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断与重症救治》惠晓霞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儿科疾病诊断与重症救治》

【作 者】惠晓霞等主编
【页 数】 184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78-4367-0
【价 格】50.00
【分 类】小儿疾病-诊断
【参考文献】 惠晓霞等主编. 儿科疾病诊断与重症救治.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目录:

《儿科疾病诊断与重症救治》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介绍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儿科常用诊断技术;然后介绍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最后介绍儿科急重症及监护技术、中医儿科。

《儿科疾病诊断与重症救治》内容试读

第一章

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一节发热

体温升高是小儿疾病时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正常小儿的肛温在36.9~37.5℃,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虽稍有差异,但一般认为体温超过其基础体温1℃以上时,则认为是“发热”。

一、病因

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小儿期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均可导致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①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②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川崎病等。③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④由于应用药物或血清制品引起的发热。⑤大手术后由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等导致分解产物增加而引起的发热。⑥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或大面积烫烧伤造成的汗腺缺乏,严重失水、失血等。⑦癫痫大发作,使产热增多。⑧中枢性发热,如大脑发育不全,脑出血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发热,以及暑热症等。

二、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年龄、发热规律和热型、发热持续时间、居住条件、居住地区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情况;有无提示系统性疾病的症状,如咳嗽、气促、腹泻、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有无结核接触史、动物接触史;详细询问预防接种史。

2.仔细观察热型的特点主要见于稽留热、张弛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热型。

3.仔细全面体格检查对全身各系统都应仔细检查,还要注意有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和贫血等。

4.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对急性发热的患儿应常规查血、尿常规,必要时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

对较长期发热的患儿,可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表1-1)。

表1一1长期发热鉴别诊断时的临床检查项目

常规检查

选择检查

血、尿、粪常规检查

细菌涂片镜检、培养

红细胞沉降率

脑脊液常规检查、培养

CRP、ASO、RF

骨髓穿刺、涂片及培养

血清蛋白电泳

其他穿刺液的常规检查涂片、培养

AST、AIT、LDH

血清抗体检查

胸部X线摄片

免疫补体系统检查

血压测定

血清Na、K+、Cl-、BUN测定

一1

续表

常规检查

选择检查

心电图

X线检查(必要部位)

B超检查

CT检查

注:CRP:C反应蛋白;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RF:类风湿因子(罗氏试验):LDH:乳酸脱氢酶

三、鉴别诊断

发热可由病儿年龄、热型、持续天数、所伴有的症状和(或)体征结合临床检查结果予以鉴别诊断(表1-2~表1-6)。

表1-2由病儿年龄鉴别发热病因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上乎吸道感莱综合征

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胃肠炎

肠道感染

急性厚肠炎

沙门菌感菜

幼儿急疹

中耳类

尿路感染

中耳炎

尿路感染

其他急性感染

尿路感染

沙门菌感染

结核

败血控、骨随炎

其他急性感染(如手足口病)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病

结缔组织病

其他急性感染症

肝炎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川崎病

川崎病

体质性高体温症

结核病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脱水热

中枢性发热

暑热症

免疫不全综合征

表1-3由热型鉴别发热病因

格留热

张跑热

同歇热

不规则热

幼儿急疹

中耳炎

结缔组织病

流行性感帽

沙门菌感染

尿路感染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癌性发热

肺炎

败血症、骨髓炎

疟疾

化脓性脑膜炎

脓肿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脑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

尿路感染

结核病

中耳炎

沙门菌感柒

败血症

川崎病

结缔组织病

恶性肿海(包括白血病)

2

表1-4由发热持续时间鉴别发热病因

3~4日

5-6日

7日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

下呼吸道感柒

幼儿急疹

中耳炎

败血症、骨随炎

肠道感染症

尿路感柒

尿路感染

中耳炎

沙门曹感染

沙门菌感染

尿路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病

化脓性脑膜炎

其他感染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败血症

川崎病

其他感染症

其他急性感柒

川崎病

川崎病

结缔组织病

脱水热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药物热

免疫不全综合征感染后发热

体质性发热

心理性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表1-5由发热所伴随的症状鉴别发热病因

1.乎吸系统症状

风湿热

腮腺炎

呼吸道感染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耳炎

脱水热

结核

鼻窦炎

精神性发热

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咽后壁脓肿

5.皮肤症状

川崎病

免疫不全综合征

幼儿急疹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2.消化系统症状

猩红热

8。肝牌大

肠道感染

病毒性感染(如手足口病)

