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马菁华,卢艳丽,李玉平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

【作 者】马菁华,卢艳丽,李玉平编著
【页 数】 188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78-3697-9
【价 格】50.00
【分 类】常见病-诊疗-康复
【参考文献】 马菁华,卢艳丽,李玉平编著. 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目录:

《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基础知识、内科学、外科学三篇,介绍了常见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医学伦理学以及内、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护理。

《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试读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常见症状与体征

一、发热病因及机制

1.常见病因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生物体。

(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与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2.发热机制

(1)致热原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2)非致热原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②产热过多:③散热减少。

二、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①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为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②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为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度结核、化脓性疾患等,又称为败血症热。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为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孟肾炎等。④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1次。常见于回归热,何杰金病、周期热等。⑤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⑥不规则热: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三、发热伴随症状

1.寒战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

2.结膜充血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单纯疱疹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

4.淋巴结大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

5.肝脾大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

6.皮肤黏膜出血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急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

1

丨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

7.关节肿痛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

8.皮疹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

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出血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四、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1.性质①干咳或刺激性咳嗽: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或肿瘤、胸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②湿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

2.时间与规律①突发性咳嗽: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气管异物等。发作性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②长期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及肺结核。③夜间咳嗽:左心衰竭和肺结核患者。

3.咳嗽声音特点①咳嗽声音嘶哑: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②鸡鸣样咳嗽: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咳嗽: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④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4.痰的性质①黏液性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大叶性肺炎的初期,肺结核。②浆液性血性泡沫痰:最常见于肺水肿。③脓性痰: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④血性痰:见于呼吸道黏膜受侵害、损害毛细血管或血液渗入肺泡所致。

5.痰量①增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和支气管胸膜瘘,且排痰与体位有关。

②痰量多时静置后可出现分层现象:支气管扩张症、肺脓疡。③恶臭痰:见于厌氧菌感染

④铁锈色痰:主要提示肺炎球菌肺炎。⑤黄绿色或翠绿色痰:常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⑥痰白黏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有真菌感染。

五、咯血的概念

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与上呼吸道出血和呕血鉴别点:病因、出血前症状、外观、出血后痰液性状、血中混有物、pH等。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六、咯血病因

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最为常见

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脓肿。在我国,引起咯血首要肺部疾病为肺结核。

3.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有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病。

4.其他血液病、某些急性传染病、风湿性疾病。

七、咯血伴随症状

1.咯血伴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支气管肺癌。

2.咯血伴胸痛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肺梗死、支气管肺癌。

3.咯血伴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

4.咯血伴脓痰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其中干

2

第一篇基础知识

性支气管扩张症则仅表现为反复咯血而无脓痰。

5.咯血伴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病、风湿病及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

6.咯血伴杵状指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肺癌。

7.咯血伴黄疸注意钩端螺旋体病、肺炎球菌肺炎、肺梗死。

八、发绀的分类、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全身性,皮肤是温暖的。见于肺性发绀如各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性混合性发绀如法络四联症、Eisenmenger综合征

(2)周围性发绀:发绀常出现于肢体的末端与下垂部位,这些部位的皮肤是冷的,但若给予按摩或加温,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量达到30g/L时可出现发绀,如各种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称“肠源性青紫症”。

(2)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自幼即有发绀,而无心、肺疾病及引起异常血红蛋白的其他原因,有家族史,身体状况较好。

(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血液中硫化血红蛋白达到5g/L即可发生发绀。

3.伴随症状①伴呼吸困难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及急性呼吸道阻塞、大量气胸等,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明显发绀,但无呼吸困难。②病程较长时伴杵状指(趾),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③伴意识障碍及衰竭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功能衰竭。

九、胸痛的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①青壮年胸痛多考虑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②40岁以上注意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支气管肺癌。

2.胸痛部位①带状疱疹所致胸痛可见成簇的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且疱疹不超过体表中线。②肋软骨炎引起胸痛,常在第一、二肋软骨处见单个或多个隆起,局部有压痛、但无红肿表现。③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疼痛多在胸骨后方和心前区或剑突下,可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甚或达示指与小指,也可放射于左颈或面颊部。④夹层动脉瘤引起疼痛多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与两侧腹股沟和下肢。⑤胸膜炎引起的疼痛多在胸侧部。⑥食管及纵隔病变引起的胸痛多在胸骨后。⑦肝胆疾病及膈下脓肿引起的胸痛多在右下胸,侵犯膈肌中心部时疼痛放射至右肩部。⑧肺尖部肺癌(肺上沟癌、

