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伤科图书集成 导引伤科》丁继华主编;余瀛鳌,施杞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古代中医伤科图书集成 导引伤科》

【作 者】丁继华主编;余瀛鳌,施杞副主编
【页 数】 358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5132-3973-8
【分 类】中医伤科学-古籍-汇编
【参考文献】 丁继华主编;余瀛鳌,施杞副主编. 古代中医伤科图书集成 导引伤科.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古代中医伤科图书集成 导引伤科》内容提要:

《古代中医伤科图书集成 导引伤科》内容试读

《卸骨法》

清·雍正年间孙季宽(其传人整理总结)

eroromo.mn nonononorrinmnninn.nnnoeornmnmrinnnruro

序言

中国武术,有若干派别,许多门户,而卸骨法亦属武术功夫之一,盖即医学中

十三科之一也。惜其法皆不传世,即偶有得其传者,又类皆自私自秘,故步自封,不肯流传于世,致有志者欲得而无从,是亦可叹甚也。当清雍正年间,鲁人孙通者,字季宽,初精猊综艺术及大奇枪,别号万能手,又名铁腿,后入少林寺学艺十二年,遂擅少林七十二艺铁扫帚功,又名铁腿功,及点穴术、卸骨法、擒拿术、按导法等术。归而迁居直隶沧州,传孙家庄陈善,即沧州所谓赛胜英陈善大师是也。陈善传卸骨匠陈广智、姜庭举、杨鸿宝等,于是北五省御骨法乃得传授,至今沧州名拳师姜太和、佟忠义、姜容僬等,尚能承卸骨法衣钵云。

夫卸骨之法,自非易言,全在习者手法之精纯与经验丰富,然后始能收着手成擒之效。究其手法之种类,亦并不繁复,不外捏、卸、推、揉等法,其有效与否,则全在施术之熟能生巧耳。一为捏骨,即用拇指及中、食二指,捏握欲卸之关节,用手上之巧劲,使其骨骼衔接之处斜歪或脱白,则其骨骼不能吻合,于是失其灵活之效,是为捏法。卸法,则用掌、指、拳(虎爪拳、鸡心拳)攒打骨缝与衔接之处,使关节骨骱受攒打之震动力而至斜歪脱白,失其效用,则敌必于瞬息间发生剧烈之疼痛,而至服输者是也;推法,人身各骨衔接之处皆有关节互相吻合,骨缝紧凑,故能长短伸缩,若此关节之处被捏卸后,稍有外斜或脱白,则其骨虽未破碎打断,亦必疼痛难忍,不能转动,是则学者宜察其应推之骨,用两手或一手扶住,然后视其关节之方向而定其推法,或从下向上推,或自外向内推,或斜推,务使其已经离位之骨送入臼中而无斜歪,则应手可复原状。揉法,即俗所谓按摩、推拿二法。凡被卸之人,以及受伤者,骨未折断,仅损其皮肉而肿硬麻木,手抵伤处,下抑为按,徐徐揉转为摩,使其活血,骨骱关节等处被卸后,即现错落,不能合缝,则以手推之拿之,使还就位,有用两手或一手捏患处,缓缓使复旧位,或因筋络急难转摇,以手推之拿之,藉通其气。

骨法》

00

将以上四法熟习之后,始可言卸骨法也。

引伤

第一章

一、卸骨法歌决

推揉捏卸法精奇,一捏一卸痛在地,扶白捏骱出者易,攒打猝弹错骨迭,左右逢原熟能巧,顺手牵拿随我意,出于左者随之左,右者来时侧身躯,脱白迭骱骨歪倚,瞬时成擒把敌摧,活手正之斯为贵,方称全能文武艺。

