你遇到和刚才相似的麻烦了:你必须想象宇宙边界之外的空无,这空无没有边界。答:我想象不了。问:由此可见,不管宇宙有没有边界,都是不可思议的。在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基本上重复了康德的一段议论。其实,他在论证宇宙既不可能没有边界又不可能有边界时,所依据的是同一个理由:我们无法想象无限的空间,不管这空间是空的还是充满着物体的。如果要我选择,我宁可相信宇宙是没有边界的,因为想象有内容的无限毕竟还可以从它的有限部分开始,想象空无的无限连这样的起点也找不到。现代宇宙学家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假说:我们这个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而没有边界的。有限怎么会没有边界呢?因为它的空间是弯曲而封闭的引力场,这空间既不和虚空也不和别的物体接界。至于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宇宙,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因此不必去考虑。可惜的是,哲学往往不听科学的规劝,偏要考虑那些不可知的事。我们无法压抑自己的好奇:如果在我们的有限宇宙之外的既非虚空,又非别的宇宙,那会是什么东西呢?时间之谜在世上一切东西中,时间是最难解的谜之一。时间是什么?你也许会说,时间就是秒、分钟、小时、日、月、年等等。不错,我们是用这些尺度来衡量时间的,可是那被衡量的东西是什么?人们曾经相信,时间是由无数瞬间组成的,瞬间与瞬间之间彼此连接,不可分割,并且以均匀的速度前后相续,就这样从过去向未来延伸。如果画在纸上,就是一条箭头指向前方的直线。这便是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牛顿的“绝对时间”的观念。爱因斯坦用他所创立的相对论打破了这个观念,他发现,对处在不同空间和运动速度中的人来说,时间的量度是不同的。假如有一对双胞胎,老大是宇宙飞行员,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航行,老二在地球上生活,当老大回到地面时,他会比老二年轻许多。这便是所谓“相对时间”的观念。不过,相对论只是说明了时间量度与空间和运动速度的相对关系,并未告诉我们时间本身是什么。不管我们把时间描绘成一条直线还是一条曲线,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这个瞬间。你说你今年十五岁了,你已经活了十五个年头,可是这过去的十五个年头在哪里?假定你还能活八十年,这未来的八十年又在哪里?至于当下这个瞬间,它也是转瞬即逝的,你还来不及喊出“现在”这个词,“现在”就已经成了过去。那么,究竟有没有时间这回事呢?由于在外部世界中似乎找不到时间的客观根据,有些哲学家就试图在人的主观世界中发现时间的秘密。例如,康德认为,时间是人的感觉的先天形式,人把它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中。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在外部物理世界中只有空间,没有时间,因为我们在那里看不到物体在时间中的延续,只能看见物体在空间中的伸展;相反,在我们的内在心理世界中只有时间,没有空间,时间就是我们的意识状态的前后相续和彼此渗透。在每一个瞬间,我们都能够体验到记忆和想象、过去和未来的交织,从而体验到时间的真正延续。不过,这种时间是不能用人工规定的尺度来衡量的,譬如说,无论你怎样用心,你都不能通过内心体验来获知自己的年龄。很显然,柏格森所说的时间与牛顿所说的时间完全是两码事。那么,究竟是存在着两种时间呢,还是其中一种为真,另一种为假,或者它们都只是虚构?迄今为止,关于时间已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一、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体的一种动力量;三、时间是人类所制订的测量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四、时间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五、时间是人类固有的感觉形式;六、时间是一种内心体验。在这些定义中,你赞成哪一个?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世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必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原因,就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这个道理好像是十分清楚的。可是,让我们来看看,从这个似乎清楚的道理会推出怎样荒谬的结论。譬如说,有一个人出门,当他经过一幢房屋时,屋顶上掉下一块石头,把他砸死了。按照上面的道理,我就要问你:他为什么被砸死?你一定会分析说:因为当时刮起一阵大风,把石头吹下来了,而他刚好经过。当你这么分析时,你实际上提到了两件事作为他被砸死的原因,一是当时刮风吹落石头,二是他刚好经过。所以我要继续问你:一、为什么当时会刮风,并且把石头吹落?二、为什么他会在这个时候经过那里?对前一个问题,你就会分析气流变化如何导致刮风,年久失修如何导致屋顶石头松动,等等;对后一个问题,你就会解释这个人为了什么事出门,为何走这条路线,等等。你的每一次回答都涉及更多的事件,因而我可以不断地问下去,以至于无穷。照这样分析,这个人被砸死是必然的吗?