败血症

口腔炎

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感染

脑膜炎

败血症

结核

病毒性肝炎

风湿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尿路感染

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澜尾炎

全身性红斑狼疮

9.贫血

急性腹膜炎

川崎病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急性胰腺炎

免狡不全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

恶性肿瘤

6.循环系统症状

10.肌肉、关节症状

脱水热

细菌性心内膜炎

化脓性关节炎

精神性发热

心肌炎

败血症、骨馥炎

3,泌尿系统症状

风湿热

肌炎

尿路感染

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病毒性感染症

4.神经系统症状

川崎病

风湿热

脑膜炎

7,淋巴结肿大

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脑炎

扁桃体炎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风疹

所谓“生长热”

一3一

表1-6由临床检查鉴别发热病因

检查项目

病因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细菌感染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降低

病毒感染症、沙门菌感染、结缔组织病、粒细胞减少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寄生虫病、药物过敏,结核、白血病、结缔组织病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病毒性感染、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贫血相关检查提示贫血

恶性肿瘤、慢性感来

红细胞沉降率增加、CRP(+)

感染、风湿病、恶性肿海、川崎病

红细胞沉降率增加、CRP(-)

感染恢复期

AS0个、CRP(+)

风湿热

RA(+)

风湿病、肝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

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个

风湿病、慢性感来、恶性肿瘤、肝脏疾病

ALT、AST、LDH个

肝脏疾病、肌炎、恶性肿瘤

血培养(+)

败血症、骨随炎

尿沉渣白细胞计数个

尿路感染

脑脊液蛋白、细胞数增加

脑膜炎

胸部X线片阳性征象

肺炎、肺结核

骨随穿刺提示恶性肿瘤骨随象

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

鼓膜充血

中耳炎

(惠晓霞)

第二节青紫

因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或异常血红蛋白增高,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青紫(发绀)。青紫一般在口唇、颊黏膜、鼻尖、鼻唇间区、耳郭、甲床、指尖等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皮肤、黏膜较薄的部位尤为明显。

一、病因

1,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如下所述。

(1)中心性青紫:系心肺疾病所致,动脉血Sa02、PaO2降低。

1)肺源性青紫: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如分娩时羊水吸人、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咽后壁脓肿和各种原因的喉梗阻、急性末梢细支气管炎等。②肺和胸腔疾病:如肺炎、肺水肿、先天性肺囊肿、膈疝、脓胸、呼吸肌麻痹等。③肺血管疾病:如先天性肺静-动脉瘘等。

2)心源性青紫: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三联征及大血管易位、艾森门格综合征、法洛四联征、单心房、单心室等。

(2)周围性青紫:可见于全身性或局部性病变,动脉血Sa02、PaO2均正常。1)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休克等。

2)局部血流障碍:如上腔静脉梗阻、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病)及肢端动脉痉挛现象

2.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如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M病、后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药物或食物所致)。

二、诊断

1,病史仔细询问病儿有可能引起青紫的常见疾病史,如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青紫出现的年

4

龄及伴随情况,药物及食物史。

2.体征注意病儿面容,面颊颜色,青紫分布特征,坐卧姿态,颈静脉是否充盈,有无胸廓畸形、杵状指(趾),应仔细检查心肺特征性体征。

3.辅助检查①动脉血气分析(plH、PaO2、PaCO2、SaO2),新生儿应做血糖、血钙测定和血培养

检查。②疑有心源性青紫,应作心脏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作心导管及选择性

心血管造影予以确诊。③疑为肺源性青紫,应行胸部X线摄片,必要时做支气管镜或支气管造影检查。

④疑为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青紫,可抽静脉血,装于容器内振荡,使之与空气接触。正常者变红色,异常者则不变色,进一步可做血液光谱分析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

三、鉴别诊断

如图1-1所示。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不变色异常血红

蛋白增多

血红蛋白M病

后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药物性

食物性(肠源性青紫症)