二、骨骼解

人身有三百六十五骨节,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骨皆红润,惟男子者微带白色,妇人微带黑色。骷髅骨,又名髑髅骨,男子自项及耳并脑后共八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及发际,别有一直缝;妇人只六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无缝。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六,是为骨之梢,又谓骨之余也。胸前骨一条,心骨一片,状如钱大。项与脊骨合二十四节,自项至腰共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椎骨,人身项骨五节,脊骨十九节,合之得二十四,是项之大椎,即二十四骨之内,椎者垂也。肩井及左右饭匙骨各一片。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妇人各十四条。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作四行样。手足骨各一段,男子左右手腕及左右臁筋骨边皆有髀骨,妇人则无。两足膝头各有软骨隐在其间,如拇指大。手足板各五缝,手足拇指并足第五指,各二节,余四指各三节。尾蛆骨若猪腰子,仰在骨节下。男子者,其缀脊处凹,两边皆有尖瓣,如梭角,周布九窍;妇人者,其缀脊处平直,周布

六窍,大小便处各一窍。

三、骨骼图解

正面图解

1.前头骨,2.颅顶骨,3.颞颜,4.上腭骨,5.下腭骨,6.胸骨,7.肋骨,8.脊骨,

9.盂盆骨,10.肩胛骨,11.上臂骨,12.肘骨,13.桡骨,14.尺骨,15.腕骨,16.手骨,

17.指骨,18.股骨,19.大腿骨,20.膝骨,21.胫骨,22.腓骨,23.足骨,24.跗骨,

25.趾骨。

002

背面图解

1.后头骨,2.肩骨,3.脊骨,4.上臂骨,5.桡骨,6.尺骨,7.盂盆骨,8.大腿骨

9.膝骨,10.胫骨,11.腓骨,12.跗骨,13.趾骨。

(以上图均略)

四、卸骨法中十二骨骼主

总论

人身之有骨骱,亦犹屋宇之有梁柱也,乃用以支柱全身柔软之肌肉,而使之营种种之动作也。骨之外面,坚硬平滑,而内部则粗松,色苍白,形状至为不一,方圆长短,无所不有,盖以所居部位之不同,形能亦随之而异,所以各适其用也。

盖其位置固定,不能转动者,如大盖筋骨等是也。可动之骨,大概在四肢骨一类中为多。统计全身之骨,多至三百余枚,彼此连络而成人形,其种类之复杂、名称之繁多,实非片言之所尽。就大部分言之,可以区分为两类,即躯干骨与四肢骨是也。凡头部各骨及脊梁、胸肋骨等,日躯干骨:而手足臂腿各部骨,则统称日四肢骨。卸骨法,则注重四肢骨。在此两类之中,又可能分为若干小部分,每一部之骨数,亦多少不等,有两成对者,有独无二者,有形似而因部位之不同而异名者,种种不一,今且不论。在此二百余枚骨殖之中,又可分为固定骨与可动骨二种。卸骨法,则注重可动骨。固定之骨,大概在躯干骨一类中为多,盖其位置虽亦有一定,而可营种种动作,任意屈伸,如肘、肩、腕、膝、踝等骨是也。进一步言之,凡固定之骨,其功用实为保护内脏之主要部器官而生,且不能卸移;可动之骨,则专司外部转能之事,惟究其骨可动之理,全在筋肉之伸缩为动作,而两骨衔接处之关节,实为骨骼转动之主要关键也。故关节者,为连络二骨而兼司其转动者,即骨骱,俗谓骨环是也,大概分为左右关节、蝶番关节、车轴关节等数大类。而肩胛、臂肘、膝白头各关节分属之。故卸法,以卸法、捏法,将可动之骨关节斜歪或脱白,使于瞬间发生剧痛,而施以上骨法,以柔法、推法,将斜歪、脱白之骨上之,则不至受伤。肩胛臂肘等,实为人身最大之关节,其骨端之形状及转动之情形亦各各不同,惟二骨之相接,必分阴阳两种情态,阳为骨端,凸出其外,阴为骨白,凹入于内,尚有两阴中隔骨者,其白之形状,虽各部不同,要皆与互相衔接之骨端形状完全相同。而骨端之入白,如重凿柄之故,而得活动随意,不致有抵触之虞。关节如受捏卸,则骨端离白,必使被卸之一部,失其转动之能力。如两白中接以骱者,骱稍有斜歪,则其一部,亦必失其活动之效力,此卸骨法之所以重于关节也。在骨端与骨白之间,必有软骨为之连络,此软骨之效用。一