有些哲学家就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们看来,世上每件事情作为结果都必有其原因,当然往往不止一个原因,是这些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原因中的每一个又是更早的一些原因的结果,如此组成了一张延伸到无穷远的因果关系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上,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必然的。你也许会反驳说:不对,尽管这个人被砸死是有原因的,但有原因不等于必然。譬如说,他在刚出门时也许遇见了一个熟人,他和熟人聊了一会儿天,这才导致当石头落下时他刚好到达现场,所以被砸死了。如果他不遇见那个熟人,石头落下时他就已经越过现场,也就不会被砸死了。可见他被砸死是偶然的。但是,按照上面的道理,我会说:那个熟人之所以在那个时候经过他家的门口也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加上他这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在出门时必定会遇见那个熟人,必定被耽搁了一会儿,必定被砸死。难道这个可怜的家伙非被砸死不可吗?这好像太荒谬了。可是,在上述那些哲学家看来,这并无荒谬之处,我们之所以觉得荒谬是因为我们未看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果我们能够像上帝一样居高临下地看清楚世上从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情之间的全部因果关系,就会知道每一件事情都是必然的了。但这是不可能的,而正因为不能弄清导致某些事情发生的全部原因,我们才误认为它们是偶然的。在哲学史上,这种观点被称作机械决定论。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有些哲学家就试图划清因果性和必然性的界限。他们承认,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但他们强调,原因和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确定的原因a未必导致确定的结果e,而只是规定了一组可能的结果e、f、g、h,其中e的实现也许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但究竟哪个结果实现终归是带有偶然性的。这个解释好像也不太能自圆其说。如果问他们:在这一组可能的结果中,为什么恰好是e这个结果而不是别的结果实现了呢?他们或许只能回答说没有原因,而这就等于承认有果未必有因,从而放弃了因果性原则,或者必须为此另找原因,而这就等于说原因a+必然导致结果e,从而仍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了。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冬天的夜晚,大雪纷飞。白天,太阳出来了,晒在积雪上,雪融化了。问你:雪融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一定回答:是因为太阳晒。可是,你只能看到太阳晒和雪融化这样两个不同的事实,你没有看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凭什么推断前一个事实是后一个事实的原因呢?你也许会说: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出太阳晒导致了雪的温度升高,又测量出雪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度数会融化,这就证明了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可是,你这样做只是插进了更多的无法感知的因果关系,你能看到太阳晒和温度计的水银柱升高、水银柱升高和雪融化,但你仍然不能看到其间的因果关系。哪怕你搬出显微镜,通过显微镜看到水分子在太阳照射下运动加剧,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以此来证明太阳晒与雪融化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也仍然可以反问你:你只是看到了太阳晒、水分子的运动、雪融化这三个事实,可是你看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呢?无论你运用多么精密的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你看到的都只能是一个个事实以及它们之间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关系,从这种关系永远不能推断出因果关系。我在这里所说的正是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的看法。他不但否认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而且否认任何因果关系的存在。