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院院史》吴忠道,王斌,陈小卡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山医学院院史》

【作 者】吴忠道,王斌,陈小卡主编
【页 数】 197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306-06865-1
【价 格】75.00
【分 类】中山医学院-校史
【参考文献】 吴忠道,王斌,陈小卡主编. 中山医学院院史.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山医学院院史》内容提要:

中山医学院有着悠久的医学教育系统,相关院史文献档案也较丰富。本书涉及资料的时间跨度为1866年至2018年,共计153年。本书简略回顾中山医学院发端的历史,着重介绍发展现状,具有专业性、全面性、可读性。

《中山医学院院史》内容试读

第一章开刨时期(1866—1953年)

第一章开创时期(1866一1953年)

中山大学医科的源头可追溯到美国传教士医师伯驾(Peter Parker)于1835年在广州建立的一家西医院一新豆栏医局,后被称为博济医院。1866年,美国传教士医师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在博济医院内建成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于1886年在此学医。这所医校后来发展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它与由始建于1908年的广东光华医学堂发展而成的广东光华医学院、由创建于1909年的广东公医学堂发展而成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共同成为中山大学医科教育三大源头。博济医院内建成的西医学府是在教会支持下开办的。广东光华医学堂、广东公医学堂为中国民间自办。由广东公医学堂发展而来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属官办。

这一时期的相关介绍还可参阅陈小卡和王斌主编的《中国近代西医缘起与中山大学医科起源》(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中山大学医科史鉴录》(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0012

中山医学院院史

第二章

从华南医学院到中山医学院(1953一1966年)

一、“三院”合并后的发展时期综述

为使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952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简称为“卫生部”)决定对全国医学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为了更快地发展医学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培养出能满足国家建设所需的医务人员,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集中力量将华南医学院建设成华南地区的医学中心。1953年8月12日,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正式合并成华南医学院。1年后,1954年8月,又将广东光华医学院并人华南医学院。1956年9月,华南医学院改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批复通知,将“广州医学院”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60年,中山医学院被定为卫生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61年,中山医学院被定为卫生部部属全国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二、组织机构

为了适应“三院”合并后学院发展的需要,1954年8月,华南医学院成立院务委员会,由广东省文教厅厅长杜国庠任主任委员,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柯麟、原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周寿恺任副主任委员。全院包括院本部、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设护士学校等4个单位。院本部下设教育和研究的基础学科、前期学科、临床学科等25个部分。附属第一医院即是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即是原岭南大学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则是由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和博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合并而成。合并组建后的华南医学院在校学生1697人,其中,本科生1520人,专科生177人;专任教师319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21人,讲师50人,助教204人;病床602张。3所学院合并后,校舍得到扩建,仪器设备得到更新,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办学规模得到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54年,招收学生493人,其中,本科生365人,专科生128人;毕业学生390人,其中,本科

⊙002

茅二章从华南医学院到中山医学院(1953—1966年)

生283人,专科生107人。

在医学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基本完成后,1955年2月1日,广东省文化教育委员会任命柯麟为华南医学院院长,同时撤销院务委员会。以柯麟为首的华南医学院领导班子认真执行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办学的积极性。华南医学院汇集一批科研能力卓越、教学经验丰富、医疗技术高超、深孚众望的学者,如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钟世藩、周寿恺陈国桢、罗潜、朱师晦、邝公道、毛文书、白施恩、汤泽光、梁皓、林伯荣、黄叔筠等。这些知名学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重大的学术贡献,为学生和年轻教师树立良好榜样。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担任华南医学院的行政、教学、科研、医疗等岗位的领导职务。

三、教学工作

“三院”合并后,在教学上,华南医学院首先重建33个教研组,强调以集体主义精神对待教学组合。华南医学院注意听取老教授的意见,尊重梁伯强、谢志光、秦光煜、陈耀真、白施恩、钟世藩、周寿恺、邝公道、许天禄等知名医学专家的教学经验,着手进行教研组取代学科工作。原有的20个学科改组为33个教研组,教研组作为医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位。教学、科研、医疗、师资培养任务统一由教研组安排,使教研组内各项工作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周寿恺是当时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他积极将各相关教研室的教师组织起来,理顺当时开设的36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对各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衔接和配合、继承和发展等做了平衡,同时,对全部实验、实习训练课的要求和重点也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周寿恺组织制订新的教学大纲,使华南医学院的教学工作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周寿恺还多次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华南医学院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院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方法。

自1954年,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教学组织方面,华南医学院采用大班上课小班实习的制度;在实验课方面,采用实验课制度;在临床实习方面,采用集中轮回实习制度;在讲课方面,采用教师包班制度;在教学辅导方面,采用教师专责制度;在考试方面,采用四级记分制度和口试制度:并采用教师集体备课、教案制度;等等。当时提倡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强调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并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时也强调理论与实际一致、医教合一的原则,但总体而言较为偏重对知识的传授,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有所欠缺。

华南医学院有2间附属医院,包括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原岭南大学附属医院。在当时实习医院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华南医学院领导认为,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学成败的根本问题。如果临床教学不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实践中进

003

中山医学院院史

行,学生不可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也不可能掌握过硬的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南医学院组建广州医教卫生技术合作中心,与广州市立的10间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在技术上互相交流,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使这10间市立医院都成为华南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基地,解决了相当于3000张病床的实习基地问题,为临床教学与实习提供场所。后来,又扩大到把广东省各地20多间地方医院作为华南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基地。

