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pdf在线试读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在本书中,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开创性的解释外,作者还提出了许多启发后来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去思考和探索的现象和问题。

旧制度与大革命pdf在线试读

简介

《旧政权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文集》简介:《旧政权与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的两部代表作,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它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在《旧政权与革命》中,托克维尔的问题是:阐明这场几乎同时在整个欧洲酝酿的伟大革命为什么在法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爆发,以及为什么它似乎在即将毁灭的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为什么旧​​君主制最终会如此彻底而出人意料地崩溃。

《论美国民主》是一部杰作,文笔优美,思想深刻。第一卷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通过社会学分析分析美国如何保障这一制度。第二卷分为四部分,以美国民主制度为背景,介绍我的所见所闻,阐述我的政治思想。

编辑推荐

★大革命前的法国和今天的中国惊人的相似——官免制盛行,老百姓痴迷于当公务员,穷人纳税富人免税,批准文件要等两到两三年,农民进城,导致地价飞涨……

/p>

★法国大革命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洞察中国当前的困境,凝聚中国改革的共识。

★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200多年前托克维尔所描述的法国大革命前夜,是否与今天的中国相似?我们可以从法国大革命中学到什么?

★商界和学界也极力推荐——易纲、许小念、任志强、雷毅、朱学琴、秦慧、何冰等。极力推荐,微博自发热议不断,响亮当今中国社会的警钟

★牛津大学必读课程,延续了100多年的传统

★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引用了作家托克维尔的话

关于作者

托克维尔 (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出身贵族家庭,历经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等五个“朝代”。他早期对政治充满热情。 1838年成为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 1849年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时,托克维尔对政治的幻想日益破灭,逐渐淡出政坛,逐渐意识到自己“善于思考行动”。

旧政权与美国民主革命 pdf 预览

旧政权与大革命目录

作者前言

第 1 部分

第一章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褒贬不一

第二章 曾经有人认为大革命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是摧毁宗教权力,削弱政治权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三章:政治革命为什么会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原因是什么

第 4 章为什么几乎所有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机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各地崩溃的

第 5 章法国大革命的独特优点

第二部分

第 1 章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受人憎恨

第二章集中制不是人们说的大革命和帝国的成就,而是旧制度的制度

第三章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和监督,其实是旧制度的制度

第四章行政法院和官方担保制度是旧制度的制度

第五章:集中制如何进入旧政权并取而代之而不被破坏

第六章旧制度下的行政海关

Chapter 7 法国是如何在欧洲国家中成为这样一个国家,其首都在各省中获得了卓越的地位,并汲取了整个帝国的精髓

Chapter 8 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非常相似

Chapter 9 这些如此相似的人,怎么会比以前更分裂成小群的陌生人,互相无视

第10章政治自由的破坏和阶级的分离如何产生了几乎所有破坏旧制度的邪恶

第11章旧政权下的自由类型及其对革命的影响

第 12 章为什么在文明进步的情况下,18 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比 13 世纪更糟

第三部分

第 1 章为什么到 18 世纪中叶文士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家,后果是什么?

第 2 章 18 世纪法国人的非宗教倾向如何成为普遍流行的激情,以及它对大革命的性质有何影响

第三章法国人为什么要先改革再争取自由

第四章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旧君主制最繁荣,为何繁荣反而促进了大革命的爆发

第5章为什么减轻了负担,却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政府对人民进行革命教育的若干措施

第7章 巨大的行政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锋,结果又是什么

第三章:民主对真正所谓习俗的影响

第一章随着社会条件变得更加平等,风俗和情绪已经软化。我们见证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身份越来越平等;同时,我们也发现风俗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温柔。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还是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没有一种现象的发展,就没有另一种现象的进展?可以让一个国家的人的情绪由粗暴变为温暖的原因有很多,但在这些原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身份的平等。因此,在我看来,身份平等和民意温和不是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而是密切相关的事实。当一些寓言作家想借助动物故事来启迪人们时,他们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添加到动物身上。当诗人描述鬼魂和天使时也是如此。如果他们不使用隐喻的修辞手段来再现人的本质,就不会给我们带来震撼人心的幸福感和痛苦感。这也完全适用于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在贵族社会中,所有人都按照职业、财产和地位分为不同的阶级。每个阶级的成员都视对方为同一个家庭的孩子,成员之间往往存在一种民主社会公民。没有拥有的亲密关系。但是,不同的班级之间并没有这种感觉。

在贵族国家,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感受、观点、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贵族和平民没有任何共同点,他们之间没有产生共鸣的思想和感情,很难相信他们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正因如此,贵族阶层的成员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更不用说心连心地考虑别人了。这种贵族,虽然将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但同时又以非常密切的政治联系将这些阶级联合起来。虽然奴隶生性不关心贵族的命运,但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效忠于主人;尽管贵族认为他和奴隶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他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他不顾生活在他领域内的人的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很明显,不同阶级之间的这种义务不是来自自然权利,而是来自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的好处远远大于对个人的好处。这种义务不是同阶级之间的互助,而是主人对奴隶或奴隶对主人的责任。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苦难,只是针对一部分人的,而不是针对整个人类的。它带来的是慷慨和骑士精神,而不是温柔;它旨在使人无限忠诚,而不是表现出真诚的同情,这种同情只能在彼此相似或相同的人之间找到,而在贵族时代,同一阶级的人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中世纪的编年史家在出身和习性上都属于贵族,在描述贵族衰落甚至惨死的场景时,显得十分悲哀。但是当他们描述对普通人的屠杀和折磨时,他们往往轻描淡写,不伤害它。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