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民间童话 形式与本质》(瑞士)麦克斯·吕蒂著;户晓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洲民间童话 形式与本质》

【作 者】(瑞士)麦克斯·吕蒂著;户晓辉译
【页 数】 278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8.11
【ISBN号】978-7-5545-4734-2
【分 类】童话-文学研究-欧洲
【参考文献】 (瑞士)麦克斯·吕蒂著;户晓辉译. 欧洲民间童话 形式与本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8.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欧洲民间童话 形式与本质》内容提要:

《欧洲民间童话:形式与本质》是瑞士著名学者麦克斯·吕蒂(MaxLüthi,1909-1991)的代表作和“奠基性著作”,它不仅是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界公认的名著,而且被誉为最伟大的成功之作和20世纪文学科学的基本著作。该书采用现象学方法研究了欧洲童话的形态学特征和形式本质,在世界童话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它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提出的“含世界性”、“形式意志”、“一维性”等概念被广泛称引,其划时代意义在于:不仅使欧洲童话研究大为改观,也从根本上转变了人们关于童话的常识和印象。

《欧洲民间童话 形式与本质》内容试读

引论

欧洲民间童话具有一种奇特的影响力。不仅一代一代

的儿童感受到它的威力,而且成年人也一再感受到它的魔力。自从夏尔·佩罗①在1696一1697年使民间童话能够进入文学殿堂以来,这种新形式的魅力就紧紧吸引住了诗人、

读者和研究者。他们立刻受到彬彬有礼的和道德化的法国

文学作品的感染,并且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创作童话。德国

洛可可时期②的著作家们锲而不舍地抓住了他们得到的启发:穆索斯③出版了他的“民间童话”,维兰德④写了童话史诗。在后来的古典时期,歌德用可以让人感觉到的欢欣

①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1628一1703),法国诗人、童话作家,法兰西学院重要成员之一,在“古今之争”中持厚今派观点,对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发表了包括《灰姑娘》《小红帽》《小拇指》《蓝胡子》在内的11个童话,有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等。—译注

②洛可可时期(Rokoko),指继巴洛克之后,欧洲18世纪以矫揉造作、纤巧、华丽或烦琐为特征的建筑和艺术风格。一译注

③穆索斯(Johann Karl August Musaus,.1735一1787),德国讽刺作家、神话故事作家,著有5卷本《德国人的民间故事》(1782一1786)。一译注

④维兰德(Christoph Martin Wieland,1733一1813),德国作家,著有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及其他传说故事的童话故事集《奥伯龙》(1780)。—译注

001

创作了梦幻般的童话诗。对浪漫派而言,童话完全成为“诗的典范”。诺瓦利斯①说,“一切诗性的东西必定是童话

般的。我相信我用童话才能最好地表达我的心情。一切都是童话。”②

我们把浪漫派对童话的深爱归功于格林兄弟的收集。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出版于1812年和1815年。从此

以后,一种波及面越来越广的收集活动将欧洲和世界的

无数民间童话披露出来。许多科学家从事的紧迫的研究

工作,都在考察民间童话的结构、历史和传播方式。关

于民间童话的起源问题,总是被重新提出。但一些核心

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各种假说相互抵梧。格林童话如今是人手一册,但同样由格林兄弟编的传说集,在公共场合却鲜为人知。

童话与民歌相似,流传于民间而且是匿名的。尽管民

歌研究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但对于自己要考察的构成

物的变化过程和本质,它看得远比童话研究清楚。关于如

今的活态童话的基础形式已经有了几千年还是只有几百年,

童话研究者们从来没有达成过一致的看法。这就让人觉得

童话的内容甚至比民歌的内容更加神秘莫测。人们想在童

①诺瓦利斯(Novalis,1772一1801),原名弗里德里希·莱奥波尔德·封·哈登贝格,德国诗人。一译注

②米诺尔(J.Minor)编《诺瓦利斯著作集》(Novalis'Schriften),Jena1923,第3卷,第4页(第6条),第327页(第919条)。

002

话的“彼岸①母题”中直截了当地看出它的“真正内容”②。冯·西多③把印欧语系的童话称为“幻想童话”④。马肯森、波伊克特、梅纳尔的勒维斯⑤以及其他一些人,把“魔法童话”说成“民间童话最完整的和最纯粹的形式”⑥。它是

