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第二版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好久没看这么扎实的书了

打开地方政府治理的“黑匣子”,揭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政治经济解释。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方激励与治理(第二版)涵盖领域广泛,已从公共行政领域扩展到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经济增长奇迹和中国独特的政治和行政体制的作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

转型中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与治理第二版pdf免费版

转型中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与治理第2版pdf图片预览

简介

中国在过去 30 年里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学者从政府的角度剖析了经济发展的奥秘,特别关注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很多国家的政府表现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有如此高的激励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和政府行为的问题?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式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这些问题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有何关系?模特在一起?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角度,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政治经济解释。

关于作者

周丽安,博士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

目录

1 简介

2 行政分包制度

3 转型中的去中心化

转型中的 4 个财政份额

5 次政治锦标赛

6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互动

7 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

8 从政企关系到政商关系

9当行政发包制遇上政治冠军

10 治理改革

附录:政府内部的激励和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

转型第二版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启示与治理

又名《劝告公务员考试专用参考书》 说实话,这种植根于中国实际、立足当下的理论研究范式,是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人员必须要做的。

大框架书,本科期间该看的书,来不及了。行政分包制+绩效冠军,中国分析的大框架之一。分税制、gdp主义、环境保护等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既然问题都是系统问题,我们就应该好好研究系统。

2007年左右,周老师教我们中微。现在读这本书,我对微观经济学的解释力感到震惊。对中国经济有很多解释,但我知道的一些解释只是表面上的。例如,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和赶超战略,就是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来看。但是对于同样的元素,有的国家用得好,有的国家用得不好。你需要解释一下。 Justin Yifu Lin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人民公社一开始是一个小集体生产,大家的效率不是很低。后来变成了大集体生产,效率一下子下降了很多,最近三年都发生了自然灾害。他的解释是,小团体在制作的时候,大家都可以退出,所以再糟糕也不能退出,大团队在制作的时候,是不允许退出的。这是一个微观的解释,这是更好的。再比如,2008年张五常出版了一本叫《中国经济体制》的书,里面讲了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很有意思。周立安在书中也提到过。但张并没有指出本县与县竞争的内在动力,所以这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周老师通过梳理官评提拔这个最核心的政治制度,基本解释了我们所看到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大部分经济行为。

阅读后,一些问题变得更加清晰。首先是封建领主的经济问题。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但在过去,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比如京津冀合作,为什么不好?原来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辖市,书记都是政治局委员。一山不能容二虎。现在,雄安新区的发展也避开天津,南下。

另一个例子是产能过剩问题,这在市场经济中更难理解。如果生产太多,它就卖不出去,它就会破产。怎么会有产能过剩?当然,也有经济危机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冲击,确实会有产能过剩,但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大幅调整,然后再平衡。中国的产能过剩几乎每年都在发生。原因是每个省都要有所产出,不能落后。只要生产出来,亏本卖掉也是GDP,也是领导的荣耀。每个省都生产汽车。近年来,汽车产能过剩导致国家不批准新燃料汽车企业,但新能源汽车不限于此。 “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全国多达21个省份启动了20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规模近万亿元。”美国也以新能源汽车闻名。是特斯拉家族,然后是贾跃亭跑过来造的家族。中国有这么多,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各个省份相互竞争,重复投资。不光是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也在当年百花齐放。即使在重庆这样不适合骑自行车的地方,也有一种叫悟空的自行车。估计只有悟空在重庆会骑自行车。

例如,拼多多正在快速增长。但我们也知道它的商业模式没有受到审查,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仿冒品。发售几天后,负面新闻太多,感觉要死了。后来发现就好了。为什么?因为拼多多是上海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上海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它倒闭,必然会动用政治资源来保护它。

第二个是账户问题。户口限制了人口流动。例如,如果你出去工作,你必须在春节后回来,把你赚到的钱带上。但渐渐地,有些人不再回来了。例如,东北人口一直在外流。一个地区有新移民进入是好事,但没必要给他们户口。移民来工作并创造新的GDP,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给他们一个户口,他们也会得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这是一种负担。这些公共服务也由地方政府提供。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仍未解决。更重要的是,北京清理了低端人口,直接回归本源。

有人说农民工必须保留他们的土地,将来可以回去。然而,在城市化的大潮中,农村越来越枯萎,各种公共服务越来越跟不上。例如,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许多学校随着学生的减少而消失。回乡养老的人确实不少,但医疗条件问题就更大了。

让我们转向美国。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很多公共服务已经市场化,地方政府不会有负担。学校通过当地的房产税缴纳,医疗保险也是自己购买的。美国的教育资源比中国好,但医疗资源很差。教师收入低,医生收入高。医生行业形成利益集团,控制准入门槛,获取超额收益。

第三个是房地产问题。周在书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地方政府经营企业,即乡镇企业,后来又经营城市,即房地产。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控制确实很小,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把城市办好,也能吸引企业入驻。今年回家后,发现家乡和县城建设真的超前了。各种公园都被绿化了,五颜六色的地面是塑料做的。转眼间,它变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我当时不明白,我们这个小县城哪来的钱搞这么多非生产性的建设。从经营城市的角度更容易理解。

经营城市的策略很好,通过地价升值可以收回投资成本。问题在于,一方面,高房价让普通家庭负债累累。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城市想要招商引资,硬件条件可能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软件是一种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比如教育条件。以前的企业可能不重视这一点,因为员工都是农民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这些员工子女的上学情况超出了老板的考虑范围。老板自己的孩子,自然在大城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产业升级的今天,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进入,其员工对教育等配套设施的要求也很高。

最后,谈谈展望。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政府行为,一个是民间行为,就是书中提到的“官方+市场”。给人的印象是政府的行动简单而有效。政府说,需要百分之几的增长,也就是百分之几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是政府比较成功的地方。它是通过政府有形的手,通过投资和城市管理来完成的。但债务积累和产能过剩也是必然结果。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果经济需要升级、结构需要优化,政府的手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点是上面提到的软件。但不如硬件那么直接,缺乏激励措施,需要更透明的信息。例如,美国有学区的分数。这是一个相对重要的软件信息,可以进行定量评估。

中国经济横向开放仍有很大潜力。消除人为障碍,让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我们将美国视为一个大城市群,而中西部人口稀少。这样会更有效率。但这显然与我们的官僚主义格格不入。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赢家和输家,输家的地方政府肯定会退出。 (中国的虚拟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虚拟经济不受地域限制。)因此,我们应该从人均GDP的角度考虑官员,而不是从GDP总量的角度考虑。如果人太多,无所事事,人均GDP就会下降,最好还是放一些人。另一方面,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地区,国家可以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对一些公共产品的补贴。

提高我们大学的质量也将是中国发展的重点。要实现经济升级,必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美国,经济中心以大学为基础。比如东边靠一堆常春藤名校,西边靠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南方依赖德克萨斯大学。亚马逊第二总部选址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大学好不好,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但是,大学的发展是高投入、慢见效的事情,官员们的积极性肯定不高。而且基本上只有大城市才有大学,小城市不想发展。这可以作为官方考核的内容,但如何设计,避免低层次的无效投入,增加透明度,是个问题。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