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蚋科昆虫》陈汉彬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蚋科昆虫》

【作 者】陈汉彬主编
【丛书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贵州省出版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页 数】 673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16.01
【ISBN号】978-7-5532-0350-8
【分 类】蚋科-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陈汉彬主编. 中国蚋科昆虫.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6.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蚋科昆虫》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内容包括: 名称溯源、历史沿革、分类系统、鉴别形态、内部结构、生物地理学、生物学特性、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重要性、研究技术、中国蚋科分类鉴定。

《中国蚋科昆虫》内容试读

总论丰名称溯源

总论

“、名称溯源

蚋类,是一类小型驼背的双翅目吸血昆虫,医学昆虫中的一个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类群。它不但对人畜骚扰吸血,而且是人类和禽畜多种疾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古来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西方,人们通称它为黑蝇(blackfly),顾名思义是黑色的苍蝇,其实名不副实。尽管其体色大多褐黑色,但也有不少种类具有银白色或黄色斑饰,甚至有棕黄色或橘黄色的。冠以蝇名,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蚋、蝇在分类学上同属双翅目,却是隶属不同科的“远亲”。

在我国,古人称之为螨。螨者,意指“细如芮子”。早在公元前2世纪成书的《尔雅》,就有“小虫似螨”的记载,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有关蚋类名称的最早记载,但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却往往把蚋类和蚊类或近缘的其他吸血昆虫混为一谈。偶阅古籍,兹列数则以资佐证

《说文解字》(100-121)云:“鳞,秦晋谓之蜹,楚谓之蚊,从虫芮声。“《译文》云:“螨,又作蚋,字同,秦人谓蚊为蚋。”

唐代元稹(779-831)的《元氏长庆集》,有虫豸诗7组21首,其中的《虫豸诗·蟆子》云:“蟆子微于蚋,朝繁夜则无。”

明代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明确地把蚋类和“细身利喙”的蚊类区别开,并引述元稹《元氏长庆集》,对其形态、习性和防制做了较详细的记述:“蜀中小蚊,名蚋子又小而黑者为蟆子,微不可见,与尘相浮上下者,为浮尘子,皆巢于巴蛇鳞中,乃透衣入人肌肤,人极苦之,惟捣楸叶傅之则瘥。”

此外,某些古代诗词和地方志书也有相关的记载

《续新繁县志》云:“蠛螨啮人最毒,生五倍子中。吕氏曰:螨,言细如芮子,芮即今胡椒菜,蠛言微不可见也,新繁人呼为‘默默’蚊,无声也。”

《简阳县志》云:“本境黄连木,四月结实,蚊出甚多,名墨蚊,最小,古名蠛蟆。”《彭县志》云:“蠛螨也,俗乎蠛。”《资州县志》云:“蟆子亦名没子。

《荣县志》云:“蠛蠓,荘子名醯鸡,凡阴晴雨之兆,空中乱飞,郭璞所谓风春雨蠛者,啮人小如蠛鼻者,日蠛蚊。”

中国丹长考001

中国钠科星虫CHINESE BLACKFLIES

《隴蜀余闻》云:“蝎子草…今成都弥望皆是。又有蟆子者,蚊蝱之属。元微之蟆子诗序云:黑而小,不碍纱缎,夜伏昼飞,啮人成疮。秋夏不愈,膏楸叶傅之则瘥。闻柏烟麝香即去。此二物,皆蜀地之最可憎者。”

《太平广记》卷四七九引《录异记·舍毒》云:“峡江至蜀,有蟆子,色黑,亦能咬人,毒亦不甚。“《五杂俎》云:“山东草间有小虫,大仅如砂砾,啮人痒痛,觅之即不见,俗名·拿不住’。吾闽亦有之,俗名‘没子’,盖无有之意,视山东名为佳矣。”

