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医 看中医如何诊病》臧俊岐|(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图解中医 看中医如何诊病》

【作 者】臧俊岐
【页 数】 198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5
【ISBN号】978-7-5390-5972-3
【价 格】45.00
【分 类】中医学-图解
【参考文献】 臧俊岐. 图解中医 看中医如何诊病.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图解中医 看中医如何诊病》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章为中医基础理论入门,首先让读者了解中医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为中医诊断入门,让读者了解中医是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诊断疾病的;第三章为中药的入门,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中药更健康;第四章为经络穴位的基础知识,经络穴位理论可以说是很独特、很神奇,也很源远流长的一部分,历代医家都对经络的使用推崇备至;第五章为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蕴含了中药治疗以及穴位治疗。

《图解中医 看中医如何诊病》内容试读

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快翻开本章了解一下中医入门的基础理论吧。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每个中医初学者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第一章中医入门:基础理论一点通

002

阴阳调和,百病不生

阴阳说是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中医学虽然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

认识身体的阴阳

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其实就是阴阳五行的思想在人体上的应用。

《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保命全形论》日:“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怎么分阴阳呢?《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皆为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我们把阴

003

阳比方为传统生活中的男女,男为阳,女为阴,来解释这句话。男女为一融合的整体,在内为女,为男人守家:在外为男,为女性的役使。和谐相处,就是健康的身心;失衡,就是酸麻肿痛等杂症。

诊断时辨明阴阳

在临床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多与疾病本质的寒热性质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说明在疾病过程中人体大多存在着病变性质的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寒热真假等病理变化。为此阴阳失调更成为阐释病性寒热变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病机,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阳盛临床表现多见壮热恶热、躁扰不宁、面红烦渴、便干尿黄、苔黄脉数等实性热性症状。

阴盛临床表现多见四肢厥冷、恶寒喜暖、脘腹冷痛,或泄泻水肿、踡卧少动、口淡不渴、痰液清稀、苔白脉迟等实性寒性症状。

阳虚临床表现则是阳气虚衰温煦周身功能减退,阴寒相对亢盛,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精神萎顿、倦卧少动、脉象无力,以及下利消谷、小便清长、水肿发作等证。

阴虚临床表现为阴液不足,失其滋润濡养之功,可见口干舌燥、咽干唇干、皮肤干燥、便干尿少、舌红少苔、形体消瘦、盗汗、脉细数,以及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颧红升火等证。

阳盛格阴临床可见胸腹灼热、恶热、口干舌燥、烦渴而喜冷饮、便干溲赤,红苔黄等内热症状,同时可见手足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

004

阴盛格阳临床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虚寒症状,同时可见身热而欲盖衣被、面红如妆、脉大但按之无根等假热之象。

阳盛耗阴临床可见口舌干燥、口渴、便干尿赤而少、皮肤干燥等阴液不足失其濡润之证。

阴盛损阳临床可见畏寒肢冷、面白溲清、便溏等阳虚失于温煦,以及多种机能减退症状。

阳损及阴临床多表现为虚寒证与虚热证并见,但以虚寒症状为主,虚热症状次之。

阴损及阳临床表现亦为虚寒证与虚热证并见,但以虚热症状为主,虚寒症状次之。

亡阳临床可见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畏寒踡卧、精神萎靡、神情淡漠、甚则昏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虚寒并伴衰竭危象的症状。

亡阴临床可见汗出如油、汗热而黏、手足温、喘渴烦躁,或昏迷澹妄、形瘦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唇舌干裂、舌红而干、脉虚数无力等虚热而见衰竭危象之证。

治疗时调和阴阳

阴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行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有余之证。由于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

阳或益阴之法。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

别的偏装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补阴即所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壮水制火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如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此非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故当滋养肾水。《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如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衰则现阳微阴盛的寒证,此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故治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06

损及阴、阴损及、阴供损的治疗原则:补阴,补阴配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治阳要顾阴,即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补阴(补阳配阴):阴损及阳侧则应治阴要顾阳,即在充分补阴的基础上补阳(补阴配阳)冫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以纠正这种低水平的平衡。阴阳偏衰为虚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或“虚则补之”。

中药药性有阴阳

阴阳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阴阳适宜的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

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

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属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

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