他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个别的事实,并不能感知事实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仅仅由于某些事实经常集合在一起先后或同时被我们感知,我们便推断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所以,所谓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我们的习惯性联想,至于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第二,所谓因果关系是一事实必然导致另一事实的关系,可是,观察和实验总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多少次看到两个事实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也不能据此断定它们永远如此。即使你天天早晨看到太阳升起,你也不能据此断定明天早晨太阳也一定升起。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从经验中不能得出永远有效的必然判断。不管休谟的看法是对是错,有几分道理,终究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之后的哲学家对因果关系往往持比较慎重的态度,他们或者只把它看作或然关系,即一事实很可能(不是必然)导致另一事实,或者只把它看作我们用来整理经验材料的一种必要的思想方式。那么,在客观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呢?很可能存在,不过,如果你不满足于仅仅抱有这个信念,而是想从理论上证明它,你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令人信服地做到这一点呢。也许你能,那就不妨试一试。自然有没有一个目的我先问你一个小问题:人的鼻孔为什么是朝下的?你大约会说:当然得朝下,如果朝上,下雨时雨水不就要灌进去了吗。好了,你的这个回答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它在哲学史上被称作目的论。世界真奇妙,令人不由自主地惊叹大自然独具匠心,冥冥中是否有一种有目的的安排。你看,太阳给地球以适度的光和热,使百草茂盛,万物生长。植物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有叶接受阳光,有花繁殖后代。动物的器官各有各的用处。最奇妙的是人类的存在,造物主赋予我们以智慧的头脑和情感的心灵,仿佛就是为了让我们来思考和欣赏它所创造的这个美丽的世界。然而,对于同样的现象,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例如,你既可以说鼻孔朝下是为了不让雨水灌进去,这是目的论的解释;也可以说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许曾经有过一些鼻孔朝上的生物,由于不适于生存而被淘汰了,这是因果论的解释。这两种解释都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一方面,如果自然的变化没有一个目的,它为什么要把不适于生存的物种淘汰,只留下适于生存的物种呢?可见它至少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促进生存。另一方面,如果自然真有一个目的,它为什么要创造出许多不适于生存的物种然后又把它们消灭,为什么要用洪水、地震、瘟疫等无情地毁灭掉它好不容易创造出的生命?可见所谓目的只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解释。其实,这两种解释之间的差异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大。因果论的解释从现状出发向过去追溯,把过去的事件当作原因来解释现状。目的论的解释从过去出发向现状推演,把现状当作目的来解释过去的事件。这两种解释推至极端,便会殊途同归,同样导致宿命论。说世上一切事情都是由因果关系的铁的必然性所决定的,或者说它们是由上帝按照一定的目的安排好的,我很难看出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实质的区别。那么,还有没有别种解释呢?有的,那就是偶然论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一种完全没有秩序的混乱,在这片混乱中,在一个相对而言极狭小的区域里,之所以会形成一个比较有秩序的世界,诞生了我们的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以及人类,纯粹是偶然的。这就好比一则英国故事所形容的:有一群猴子围着一台打字机敲打键盘,打出了许多毫无意义的字母。可是有一回,它们打出的字母居然连缀成了一首莎士比亚的短诗。你能说它们是有意要打这首诗的吗?当然不能。你能找出它们打出这首诗的必然原因吗?肯定也不能。所以,除了用纯粹的偶然性来解释外,你别无选择。如果把自然理解为整个宇宙,情形正是如此。当然,这不排斥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即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比较有秩序的宇宙区域内,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某种因果性或目的性的表征。但是,你不要忘记,这种因果性和目的性的表征只有非常相对的意义,它们是从宇宙的大混沌中纯粹偶然地产生的,并且终将消失在这个大混沌之中。杞人是一位哲学家河南有个杞县,两千多年前出了一个忧天者,以此而闻名中国。杞县人的这位祖先,不好好地过他的太平日子,偏要胡思乱想,竟然担忧天会塌下来,令他渺小的身躯无处寄存,为此而睡不着觉,吃不进饭。他的举止被当时某个秀才记录了下来,秀才熟读教科书,一眼便看出忧天违背常识,所以笔调不免带着嘲笑和优越感。靠秀才的记录,这个杞人从此作为庸人自扰的典型贻笑千古。