又白居易《蚊蟆》云:“巴徼炎毒早,三月蟆蚊生。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麽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综观上述,古籍记载涉蚋之名称,有默默、墨蚊、没子、蠛子、蠛蚊、蠛蚋、蠛蟆等,其实声音均相近,意指细如芮子,“默默”无声演化而来。显然,这些名称只是通称并非指特定的类群,而是包括若干形态习性相似的小型吸血昆虫,诸如蠓科(Ceratopogonidae),蚋科(Simuliidae)和毛蠓科白蛉亚科(Phlebotominae)昆虫等。从分类学的角度看,蠓类通常翅具暗斑,径脉2条,具室,停息时两翅相叠,体毛稀少,幼虫蠕虫状。白蛉子驼背,全身被毛,足长,翅窄,停息时两翅上举,移动时具特征性跳跃。蚋类虽也驼背,但足短拙,翅宽阔,停息时翅不上举,也没有特征性跳跃的习性并不难区别。古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缺少研究工具仅靠目力所及,故未能将其观察入微而正确分类,以致出现“皆巢于巴蛇鳞中”的不经之谈,但也足见先贤之用心难能可贵。

002 CHINESE BLACKFLIES

总论米历史沿革

二、历史沿革

尽管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籍已有蚋类的记载,但就蚋类的现代科学研究而言,包括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疾病关系、生物地理学等,却是发源于西方,迄今只有200多年历史

(一)国外蚋类的基础研究

(1)初始期: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18世纪中叶,瑞典学者林奈(Linnaeus,1758)首次采用双名法命名2种蚋,即爬蚋(Simuliumreptans)和马维蚋(Simulium equinum),但林奈同样蚊蚋不分,将其置于蚊科(Culicidae)的库蚊属(Culex)项下。

19世纪初,Latreille(1802)首次建立了蚋属(Genus Simulium),模式种为Colombaschens(molotypy)。1834年,Newman根据欧洲已知的相关资料,将蚋属提升为独立的蚋科(Family Simuliidae),并指定蚋属作为模式属,从而拉开了蚋科现代分类研究的序幕。但在整个19世纪,其研究进展相当缓慢,涉蚋研究虽然已从欧洲扩大到北美洲,但总共只记录约40种。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是Say、Latreille、Meigen、Harris、Lugger和Coquillett等,虽然早期描述非常简单,分类体系尚属初始状态,其分类地位大多被后人重新修订,但是从动物命名法的优先律的角度看,仍然是当今蚋类分类命名及名称校订论证的重要参考资料。

(2)发展期:20世纪初至今。

20世纪是蚋科研究特别是蚋类系统学研究重要的发展期。涉蚋研究已从欧洲、美洲扩大到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随着蚋传盘尾丝虫病的发现,世界各地区系的调查不断地扩大和深入,发现并描述了许多分类新阶元,并反复对已知蚋类记录及其分类地位和名称进行校订,以经验的途径对蚋科的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和整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同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与此同时,结合蚋媒复组(Complex)和隐种(Cryptic)的发现,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蚋类的分类鉴定,诸如细胞遗传、分子鉴别和系统发育数值分析等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相结合,已成为当代蚋类分类研究的新趋势。蚋类的分类理念必将在反复修订和争议中演变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Edwards、Smart、Rubtsov、Crosskey、Adler、Yankovsky和Takaoka等。

Edwards(1921,1934)和Twinna(1936)先后将全世界已知蚋种均归人蚋科唯一的蚋属(Simulium),下分7个亚属。

Enderlein(1921,1922,1930,1936)则将蚋科分为7个亚科

Smart(1946)又摒弃亚科和族级阶元,将蚋科分为6属,即澳蚋属(Austrosimulium)、克蚋属(Cnephia)、吉蚋属(Gigantodax)、副蚋属(Parasimulium)、原蚋属(Prosimulium)和蚋属(Simulium)。

