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姜学龙,王谋清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 者】姜学龙,王谋清编著
【页 数】 175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20.03
【ISBN号】978-7-5692-6157-8
【价 格】46.00
【分 类】影视艺术-译制片-翻译
【参考文献】 姜学龙,王谋清编著.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九章,包括影视翻译简史、影视翻译的基本概念、影视翻译的技术操作、影视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影视翻译的分类及翻译原则、配音译制、字幕翻译、影视翻译周边的精彩、影视翻译批评等内容,并在每一章后设有扩展阅读,书后有奥斯卡影片名、电影职员对应表等9个英汉附录表。本书集跨学科性、实用性、创新性于一体,极具特色:突出影视翻译的职业化特点;聚焦影视翻译策略的适应性选择;注重影视翻译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勾画影视翻译的元理论体系与宏观框架,弥补翻译学的空白。本书既是一本教学参考书,又是一本操作指南。它不仅适合于高校影视翻译的公选课教材,还可用于各类院校翻译专业或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可用作高校影视译制专业或翻译专业教学参考书。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

第一章中西影视中视听翻译研究的对比

与分析(1978一2018)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翻译研究的对象、范畴以及环境正在发生改变。2005年,Gottlieb(2005)将翻译文本的定义扩大为“传递交际意图的任何感官符号组合”,翻译研究对象也随之从印刷文本转向视听文本、多媒体文本、超文本等数字文本,这个转变使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简称AVT)受到广泛关注。一般认为,视听文本的概念源于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Reiss)1977年提出的“声音媒介文本类型(audio-medial text type)”。历经40余年,西方视听翻译研究经历了影视翻译、屏幕翻译、多媒体翻译三大阶段,逐步从翻译研究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总体来看,西方视听翻译研究起步早,发展迅速,并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而中国相关研究起步晚,发展缓慢,尚处于以影视翻译研究为主的初级阶段。因此,对比分析中西视听翻译研究的40年发展脉络与现状,对我国视听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节中西影视中视听翻译相关专著的对比分析

一、中国研究综述

国内现有视听翻译方面的书籍17部,其中专著10部,教材3部,年度简报汇编2部,论文集及外国电影配音台本汇编各1部。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于2000年主编的论文集《译制片探讨与研究》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影视译制专论。顾铁军(2006)的《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一书为我们提供了4部美国电影和1部德国电影的配音台本、2部影片完整的源语剧本及3篇电影评论。遗憾的是,该书

001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理论研究部分只简要地回顾了我国译制研究的历史,没有深入、系统地探讨电影脚本翻译相关理论、经验或问题。金海娜于2016年、2017年分别撰写了《中外影视互译与合作》,它们主要内容为中国影视互译的年度整理汇总。朴哲浩(2008)的《影视翻译研究》、董海雅(2011)的《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和金海娜(2013)的《中国无声电影翻译研究(1905一1949)》均是由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从研究框架与思路上看,有的学者对影视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如朴哲浩与杜志峰(2013):有的学者则选取某一类型的影视作品进行研究,如麻争旗(2005)与施玲(2008)探讨的是译制片,董海雅研究的是喜剧片,金海娜关注的是默片,金卓(2018)分析的是卡通片;也有学者运用中西方翻译理论对影视翻译作品进行阐释,如谢红秀(2017)的《译者的适应和选择:影视翻译研究》主要以生态翻译学与社会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杨晖(2018)的《多视角下的影视翻译研究》则是基于符号学、传播学、生态学、文化学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尝试。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视听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2008年之前主要以配音译制研究为主。17部著作多以电影译制或影视翻译为标题,无一本以视听翻译为标题,只有张修海(2015)在《影音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一书中将“audiovisual translation”翻译为“影音翻译”,他对该术语进行了广义与狭义的概念区分,并指出“狭义的影音翻译则是专门针对电影、电视剧所进行的翻译活动”,但可惜的是,全书仍在探讨他所界定的狭义影音翻译,未超出影视翻译研究的桎梏。实质上,在以“影视翻译”为关键字的8本专著或教材中,研究的均是电影作品的翻译,根本未涉及电视剧的翻译。此外,国内研究多以国外影片的译入研究为主,对中国影视作品外译鲜有讨论。

