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应用与发展》陶炳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疫苗的应用与发展》

【作 者】陶炳根主编
【页 数】 561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9.07
【ISBN号】978-7-5091-2662-2
【价 格】65.00
【分 类】疫苗-研究
【参考文献】 陶炳根主编. 疫苗的应用与发展.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3篇36章,328节,从疫苗的发展简史、疫苗的理论和管理、疫苗的应用和疫苗的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对各种疫苗作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疫苗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描述。

《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内容试读

第一篇

理论与管理

一第1章

疫苗发展史

一、疫苗的出现及概念

17世纪70年代我国明代就开始了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实践,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有关疫苗防病的文字记载。古人在“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其基本方法是从感染天花后的恢复期病人或症状比较轻的病人身上,挑取水疱、脓疱和痘痂内容物并保存1个月左右待其干燥,然后将人痘研蘑成粉给健康人鼻内接种。

一般在接种后的第6天开始发热,第7天会有高热,随后于第9天和第10天全身发疹。以后逐步退热和退疹并获得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接种人痘也可造成死亡,病死率一般在1%左右。据记载,我国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一1572),人痘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以及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于18世纪初还传到了北美。人痘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然而人痘中天花病毒的毒力并未减低,因而接种人痘的危险性很大,健康人反而会因为接种了人痘而患天花,甚至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比英国乡村医生琴纳(Jenner).发明的牛痘要早几百年,然而在疫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却木如牛痘的主要原因。

接种人痘,实际上是一次轻型的天花感染。由于人痘毒力较强,在受种者中发生天花或因其死亡者不乏其人,并可引起天花的传播。因此,欧洲在推广使用时曾遭到非议。有人尝试用其他方法来代替人痘,人们从实践中发现患过牛痘者不会再患天花。1768年,

Sutton和Fewster写了一篇《牛痘能预防天花》的论文,提交伦敦医学会,未能发表。1769年Jobst Bose在德国观察到挤牛奶女工能受到保护而不感染天花。1774年Benjamin

Jesty记载对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事实。1781年,Nach曾描述了牛痘的自然史和它通过挤奶女工的手在牛群中传播的方式,提出接种牛痘的方法。但这些观察都不够完整和系统,或者未及时发表,在当时未引起注意。直到1798年琴纳发表关于接种牛痘的著名调查报告后,才为后来研制和使用牛痘苗提供了最早的科学依据,并把免疫预防推向了一个新纪元。

-3-

第一篇理论与管理

牛痘苗于19世纪初期传入我国。1805年,英国医生皮尔逊首先在澳门接种牛痘,并在广州刊行《种痘奇法详悉》一书,其后广东省南海人邱熹推行牛痘接种并著《引痘略》。由于我国有接种人痘的基础,所以很快在我国推广。1828年北京设种痘公局,1852年获津潭保杀堂(后谗名褓赤牛痘局),湖南、河南等省也先后设牛痘局施保牛痘。1919年,我国开始建立实验室大量生产牛痘苗。1926年,齐长庆分离出天花病毒并连续传代

减毒,获得了我国的天坛株痘苗毒种。抗日战争期间,李严茂克服种种困难保存了该毒种,使之沿用至我国天花消灭。

卡介苗从1921年首次给一名新生儿经口服途径进行免疫,婴儿服用疫苗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这名婴儿在其母亲死于肺结核病后与患有结核病的外祖母一起生活,虽然他与结核杆菌有密切接触,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却没有患结核病。20世纪20年代以后,卡介苗的使用由口服改成了皮内注射,至今已在182个国家和地区,对40亿的儿童接种了卡

介苗。根据WHO扩大计划免疫的要求,现在每年仍有1亿多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漫长过程中,逐步研制了许多疫苗。传统疫苗包括:①以杀死的细菌或病毒颗粒为抗原的死疫苗;②经减毒但仍有保持免疫源性的活疫苗:③减毒的细菌毒素即类毒素疫苗。这些疫苗在防病过程中起了而且还在起着重要作用,天花在全球的消灭即为明显的例子。但是,实践中发现有些疫苗不良反应太大,有些疫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化学、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一些新类型疫苗,如高度纯化的蛋白质疫苗;,多糖体及多糖与蛋白质结合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包括重组后再提纯的疫苗和直接以弱毒细菌或病毒为载体而使用

的疫苗:DNA疫苗;多肽等大分子的合成疫苗。

总之,经过2个世纪的实践和努力,21世纪的人类将享受更为全面的免疫接种。胎

儿期,母亲接种疫苗可预防诸如B群链球菌和呼吸系统合胞病毒(RSV)等感染,为婴

幼儿提供被动免疫。适合要幼儿的儿童联合疫苗将包括DTaP-Hb-PV-反应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其他抗原组分。对于少儿,其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学龄前儿童被推荐

使用鼻内流感疫苗、口腔变异链球菌疫苗和加强的三联疫苗.(MR)。青少年注射STD

疫苗用于预防人免疫缺陷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SV-2感染,孕前疫苗将使胎儿

免受后继的巨细胞病毒或细小病毒感染。青年人可接种幽门螺杆菌疫苗,老年人可接种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疫苗。另外,旅行者疫苗和地方性疾病疫苗可用于预防腹泻和媒介传播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也有了新的概念。既往把以细菌制备的制剂称为“菌苗”,把病毒与立克次体制备的制剂叫“疫苗”,以细菌代谢产物毒素制备的制剂叫“类毒素”。随着有效抗原逐渐被纯化和提取,同时基因重组抗原、甚至将来的人工合成抗原等大量出现,致使难以用抗原类别进行疫苗的命名。因此,:那些具有抗原性、接种机体后可以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可抵御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的制剂,按国际惯用名称统称为“疫苗”。现将有关疫苗按启用年代、型别以及其针对传染病名称归纳见表1-1。