中奥朝片屏宝003

中国钠科昆虫CHINESE BLACKFLIES

Brues(1954)复又将蚋科分为7个亚科,与Enderlein的意见趋同。

Rubtsov(1956)将蚋科分为3个亚科,1974年,他又建议将其分为4个亚科,即副蚋亚科(Parasimuliinae)、九节蚋亚科(Gymnopaidinae)、原蚋亚科(Prosimuliinae)和蚋亚科(Simuliinae)。其中,蚋亚科又分5个族,即澳蚋族(Austrosimuliini)、克蚋族(Cnephiini)、真蚋族(Eusimuliini)、维蚋族(Wilhelmiini)和蚋族(Simuliini)。

Rothfels(1979)根据有限的细胞遗传学资料,首次建立蚋科的细胞分类系统,基本上支持

Rubtsov(1974)以比较形态学为基础提出的4亚科5族的分类系统。

Crosskey(1987)提出一个全新的分类系统,将蚋科分为2个亚科5个族,保留了Rubtsov(1974)系统中副蚋亚科和蚋亚科的亚科级地位,而将九节蚋亚科和原蚋亚科合并降级作为蚋亚科族级(原蚋族Prosimuliini)处理。

Yankovsky(2002)参照Rubtsov等(1974,1984,1988)和Crosskey(1987,1990)的分类系统,增加了化石蚋亚科(Kovalevimyliinae Kalugina),提出一个4个亚科8个族的分类系统。其中,原蚋亚科又分为4个族,即伊克蚋族(Ectemniini)、原蚋族(Prosimuliini)、斯蚋族(Stegopternini)和

九节蚋族(Gymnopaidini);蚋亚科又分为4个族,即蚋族(Simulimi)、纺蚋族(Nevermannini)、维蚋族(Wilhelmini)、澳蚋族(Austrosimuliini)。

近年来,Adler和Crosskey(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的《世界蚋类分布名录全面修订》[World blackflies(Diptera:Simuliidae):A comprehensive revision of the taxonomicand geographical inventory(2010,2011,2012,2013,2014)]相继出版,进一步明确采用Crosskey(1987)将“蚋科分为副蚋亚科和蚋亚科”的建议。

随着蚋类基础分类研究的进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版了蚋类专著或系列论文,如印度(Puri,1932,1933;Data,1973-1978);斯里兰卡(Davies,1975-1992);日本(Shiraki,1935;Bentinck,1955;Takaoka,1972-2000);印度尼西亚(Edwards,1934;Smart,1968:

Takaoka等,1988,1996,2003);马来西亚(Takaoka,1995,2001);菲律宾(Takaoka,1983);泰国(Takaoka,1984);苏联(Rubtsov,.1940,1956);大洋洲(Mackerras et al.,1948,1949;Crosskey,1967);南太平洋(Wharton,1948;Takaoka,1995);古北界(Rubtsov,1964);俄罗斯(Yankovsky,2002);非洲(Crosskey,1969);北美洲(Wygodzinskey,1989;

Adler,1986,2002)以及由Crosskey等(1988,1997)编著的《世界蚋类名录》(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 Blackflies)和《世界蚋类新的分类和地理分布名录》(A New Taxinomic and

Greographical Inventory of World Blackflies),由Adler和Crosskey(2010~2014)编著的《世界蚋类分布名录全面修订》等

根据Adler和Crosskey(2014)《世界蚋类分布名录全面修订》记载,截至2014年底,全世界已知蚋类达2亚科26属2163种,其中包括现存种2151种和化石种12种(表2-1)。