Pancoast癌)引起疼痛多以肩部、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

3.胸痛性质①带状疱疹呈刀割样或灼热样剧痛。②食管炎多呈烧灼痛。③肋间神经痛为阵发性灼痛或刺痛。④心绞痛呈绞榨样痛并有重压窒息感,心肌梗死则疼痛更为剧烈并有恐惧、濒死感。⑤气胸在发病初期有撕裂样疼痛。⑥胸膜炎常呈隐痛、钝痛和刺痛。

⑦夹层动脉瘤常呈突然发生胸背部撕裂样剧痛或锥痛。⑧肺梗死亦可突然发生胸部剧痛或绞痛,常伴呼吸困难与发绀。

4.疼痛持续时间①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所致的疼痛为阵发性,炎症、肿瘤、栓塞或梗死所致疼痛呈持续性。②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而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很长,

3

1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

数小时或更长,且不易缓解。

5.影响疼痛因素①心绞痛发作可在劳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后于1~2min内缓解,而对心肌梗死所致疼痛则服药无效。②食管疾病多在进食时发作或加剧,服用抗酸剂和促动力药物可减轻或消失。③胸膜炎及心包炎的胸痛可因咳嗽或用力呼吸而加剧。

6.伴随症状①胸痛伴有咳嗽、咳痰和(或)发热见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②胸痛伴呼吸困难提示病变累及范围较大,如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渗出性胸膜炎和肺栓。③胸痛伴咯血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④胸痛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可见于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和大块肺栓塞。⑤胸痛伴吞咽困难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

十、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重者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的凹陷-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相延长,常伴有哮鸣音。发生机制:肺泡弹性回缩力减退,小气道广泛狭窄。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喘支、肺气肿。③混合性呼吸困难:呼吸浅快,常伴有呼吸音的异常。发生机制: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下降。常见于广泛肺实变、肺栓塞、肺间质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力升高,严重时伴有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①Kussmaul呼吸:代谢性酸中毒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呼吸中枢。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②药物或化学物质抑制呼吸中枢,表现为呼吸缓慢或间停呼吸(Cheyne-Stokes呼吸和Boit呼吸)。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①重度颅脑疾患:呼吸慢、深以及节律异常。②癔病呼吸浅快,呼吸性碱中毒表现(口周及肢体麻木、手足搐搦)。③神经官能症:常表现为叹息样呼吸。

十一、水肿的常见病因

1.全身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疾病、各型肾炎和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慢

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维生素B1缺乏症、黏液性水肿、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妊娠中毒症、硬皮病、皮肌炎、血清病、间脑综合征等。

2.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上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丝虫病所致象皮肿、创伤或过敏等。

十二、恶心与呕吐的伴随症状、临床特点及意义

1.伴腹泻者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或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副霍乱和各种原因的急性中毒。

2.呕吐大量隔宿食物,且常在晚间发生,提示有幽门梗阻、胃潴留或十二指肠淤滞。

第一篇基础知识

3.呕吐物多且有粪臭者可见于肠梗阻。

4.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者黄疸者应考虑胆囊炎或胆石症。

5.呕吐后上腹痛缓解常见于溃疡病。

6.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者常见于颅内高压症或青光眼。

7.伴眩晕、眼球震颤者,见于前庭器官疾病。

8.正在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菌药物与抗癌药物等,则呕吐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

9.已婚育龄妇女伴停经,且呕吐在早晨者应注意早孕。

10.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电解质紊乱、重症甲亢等病史,呕吐伴有明显的恶心者,应考虑尿毒症、酮中毒、低钠、低氯、甲亢危象。

十三、腹痛的临床表现

1.腹痛的部位: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多为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系和胰腺疾病。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肠道炎症病变,其典型的腹痛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压痛(McBurney点)。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下腹部疼痛常由结肠病变及盆腔疾病导致。广泛性腹痛可为腹膜的病变,如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腹膜广泛转移或腹膜粘连。不定位的腹痛可见于血卟啉病、腹型癫痫、铅中毒、腹型过敏性紫癜。