听说直到今天,杞县人仍为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可笑的祖先而感到羞耻,仿佛那是一个笑柄,但凡有人提起,便觉几分尴尬。还听说曾有当权者锐意革新,把“杞人忧天”的成语改成了“杞人胜天”,号召县民们用与天奋斗的实际行动洗雪老祖宗留下的忧天之耻。可是,在我看来,杞县人是不应该感到羞耻,反而应该感到光荣的。他们那位忧天的祖先哪里是什么庸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哲学家。试想,当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过日子的时候,他却把眼光超出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灭的道理。诚然,按照常识,天是不会毁灭的。然而,常识就一定是真理么?哲学岂不就是要突破常识的范围,去探究常人所不敢想、未尝想的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吗?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就是从忧天开始的。在古希腊,忧天的杞人倒是不乏知己。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赫拉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都认为天是会毁灭的。古希腊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则根据陨石现象断言,天由石头构成,剧烈的旋转运动使这些石头聚在了一起,一旦运动停止,天就会塌下来。不管具体的解释多么牵强,关于天必将毁灭的推测却是得到了现代宇宙学理论的支持的。也许有人会说,即使天真的必将毁灭,那日子离杞人以及迄今为止的人类还无限遥远,所以忧天仍然是可笑而愚蠢的。说这话的意思是清楚的,就是人应当务实,更多地关心眼前的事情。人生不满百,亿万年后天塌不塌下来,人类毁不毁灭,与你何干?但是,用务实的眼光看,天下就没有不可笑不愚蠢的哲学了,因为哲学本来就是务虚,而之所以要务虚,则是因为人有一颗灵魂,使他在务实之外还要玄思,在关心眼前的事情之外还要追问所谓终极的存在。当然,起码的务实还是要有的,即使哲学家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杞人因为忧天而“废寝食”倒是大可不必。按照《列子》的记载,经过一位同情者的开导,杞人“舍然大喜”,不再忧天了。唉,咱们总是这样,哪里出了一个哲学家,就会有同情者去用常识开导他,把他拉扯回庸人的队伍里。中国之缺少哲学家,这也是原因之一吧。02探究存在之谜探究存在之谜一如同一切“文化热”一样,所谓“昆德拉热”也是以误解为前提的。人们把道具看成了主角,误以为眼前正在上演的是一出政治剧,于是这位移居巴黎的捷克作家便被当作一个持不同政见的文学英雄受到了欢迎或者警惕。现在,随着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中译本的出版,我祝愿他能重获一位智者应得的宁静。昆德拉最欣赏的现代作家是卡夫卡。当评论家们纷纷把卡夫卡小说解释为一种批评资本主义异化的政治寓言的时候,昆德拉却赞扬它们是“小说的彻底自主性的出色样板”,指出其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不介入”,即在所有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面前保持完全的自主。“不介入”并非袖手旁观,“自主”并非中立。卡夫卡也好,昆德拉也好,他们的作品即使在政治的层面上也是富于批判意义的。但是,他们始终站得比政治更高,能够超越政治的层面而达于哲学的层面。如同昆德拉自己所说,在他的小说中,历史本身是被当作存在境况而给予理解和分析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政治批判也就具有了超出政治的人生思考的意义。高度政治化的环境对于人的思考力具有一种威慑作用,一个人哪怕他是笛卡儿,在身历其境时恐怕也难以怡然从事“形而上学的沉思”。面对血与火的事实,那种对于宇宙和生命意义的“终极关切”未免显得奢侈。然而,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是一位现代的笛卡儿,那么,无论他写小说还是研究哲学,他都终能摆脱政治的威慑作用,使得异乎寻常的政治阅历不是阻断而是深化他的人生思考。鲁迅曾经谈到一种情况:呼唤革命的作家在革命到来时反而沉寂了。我们可以补充一种类似的情况:呼唤自由的作家在自由到来时也可能会沉寂。仅仅在政治层面上思考和写作的作家,其作品的动机和效果均系于那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一旦政治淡化(自由正意味着政治淡化),他们的写作生命就结束了。他们的优势在于敢写不允许写的东西,既然什么都允许写,他们还有什么可写的呢?比较起来,立足于人生层面的作家有更耐久的写作生命,因为政治淡化原本就是他们的一个心灵事实。他们的使命不是捍卫或推翻某种教义,而是探究存在之谜。教义会过时,而存在之谜的谜底是不可能有朝一日被穷尽的。所以,在移居巴黎之后,昆德拉的作品仍然源源不断地问世,我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二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象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方面”。昆德拉所说的“存在”,直接引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尽管这部巨著整个是在谈论“存在”,却始终不曾给“存在”下过一个定义。