一呼吸道先天畸形

一呼吸道梗阻咽后壁脓肿,喉梗塞

羊水吸入

豪血与氧接触

胸部X线摄片

胸部断层摄片

Sao,+,Pao,-

一肺疾病史

胸部CT检查

肺源性青紫

必要时,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检查

心脏X线摄片

L一变红色一还原血红

蛋白增多

心脏杂音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源性青紫

(+)

正常值:

必要时作心导管及选择

PaO,:

L性心血管造影

新生儿8.0-12.0kPa

(60-90mmHg)

SaO,、PaO,正常

儿童10.67-13.33kPa

肖紫主要在肢体下垂部分一周围性青紫

无心、肺疾病史一及末梢部位,皮肤湿冷

(80-100mmHg》

Sa0,:0.910.98

(91%98%)

图1-1青紫的分类和鉴别

(惠晓霞)

第三节

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虽可单独发生,但常随原发病而伴有其他症状及体征。引起呕吐的病因很多,故对呕吐病儿应仔细分析病史,尤其需注意呕吐与饮食的关系、起病的急缓、发病年龄,以及伴

随的症状与体征。必要时,应进行X线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因

1.新生儿期如下所述。

(1)非器质性疾病:早期贲门发育不成熟、空气咽下症、新生儿假性肠梗阻、溢乳等。

(2)器质性疾病:消化道梗阻(食管闭锁、肠狭窄、肠梗阻、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肠梗阻)、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脑水肿)、胆红素脑病、代谢性疾

-5

病(苯丙酮尿症、肾上腺-性腺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综合征、高氨血症)、肾脏疾病(肾积水、尿路畸形)、贲门食管弛缓症、特发性胃穿孔等。

2.婴儿期如下所述

(1)非器质性疾病:见于溢乳、空气咽下症等。

(2)器质性疾病:见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套叠、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及胃肠道感染)、裂孔疝、贲门食管弛缓症、代谢性疾病(高氨血症、肾上腺一性腺综合征)、阑尾炎、腹膜炎、心脏病、肾脏病(急性肾功能不全、溶血尿毒症综合征)、颅内出血、药物中毒、嵌顿疝、脑病并发内脏脂肪变性(Reye综合征)等。

3.幼儿~学龄期儿童如下所述。

(1)非器质性疾病:周期性呕吐,神经精神性呕吐等。

(2)器质性疾病:感染症(扁桃体炎、中耳炎、脑膜炎、脑炎、胃肠道感染、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梗阻、肠寄生虫症、脑肿瘤、硬脑膜下血肿、糖尿病酮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发作性呕吐(腹型癫痫、周期性呕吐)、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所致呕吐、毒物误服、嵌顿疝、裂孔疝、代谢异常、屈光不正、脑病并发内脏脂肪变性(Reye综合征)等。

二、诊断

可从病儿的年龄、呕吐物性状和发病经过(急性或慢性)作初步病因分类。应详细询问呕吐以外的症状,如一般状况;有无发热、意识障碍、惊厥和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有无腹部饱满、腹部肿块:

有无腹痛、腹泻、血便等。必要时,应进行直肠、肛门检查,以及胸部、腹部X线检查。腹部X线检

查应包括正位、侧位、卧位和立位,注意有无消化道穿孔或闭锁。必要时,应行钡餐或空气灌肠胃肠道造影检查。

三、鉴别诊断

1.由呕吐伴随的症状作病因鉴别如图1-2所示。

一消化道梗阻

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先天性小肠闭锁、先天性肠

一消化道症状

旋转不良、胃肠穿孔、肠套叠

消化道感染症

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阑尾炎,

腹膜炎

一中枢神经占位疾病一脑肿瘤、颅内出血、硬脑膜下出血

一急性

中枢神经症状一中枢神经感染症一各种脑膜炎、脑炎

厂急性感染症

中耳炎、尿路感染、急性传染病初期

呕吐

其他症状

代谢疾病

周期性吐、尿毒症、肾上腺性腺综合征等

一其他

心功能不全、药物中毒等

一般情况良好

溢乳、空气下咽症

消化道症状

肥厚性幽门狭窄、食管贲门弛缓症

慢性中枢神经症状

神经性呕吐、脑肿瘤

其他症状

习惯性呕吐

图1-2呕吐的鉴别

2.呕吐的诊断步骤如图1-3所示。

一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