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姜良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急诊学》

【作 者】姜良铎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
【页 数】 318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03
【ISBN号】978-7-5132-4049-9
【价 格】39.00
【分 类】中医急症学-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姜良铎主编. 中医急诊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急诊学》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常用急救诊疗技术三部分,内容包括:中医急诊学的概念及源流、中医急诊学的特点、中医急诊学辨证体系等。

《中医急诊学》内容试读

上篇总论

第一章

中医急诊学的概念及源流

第一节中医急诊学的概念

中医急诊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学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诊断、辨证救治、辨证救护的一门学科。

“急诊”、“急救”、“急症”三者之间在概念上既有关系又有区别。“急诊”是用最短的时间明确诊断,进行抢救治疗;“急救”是指运用各种方法抢救急危重症;“急症”是指各种急危重症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急诊”的概念比较广泛,涵盖了“急救”和“急症”的内容,“急诊”的对象是“急症”,“急诊”的方法是“急救”。“急诊”是纲,“急救”、“急症”是目。

“急诊医学”、“急救灾害医学”、“急症医学”、“中医急诊学”是几个不同的概念,在学科形成和内涵方面各有偏重。急诊医学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的内容,其次是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学。急救灾害医学研究的范围是急救方法、急救运输、急救网络等。急症医学研究的内容是以症状为中心的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抢救方法。中医急诊学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凡临床各科的疾病处于急危重阶段均属其研究的范围。另外,也包括急性中毒及各种危重病综合征等。

第二节中医急诊学的地位

中医急诊学是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不仅是推动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医学学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从临床方面来看,中医急诊学是现代急诊学的重要分支,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

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历代都有治疗急症的名医和名著,如汉代张仲景及其《伤寒论》,后者奠定了中医急诊学六经辨证救治的理论体系;隋唐时期的巢元方、孙思邈及其《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发展了急诊学病机理论,并丰富了临床经验;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百家争鸣,尤其是“金元四大家”在中医急诊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新的创见;明清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兴盛,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急诊学理论,从而推动中

2

中医急诊学

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可以说中医学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急诊学的突破,中医急诊学迈入21世纪的今天,正面临着新的突破,毫无疑问,它将会把整个中医学推上新的台阶。

第三节中医急诊学的源流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其标志就是具有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急诊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形成了急诊医学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它的形成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步形成的。

一、中医急诊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奠基期

先秦两汉时期,正处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历史阶段。许多文献表明,此时中医学已发展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平,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十四种简帛医书等。这一时期标志性的著作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其问世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奠定了中医急诊学的理论基础,在该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相关急症的疾病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治要点,同时对中医急诊学临床辨证思维有了纲领性的认识。

(一)对急危重症病名的规范整理

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对急危重症的命名均冠以“暴”、“卒(猝)”、“厥”等,以区别于非急诊疾病,如“卒中”、“猝心痛”、“厥心痛”、“暴厥”、“薄厥”、“暴胀”、“猝疝”等。许多疾病病名已具有了固定的含义,至今仍在沿用。如“猝心痛”一病基本上涵盖了现代医学所谓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即现代急诊医学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另外,《黄帝内经》时代就有了形体病、脏腑病、风病、寒病、暑病等疾病分类的雏形,为后世各专业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对急诊的临床表现描述的客观性

客观翔实地描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黄帝内经》的一大贡献,许多疾病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如《素问·举痛论》详细地描述了五脏猝痛的临床表现。《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其后触其心…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真心痛,心痛甚,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较详细地记载了厥心痛、真心痛、真头痛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现代医学所讲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相当吻合。《灵枢·痈疽》:“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在当时的情况下,较详细地记载了本病的病情和预后。除此之外,《黄帝内经》还较详细地专题论述了热病、狂病、癫病等,有些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上篇总论第一章中医急诊学的概念及源流

3

(三)奠定了中医急诊临床辨证思维

《黄帝内经》一书奠定了中医学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同时对中医急诊学的临床辨证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在诊断方面

(1)以外知内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谈到:“以此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以表知里是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思维方法,在急危重症方面尤为重要,依据内外整体联系的理念,发挥医者望、闻、问、切的基本技能,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科学思维,以防误诊误治,这种方法是任何现代诊查方法无法取代的。

(2)三才并察,四诊合参三才指天、地、人三者,三才并察是中医学诊断疾病过程中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患者是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与天、地相关联的,只有三才并察才能全面地诊断疾病。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谈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变言化者,通神明之理。”四诊合参,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言:“彼此反观,异同互证,而必欲搜其隐微”,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综合分析,以保证诊断内容的全面性、可靠性。