海德格尔承认:“‘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我们只能约略推断,它是一个关涉人和世界的本质的范畴。正因为如此,存在是一个永恒的谜。按照尼采的说法,哲学家和诗人都是“猜谜者”,致力于探究存在之谜。那么,小说的特点何在?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使命与哲学、诗并无二致,只是小说拥有更丰富的手段,它具有“非凡的合并能力”,能把哲学和诗包容在自身中,而哲学和诗却无能包容小说。在勘探存在方面,哲学和诗的确各有自己的尴尬。哲学的手段是概念和逻辑,但逻辑的绳索不能套住活的存在。诗的手段是感觉和意象,但意象的碎片难以映显完整的存在。很久以来,哲学和诗试图通过联姻走出困境,结果好像并不理想,我们读到了许多美文和玄诗,也就是说,许多化装为哲学的诗和化装为诗的哲学。我不认为小说是唯一的乃至最后的出路,然而,设计出一些基本情境或情境之组合,用它们来包容、联结、贯通哲学的体悟和诗的感觉,也许是值得一试的途径。昆德拉把他小说里的人物称作“实验性的自我”,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例如,在《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中,托马斯大夫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是对灵与肉的疑问。事实上,它们都是作者自己的疑问,推而广之,也是每一个自我对于存在所可能具有的一些根本性困惑,昆德拉为之设计了相应的人物和情境,而小说的展开便是对这些疑问的深入追究。关于“存在之轻”的译法和含义,批评界至今众说纷纭。其实,只要考虑到昆德拉使用的“存在”一词的海德格尔来源,许多无谓的争论即可避免。“存在之轻”就是人生缺乏实质,人生的实质太轻飘,所以使人不能承受。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自己有一个说明:“如果上帝已经走了,人不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地球没有任何主人,在虚空中前进。这就是存在的不可承受之轻。”可见其含义与“上帝死了”的命题一脉相承,即指人生根本价值的失落。对托马斯来说,人生实质的空无尤其表现在人生受偶然性支配上,使得一切真正的选择成为不可能,而他所爱上的特丽莎便是绝对偶然性的化身。另一方面,特丽莎之受灵与肉问题的困扰,又是和托马斯既爱她又同众多女人发生性关系这一情形分不开的。两个主人公各自代表对存在的一个基本困惑,同时又构成诱发对方困惑的一个基本情境。在这样一种颇为巧妙的结构中,昆德拉把人物的性格和存在的思考同步推向了深入。我终归相信,探究存在之谜还是可以用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用小说探究存在之谜还是可以有多种写法的,不必如昆德拉。但是,我同时也相信昆德拉的话:“没有发现过去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不但小说,一切精神创作,唯有对人生基本境况做出了新的揭示,才称得上伟大。三昆德拉之所以要重提小说的使命问题,是因为他看到了现代人的深刻的精神危机,这个危机可以用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就是“存在的被遗忘”。存在是如何被遗忘的?昆德拉说:“人处在一个真正的缩减的旋涡中,胡塞尔所讲的‘生活的世界’在旋涡中宿命般地黯淡,存在堕入遗忘。”缩减仿佛是一种宿命。我们刚刚告别生活一切领域缩减为政治的时代,一个新的缩减旋涡又更加有力地罩住了我们。在这个旋涡中,爱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为交际和公共关系,读书和思考缩减为看电视,大自然缩减为豪华宾馆里的室内风景,对土地的依恋缩减为旅游业,真正的精神冒险缩减为假冒险的游乐设施。要之,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怀念和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享受。当我看到孩子们不再玩沙和泥土,而是玩电子游戏机,不再知道白雪公主,而是津津乐道卡通片里的机器人的时候,我心中明白一个真正可怕的过程正在地球上悄悄进行。我也懂得了昆德拉说这话的沉痛:“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可悲的是,包括小说在内的现代文化也卷入了这个缩减的旋涡,甚至为之推波助澜。文化缩减成了大众传播媒介,人们不复孕育和创造,只求在公众面前频繁亮相。小说家不甘心于默默无闻地在存在的某个未知领域里勘探,而是把眼睛盯着市场,揣摩和迎合大众心理,用广告手段提高知名度,热衷于挤进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成为电视和小报上的新闻人物。如同昆德拉所说,小说不再是作品,而成了一种动作,一个没有未来的当下事件。他建议比自己的作品聪明的小说家改行,事实上他们已经改行了——他们如今是电视制片人、文化经纪人、大腕、款爷。正是面对他称之为“媚俗”的时代精神,昆德拉举起了他的堂吉诃德之剑,要用小说来对抗世界性的平庸化潮流,唤回对被遗忘的存在的记忆。四然而,当昆德拉谴责媚俗时,他主要还不是指那种制造大众文化消费品的通俗畅销作家,而是指诸如阿波利内尔、兰波、马雅可夫斯基、未来派、前卫派这样的响当当的现代派。这里我不想去探讨他对某个具体作家或流派的评价是否公正,只想对他抨击“那些形式上追求现代主义的作品的媚俗精神”表示一种快意的共鸣。当然,艺术形式上的严肃的试验是永远值得赞赏的,但是,看到一些艺术家怀着唯恐自己不现代的焦虑和力争最现代超现代的激情,不断好新骛奇,渴望制造轰动效应,我不由得断定,支配着他们的仍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那种哗众取宠精神。