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妙语》吴言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禅门妙语》

【作 者】吴言生著
【页 数】 180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2.05
【ISBN号】7-5419-3346-5
【价 格】$2.80
【分 类】佛教(学科: 语录)
【参考文献格式】 吴言生著. 禅门妙语.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05.

图书目录:

《禅门妙语》内容提要:

《禅门妙语》内容试读

禅的流传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十七:青原惟信禅师对僧众说: 老 僧三十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等 到后来,有了知识,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如今得了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 见水是 水。”这三个阶段是相同呢还是不同?

这段话指示了如何进入禅门。“见山是山, 见 水是水”,是人类思维的第一个阶段, 这时自我意 识还未产生,没有“知识”的介入, 人与感知对象 之间没有丝毫隔阂,直观地反映感知对象。 等到自 我意识觉醒后, 个人从与世界的本质合一状态中分 离出来, 山与水与人不再是手足一体的关系,“山 水”是一个客体,一个被观察利用的对象, 这时人 们“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第二阶段是对 第一阶段的否定。“知识” 的介入构成人与山水之 间的障碍,要重返乐园式的合一状态, 就必须对 “知识”进行扬弃一消除尘世的种种欲求、 对外 物的贪恋执着,以达到邪念不起, 正念萌生的境 界。这时他“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但与第

1一阶段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却有着质的不 同。 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也是绝对的肯定, “只”字就表明了绝对肯定的意味。

拈花微笑

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释迦拈花示众,一语不发。 这时,众 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唯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 的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道传给了迦叶。 禅, 就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

这则故事最早记录在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里。到了宋代,《人天眼目》、 《无门关》、《联 灯会要》、《五灯会元》 等禅宗要籍都盛谈此事, 拈花微笑就成了家谕户晓的禅门 “第一公案”。在 上面诸书中,以《联灯会要》 的记载尤为 简明扼 要,该书卷一谓:“世尊在灵山会上, 拈花示众。 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 吾有正法 眼藏,涅墼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不立文 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在付嘱迦叶时表达了禅的精髓要义。

“正法眼藏”一禅宗称教外别传的心 印为 “正法眼藏。”“正法”与“邪见”相对。 佛在世 及其入灭后的一段时间内,教法纯正, 未经窜改, 叫“正法”, 也就是释迦牟尼亲自付嘱迦叶的法, 心能彻底明了地见到“正法”,叫做“眼”, 因为 2大乘佛法,包含一切,叫做“藏”。 禅宗一脉相传 的,就是这个“正法眼藏”。 具备了“正法眼”,也 就“明心见性”了。黄蘖禅师曾说:“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有此眼目,方辨得邪正。”(《五灯会元》 四)后 人也常用“正法眼藏”指正宗嫡传的精义和要诀。

“涅爨妙心”即禅心。涅檗是熄灭烦恼之火、除尽诸般情欲后,内心完全清净的状态, 也就 是悟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没法形诸文字, 所以叫 “妙心”。涅粱的心就是妙心,也就是禅心。

“实相无相”一实相是真如、性空、法性、法性、本体、本性、无相、涅粱的意思。 世俗认识的一切 现象均为“假相”, 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 法“常住不变”的真实相状,所以叫“实相” 。 “实相”就是“无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名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涅墼经》三十: “涅粱名 无相。”禅宗以无相为重要内容,慧能在 《坛经》 里即宣称“我这法门”先立“无相为体”。“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

“微妙法门”一通过修习佛法获得佛果的门户叫法门。这个法门是没有固定程式,不可 言传 的,所以是“微妙法门”。

“教外别传”--师徒之间以心印心来传授禅,就是教外别传。 禅宗将那种以教义和经典为中

3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