二、西方研究综述

以“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为关键词在Translation Studies Bibliography数

据库(简称TSB)中共可检索到130部专著0,以2000年为分水岭,之前多为影

视翻译与屏幕翻译(screen translation)研究,如I976年Istvan Fodor的Flm

Dubbing:Phonetic,Semiotic,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Aspects首次综合地研究了配音译制,奠定了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Georg-Michael Luyken1991 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①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20日,后文在CNKI与TSB数据库进行论文检索的时间也在当天

002

第一章中西影视中视听翻译研究的对比与分析(1978一2018)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则首次详细而系统地探讨了欧洲译制片的数量、花费以及各国观众的喜好。瑞典学者Jan Ivarsson(1992)的Subtitling for the Media:A

Handbook of an Art一书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是欧洲第一本全面研究字幕翻译的专著,详细梳理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发展历程。

2000年之后,西方视听研究范围扩大至针对一切以视频、音频为文本载体

的产品所进行的翻译活动,如网络自媒体翻译、游戏本地化、VR本地化等,仅

书名中含有“视听翻译”的专著就有34部。其中引用率较高的主要有Jorg

Diaz Cintas的Audiovisual Translation:Subtitling(2007)与The Didactics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2008 )Luis Perez-Gonzalez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Theories,Methods and Issues (2014),Lukasz Bogucki Accessing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2015 )Areas and Methods ofAudiovisual Translation Research(2016以及Mikolaj Deckert的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一Research and Use(20l7)。除a研究客体较为广泛外,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范围也表现出极大的跨学科性与深度性,如Karamitroglou(2000)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视听翻译规范;Jan Pedersen(2011)则通过多语字幕语料库对电视剧的字幕翻译规范进行实证研究;Baos

Pinero(2015)与Serenella Massidda(2015)分别将视听翻译置于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考察;Marcella De Marco(2012)将性属研究与视听翻译研究相结合;Elena Di Giovanni与Yves Gambier(2018)则将视听翻译与接受研究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演绎;Katja Krebs(2013)聚焦于戏剧与电影中的翻译与改编;Paulina

Burczynska(2012)撰写的Aultimodality and Audiovisual/Translation:Subtitling

Humor则以多模态的视角研究视听翻译等。综上所述,西方视听翻译研究既有理论演绎又有实证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跨学科性与创新性。

三、中西研究历史与现状对比

在研究时间上,中国视听翻译研究起步明显晚于西方,西方第一本系统的视听翻译研究专著出版于1976年,中国第一部相关研究的专著于2000年以论文集形式出版。两者探讨的都是影视配音译制问题,表明中西方早期所关注的视听翻译研究对象均为译制片。

在成果数量上,我国视听翻译研究专著明显少于西方,我国包含论文集、教材在内共有专著17本,其中无一本书名中含有“视听翻译”;而西方相关专著有130部,仅标题中含有“视听翻译”字眼的书籍就有34部。

003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研究内容上,我国视听翻译研究范围狭窄,主要以电影翻译(脚本翻译、字幕翻译、配音译制)为主;西方除影视翻译研究外,还研究其他形式的多元符号文本。

在研究思路上,虽然西方视听翻译研究中也有个案存在研究多、理论构建少的弊病,但是中国的研究视角相对更加单一,基本是关于影视翻译的个案式定性研究,理论构建上也以经验式感悟为主,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跨学科的理论阐释与演绎近一两年才开始尝试。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专著数量、研究时间和研究内容,还是从研究思路上看,我国视听翻译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亟待学界努力开拓。

第二节中西影视中视听翻译相关论文的对比分析

一、中国视听翻译相关论文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1978一2018年,知网上以“视听翻译”为主题或关键字的有效文章只有39篇,其中包含博士论文1篇,为张娟(2018)的《汉外视听翻译文化折扣研究》:

硕士论文7篇,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2篇(图1-1);CSSCI核心期刊发文8篇:

《上海翻译》刊登6篇;我国译界最权威的杂志《中国翻译》上仅刊登了2篇(图1-2)。

资源类型分布

博士

1篇(2.6%)

