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

【作 者】(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
【丛书名】经济学名著译丛
【页 数】 794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21.10
【ISBN号】978-7-100-20121-6
【分 类】经济思想史-研究-世界
【参考文献】 (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 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内容提要:

本书缘起于悉尼·温特劳布独力编写一部介绍经济思想发展趋势的想法。后来演化为由温特劳布组织发起,由20世纪70年代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共同撰写完成的一部集对经济思想过去发展脉络的概括、对经济思想发展现状的评介,以及对经济思想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于一体的包罗经济思想万象的文集。本书涵盖了货币、增长、分配等众多经济学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均有两到四篇精彩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论述;最后一部分为专论,其中有深入探讨当时经济领域中诸多热点问题的七篇优秀论文。

《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内容试读

前言

我讲授过多年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是经济学发展前沿。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一些尚未纳入标准课程体系的最新专题研究或者期刊文章。最初,我本打算把多年来日积月累写就的备课笔记汇编成一部介绍经济分析发展趋势的批判性综述。于是,大概十年前,当我不再讲授这门课程时,我便开始着手准备:把之前潜心钻研的经济分析思想过一遍筛子,设计出各个拟详细阐述的专题,再将各专题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无论好坏,一部个人专著至少可以提供一套前后统一的评价标准。然而,出于健康方面的原因,我不得不考虑放弃独立完成这部综述的计划。当我无法履行出版合同已成定局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总监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及其同事约翰·麦圭根(John McGuigan)欣然同意,我以编者的身份,按照原定专题的设计向学界同人发出写作邀请,收集一批大致涵盖了各专题主要内容的论文,再将它们结集成书。

这便是本书这些应邀写就的论文的渊源。当我阅读这些提交上来、构成各章内容的论文时,我承认它们超出了我原本不抱多大希望的预期:大量优秀的文章使这部综述精彩纷呈、大放异彩。它们涉猎的内容已不仅仅限于单纯地对经济思想现状进行评估了。

2

前言

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经济学界出版问世的文献著述浩如烟海、灿若群星。我想,在这样一个学科领域里,一部论文集会比一部个人专著更有价值,也会给读者带来更多收益。忆往昔,我曾经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可以将各大经济学期刊和专题研究中的几乎所有文章精读一遍或者至少浏览一番;现如今,我却对那些读书无类全情投入的当代读者所面对的艰巨阅读任务感到不寒而栗。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专业出版物铺天盖地、盈千累万,即便是求知欲最难以满足的读者也会感到应接不暇,即便是学术使命感与专注力最为强烈的学者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我们只能对学界后辈抱以同情了:他们任重而道远,既要回望历史、饱读昔日前辈的鸿篇巨著,又要与时俱进、把握当代学界的发展动向。

我还讲授过一门相当标准的研究生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思想史。我坚持的教学原则是,学生们必须阅读杰出经济学前辈的原著。在与本书的受邀撰稿人通信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类课程(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勉强全面地介绍了马歇尔思想,然后便蜻蜓点水般将随后出现的大部分经济思想片段一掠而过,不仅浅尝辄止,更有许多遗漏。显然,在当代以技术为中心的博士课程中,这种经济思想史遭到了大量的删节。

自从马歇尔著书立说以来,有8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的跨度大约相当于从萨伊(Say)时代[或者早期的马尔萨斯(Malthus)时代]一及前李嘉图时代(pre-Ricardo)一到马歇尔时代。在萨伊至马歇尔这个较为早期的时代里,经济学家的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经济学本身却经历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演进过程: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激进”学说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的

前言

3

严谨理论,从西尼尔(Senior)和穆勒(Mil)的“微调性改良”发展到马克思(Marx)的革命性转变,从边际效用说的异军突起发展到更加平和、宽泛的马歇尔新古典理论的大融合。

自从马歇尔用“作用时间”(functional time)取代“日历时间”(calendar time)(马歇尔学派的一项剩余遗产),我们的经济思想又向前演进了一个世纪。1950年以来,经济学界显现出两大动向:一是凯恩斯提出了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从数量方面来衡量收入或消费需求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情况;二是公众或许已把经济学当作一虽说不是奉为一一一门同心协力、解决问题的学科。经济学家已被认同为学有专长的专家,专门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一对此,马歇尔,想必还有马克思,已在其著述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达过敏锐的判断力。马歇尔在其著作的第一章就大胆提出了以下思想:通过经济学研究,贫困问题有可能得到缓解。但这种观念已然陈旧而过时,因为贫困问题依旧严峻而普遍,尽管当代富裕的发达经济体对经济学处方毫无起色、不见疗效的普遍感知不如马歇尔时代的经济体那般强烈。