004 CHINESE BLACKFLIES

总论羊历史沿革

表2-1不同时期全球所知蚋科的属、亚属和种数

名称

1945

1973

1988

1997

2014

Smart

Smith

Crosskey

Crosskey

Adler和Crosskey

8

23

24

26

亚属

49

57

53

42

617

1024

1461

1660

2151

随着蚋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蚋类传播疾病及其生物学和防制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系统学研究,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起,已在传统的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发展了细胞分类和局部的分子鉴别和系统发育数值分析,从而也开展了一些种组、复组和种下分类研究。与此同时,也加强了生态学、疾病关系和防制研究,如《蚋类成虫的生态学和行为》(Davies,1978);《蚋类的控制》(Jamnback,1973);《吸血蚋类的流行病学研究》(Owvi,1978)和《蚋类的生态研究》(Kanayama,1988)等

(二)我国蚋类的基础研究

我国蚋类研究起步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仅见外国学者有零星报道,继英国人Ptom(1929)首次记载山东省的马维蚋(Simulium equinum)之后,日本学者Shiraki(1935)记载我国台湾9种蚋,Takahasi(1940-1948)先后报道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山西共计6种蚋。此外,Rubtsov(1940)还记述了新疆某些新蚋种

中国人第一个涉足蚋科研究的学者是原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1931),其在美国留学期间撰写了一篇专题报道《A Contribution to the Biology of Simulium(Diptera)》。随后,胡经甫(1940】出版的《中国昆虫名录》中收录了马蚋维1种。但在此后的30年间却未见中国人的涉蚋报道。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谭娟杰、周佩燕(1976)首次较系统地报道了我国东北和华北蚋科计12属32种,其中含2新种和1国家新记录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蚋类研究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己培养的昆虫工作者登上了蚋科研究的舞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区系调查采集,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道,如东北、华北(陈继寅、曹毓存,1982,1983,1984;安继尧等,1988);北京(谭娟杰、周佩燕,1976:孙悦欣,1999);黑龙江(安继尧等,2006,2009:陈汉彬、吴慧、杨明,2009,2010);吉林(陈继寅、曹毓存,1982,1983:孙悦欣,1992:吴慧、温小军、陈汉彬,2013;黄若洋、张春林、陈汉彬,2008,2009);辽宁(陈继寅、曹毓存,1980,1982,1983,1984;孙悦欣,1994,2008,2012;孙悦欣、薛洪堤,1994:孙悦欣、宗秀慈,1995:孙悦欣、董明珍、葛成杉等,1995:樊卫、杨明、陈汉彬,2009):内蒙古(陈继寅、曹毓存,1984;陈继寅,1984:徐旭、杨明、陈汉彬,2009,2012):新疆(朱纪章,1989,1991:马哈木提、安继尧、严格,1997;安继尧、马哈木提,1994:蔡如、安继尧、李朝品,2005);宁夏(杨明、王嫣、陈汉彬,2008:王嫣、杨明、陈汉彬2008):青海(刘增加、宫占威、张继军,2003:石淑珍、安继尧,2004;温小军、马玉龙、陈汉彬,2009:马玉龙、温小军、陈汉彬2008):甘肃(刘增加、安继尧,2004;姜迎海、张春林、陈汉彬,2008);陕西(刘增加、安继尧2009:修江帆、张春林、陈汉彬,2009,2011);西藏(安继尧、张有植、邓成玉,1990:安继尧、