“最根本意义上的童话”⑦。“童话内容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

神奇之物的交织”⑧。然而,童话散发出来的奇特魔力并不

①原文为:Jenseits,指与Diesseits相对的世界,既包括“天国(堂)”,也包括“来世”和中国人所谓的“阴间”之义,张田英在[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中把这个词译为“天国”:为了突出这个词的基督教背景以及它的全面含义,本书将它译为“彼岸(世界)”,而将Diesseits译为“此岸(世界)”。一译注

②瓦尔特·贝伦德松(Walter Berendsohn)::《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的民间讲述者艺术的基本形式》(Grundformen volkstumlicher Erzihlerkunst in den Kinder-und

Hausmuirchen der Brlider Grimm),Hamburg192l,1968年,第35页。参见本译本第1l5页注释①和第119页注释(②。

③冯·西多(Carl Wilhelm Von Sydow,1878一1952),瑞典民俗学家和文学学者,以研究民间叙事和民间信仰并试图建立民俗学的国际术语而著称。一译注

④冯·西多:《散文体民间文学作品的范畴:约翰·迈埃尔纪念文集(〈民俗学的礼物〉)》[Kategorie der Prosa-Volksdichtung,Festschrift fur John Meier(《Volkskundliche Gaben》)],

Berlin und Leipzig1934,第257一258页。参见本译本第103页注释①。

⑤梅纳尔的勒维斯(Lowis of Menar,.1881一1930),德国童话和传说研究者,祖籍是苏格兰,1912年在柏林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德国和俄国童话中的主人公》。一译注

⑥卢茨·马肯森(Lutz Mackensen):《德语民间童话》(Das Deutsche Volksmarchen),见佩斯勒(PeBler)编《德语民俗学手册》(Handbuch der deutschen Volkskunde),Potsdam,无出版年代,第2卷,第317页;参见波伊克特(W.E.Peuckert)《童话、传说、笑谈和谜语中的德国民间习俗》(Deutsches Volkstum in Marchen und Sage,Schwank und Rutsel),

Berlin1938,第11页。

⑦马肯森,引文出自佩斯勒编的《德语民俗学手册》,第306页。

⑧梅纳尔的勒维斯:《俄罗斯民间童话》(Russische Volksmarchen),见《世界文学的童话》(Marchen der Weltliteratur),Jena1927,第X页。

003

源于彼岸母题。传说与圣徒传说①也讲述奇迹、魔术和彼岸

的神灵。它们甚至远比童话更加专门地追求这些东西。奇

迹是圣徒传说的核心;它的整个意志的目标就是说明奇迹;

miraculum②这个专业术语与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传说中,受到偏爱的对象是“完全的他者”③。“传说指向人与某种超现实之物的关系。”④“它想对生命的魔幻基础加以

提示,对陌生的敌对势力发出告诫,并且千方百计地使听

①Legende,这个词来自拉丁语legere,意思是“阅读”,它的中性复数动名词形式legenda意思是“可阅读的东西”。这个词与英语lengend的意思有很大差别。在德语传统中,Legende这个词从一开始就表达了典型的基督教观念,它指“为了教海共同体而讲述的有关圣人的故事”(stories about holy persons for the edification of the community);而Sage主要指涉及特定的人、时间和地点并且在大众传统中流传的故事,所以,有学者把Legde看作Sage的一部分,认为Legende与Marchen虽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但与Sge的区别在于它只限于有关圣人的故事,而且从一开始就有宗教的甚至礼拜的取向。参见John

J.Scullion,Marchen,Sage,Legende:Towards a Clarification of Some Literary Terms Used by

Old Testament Scholars,"Vetus Testamentum,Vol 34,Fasc.3 (Jul,1984),pp.321-336;本书中,吕蒂正是要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为此,汉译将L©gende译为“圣徒传说”,将

Sage译为一般意义上的“传说”。该书的英译者尼尔斯(John D.Nles)在“译者前言"中也专门强调指出,他将Legende译为saint's legend(圣徒传说),将Sage译为legend(传说)或migratory legend(迁徙传说);张田英在[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中将Legende译为“宗教传说”,将Sagc译为“传说”。一译注

②拉丁语:奇迹剧。一译注

③das Ganz Andere,按照字面修饰关系应该译为“另一个整体”,但作者想强调的是“完全的他者”之义;英译者也把这个短语译作he Whol山y Other。一译注