通常说来,作为本书的编者,我可以借此机会,简要勾勒一下我所认为的各章应该涉猎的适当范围,而不是让撰稿人仅限于所指定的章标题中隐含的明显思想进行写作。但是,与我一贯的作风一样,我的授意总是少之又少;应邀撰文的学者尽是学界的名家大师,用不着我来指指点点、佯装指挥、带领引路。我从最初对各章内容的说明中引述了几个段落,这样做并不是要保留一份通信交流的存本,而是使读者能够据此估量本书的写作意旨、判断目标的完成情况:

4

前言

请记住,在对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的海量文献进行评估

时,评估的客观程度有多大,取决于心有偏向性的经济学家。

对海量文献评估的目的不是要提出支持和倡议,而是为进行解读和说明。各章标题表明,我力求兼收并蓄,把主要经济学派的观点主张悉数收录进来;这样做是着眼于教育目的的。而且,本论文集的读者定位是至少先修了中级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我建议,数学方面的内容应控制在初级水平(在大多数篇章中),至于其中涉及的推导证明过程,简短一些的请移至脚注之中,烦琐一些的…就直接推介其他参考资料。

每章的篇幅控制在6000字左右…需要重申的是,本书的读者定位是学生,而非专家。

然后,我又提出了以下这个想法:

假如您所在的大学要求您下周就要做一次讲座,讲座的内容正好是本书指定您撰写的那个主题。您想向学生传递哪些重要的主题思想,以便他们能够领会当代经济学分析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950年前后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经济思想环境之中?当前盛行的观点立场会如何发展演进?有哪些一代宗师?有哪些未解之题?

我承认,最后这项说明更多是为了吊胃口、博悦纳而采用的雕虫小技。当然,学者们撰写指定主题的文章所耗用的时间必定多于我们大多数教授准备一周课程的内容通常所耗用的时间,但是,这

前言

5

项说明至少传递出我为本书设定的基调。在我阅读它的时候,我希望它让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会普遍承认本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鉴于我对其中的许多主题持有我自己的观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已在合理的容忍限度内,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已将重要“学派”纳入到大多数标题之下,已把经济学家用以处理特定问题的理论要义传递出来。如果我在某些篇章的导言部分纵容了自己、阐述了一己之见,我恳请读者多为宽恕。请记得,我曾经是打算亲自执笔撰写全书内容的。

显而易见,本书是按照主题内容而非年代序列谋篇布局的。诚然,经济思想史通常是以著书立说者为导向安排篇章结构的,但是,这种流于俗套的编写体例无法服务于我心中的想法。经济思想是从大约1950年开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突进到了现代阶段的,由此看来,在本书开篇的几章里,以时间为线索来介绍1950年之前的经济思想还是颇为妥当的。

本书提供的参考书目,不仅为重大理论领域的后续研究绘制了蓝图,也给在校学生或新任老师的额外阅读提供了指南。对于本书大多数篇章而言,读者完全可以择一而读,而无须依仗对前一章的了解,从这层意义上说,大多数篇章都是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的。显然,经济学本身又是一门大一统的集成性学科,从这层意义上说,本书各个篇章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总之,本书的篇章结构是我认为最佳的谋篇布局方案,但读者在使用本书时无须循规蹈矩地按照它的篇章设定依次逐章阅读。

向所有亲力亲为、志同道合的撰稿人致以谢意,一直是令我欢心惬意的事情。他们精深的学术造诣使我的任务变得十分轻松容

6

前言

易。我只是偶尔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者间或给出一些任由他们取舍的只言片语。整个合作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令人不快的事情,正相反,至少于我而言,自始至终都心情舒畅、受益良多。事实证明,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的一也为了赶上交稿的截止日期,31位观点各异的经济学家通力合作、团结一心。或许,这就是我们取得的最大成就吧。

我要感谢约翰·麦圭根,他不仅促成了我与各位撰稿人的书信往来,还总是向我伸出体恤支持的双手。我还要感谢出版社编辑桑德拉·德克特(Sandra Dechert)小姐,她不仅高效能干,还平易近人。

我将引自真正的学术“革命者”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的那一段话用作提醒,而非献词。尽管我认为杰文斯稍微有些“固执己见”,就像他对李嘉图的描述一样,但是,他的言语如今依然充满着生命力,尤其是在这个墨守成规的时代里,经济学家过于依仗“权威”来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当下,由于未能设法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我们的学科十分容易遭到抨击。值此之际,杰文斯的言语仍旧恰如其分、言之有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持异议者,而不是自我标榜、万事皆好、盲目乐观的好好先生和唯命是从、马首是瞻、俯首帖耳的乖乖弟子。

我倒是想题写一篇献词,献给那些具有感召力、洞察力和自由之灵魂的学者,例如,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加尔布雷思(J.

K.Galbraith)。他们应该从引自杰文斯的那段话中体察到一种对于他们的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意。我本人毫不掩饰我对他们的钦佩和仰慕,他们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努力将经济学从“一贯正确”的神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