中国的升民名005

中国钠科昆虫CHINESE BLACKFLIES

薛群力、宋锦章,1991;邓成玉、陈汉彬,1993;邓成玉、张有植、薛群力、陈汉彬,1994:邓成玉、张有植、陈汉彬,1995:安继尧、郭天宇、许荣满,1995:邓成玉、薛群力、张有植、陈汉彬,1995,1996:安继尧、严格,2009:邓成玉、张有植、薛群力、胡小兵、陈汉彬,2010;刘兴梅、杨明、徐旭、陈汉彬,2011);四川(朱纪章、王仕屏,1992,1993,1995:曹毓存、王树成、陈继寅,1993:薛群力、宋锦章、彭玉芳,1992;陈汉彬、温小军,1999:张春林、温小军、陈汉彬,1999;陈汉彬、张春林、黄丽,2005;温小军、陈汉彬,2006;张春林、陈汉彬,2006:侯晓辉、杨明」陈汉彬,2006:温小军、陈汉彬、张春林、康哲,2007;蔡如等,2008;陈汉彬、张春林、刘丹,2008:黄丽、张春林、陈汉彬,2013);重庆(朱纪章、王仕屏,1995,1996);贵州(陈继寅、高煜,1982:陈汉彬、张春林,1997,1998,2000,2002;张春林、陈汉彬,1998,2000,2001;张春林、温小军、陈汉彬,1998;陈汉彬、温小军,1999;陈汉彬,2000,2001;陈汉彬、陈虹,2000:温小军、陈汉彬,2000:陈虹、陈汉彬,2001;陈汉彬、张春林、温小军,2000;陈汉彬、张春林,2002;陈汉彬、张春林、杨明,2003;陈汉彬、修江帆、张春林,2012,2013);云南(薛洪堤,1987,1991,1992,1993;陈汉彬、张春林,2004:邓成玉、薛洪堤、陈汉彬,2005):山西(安继尧严格,2003;蔡如、安继尧、李朝品,2004:陈汉彬、廉国胜、张春林,2007;廉国胜、张春林、陈汉彬,2011);河北(蔡如、安继尧,2005):山东(壬兵、安继尧、康增佐,1998;孙悦欣、李文学,2000:薛健、安继尧,2001;孙悦欣,2012:孙宝杰、于长发、安继尧,2012):河南(韦静、温小军、陈汉彬,2006:温小军、韦静、陈汉彬,2006,2007;郭晓霞、严格、安继尧,2013);安徽(孙悦欣、崔颖,1996);湖北(孙悦欣,1992;陈汉彬、罗洪斌、杨明,2006;罗洪斌、杨明、陈汉彬,2005,2010;曾亚纯、陈汉彬,2005;杨明、罗洪斌、陈汉彬,2005);湖南(毕光辉、张春林、陈汉彬,2003;陈汉彬、张春林、毕光辉,2004:毕光辉、陈汉彬,2004;张春林、陈汉彬,2004);江西(孙悦欣、肖平,1992;曾亚纯、康哲、陈汉彬,2006;康哲、张春林、陈汉彬,2006,2007;陈汉彬、康哲、张春林,2007:陈汉彬、康哲,2007);浙江(孙悦欣、周承先,1992);福建(安继尧,1989:章涛、王敦清,1991;张建庆、高博、陈汉彬等,2009);(中国)台湾[钟兆麟,1986;黄耀特(音)等,2006,2008,2009,2011];广西(安继尧、郝宝善、麦振金,1990:张建庆、张春林、陈汉彬,2005;陈汉彬、张建庆、张春林,2007);海南(龙芝美、安继尧、郝宝善,1994:安继尧、龙芝美、袁文汉,1996:陈汉彬,2001:杨明、陈汉彬,2001:陈汉彬,2003:陈汉彬、杨明、张春林,2003:陈汉彬、张春林、杨明,2003:张春林、陈汉彬,2003;张建庆、张春林、陈汉彬,2005;陈汉彬、张建庆、张春林,2007;郭晓霞、安继尧,2013);广东(安继尧、严格、杨礼贤等,1994;安继尧、郝宝善、严格,1998);香港(安继尧、陈家尤、陈汝达,2007);澳门(瞿逢伊,2001)。此外,日本学者Takaoka(1979,1995,2006,2009),俄罗斯学者Yankovsky(2002)等,先后对我国台湾、香港和新疆的蚋类新阶元也做了零星的报道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中国昆虫学工作者为主体,共记述以我国为模式产地的蚋类新种192个,使中国蚋科区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迄今,已知蚋类猛增到6属,15亚属,333种(表2-2),区系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使中国蚋类地理区划研究达到能划分亚区的水平。

006 CHINESE BLACKFLIES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