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文化导论》梁少帅,苏亚哲,徐苏林,孙晓红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养生文化导论》

【作 者】梁少帅,苏亚哲,徐苏林,孙晓红著
【页 数】 267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03
【ISBN号】978-7-5132-4011-6
【分 类】养生(中医)-文化
【参考文献】 梁少帅,苏亚哲,徐苏林,孙晓红著.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内容提要: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对中医文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既注意反映中医养生的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突出中医养生的特点,又注意吸收国内外新研究成果,体现先进性与时代感的有机结合。《中医养生文化导论》包括中医养生文化的理论指导、中医养生文化的主要形式、因时制宜的养生方略、因地制宜的养生方略和因人制宜的养生方略等内容。它既是中医养生文化内容的系统阐述,又是中医养生实践的指导范本。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内容试读

…””绪

论·1

绪论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采取能够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养身体的活动。历史上,我们的先辈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提出和发明了一系列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理论和方法,并使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或民族、企业、家庭等)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技术以及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内容。文化的基本内涵,既包括内隐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规范,也包括外显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创造物。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中医养生文化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人类生、长、壮、老、已的规律,阐明如何颐养身心、增强体质,达到更好的生存状态、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活动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作“养生之道”。

一、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简史

从历史上看,中医养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漫长的。中医养生文化产生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养生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以下几个大的历史时期。

2·中医养生文化导论。…

(一)中医养生文化在上古时期的萌芽和发展情况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里,我们的祖先通过自己的劳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种族的生存与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火种的发现和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人吃熟食,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而且也防止了某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火还可温暖人体,使人类战胜严寒。除此以外,我们的祖先还懂得了灸、熨等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

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懂得了居处环境的重要性。因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国的先民便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要进行一番选择,要“观其流泉”(《诗经·大雅·公刘》),以定新的居处。上古时期,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对居住地域环境条件的选择了。不仅如此,由于“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庄子·盗跖》),古人筑巢穴、栖木上是为了躲避野兽,以防猛兽的伤害。而为了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则“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憎巢”(《礼记·礼运》)。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之变。在火种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则又进一步懂得了筑房舍以安居,开窗户以透光、通气,如“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礼记·礼运》)。

劳动是人类使用工具来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在原始社会,人类靠劳动寻觅食物、获取火种、制造工具、修筑巢穴,以充饥、御寒、躲避野兽、维护生命。同时,人类在劳动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身心,强化了功能,推动了自身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人类逐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体生命规律,学会了运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改善生活环境,强壮身体,充实生命,延长寿命。

从广义上说,远古时代,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灸等)、居住条件与衣装的改善等,都与人类防病有关。我国今存最早且比较系统的文字甲骨文上,已有一些机体功能和疾病的记载,还有一些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当时已

·绪

论·3

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思想的萌芽。这个时期,我国人民的养生思想萌芽了。

(二)中医养生文化在先秦时期的形成、发展情况

《周礼》载有“食医”,并对饮食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做了明确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对养生的记载更具体了,例如《左传》开始重视四时、五节、六气等与健康的关系,还注意到房事起居与养生的关系,指出“近女室,疾如蛊”。《古今医统》载:“服饮药饵”,“寿皆百岁,面如童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发展。道家“归真返璞”“清静无为”的理论,对后世养生文化影响巨大。例如《老子》说:“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刻意篇》说:“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管子认为“精”是气的物质基础,是人的生命之源泉,故主张存精以养生。《管子·内业篇》曰:“精气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管仲还提出“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这个具体的节欲存精方法。《吕氏春秋》强调精、气、神和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尽数篇》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吕不韦主张动以养生,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还认为,气不宣达与血脉壅塞都是不能长寿的原因,所以“作为舞以宣导之”。子华子也是主张动而养生的,他认为:“营卫之行,无失厥常,

六府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敝。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孔子则主张动静结合以养生。《孔子家语》载:“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夫。”此外,诸子还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子则主张主动地与自然相适应,“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荀子则更积极地主张改造自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

《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与实践,对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做了细致的观察和精妙的概括,对衰老的机理有深入的认识,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对于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强调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提高防病、防老机能;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中医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中医养生文化在汉唐时期的成型和发展情况

这个时期养生领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等养生长

4·中医养生文化导论·…

命方法大行其道,房中术之类养生方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医家和养生家。“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中医临床名家,他很重视养生,曾抨击那些平时不注意摄养身体的人,“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救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命以养其生”,他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以及“饮食禁忌”等具体的养生原则。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认为,积极的体育锻炼是却病延年的重要途径。“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根据古导引法,他创造出“五禽戏”。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设养生专论,有寿命与遗传相关的创见:“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

两晋至隋唐,佛、道两教盛行,也影响到医学和养生。陶弘景、葛洪、孙思邈等医家,在哲学上信仰道家思想,属道家学派。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都是道家养生学的重要著作。当时,炼丹、服石之法虽然还有坚持者,但批评者更多,张华《博物志》即用实例揭穿方士的骗术,否定得道成仙之说。嵇康《养生论》提出神仙是不可学得的,主张从弃厚味、服补药、饮清泉、浴阳光、节色欲等方面进行养生。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以自己亲身经历教育后代不要学神仙,而要“爱其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温,禁忌食欲,将饵药物”,便可“遂其所禀,不为天折。”唐朝孙思邈本着“不违情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钙可行”以及“易则易行,简则易从”的原则,对养生之道做了具体详尽的论述,他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提倡食疗,又主张药治,既要求简朴,又注意卫生,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绝欲。衣、食、住、行以及道德修养都有涉及,还专题讨论了老年保健至今尚存的养生学专著,以两晋至隋唐这一时期为最早,计有晋·许逊《灵剑子》、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隋·巢元方《巢源补养宣导法》、唐·司马承祯《天隐子养生书》、唐·施肩吾(栖真子)《养生辨疑诀》、唐·王焘《外台辑养生导引法》等,共十一种。其书佚存目者,尚有张湛《养生集要》、王仲丘《养生纂录》、高福《摄生录》、郭霁《摄生经》、斐煜《延寿赤书》、郑景岫《四时养生论》、穆殷《四气摄生论》等7种。