现代主义原是作为对现代文明的反叛崛起的,它的生命在于真诚,即对虚妄信仰的厌恶和对信仰失落的悲痛。不知何时,现代主义也成了一种时髦,做现代派不再意味着超越于时代之上,而是意味着站在时代前列,领受的不是冷落,而是喝彩。于是,现代世界的无信仰状态不再使人感到悲凉,反倒被标榜为一种新的价值大放其光芒,而现代主义也就蜕变成了掩盖现代文明之空虚的花哨饰物。所以,有必要区分两种现代主义:一种是向现代世界认同的时髦的现代主义,另一种是批判现代世界的“反现代的现代主义”。昆德拉强调后一种现代主义的反激情性质,指出现代最伟大的小说家都是反激情的,并且提出一个公式:小说=反激情的诗。一般而言,艺术作品中激情外露终归是不成熟的表现,无论在艺术史上还是对于艺术家个人而言,浪漫主义均属于一个较为幼稚的阶段。尤其在现代,面对无信仰,一个人如何能怀有以信仰为前提的激情?其中包含着的矫情和媚俗是不言而喻的了。一个严肃的现代作家则敢于正视上帝死后重新勘探存在的艰难使命,他是现代主义的,因为他怀着价值失落的根本性困惑,他又是反现代的,因为他不肯在根本价值问题上随波逐流。那么,由于在价值问题上的认真态度,毋宁说“反现代的现代主义”蕴含着一种受挫的激情。这种激情不外露,默默推动着作家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继续探索存在的真理。倘若一个作家清醒地知道世上并无绝对真理,同时他又不能抵御内心那种形而上的关切,他该如何向本不存在的绝对真理挺进呢?昆德拉用他的作品和文论告诉我们,小说的智慧是非独断的智慧,小说对存在的思考是疑问式的、假说式的。我们确实看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位调侃能手,他调侃一切神圣和非神圣的事物,调侃历史、政治、理想、爱情、性、不朽,借此把一切价值置于问题的领域。然而,在这种貌似玩世不恭下面,却蕴藏着一种根本性的严肃,便是对于人类存在境况的始终一贯的关注。他自己不无理由地把这种写作风格称作“轻浮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的结合”。说到底,昆德拉是严肃的,一切伟大的现代作家是严肃的。倘无这种内在的严肃,轻浮也可流为媚俗。在当今文坛上,那种借调侃一切来取悦公众的表演不是正在走红吗?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兽和神大约都不会无聊。兽活命而已,只有纯粹的生存。神充实自足,具备完满的存在。兽、人、神三界,唯有夹在中间的人才会无聊,才可能有活得没意思的感觉和叹息。无聊的前提是闲。当人类必须为生存苦斗的时候,想必也无聊不起来。我们在《诗经》或《荷马史诗》里几乎找不到无聊这种奢侈的情绪。要能闲得无聊,首先必须仓廪实,衣食足,不愁吃穿。吃穿有余,甚至可以惠及畜生,受人豢养的猫狗之类的宠物也会生出类似无聊的举态,但它们已经无权称作兽。当然,物质的进步永无止境,仓廪再实,衣食再足,人类未必闲得下来。世上总有闲不住的阔人、忙人和勤人,另当别论。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有了剩余精力,不释放出来是很难受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就很明白这难受劲,所以他劝人不妨赌博下棋,也比闲着什么事不做好。“难矣哉”,林语堂解为“真难为他们”“真亏他们做得出来”,颇传神,比别的注家高明。闲着什么事不做,是极难的,一般人无此功夫。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的可贵就在于此。兴趣有雅俗宽窄之别,但大约人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麻将扑克是一种兴趣,琴棋诗画是一种兴趣,拥被夜读是一种兴趣,坐在桌前,点一支烟,沉思遐想,也是一种兴趣。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勤勤恳恳一辈子的公务员,除了公务别无兴趣,一旦退休闲居,多有不久便弃世的,致命的因素正是无聊。治狱者很懂得无聊的厉害,所以对犯人最严重的惩罚不是苦役而是单独监禁。苦役是精力的过度释放,单独监禁则是人为地堵塞释放精力的一切途径,除吃睡外不准做任何事。这种强制性的无聊,其痛苦远在苦役之上。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排遣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的法子有的是。“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乎?面对电视机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涨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蹋闲暇的方式。时间就是生命。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前停住了。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但是,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人到世上,无非活一场罢了,本无目的可言。因此,在有了超出维持生存以上的精力以后,这剩余精力投放的对象却付诸阙如。人必须自己设立超出生存以上的目的。活不成问题了,就要活得有意思,为生命加一个意义。然而,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若问为什么吃喝劳作,我们很明白,是为了活。