可以连缀二骨,使之切合;一以防骨端与骨白之相磨而受损伤。此等软骨,其质地极

为柔软,且富有伸缩之力,又足以助骨之活动也。此骨频类乎筋,包缠于骨端白外面,

而使两相切合。吾人于食酱肘后,试取其肘骨,一观其状,即可了然矣。

今附卸骨法中十二主骨之形态及关节之部位,述之于下。

(一)项骨

此骨在头骨之前面下端,即俗谓下巴是也,与头骨衔接,其关节转动极其灵敏。最合于卸骨之法,更适于救急之术也。

(二)锁骨

此骨之位置,在胸廓之上端,与胸骨及肩胛相衔接,因其细长弯曲而如锁形故名。此骨于运动及一切操作功效极大,而足以辅助肩臂之各骨也。此可以用卸法。

(三)肩胛骨

此骨之位置,在胸廓后部之上方,左右各一,俗名饭匙骨,又名哈拉把骨。其形为扁平,三面有角而角度不等,与锁骨及上膊骨相接合,至前面而成肩胛窝,亦称肩井。此骨又似蝶翅形,前后皆可卸。

(四)肘骨

此骨居大臂骨与小臂骨之间,盖即臂间接合之关节处也。而司转动者,实为大小臂间之重要关节,其部位在上臂骨下面之一端,与下臂上面之一端接合之中间,肘屈之时,骨即外突,臂直之时,则其处有小陷窝。最合于卸骨法也。

(五)腕骨

此骨又名手根骨,其位置在臂骨与掌之中间,共有舟状、半月、三角、豆状、大小多棱、有头、有钩状等八骨组合而成,其形甚短,皆互相连接,不能单独活动,一块动则其余七块亦必随之俱动也。亦为卸骨法中之大关键也。

(六)手骨

此骨合掌骨、指骨二部,而统称之日手骨。掌骨位于腕骨与指骨之中间,共为五枚,称为第一掌骨、第二掌骨,以数目为序。第一掌最短,而粗大异常,第二掌骨则最长,惟较第一掌骨为细,其余五指微有参差。至于指骨,位居于掌骨之前端,亦以数目为序,而称第一指骨、第二指骨也,共为十四小骨所组合而成。其中惟第一指为

二骨,其余四指皆有三骨,合如上数,各骨相衔处,具有关节司转动。亦左右可卸。

004

(七)髀臼

此为骨之为凹陷,关节相连处。髋骨之位置,本居于骨盆之两侧,而以髀白,即在髋骨之外侧,俗名胯骨,其陷甚深,而成圆白形,即留大腿骨上端之处也。髀白与大腿骨上端相接合,连缀以软骨,而成为大腿关节。此一关节,亦为人身量重要部分,与上部之肩胛骨同一功效,惟外部筋肉较厚,以司全腿之动作。此部可用卸骨制之。

(八)大腿骨

此骨之位置,在髋外侧之下部,上端衔接于髀白,而下端在连接膝盖骨及胫骨者。此骨在人身之管状骨及四肢骨中最为巨大,最要关要。上端与髋骨相接之处,其状如球,其中部则略作三棱形,其在下之一端,则有出之固形,盖一以连接于膝盖骨,其

一则与胫骨相衔接也。此骨之关节处,在卸骨法中极占重要也。

(九)膝盖骨

此骨之位置,适当大腿骨之正中,即与其靠前面突出之圆形相衔接,膝盖骨之下面则与胫骨相连属,故实介于大腿骨及胫骨之中间,惟位居前方,不啻为两骨前面接合处之掩盖也,故名曰膝盖。此一关节,专司腿胫两部分之活动,在卸骨法中,最关重要。