④京特·奥托(Gunter Otto):《西里西亚民间传说中的农民伦理学)(Bauerliche

Ethik in der schlesischen Volkssage),Breslau I937,第5页。

004

众适应‘他者的’世界。”①尽管如此,圣徒传说和传说本

身显示出来的神秘性,还不如童话的一半。在它们那里,

展示神奇之物和完全他者的意图是如此清晰可见,以至于在我们看来,它们作为构成物是被解除了魔法的。而童话对我们而言一直神奇莫测,因为它仿佛在无意之间把神奇的与自然的东西、近的与远的东西、可理解的与不可理解的东西混在了一起,就好像这完全是理所当然似的。圣徒传说想使人皈依或者强化信仰。传说使重大的事件或奇特的事件引人注目;它想动摇或劝导。但童话想要什么呢?

像人们早已认为的那样仅仅在于消遣吗?那我们倒要问一

问,为什么偏偏是这种叙事方式能够给人以消遣呢?

童话的秘密不在于它使用的母题,而在于它使用母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于它的形态。传说和圣徒传说的形态与所讲述的内容密切相关。一个事件、一个体验、一个

①罗伯特·佩奇(Robert Petsch):《童话的艺术形式》(Die Kunstform des

Marchen),《民俗学杂志》,新系列,第7卷,1935年,第4页。也可参见我在《童话与传说中的礼物》(Gabe im Murchen und in der Sage,Bern1943)中阐述的观点。所有这三本著作都把那种传说看作挥发形式,它们谈到的不是神秘的事件,而只是可怕的、非同寻常的或罕见的事件。也可参见鲁道夫·奥托(Rudolf Otto),他把令人生畏的因素和崇高的因素理解为“Tremendum”的一种类似的表达手段[奥托:《神圣的东西》(Das

Hellige),第2版,Breslau1918,第10章]。可以比较弗里德里希·兰克(Friedrich

Ranke)的《民间传说研究》(Volkssagenforschung),见《德国文学科学与精神史季刊》(Deutsche Vierteljahrsschrift fi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Geistesgeschichte),第l9卷和波伊克特引文出自第105页;参见辛格(S.Sig©r),他把“奇迹传说”与“自然传说”划归意义相同的一类[《瑞士人的童话》(Schweizermarchen),Bem1903,慕尼黑新版,1971年,第10页]。

005

真实的或被信以为真的事实变成了语言。题材决定了叙述

活动的气氛,而题材和气氛两者又决定了叙述的形式。因

此,安德烈·约勒斯①有理由把传说和圣徒传说称为“简单的形式”②。在童话那里,事情就是另一番模样了。它的形

式不是由素材逐渐形成的,而是靠自身存活的。约勒斯同

样把童话列入“简单的形式”,但这种做法马上就碰到了一

个明显的矛盾③。与传说和圣徒传说的简单形式相比,童话表现为艺术形式。它的形态直接向精确的研究或透彻的考察发出了挑战。我们可以期待这种研究或考察来澄清这些

根本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试着描述欧洲民间童话的本质特征。在本

书中,我们不是要寻求单个民族突出的某个比较特征,而

是要寻求所有这些突出特征中共同具有的基本形式。这里

让我们感兴趣的,不是在叙事者之间和民众之间能够观察到的个体差异;我们寻求使童话成为童话的东西。这种体

①安德烈·约勒斯(Andre Jolles,1874一1946),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学者。译注

②安德烈·约勒斯:《简单的形式》(Einfache Formen),Halle1929,1956年,第2版。

③韦塞尔斯基(A.Wesselski):《童话理论试探》(Versuch einer Theorie des Marchens),见《布拉格德语研究》(Prager deutsche Studien),第45期,Reichenberg 193l,新版,

Hildesheim1974,第100页;罗伯特·佩奇,《“简单的形式”的理论》,见《德国文学与精神史季刊》第10卷,第366页;弗里德里希·兰克,《童话研究》,出处同上,第14卷,第262页;弗里德里希·兰克,《民俗学的童话研究的任务》,见《民俗学杂志》(新系列,第4卷,1933),第208页;卢茨·马肯森,引文出自佩斯勒(PeBler)编《德语民俗学手册》,第315页,第319页。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