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何年安,章生龙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作 者】何年安,章生龙主编
【页 数】 256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2020.09
【ISBN号】978-7-312-05020-6
【分 类】妊娠诊断-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遗传咨询-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何年安,章生龙主编.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20.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内容提要:

为了帮助广大一线产前筛查、诊断与遗传咨询的工作人员掌握母婴保健技术考核中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作者在多年辅导培训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本书。全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医学遗传与遗传咨询,产前筛查、诊断及孕期用药,产前诊断相关技术与实验室检查,产前超声诊断,母婴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本书可供医疗机构产前保健工作人员、产前诊断医师等学习,也可作为母婴保健技术专业资格考试的辅导书。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内容试读

第一章医学遗传学与遗传咨询

第一节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

一、基因

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细胞中遗

传物质存在的形式主要为染色体上携带遗传物质DNA(基因)。

二、染色体

染色体(chromosome)是真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着丝粒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

(一)染色体核型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代表该个体的核型。

(二)核型分析

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称为核型分析。核型分析可帮助诊断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人类正常女性的核

型书写格式为46,XX:正常男性的核型书写格式为46,XY

通常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以其浓缩形式在细胞中心排列),染色体才能在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此之前,每个染色体已被复制一次(S阶段),原来的染色体和其拷贝

染色体互称姐妹染色体,两个染色体通过着丝粒连接。如果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间,则产

生X形的染色体结构:如果着丝粒位于其中一个末端附近,则产生双臂的染色体结构。X形

结构的染色体称为中期染色体。在这种高度浓缩的形式下,染色体最容易被区分和研究,易被碱性染料(例如甲紫和醋酸洋红)着色,由此而得名。

人类的23对染色体,根据大小递减的次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分为7组(A一G,见

图1.1.1):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A组:1一3三对染色体,容易辨识。1号最大,有中央着丝粒,长臂近端有时有次缢痕;2

号有亚中着丝粒;3号略小,有中央着丝粒。

B组:4,5两对染色体,都较大,而且都具有亚中着丝粒,短臂较短,彼此不易区分

C组:6~12七对及X染色体,中等大小,都具有亚中着丝粒,彼此不易区分。以下几个

特征有助于识别本组中的各对染色体:①9号的长臂上有时有次缢痕;②6,7,8,11号的短

臂较长,而9,10,12号的短臂较短;③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6号和7号之间。女性的体细胞

中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C组染色体一共有16条(8对);男性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

体,所以C组染色体一共有15条(7对半)。

D组:13~15三对染色体,中等大小,而且都具有近端着丝粒,短臂末端可能都有随体,

因此彼此不易区分。

E组:16~18三对染色体,16号有中央着丝粒,长臂上有时有次缢痕,容易识别;17号和

18号都具有亚中着丝粒,但18号的短臂较短,因此彼此可以区分

F组:19,20两对染色体,体积小,而且都具有中央着丝粒,因此彼此不易区分。

G组:21,22两对和Y染色体,均为核型中最小的染色体,有近端着丝粒,21号和22号

长臂的两条染色单体常呈分叉状,短臂末端可能有随体;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的体细胞

中,体积略大,短臂末端无随体,长臂的两条染色单体常常平行伸展,有时有次缢痕。

A组

B组

C组

14

h

17

18

D组

E组

88

a

19

20

X

23

F组

G组

C组

G组

图1.1.1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示意图

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重组和随后的有性繁殖在遗传多样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细胞的染色体有23对,经过减数分裂可能形成223=8388608种染色体组合的不同生殖细胞。如果染色体不稳定而发生畸变,则可引起流产、死胎以及多种发育异常综合征,如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等,这种畸变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受精卵发育或体细胞发育过程中。

02

第一章医学遗传学与遗传咨询

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的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会存在差异。人是哺乳动物,含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有直接关系。女性体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其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核

型为46,XX;男性性染色体由1条X染色体和1条形态较小的Y染色体构成,核型为46,

XY。已知X染色体上有357种基因,而Y染色体上只有26种基因,可见Y染色体携带的

基因远比X染色体少。Y染色体上有一种睾丸决定因子,对个体男性化起决定性作用。在

卵子与精子形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分离,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同型X染色体的卵子;男性

则产生两种染色体数目相等的精子,一种含X染色体,另一种含Y染色体。受精后胚胎的

性别取决于卵子是与X型精子还是与Y型精子结合,产生这两种精子的概率均为50%,因

此人群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女性卵巢内初级卵母细胞在出生后停顿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停留时间为12~50年不等)。不同于精子在青春期后由精原细胞发育而成,卵子因长期受内外因素(如辐射、药物、激素变化及卵母细胞本身的变化)的影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会不分离,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子,这种卵子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就会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后代。因此高龄孕妇容易生出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

第二节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遗传性疾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引起的疾病。人类遗传性疾病可分为6种类型:①单基因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③染色体疾病;④基因组疾病;

⑤线粒体遗传病;⑥体细胞遗传病。

一、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是由孟德尔、摩尔根提出来的,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1.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定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并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定律从理论上说明了

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表现出的变异的普遍性。两个杂合子(以A代表显性性状,以代

表隐性性状)交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子代表型出现的概率之比为AA:Aa:aa=1:2:l(见图1.2.1).