-4

第1章整苗发展史

表1-1人用疫苗使用情况

启用年份

疫苗名称(型别)

针对传染病名称

1721

“人痘”(活天花病毒)

天花

1798

牛痘苗(“天然减毒”痘苗病毒)

天花

1885

狂犬病疫苗(减毒活的或灭活病毒)

狂犬病

1896

伤寒疫苗(灭活全菌)

伤寒

1896

霍乱疫苗(灭活全菌)

霜乱

1897

鼠疫疫苗(灭活全菌)

鼠疫

1903

痢疾疫苗

痢疾

1923

白喉疫苗(部分纯化的甲醛脱毒类毒素)

白喉

1926

百日咳(灭活全菌)

百日咳

1926

破伤风疫苗(部分纯化的甲醛脱毒类毒素)

破伤风

1927

卡介苗(活减毒BCG株)

结核

1936

黄热病疫苗(活减毒病毒)

黄热病

1936

流感疫苗'(灭活全病毒)

流感

1938

斑疹伤寒疫苗(灭活全普氏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

1943

流感疫苗(灭活完整病毒)

流感

1955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灭活病毒)

脊髓灰质炎

1957

狂犬病疫苗(灭活病毒鸡胚培养)

狂犬病

1958

钩端螺旋体疫苗

钩端螺旋体病

1961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病毒)

脊髓灰质炎

1962

炭疽疫苗

炭疽病

1963

麻疹疫苗(灭活或活减毒病毒)

麻疹

1967

腮腺炎疫苗(活减毒病毒)

腮腺炎

1969

风疹疫苗(活减毒病毒)

风疹

1971

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三联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

1972

流脑疫苗(纯化多糖A和C型)

流脑

1974

乙脑疫苗(灭活病毒)

乙脑

1976

狂犬病疫苗(灭活、人二倍体、细胞培养)

狂犬病

1977

肺炎球菌肺炎疫苗(14价纯化多糖)

肺炎球菌肺炎

1980

腺病毒肺炎疫苗(活减毒病毒)

腺病毒肺炎

1981

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血源)

乙型肝炎

1982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纯化A、C、Y、W135型多糖)脑膜炎球菌脑膜炎

1983

乙脑疫苗(活减毒病毒)

乙脑

1983

水痘(活减毒病毒)

水痘

1984

肺炎球菌肺炎疫苗(23价纯化多糖)

肺炎球蘭肺炎

1986

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菌、重组菌)

乙型肝炎

1987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多糖-白喉类毒素结合菌)B型流感

第一篇.理论与管理

(续表)

启用年份

疫苗名称(型别)

针对传染病名称

1992

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

1996

出血热疫苗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98

轮状病毒疫苗

小儿腹泻

2001

麻疹一腮腺炎二联疫苗

麻疹和腮腺炎

2001

麻疹-风疹二联疫苗

麻疹和风疹

二、疫苗的革命

(一)微生物学时代和第一次疫苗革命

l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为了解决发酵工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预防危害人类和家畜健康的烈性传染病,经过研究发现;空气中徽生物的污染造成了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引起了传染病的流行。在发酵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只要严密消毒,杜绝外界微生物的污染,肉汤和麦酒都不会腐败变质,从而证明有机物中是不可能自然产生微生物的。继巴斯德后,德国医生郭霍(Koc)从观察炭疽病原菌的特性和生长开始,发明了细菌染色方法、固体培养基以及实验性动物感染等手段。这些实验方法的发明,使得自1875年后的短短10余年间,'发现了数十种人类和动物疾病的病原菌。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发现是证实了可滤过的撤生物,即病毒也能引起感染。病毒不仅比细菌小,更重要的是病毒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完成它本身的复制。1889年,首次发现人畜共患的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久,引起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和黄热病的病毒被相继发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和敏感动物接种,并辅以电子显傲镜、超速离心、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等新技术,先后发现和分离出以百计的能引起人类和家畜传染病的病毒。

疫苗之父巴斯德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而且是他史无前例地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传代等方法有目的地处理病原微生物,使其失去毒力或减低毒力,并用他们作为疫苗给人接种而达到预防一批烈性传染病的目的。

在19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一个又一个被相继发现的细菌被认为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罪魁祸首,例如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及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和结核杆菌。郭霍发明的在固体培养基上分离细菌纯培养物的方法为巴斯德研制疫苗铺平了道路。巴斯德建立了免疫预防的原则,他在接种程序中,首先使用彻底减毒的细菌以保证安全性,随后再用低毒细菌加强免疫来增加免疫原性。巴斯德于1881年5月5日在法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开实验。实验的成功使得炭疽疫苗短时间内在法国被广泛使用,至1882年初,共有7.9万头绵羊被兔疫,并获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人类于1884年首次大规模使用疫苗来预防霍乱。1891年根据巴斯德的疫苗原则,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