(3)知常达变《素问·玉机真脏论》:“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恒为常,奇为变,知常才能达其变,关键在于掌握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病机特点。

(4)审证求因《灵枢·外揣》篇中谈到的“司内揣外”、“以近知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患者对病邪反应确定性原则,通过病证的外在表象,推知病因。如患者有头身困重、口黏呕恶、便滞不爽的临床特点,可推知其为湿邪所伤,据此可制定治法,确定方药,达到治疗的目的。

2.在治则方面

(1)治病求本,观其所属本者,致病之原。人之所病,或表,或里,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皆不外阴阳,必有所本,这是《内经》中最为重要的治则,只有通过运用“四诊”的手段,翔实地掌握反映疾病本质的证据,即临床表现,观其所属,才能正确地求其本,可以说辨证的过程就是求本的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大要曰:审察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后世各家无不奉其为圭桌。如《类经·论治类一》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的歌决,生动地体现了治病求本的要妙。

(2)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保持机体阴阳的和谐统一,是人体正常的状态表现。导致疾病的关键是致病因素和抗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阴阳失调而产生病理状态,因此通过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平衡,称之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3)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在论及治法时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引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就是所渭的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是将随机用巧的原则引入医学,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根据病变中邪正交争、上下浮沉、内外出入的自然趋势,顺水推舟,既能驱邪外出又能避免耗伤正气,事半功倍。

4

中医急诊学

(4)异法方宜,个体治疗《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得病之情”就是了解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知治之大体”就是掌握因地制宜的施治原则,实质上就是治疗的个体化。

(5)善治未病《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含义之一是既病防变,要求医者洞察疾病的演变趋势,抓住时机,早遏其路,化解病邪,争取疾病的良好转机,控制病情的恶化。《难经》中“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及叶桂《外感温热篇》中“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尔”均体现了《内经》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其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四)初步形成了中医急诊病机学

《内经》时代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急诊学的病机学的特点,并一直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邪正盛衰《素问·通评虚实论》中首先谈到了虚实的病机概念,即“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后世各种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为医宗之纲领,万事之准绳,其言若浅易明,其质若深难究。《素问·刺志论》中进一步谈到了虚实的概念:“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可见《内经》已经完全形成了重要的“虚实”病机学说,并指导后世各种学术的发展。

2.阴阳失调阴阳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概念,阴阳学说又是重要的中医病机学说后世把它视为“八纲病机和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调《内经》也称之为“阴阳不和”、“阴阳不调”,针对急诊医学的特点,提出了阴阳俱衰、阴阳逆乱、阴阳格拒、阴阳离决的基本病机。

除此之外,《内经》还论述了气血津液失调、六气致病、脏腑病机等,初步奠定了中医急诊的雏形。

(五)抢救治疗方法强调针刺的重要性

综观《黄帝内经》,在治疗学方面主要强调针刺、灸法等的应用,尤其体现在急救的领域。在药物方面,《内经》十三方实际多是急救的重要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疗怒狂阳厥证等。《黄帝内经》更重视针灸方法的具体运用,认为针灸、砭石治病奏效快,可应急。

(六)奠定了中医急诊药物学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收载中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医急诊药物学的理论基础。

二、中医急诊学临床理论体系的形成期

两汉时期,中医临床医学已有了相当的水平。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看到其家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发出了“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的感叹。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对东汉以前的急诊急救理论和经验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不仅创立

上篇总论第一章中医急诊学的概念及源流

5

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同时又是研究中医急诊学的专著,真正地推动了整个中医学学术的发展,把中医急诊学的学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张仲景以外感疾病(伤寒)为基础,首次提出了“六经辨证学说”,建立了中医急诊学的“辨证救治体系”,对后世各学科的辨证论治体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经辨证体系”不仅体现了六种不同疾病的危重状态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且各自相互独立存在,即所谓的“传变”、“合病”、“并病”、“直中”等,是一种高层次上的辨证论治体系。

在治疗上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学术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创造性地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及理法方药。如以麻黄汤为主的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的和法,以瓜蒂散为主的吐法,以承气类为主的下法,以白虎汤为主的清法,以真武汤为主的温法等,至今在临床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张仲景论治急症不仅重视疾病的本身,更重视疾病危重期的状态及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恒动的、辨证的、整体的观点来论述,“六经辨证”就是一种对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关联的六种不同的疾病危重期的状态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为后世各家研究中医急诊学提供了典范。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彻底摆脱中医急诊急救理论与临床脱节的现象,使其诊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方可使,有药可用,临床疗效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此外本书还记载了猝死、食物中毒等的急救方法,为中医急诊急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急诊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兴盛期