活着又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追究下去,没有谁不糊涂的。对此大致有两类可能的答案。一类答案可以归结为:活着为了吃喝劳作——为了一己的、全家的或者人类的吃喝劳作,为了吃喝得更奢侈,劳作得更有效,如此等等。这类答案虽然是多数人实际所奉行的,作为答案却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等于说活着为了活着,不成其为答案。如果一切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一切,岂不和动物没有了区别?一旦死去,岂不一切都落了空?这是生存本身不能作为意义源泉的两个重要理由。一事物的意义须从高于它的事物那里求得,生命也是如此。另一类答案就试图为生命指出一个高于生命的意义源泉,它应能克服人的生命的动物性和暂时性,因而必定是一种神性的不朽的东西。不管哲学家们如何称呼这个东西,无非是神的别名罢了。其实,神只是一个记号,记录了我们追问终极根据而不可得的迷惘。例如,从巴门尼德到雅斯贝斯,都以“存在”为生命意义之源泉,可是他们除了示意“存在”的某种不可言传的超越性和完美性之外,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往往乐于相信,生命是有高出生命本身的意义的,例如真善美之类的精神价值。然而,真善美又有什么意义?可以如此无穷追问下去,但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终极根据,因为神并不存在。摆脱这个困境的唯一办法是把一切精神价值的落脚点引回到地面上来,看作人类生存的工具。各派无神论哲学家归根到底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又陷入了我们试图逃避的同义反复:活着为了活着。也许关键在于,这里作为目的的活,与动物并不相同。人要求有意义地活,意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上述命题应当这样展开: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来是虚幻的,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视创作为生命,不创作就活不下去。超出这一点去问海明威为何要写作,毕加索为何要画画,他们肯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人类迄今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如同美丽的云景,把人类生存的天空烘托得极其壮观。然而,若要追究云景背后有什么,便只能堕入无底的虚空了。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可是,如果人真能够成为神,就不无聊了吗?我想象不出,上帝在完成他的创世工作之后,是如何消磨他的星期天的。《圣经》对此闭口不谈,这倒不奇怪,因为上帝是完美无缺的,既不能像肉欲犹存的人类那样用美食酣睡款待自己,又不能像壮心不已的人类那样不断进行新的精神探险,他实在没事可干了。他的绝对的完美便是他的绝对的空虚。人类的无聊尚可药治,上帝的无聊宁有息日?不,我不愿意成为神。虽然人生有许多缺憾,生而为人仍然是世上最幸运的事。人生最大的缺憾便是终有一死。生命太短暂了,太珍贵了,无论用它来做什么都有点可惜。总想做最有意义的事,足以使人不虚此生、死而无恨的事,却没有一件事堪当此重责。但是,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于是,我们便做着种种微不足道的事。人生终究还是免不了无聊。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存在就是被感知吗“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贝克莱提出的一个很有名的命题。为了弄清这个命题的意思,现在且假定这位哲学家还活着,让他来和我们进行一场对话。贝克莱:此刻你面前有一只苹果,你看得见它,摸得着它。这只苹果存在吗?答:存在。贝克莱:你凭什么说它存在呢?答:因为我明明看见了它,摸到了它。贝克莱:这就是说,它被你感知到了。好,现在你闭上眼睛,把手插进衣服口袋里,看不见也摸不到这只苹果了。我再问你,它现在存在吗?答:存在。贝克莱:现在你并没有看见它,摸到它,凭什么还说它存在呢?答:因为我刚才看见过它,摸到过它,我相信只要我睁开眼睛,伸出手,现在我仍然能看见它,摸到它。贝克莱:这就是说,你之所以相信它仍然存在,是因为它刚才曾经被你感知到,这使你相信,只要你愿意,现在它仍然可以被你感知到。现在假定在离你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一只苹果,你永远不会看见它,摸到它,它存在吗?答:存在,因为那个地方的人能看见它,摸到它。贝克莱:如果那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那只苹果是一只野生苹果,在它腐烂之前不会有任何人见到它呢?答: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那里有人,就一定能见到它。贝克莱: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我们说某个东西存在,无非是说它被我们感知到。即使当我们设想存在着某个我们从未感知到的东西时,我们事实上也是在设想它以某种方式被我们感知到。我们无法把存在与被感知分离开来,离开被感知去设想存在。由此可见,存在和被感知是一回事,存在就是被感知。谈话进行到这里,缺乏经验的读者也许被绕糊涂了,而有经验的读者很可能会提出一个反驳:尽管我们无法离开被感知设想存在,但这不能证明存在与被感知是一回事。