(四)中医养生文化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

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流派涌现,推动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刘河间在《原道论》中强调:气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

·绪

论·5

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他认为当时常用的调息、导引、内视、咽津等养生法,其机理在于调气、定气、守气、交气,起灌五脏、和阴阳的作用。朱丹溪改弦易辙,强调阴精对人体的作用,认为人之一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在治病与养生上都以滋阴为主。朱氏认为,随着年龄增大,其阴更衰,故老年病,更多由阴虚造成。他著《茹淡论》,主张老人饮食清淡,避免因“厚味”助“阴火而致毒”。由于对阴精的重视,朱氏特别强调节欲,提倡晚婚,著有《色欲箴》。另外,严用和倡“补脾不如补肾之说”,认为“肾气若壮,丹田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养生方》)。严氏补肾之说,为后世广泛运用补肾法抗衰老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时期的养生著作,今存者计有宋朝的11种:李防的《太平御览·养生篇》、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和《养生月览》、佚名的《养生秘录》、蒲虔贯的《保生要录》、姜蜕的《养生月录》、韦行规的《保生月录》、愚谷老人的《延寿第一绅言》、赵希鹄的《调燮类编》、陈直的《养生奉亲录》。另有文人学士所著养生名篇,如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陆游的《养生诗》等。元朝的养生专著共有七种:丘处机(长春子)的《摄生消息论》、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王珪的(洞虚子)《泰定养生主论》、汪汝懋的《山居四要》、瞿佑的《居家宜忌》和《四时宜忌》、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其中,《泰定养生主论》主张从幼年开始注意养生,所论自幼及壮至老调摄有序,他的思想与现代关于人的衰老论点暗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一些子集或笔记文学中,也散见养生的文章,如宋代任元受、初虞世《老学庵笔记》中,有很多专治老年病的叙述。

(五)中医养生文化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情况

由于养生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专著比较多。明代的养生专著甚多,因年代较近,大多今日尚存,仅按《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即有六十余种,其中,冷谦的《修龄要旨》、万全(密斋)的《养生四要》、高濂的《遵生八笺》、胡文涣的《养生集览》、李士材的《颐生微论》、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及《正统道藏养生书选录十六种》《洪缏集刊养生书六种》《格致丛书·养生书选录十二种》《夷门广牍·养生书选录三种》等比较重要。

在明代,有些颇具影响的养生理论与作法,反而不在养生专著之中出现,例如李诞《保养说》力驳佛、道唯心的养生说,认为《黄帝内经》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是养生的正宗,他提出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寡言语等具体养生法。张景岳在《类经》“摄生类”中汇集了《黄帝内经》的论述并加以阐发,而他自己关于养生的创见,则集中地

6·中医养生文化导论·…

体现在《治形论》中,他首先批判了老子“使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消极厌世的人生观,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认为形是神和生命的物质基础,因而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张介宾《治形论》)张氏之前的养生家多重养神,从未明确提出“养形”的主张,张氏此论确为创见。张氏的养形重在精血,“精血即形也”,他常用温补药以养精血,成为薛立斋之后温补派首领,他所创的左归饮、右归饮,就是补阳气和阴精、防治老年病常用的名方。赵献可继承薛立斋、孙一奎之说,创造性地发挥了命门学说,他指出:“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生者、治病者均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赵氏对许多疾病都用水火阴阳来概括,治疗则以六味丸、八味丸为主方。李士材的论点比较全面,他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分水火论治,后天分饮食、劳倦论治的观点。明末汪绮石《理虚元鉴》所称的虚劳,即包括了老年病,他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在防治方面,提出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等理论。六节以

七情内伤为主:“其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八防以六淫外感为主:“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明代还有龚廷贤和龚居中两个御医,对养生理论也有较大贡献。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不但阐发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把重要者编成口决,流传较广。他还编写了《衰老论》,对人衰老的原因做了专题研究。龚居中著有《万寿丹书》,分延龄、安养、饮食三篇,亦颇多发挥。

清代的养生理论没有质的飞跃。有关养生的著作大约有六十多种,以曹慈山《老老恒言》、汤灏《保生编》、叶志先《颐身集》等较为重要。非专著的养生论述,则以徐灵胎与叶天士的有关论述最为重要。徐灵胎虽是崇古尊经的学者,但在寿命问题上却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寿命在受生之时已有“定分”,这定分就是元气,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元气的盛衰,所以强调“谨护元气”是养生、治病之首要。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三百多例老年病的治验,他提出人在六十岁以后身体状况以“肾虚”为主的观点。他对一些老年病的病机,常有精到的阐发,如认为老年中风是“高年水亏,肝阳升逆无制”“有年下亏,木少水涵,相火内风旋转”,并据此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的著名论点。养生方面,他认为“颐养功夫,寒暄保摄,尤当加意于药饵之先”,还特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