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智慧》刘继洪|(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养生智慧》

【作 者】刘继洪
【页 数】 437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4
【ISBN号】978-7-5046-8090-7
【价 格】56.00
【分 类】养生(中医)
【参考文献】 刘继洪. 中医养生智慧.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养生智慧》内容提要:

本书强调中医养生精髓是“治未病”、养生的重点是养精气神、养生之本是顺应四时,并详细介绍了食疗养生、音乐养生、娱乐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健身术养生、中药养生、体质养生、针刺养生、艾灸养生、拔罐养生、指压养生、刮痧养生、足疗养生等十余种传统中医养生法。这些养生法需长期综合运用,方可奏效。本书还收集了百余首古今养生歌诀,及中医名家的宝贵养生经验。

《中医养生智慧》内容试读

养生的智慧是“治未病”

中医养生智慧

养生,古代中医称为摄生、保生、道生、卫生等,“养”含有调养、补养、保养、护养、培养等意义;“生”是指人的生命。养生(维护人的健康)即保养人的生命,是指以自我调养为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综合保健方法,属于医学特有的概念,与现代“保健”二字的含义相似,主要对象是健康和亚健康的人群,属于第一医学的范围。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用性科学,是中医学十分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凝聚了大量的前人的养生智慧与经验,强调了饮食、情志、起居、运动、导引、时令、药物、针灸、推拿等对养生的重要作用。它包括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贯穿于孕前、孕期、出生后,病前、病中、康复期的全过程。它历史悠远,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内涵极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已得到全世界的肯定。

中医养生方法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其中有四季养生、节令养生、饮食养生、药膳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武术养生、药物养生、中成药养生、外治养生、针刺养生、艾灸养生、拔罐养生、指压养生、推拿养生、按摩养生、传统锻炼功法养生、足疗养生、花浴养生、娱乐养生、起居养生、花卉养生、旅游养生、健脑养生、美容养生、名医养生、名人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房室养生、疾病养生等,不下数十种。

中医养生的理念精髓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治未病”。也可以说,养生是“治未病”的基本内容与举措。东西方医学在养生防病的操作流程、方法上虽有差异,但在养生认知上,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许多东西方学者认为:养生就是“治未病”。中医“治未病”这一未病先防的理论涵盖健康人群的保健防病及对亚健康的防治,为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提供了走进健康的养生文化和方式。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

2

一养生的智慧是"治未病”

学的崇高目标,倡导爱惜生命,重视养生,防患于未然。“治未病”历来是中医的优势特色之一,并在长期的实践中起到了指导性的积极作用。

“预防为主”是我国现行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其实我国现存的第

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医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为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也强调“上工治未病”,指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强调“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这里将医学的研究对象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将医学的功能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即“上医”为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中医”为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为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出自《证治心传·证治总纲》)。强调养生防病是医学的主要目的与功能,这种医学观贯穿于中医学的许多医书之中,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此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清·曹庭栋也指出“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以上论述树立了中医“治未病”的先进思想。中医“治未病”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应该重视治未病,应视重视预防的思想,也就是强调健康的人应该重视养生保健,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难经》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明确显示出了“既病防变”的思想。孙思邈亦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要求医生

3

中医养生智慧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我们认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的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中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末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有预防、摄生、保健、调理、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工作。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有大量的任务有待我们去完成,都大有文章可做。

有关《内经》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古代便有很多传说,现摘录一则如下: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人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以下的认识却是中医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4

养生的智慧是“治未病”

(一)合理饮食,铺好健康基石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古代中医即有“养生之要当以食为本”。古人多有此类告诫:“饮食有节”,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勿使脯肉丰盈,常令约俭为佳”;“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咸则伤筋,醋则伤骨,故每学淡食”;“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吃饭“七分饱”等古训。在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饮食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牌胃的受纳、传化、运动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通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如何护卫脾胃,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疗亦难见起色。所以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恢复,再辨证施治,其效果必然会增强。

(二)强身健体,补充健康动力

黄帝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葛洪的调气法及古代医家创编的八段锦、易经筋、

六字决等健身功法,以及太极拳、太极剑、五脏按摩法、运气养生法,还有孙思邈的“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鸣、腹宜常摩”等层出不穷的

5

中医养生智慧

锻炼方法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订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运动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足心。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三)养精调神,铸造健康支柱

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中医在精神养生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与经验。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百病生于气”“食补不如神补”“养生莫若养性”“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惊恐伤肾,过喜伤心,悲忧伤肺,过怒伤肝,思虑伤脾”“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知足常乐”“心病则用心药医”“酒多伤身,气大伤人”“以情制性”等中医古典名言,均饱含了深厚的养精调神的内涵。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人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