1958年始,中山医学院改为六年制,只设置医疗专业。

四、科研工作

华南医学院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坚持发挥医科高校的科研优势,用自己的经验来研究解决医学课题,并针对华南地区普遍存在的疾病,组织专家教授进行研究。

寄生虫学专家陈心陶对恙虫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总结出恙虫病流行的几种可测性,并提出预防措施,对1952一1957年广州市恙虫病的流行起了有效的控制作用。陈心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血吸虫病的研究。他坚持从我国实际和我国人民的实践出发,深入血吸虫病防治一线,通过现场考察,摸清了广东血吸虫病传播的相关因素确定了疫区的范围,对血吸虫的传播媒介一钉螺的生态学进行深人、系统的研究,掌握了华南地区钉螺的分布、生长周期、活动情况等生态规律,以及钉螺与血吸虫病的关系;他还针对华南地区的特点,提出一整套从控制到消灭血吸虫病流行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广东省防治血吸虫病在1955年就取得成效,并推进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病的进程(1985年)。为此,陈心陶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3次接见。佛山市三水区政府还在原疫区南山镇为陈心陶修建纪念陵园,以永远纪念这位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内分泌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周寿恺和他的同事们在物质条件较困难、设备较简陋的情况下,创建内分泌实验室,并迅速开展对糖尿病糖代谢、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对糖代谢的影响、席汉氏病动物模型的制备等课题的研究;建立对多种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生物测定方法;同时,积极进行临床内分泌学的研究,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水平。

20世纪50年代,钟世藩创办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这是广东省,甚至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他的实验证实了直接接种乙型脑炎病毒于小白鼠胎鼠,病毒能得到很好的繁殖。他认为,小白鼠胎鼠有可能作为分离病毒的动物。此外,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山医学院儿科从1950年就开展新生儿的尸体解剖,积累相当丰富的资料,对新生儿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60年,卫生部确认中山医学院为全国鼻咽癌研究中心。

五、形成“三基”“三严”的学风

通过一系列工作,形成中山医学院“三基”“三严”的学风:注重基础理论、基

004

茅二章从华南医学院到中山医学院(1953—1966年)

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坚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中山医学院的一批资深学者在形成“三基”“三严”的学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林树模学识渊博,不仅讲授生理学,还讲授生物化学和药理学。他采用深人浅出、纵横联系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水电解质平衡”这一内容时,他把水电解质的摄入、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等相关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透彻地理解正常人体是如何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共同作用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这样的讲课颇受学生的欢迎。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课是重要环节。在实验课教学中,林树模要求学生多动手、勤思考。他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完成每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须经教师签名认可,否则要重做。如果实验不及格,则不能参加理论考试。这种按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又如谢志光知识广博,讲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受益良多,不少已毕业多年的临床医生都乐意去听他的课。他的教学有个“三部曲”:一是他做你看;二是你做他看;三是他放手让你做,做完后再检查、纠正。

这一时期,中山医学院在广东省高等医学教育中起了主体作用和师资培养基地的作用。1960年,中山医学院被定为中央卫生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六、贯彻“科研十四条”

1961年,国家科委党组和中国科学院党组起草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即“科研十四条”,对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了具体的阐述和规定。在“科研十四条”的指引下,中山医学院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方向,着重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还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各个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梁伯强为我国现代病理学先驱、国际知名病理学家,他首创完整切出鼻咽部的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主要研究成果有“鼻咽癌的组织类型、生物学特点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病因学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等。梁伯强曾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病理解剖学总论》和《病理解剖学各论》。我国的《自然科学年鉴》特别表彰了他在我国病理学研究上的业绩。

谢志光为我国临床放射学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对人肠结核、长骨结核的X线

表现提出全面系统描述的专家。谢志光首创一种髋关节特殊照射位置,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被称之为“谢氏位”。他首创白内障及角膜混浊病患者进行手术前做中心盲点检查的先进技术。他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发展规律有深入的研究。

陈心陶是现代寄生虫学奠基人,他在寄生虫病的研究方面发表论文130多篇,发表恙虫病的研究论文60多篇。陈心陶的代表作《医学寄生虫学》被评为我国1978年全国科学大学科研著作成果一等奖。他还被选为《中国动物杂志》编委会副主编、

005

G

中山医学院院史

《中国吸虫杂志》主编。

陈耀真是我国现代眼科奠基人。陈教授曾以中文、英文、德文、西班牙文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00篇,包括中国眼科史、眼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各种眼病的临床研究。他在中国眼科史的研究中,从甲骨文、古汉字、古代文物、典籍中寻找出大量的相关资料,被人们称为眼科学的“活字典”。他还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眼科学》。

秦光煜对麻风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1962年,秦光煜首次在心肌、肝脏、脾脏、骨髓、神经组织、睾丸和内脏淋巴结等发现界线类麻风内脏病变,这一发现丰富了人们对麻风病本质的认识,被国际麻风学界誉为“创造性工作”。1964年,他发表《网织细胞增生症或不白血性网织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的本质》一文,提高了我国病理学界和临床医生对该病本质的认识、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此外,他在寄生虫病、疟疾、脑病病理和脑肿瘤病理等研究上亦颇有建树,丰富了我国病理学的内容。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