2.腹痛的性质:绞痛见于空腔脏器的梗阻:持续性腹痛多见于腹腔内脏器的炎症;消化性溃疡病,多有典型的腹痛表现即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幽门梗阻则为胀痛,并在呕吐后缓解;突然发生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痛、烧灼样痛,多为胃、十二指肠穿孔;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胆道蛔虫症的典型表现;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并有腹壁肌紧张或板样腹,提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慢性肝炎与充血性肝肿大(如心力衰竭、肝淤血)多为胀痛;结肠病变,疼痛常在便后减轻,而小肠则否。直肠病变常伴里急后重。

3.腹痛与体位的关系:痛时辗转不安,喜按,胆道蛔虫症。痛时体位固定,不敢活动,拒按,急性腹膜炎。左侧卧位可使胃黏膜脱垂病人的疼痛减轻。膝胸或俯卧位时可使十二指肠淤积症的疼痛及呕吐症状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在躯体前屈时剑突下的烧灼痛明显而直立位时可减轻。

4.诱发因素:胆囊炎或胆结石发作前常伴进食油腻食物。而急性胰腺炎常有酗酒或暴饮暴食史。腹部受外部暴力作用和用力过猛导致的突发剧烈腹痛并伴休克者,可能是肝、脾破裂。

5.伴随症状发热:腹腔脏器炎症、脓肿等。休克:腹腔空腔脏器穿孔,实性脏器的破裂严重炎症,急性腹内器官的绞窄、心肌梗死等。呕吐: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胃肠道梗阻、胆道或泌尿系结石。腹泻:胃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cron病、食物中毒等血便:痢疾、肠套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血栓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及结肠癌等。血尿:泌尿系结石。黄疸:肝胆疾病、胰腺炎、胰腺癌以及溶血性黄疸等。呕血:溃疡病、胆道出血、胃癌、急性胃黏膜损害。腹部包块:炎性包块、肿瘤、肠套叠、肠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蛔虫性肠梗阻。

十四、腹泻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1.渗透性腹泻特点为禁食48小时后腹泻减轻或停止,血浆-粪便溶质差(血浆渗透

5

!常见疾病诊疗与康复

压-2X(粪Na+粪K+)扩大,常大于100mmol/LH0。对糖酶缺乏导致糖类吸收不良是临床上此型腹泻的主要病因;外源性泻药等药物亦可引起渗透性腹泻。

2.分泌性腹泻特点为每日大便量超过1L,水泻无脓血;血浆-粪溶质差小于

50mmol/LH20;粪pH偏中/碱性;禁食48小时后腹泻持续存在,量大于500ml/d。细菌肠毒素促进肠上皮细胞主动分泌,见于急性食物中毒或肠道感染(霍乱)。

3.渗出性腹泻主要是炎症渗出,其特点为粪便混有渗出液和脓血。最常见炎症性肠病:呈脓血便伴发热、营养不良等。非感染性如肿瘤、免疫、理化或血管因素所致。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放射线损伤,变态免疫反应,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维生素缺乏等。假膜性肠炎是一种消化道黏膜坏死性炎症,属于渗出性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米汤样,并含有假膜。

4.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此类型常见疾病有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运动异常性腹泻特点是:粪便稀烂不含渗出物,伴肠鸣亢进。

十五、呕血常见病因及部位

1.消化系统疾病①食管疾病:大量呕血常由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食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可造成大量呕血,并常危及生命。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③肝、胆道疾病。④胰腺疾病。

2.消化系统临近器官疾病胸主动脉瘤破裂进入食管,腹主动脉瘤破裂进入十二指肠」

3.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霍奇金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如应用抗凝药过量)。②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暴发型肝炎、败血症。

③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上消化道。④其他: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

十六、呕血伴随症状、体征和临床意义

1.上腹痛中青年人反复发作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多为消化性溃疡。如老年人出现无规律上腹痛并伴纳差和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2.肝脾肿大肿大伴腹水提示肝硬化,应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脏明显

肿大,质地坚硬并伴结节不平,AFP升高者应考虑肝癌。

3.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应怀疑胆系出血;同时发现皮肤黏膜有出血倾向者,见于感染性疾病。

4.皮肤粘黏膜出血常与血液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5.相关病史近期有酗酒或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外伤、颅脑手术后的病人考虑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剧烈呕吐后出现呕血常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十七、便血临床表现

血便的颜色可呈鲜红色.暗红或黑色柏油样。少量的消化道出血,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才,称隐血便。

上消化道出血多为柏油便。若短时间出血量超过1000ml,则大便可排出较鲜红色血便,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一般为暗红色或果酱色。左半结肠出血,粪便可全为血液或与粪便混合。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粘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