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内外线》张志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电力内外线》

【作 者】张志军主编
【丛书名】“十三五”电气电子相关专业规划教材
【页 数】 269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8
【ISBN号】978-7-5349-9264-3
【分 类】输配电线路-电力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参考文献】 张志军主编. 电力内外线.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8.

图书目录:

《电力内外线》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目标和要求编写,所编内容涵盖电工内外线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安全用电、常用电工工具及材料、导线线头加工工艺、供电系统和配电装置、室内电气布线和照明、低压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接地装置。本书按照项目化教学编写,提供有多个任务便于学生开展技能训练,满足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电类专业《电力内外线》课程的教材,电类专业电工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工艺》教材使用,同时由于本书具有相当完备的资料,也适合作为电气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使用。

《电力内外线》内容试读

项目一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包括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及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而用电事故也可能导致局部或大范围停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

课题一安全用电常识

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如果稍有麻痹或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触电事故或引起火灾或爆炸,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

1.1.1安全电压

采用低压安全电源的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当人体处于直接接触用电设备或用电器具的劳动条件下,如钳工在潮湿环境中用电钻钻孔时,人体就有触电的危险。要确保处于这种条件下的人体不受触电伤害,就必须使这些用电设备的电源电压降低到不致威胁人身安全的程度。

电压低到什么程度才是安全的,是以触电时电流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电压的高低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以及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影响人体电阻的变化等因素为主要依据的。在干燥无汗时,人体电阻一般为2~3kΩ,因此,交流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

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都不得超过50V。

我国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为42V、36V、24V、12V、6V。如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

式电动工具,应采用36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场合,狭窄、行动不

便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V或12V安全电压,以防止因触电而造成人

身伤害。

1.1.2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时不致误碰带电体,规定了工作人员离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击穿短路事故,规定了带电体离附近接地物体和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和设备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如表1-1所示。

表1-1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

设备额定电压/kV

1~3

6

10

35

60

110

220

330·

500

屋内

75

100

125

300

550

850

180026003800

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mm

屋外

200

200

200

400

650

900

180026003800

屋内

75

100

125

300

550

900

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mm

屋外

200

200

200

400

650

100020002800420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2.设备带电部分与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2所示。

表1-2设备带电部分与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

设备额定电压/kV

1-3

6

10

35

60

110

220

330·500·

屋内

825

850

875

10501300

1600

带电部分与栅状遮栏/mm

屋外

950

950

950

1150

13501650

255033504500

屋内

175

200

225

400

650

950

带电部分与网状遮栏/mm

屋外

300

300

300

500

700

1000

190027005000

带电部分与板状遮栏/mm

屋内

105

130

155

330

580

88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3.无遮栏裸导体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3所示。

表1-3无遮栏裸导体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

设备额定电压/kV

1~3

6

10

35

60

110

220·

330

500

无遮栏裸导体与地面间的

屋内2375

24002425

260028503150

安全距离/mm

屋外

2700

2700270029003100340043005100750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4.电气工作人员在设备维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4所示。

表1-4电气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设备额定电压/kV

10及以下20-35

44

60

110

220

330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mm

700

1000

12001500150030004000

工作人员工作时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

350

600

900

1500150030004000

全距离/mm

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mm

400

600

600

700100018002600

1.1.3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安全用具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带电体及人体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够时所采取的绝缘防护工具。绝缘安全用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如下两种:

1.绝缘操作用具绝缘操作用具主要用来进行带电操作、测量和其他需要直接接触电

6

课题三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1.3.1易燃易爆环境

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场所中,广泛存在着易燃易爆物质,如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汽油、柴油、乙醇、棉、麻、化纤织物、木材、塑料等。另外,一些设备本身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物质,如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的作用下分解和气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酸性电池排出氢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一旦这些易燃易爆物遇到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导致的火源,便会立刻着火燃烧。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1.3.2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是指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1.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电路年久失修、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及设备安装不合格等可能造成短路故障,其短路电流可达正常电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生的热量(正比于电流的平方)使温度上升超过自身和周围可燃物的燃点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2.过载引起电气设备过热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线路的负载电流量超过了导线额定的安全载流量,电气设备长期超载(超过额定负载能力),引起线路或设备过热而导致火灾。

3.接触不良引起过热如接头连接不牢或不紧密、动触点压力过小等使接触电阻过大,在接触部位会发生过热而引起火灾。

4.通风散热不良大功率设备缺少通风散热设施或通风散热设施损坏造成过热而引发火灾。

5.电器使用不当如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未按要求使用,或用后忘记断开电源,会由于过热而导致火灾。

6.电火花和电弧有些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就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如大容量开关、接触器触点的分、合操作,都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火花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遇可燃物可点燃,遇到可燃气体便会发生爆炸。

1.3.3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

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在于消除隐患、提高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不超过允许值;保持各导电部分连接可靠,接地良好。

(3)保持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保持电气设备的清洁;保持良好通风。

2.正确选用保护装置,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产生电热效应的设备应采用隔热、散热、强迫冷却等结构,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