晋唐时期,中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急诊医学逐渐兴起,以葛洪、巢元方、孙思邈为代表,不仅推动了中医学临床理论的发展,同时对中医急诊学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晋朝著名的医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又名《葛仙翁肘后备急方》,书名“肘后”表示随身携带之意,是第一部中医急诊手册。本书收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治疗急症的经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大至肠吻合术,小至蝎虫咬伤,“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在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在病因学上,葛洪重点论述了“毒”、“疠”的概念,认为“毒”、“疠”与“六淫”不同,“不能如自然恶气治之”。提出了“疠”具有传染性,在处理方面应该采取“断温病令不相染”的隔离方案。认为“毒”具有致病的特异性,有不同的种类,如“寒毒”、“温毒”、“恶毒”、“狂犬所咬毒”、“蛊毒”、“风毒”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毒”的概念。

其次,在诊断学方面,《肘后备急方》十分重视“目验”的重要意义,重视客观体征的检查。如对黄疸的诊断采用了“急令溺白纸,纸即如柏染者”的验溺实验诊断方法。注重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癫狂”与“癫痫”的诊断时指出:“凡癫疾,发者仆地吐涎沫”,“凡狂发者欲走。”重视证候的动态观察,主张急诊首先“穷诸症状”,如对水肿的观察,“先目上肿”,继之“胫中肿,按之没指”,再者“腹内转侧有节声”,这种动态观察疾病的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确切的信息,对临床诊治十分重要。最后对急危重病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层次分明,易于掌握。

6

中医急诊学

第三,在治疗抢救方面,提出了“急救治本,因证而异,针药摩熨,综合治疗”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自缢患者的抢救手段,可惜后世学者没有真正在临床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首先记载了蜡疗、烧灼止血、放腹水、小夹板固定等急救技术。如在《治卒大腹病方第二十五》中谈到:“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空合,须腹减乃止。”是最早放腹水的方法。

第四,发现了一些药物的特效,如青蒿治疗疟疾,汞剂治疗蛲虫病,羊肝治疗雀目暴盲等。青蒿治疗疟疾是《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的,在《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云:“青蒿握,以水二斤,绞渍取汁,尽服之。”根据这一疗法,药学专家用青蒿提取青蒿素选用鲜品绞汁而药效显著。

《肘后备急方》不但使中医急诊学在病因学、诊断学上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急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世研究晋朝以前的急诊急救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隋唐时期,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共载病种67类,1739种证候,其中急诊病证占四分之一以上,急症证候占六分之一左右,可以说中医急诊学病因病机学说起源于《诸病源候论》。另外本书在疾病诊断上首次采用了疾病统领证候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急症的病因方面,在“三因”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津液紊乱,如在论述消渴的病因时云:“五脏六腑皆有津液。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生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巢氏明确地将消渴病、水肿病等归属于津液紊乱的范围。

此外,《诸病源候论》一书十分注重冻伤、烧伤、溺水等物理性致病因素的研究,如《疮病诸候》云:“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滞,因即烼伤。”在《汤火烧候》中谈到:“凡被汤火烧者,初勿以冷物及井下泥、尿泥及蜜淋拓之,其热气得冷即却,深搏至骨,烂人筋也。”此外,对脑外伤也有深刻的认识,如在《被打头破脑出候》中云:“夫被打骨陷伤脑,头眩不举,戴眼直视,口不能语,咽中沸声如炖…口急,手为妄取,一日不死,三日小愈”。

孙思邈是晋唐时期著名的大医家,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急诊医学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书中除“备急方”27首专供急救之外,差不多每一门中均有一些急救的名方,至今仍广为应用,如犀角地黄汤、苇茎汤、温胆汤等。

此外,孙思邈在急诊医学的疾病分类上按学科分类,科学实用,至今仍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对急性出血、急性腹痛、暴吐暴泻、厥脱等的论述,颇为详尽。对急诊的治疗倡导综合疗法。一是内服与外用结合,如采用药物内服、熏、洗、敷、贴等多种方法。二是针灸、按摩与药物相结合。他认为:“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则病无所逃矣”,“故知针知药,乃是良医”。三是药疗与食疗相结合。在急救技术上,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导尿术的医家。

可以说晋唐时期不仅出现了中医急诊学的专著手册,同时在理论上、急救技术上也有较大的进步,对后世急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