3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亲代

Aa

Aa

配子类型

子代表型

AA

Aa

Aa

图1.2.1基因分离定律图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独立分配定律,其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

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亲本间有4对基因差异时,F2有2=16种表现型。设两个亲

本有20对基因差异,且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

型。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的基因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物学对此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3.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定律之后遗传学的第三个基本定律,由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于1909年发现。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的,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基因的连

锁与交换定律表明: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

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和顺序,呈直线形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位点或者等位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也称孟德尔遗传病或单基

因病。其中包括符合经典孟德尔遗传方式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

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以及基因组印记、遗传早现、单亲二倍

体、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其他单基因遗传方式。

到目前为止,约有3000个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已被鉴定,占整个基因组的6%左右。单基因病的遗传性状或遗传疾病在人群中的个体变异分为2个或3个不同群,且不同群之间有显著差异,明显地表现为有病、正常或表型正常携带者。这种遗传性状称为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它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而环境因素的作用相对很小。据统计,只有不到1%的单基因遗传病有治疗方法,因此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治疗,做好出

第一章医学遗传学与遗传咨询

生缺陷的三级预防。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在等位基因呈杂合子时,即可表现出遗传性状或致病,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

人类的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突变而来的,频率很低,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为0.001~0.01。大多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为杂合子(Aa),而纯合型患者(AA)少见。当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aa)婚配后,其孕育的子女中将有50%患病,而另外50%为正常人,即每次生育胎儿的患病风险率均为50%(见图1.2.2)。

亲代

杂合患者

正常人

Aa

aa

配子类型

子代表型

Aa

aa

患者

正常人

概率

1/2

1/2

图1.2.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杂合子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图解

杂合子患者(A)之间婚配时,每次生育胎儿的患病风险率均为75%,即在前述婚配类

型家庭的子女中将有3/4患病,1/4为正常人(见图1.2.3)。

亲代

杂合患者

杂合患者

Aa

Aa

配子类型

子代表型

AA

Aa

Aa

严重患者

患者

患者

正常人

概率

1/4

1/4

1/4

1/4

图1.2.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杂合子患者间婚配图解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如下:

(1)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因此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

(2)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病。

5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3)若患者的双亲中有一个患者,则患者的同胞有1/2的可能性为患者。

(4)无病患的个体的后代不会患此病。

(5)在系谱中,疾病连续相传,无间断现象。

(6)相当一部分散发病例起因于新产生的突变,疾病的适合度(fitness)越低,来源于新突变的比例越高。

临床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神经纤维瘤病、成人多囊肾、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亨廷顿(Huntington)舞蹈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神经性耳聋、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白内障、迟发性成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并指(趾)与多指(趾)、遗传性共济失调、青壮年秃发、遗传性结肠癌、遗传性乳腺癌、耳硬化症、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多发性骨软骨瘤、结节性硬化:

不完全显性:有时杂合子(Aa)的表现型较纯合子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也称中间型遗传(intermediateinheritance)。这里,杂合子(Aa)中的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达。

B地中海贫血可作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的实例,致病基因为3O,基因型为3O3O的纯合子病情

严重,基因型为3O3A的杂合子病情较轻,而正常基因BA纯合子基因型为BA3A者无症状。

从临床症状轻重来看,杂合子3OBA的病情界于纯合子O3O与正常之间。

不外显或外显不全:由突变新产生显性致病基因的情况很少见,频率仅为106~105/代。在少数情况下,具有显性致病基因的个体表型正常,但这一个体仍可将这一突变基因传递下去,称为不外显或外显不全遗传。

共显性:如果在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在杂合状态时分

别独立地形成各自的基因产物,则在表型上两种基因都能表达,称为共显性,如ABO血型的

遗传为共显性遗传。人类的ABO血型取决于一组复等位基因,位点在9号染色体长臂3区

4带(9q34)上。在此位点上,由IA,B和i三种基因组成复等位基因。IA和B对i为显性,I和B为共显性。IA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A,基因型IAIA或IAi的个体为A型血;B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B,基因型BIB或Bi的个体为B型血;基因型IAIB的个体为AB型血;i不能

形成抗原A和抗原B,但基因型ⅱ可决定H物质的产生,这样的个体为O型血(见表

1.2.1)。所以,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已知双亲血型,就可推测出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和不可能出现的血型,这在法医学的亲子鉴定上有重要意义(见表1.2.2)。

表1.2.1AB0血型系统基因型和表型

红细胞抗原

基因型

表型

抗原A

抗原B

A

PP或Bi

B

I4 IB

AB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