一个东西首先必须存在着,然后才能被感知。例如,一只苹果的存在是因,它的被感知是果,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不过,针对这个反驳,贝克莱会追问你所说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你谈论这只苹果的“存在”时,你的心灵中岂不出现了这只苹果的形状、颜色、香味等,所谓它的“存在”无非是指它的这些可被感知的性质在你的心灵中的呈现,因而也就是指它的被感知?那么,它的“存在”和它的被感知岂不是一回事,哪里有原因和结果的分别?贝克莱的是与非现在我们触及“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的真正含义了。贝克莱的思路是这样的:对我来说,一只苹果的存在无非是指我看到了它的颜色,闻到了它的香味,摸到了它的形状、冷暖、软硬,尝到了它的甜味,等等,去掉这些性质就不复有苹果的存在,而颜色、形状、香味、甜味、软硬等又无非都是我的感觉,离开我的感觉就不复有这些性质。所以,这只苹果的存在与它被我感知是一回事,它仅仅是存在于我的心灵中的一些感觉。当然,我可以设想一只我未曾看到的苹果的存在,但我也只能把它设想为我的这些感觉。在这些感觉之外断定还存在着某种不可被感知的苹果的“实体”,这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适用于我所面对的一切对象,包括我所看见的其他人。所以,譬如说,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只是我的心灵中的一些感觉而已,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无他们独立的存在……说到这里,你一定会喊起来:太荒谬了,难道你是你的感觉生出来的吗?是的,连贝克莱自己也觉得太荒谬了。为了避免如此荒谬的结论,他不得不假定,除了“我”的心灵之外,还存在着别的心灵,甚至还存在着上帝的心灵,一切存在物因为被无所不在的上帝的心灵所感知而保证了它们的存在。这种假定显然是非常勉强的,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值得思考的是贝克莱的前提:我们只能通过感觉感知事物的存在,因此,对我们来说,事物的存在是与它们被我们感知分不开的。从这个前提能否推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呢?这里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事物的存在是否等同于它的可被感知的性质的存在?在这些性质背后有没有一个不可被感知的“实体”,用更加哲学化的语言说,在现象背后有没有一个“自在之物”?第二,事物的可被感知的性质是否等同于“我”(主体)的感觉?在“我”的感觉之外有没有使“我”产生这些感觉的外界现象,用更加哲学化的语言说,在“主体”之外有没有“客体”,在“意识”之外有没有客观存在的“对象”?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贝克莱主张第一个等同,否认现象背后有“自在之物”,这是今天大多数哲学家都可赞成的;但他进而主张第二个等同,否认现象在“我”之外的存在,这是今天大多数哲学家都不能赞成的。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庄周梦蝶的故事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真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草间做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好像没有人因为庄周提出这个问题而把他看成一个疯子,相反,大家都承认他是一个大哲学家。哲学家和疯子大约都不同于正常人,但他们是以不同的特点区别于正常人的。疯子不能弄懂某些最基本的常识,例如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分清梦与真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严重的障碍。哲学家完全明白常识的含义,但他们不像一般的正常人那样满足于此,而是要对人人都视为当然的常识追根究底,追问它们是否真有道理。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绝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还真不容易呢。你也许会说,你凭感觉就能分清哪是梦,哪是真实。譬如说,梦中的感觉是模糊的,醒后的感觉是清晰的;梦里的事情往往变幻不定,缺乏逻辑,现实中的事情则比较稳定,条理清楚;人做梦迟早会醒,而醒了却不能再醒;如此等等。然而,哲学家会追问你,你的感觉真的那么可靠吗?你有时候会做那样的梦,感觉相当清晰,梦境栩栩如生,以至于不知道是在做梦,还以为梦中的一切是真事。那么,你怎么知道你醒着时所经历的整个生活不会也是这样性质的一个梦,只不过时间长久得多而已呢?事实上,在大多数梦里,你的确是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要到醒来时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梦。那么,你之所以不知道你醒时的生活也是梦,是否仅仅因为你还没有从这个大梦中醒来呢?梦和醒之间真的有原则的区别吗?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3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