辑刊

1篇(2.6%)

硕土

7篇(17.9%)

期刊

30篇(76.9%)

图1-1国内“视听翻译”论文资源类型分布图

004

第一章中西影视中视听翻译研究的对比与分析(1978一2018)

来源分布

上海翻译

6篇(15.4%)

中国翻译

其他

2篇(5.1%)

19篇(48.7%)

外文研究

2篇(5.1%)

东方翻译

2篇(5.1%)北京外国语大学2篇(5.1%)

图1-2国内“视听翻译”论文来源分布图

从研究内容上看,书评共有8篇,且关于Audiovisual/Translation:Theories,

Methods and Issues的书评5篇;术语考辨综述类文章8篇;访谈类文章2篇,均是采访Jorge Diaz Cintas的文章。39篇论文中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列的前20个关键词依次为:影视翻译、多模态、视听产品、电影翻译、翻译领域、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翻译学科、翻译模式、翻译课程、中文字幕、英文字幕、文体特征、介评、文本翻

译、AVT、翻译史、跨学科研究、视听翻译教学、电视节目。

前20个文献互引的高频词依次为:文学翻译理论、影视翻译、文学翻译、字幕翻译、多模态话语、意识形态、影视艺术、译制片研究、翻译与规范、翻译学、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行为、书评、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好莱坞、喜剧片、翻译科学、金布尔、语言翻译、娱乐化。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献互引高频词是基于文献之间的共引关系而形成的聚类名称,它是从高度相近的文献摘要或关键词中抽取高频出现的短语,分析文献互引高频词可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比共现关键词与文献互引高频词,我们发现双高频词有“影视翻译”“多模态”“翻译理论研究”,这表明除了书评、采访、综述类文章外,我国视听翻译研究内容还是大多以分析研究影视翻译(好莱坞大片的汉译为主)的多模态话语及艺术性为切入点,文学翻译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影视字幕翻译或配音译制的规范与策略。

二、西方视听翻译相关论文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以“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为检索项在TSB数据库检索,共得到l978

005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8年间的有效文献435篇,经过分析共现关键词按频次排前20名的依次为:电影(movie)、改编(adaptation)、画外音(voice--over)、配音译制(dubbing)、视听(audiovisual)、文化方法(cultural approach)、翻译教学(translation didactics)、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幽默(humor)、本地化(localization)、字幕翻译(subtitling)、屏幕翻译(screen translation)、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ory)、文学方法(literary approach)、电视(television)、广告(advertising)、影像口述(audio description)、对比研究(contrastive research)目标观众(target audience)、小说(novel)。排名前20的文献互引高频词为:视听、电影、字幕翻译、配音译制、翻译教学、屏幕翻译、文化(culture)、幽默、改编、描述性方法(descriptive approach)、电视、影像口述、文学方法、画外音对比研究、翻译策略(translating strategies)、翻译研究、本地化、翻译理论、目标观众。

三、中西对比分析与讨论

对上述国外研究热点关键词与文献互引高频词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的关键词和文献互引高频词进行对比讨论,可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西方视听翻译研究容体复杂多样

视听、电影、配音译制、字幕翻译、改编、翻译教学、幽默、画外音、影像口述、文化、文学方法等是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的“双高词”,也一直是他们视听翻译研究的热点。其中的影像口述、画外音、意识形态、游戏本地化、网络视听翻译等在国内论述较少。

(二)西方视听翻译研究内容广泛

热点关键词中出现了“广告”“小说”“改编”等。广告作为关键词出现,表明西方学者将广告翻译也列入视听翻译范畴,广告翻译实质是多媒体翻译(multimedia translation)的一种。多媒体翻译是指将口语或书面语的翻译置于整个多媒体交际环境中的多重符号的转换活动,如广告、杂志、儿童漫画、书籍、小册子、招生简章等都涵盖了语言表达、图像和绘画,且其版面设计各式各样,均属于多媒体文本的范畴。很显然,这里的广告翻译不仅指国内所常探讨的平面广告翻译,还包括视频广告翻译。由于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这种方式在我国一般认为不属于翻译研究范畴,因此也鲜有涉及。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