(十)腓胫骨

腓骨在下腿之外侧,与胫骨并行,惟在上之一端,不直接于大腿骨及膝盖骨,而靠于胫骨上端与大腿骨相连之外髁下侧,而在下之一端,则突出于胫骨之外髁之下。此骨为辅助胫骨以支柱下腿之一部而做种种活动者,在卸骨法亦甚重要。胫骨在下腿内侧,与腓骨并行,其在上之一端,紧接大腿骨之下端,前面与膝盖骨相连。于卸骨法,亦甚重要,使其斜歪,而发生剧痛之法也。

(十一)跗骨

此骨亦称足根骨,其位置在胫骨与腓骨之下方,为跟骨、舟状骨、楔状骨、骰子骨等七块小骨互相连缀,接合而成,而与下腿骨之下端各部相衔接,下面则接跗骨。故此骨实介于下腿及足骨之中间,与上部之腕骨相似,惟衔接之形状稍异耳。此骨之关节最脆弱,稍受震激,即易损害或脱白,其所占地位又小,故最合卸骨法。

(十二)足骨

此骨合足跖骨、趾骨二部,统称之曰足骨。其后端接连于跗骨,前端为趾骨,数

005

共五枚。亦有数目为次序,称第一跖骨、第二跖骨,此骨为圆柱型,第一跖骨最短,

第二跖骨最长。趾骨亦冠数目为名,共十四,惟一趾,即大趾骨为二节,其余四趾,

则各为三节。此足骨中之最小部分,亦可施以卸骨法。

第二章

一、寻骱相骨

卸骨法之制人,既重在骨之关节,即骱之连系,是则对于骨骼各部之位置必先完全明了,毫不错误,始能实用,亦正如点穴术、三层功夫、九步练法中之寻经认穴也。如不明于此,决难望其应手奏效也。寻骱相骨之事,在卸骨法中,其重要有如此,然吾人欲能寻骱骨而无误,亦非易事,若不有相当之练习,亦不能熟习,且练习之法,虽不甚复杂,但欲完全了解,丝毫不爽,亦非旦夕间,最少亦须一年苦功勤练习,始能达其目的。

练习此项寻骱骨相之法,亦可分为数步。

起始之时,不妨于读本中求之,先将各骱各骨之名称熟读而谨记之,更于图画中而寻求各骱各骨之部位,按此书籍,医学、伤科中皆可参考,而近来之生理学中尤为详明,附图亦显明易见,较诺旧本木版医书为佳。某骨与某骨相接,某骱与某部相连,以及骱所附深浅、骨所居之反正,皆须熟知。此一步功夫完全后,更进一步,而与识者讨论。或我举一骱一骨之名称为问,命人答其位置及状态,或命人举一骱一骨之名称为问,而我答其位及状态,互相盘诘。遇有疑惑,则可于书本中对证之,此一步功夫,较诸死读硬记,易于进步,亦正如学生之默书,较背诵为佳矣。名称部位,既熟读而谨记,与人互相盘诘,亦可完全无误。然此犹为死法,而非实应用之道,未必能合于实际也,故又须进一步而使之实验。

练习实验之法,宜取死人骨骼一副,即俗所谓骷髅骨,务使各骨齐全,不可稍有缺损,乃将各骨杂乱,使练习者依据其所知之部位,一一凑合之而成为人形,毫无错误而后已。在入手之始,难免有误,习之既久,自能无误。然此种凑合,虽用手法,犹藉目力之辨别。骨骱之为何名,而属于何部也,更须进一步于暗中练习之。亦将骨骱杂乱练习之,信手取一骨,用手抚摩而断定其为何骨骱,当属何部位,乃依其位置而安于地上。如此逐一摸去,将全身各骨骱完全凑合,一无错误而后已。在初时必不能如愿以偿。盖以手抚摩,虽能知其名称部位,然终不若以目力辨之为易也。练习至此,最速亦须一年以上之苦功。凡练至于暗中凑合全部骨骱而无误者,其炼熟可知也。

寻骱相骨之第二步功夫,即捏握自身骨骱。如捏左臂,用右手行之,右臂则用左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