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陈万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

【作 者】陈万涛主编
【页 数】 202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9.09
【ISBN号】978-7-313-05996-3
【价 格】25.00
【分 类】口腔科学:免疫学-实验
【参考文献】 陈万涛主编.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内容提要:

本书是与《口腔临床免疫学》配套的实验教材,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技术操作指导。全书共分3篇18章。基础篇精练地介绍了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史及相关基础;经典篇介绍了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技术的目的和要求、分类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结果讨论和分析等;进展篇介绍了近年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最新免疫学实验技术,如肿瘤疫苗研究技术、抗原提呈细胞分离及鉴定技术、口腔癌侧群细胞检测和分选技术等。本书内容简洁、实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可作为口腔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医学其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临床医师参考。

《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内容试读

第一篇免疫学实验技术基础

第一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

第一节免疫学实验技术概述

免疫学实验是指人们依靠免疫学原理,通过科学实验来观察免疫现象并探讨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免疫学发展史实际上是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史。临床免疫学实验的奠基人当属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他于l796年发明了牛痘接种方法,用以预防天花。经过

一个多世纪,牛痘疫苗被全世界广泛接受并使用。天花感染在1979年最终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世界上灭迹,牛痘接种方法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与传染性疾病作斗争最伟大的胜利。到了l9世纪8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uer发明了预防鸡霍乱的疫苗;其后又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并应用于患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早期的临床实验研究成果加快了人类进一步探讨免疫学机制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期,德国微生物学家Ko©h发现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是病原体,并证实每种病原体都可引起一种特有的疾病。这一发现促进了实验免疫学和医学的迅猛发展。1888年,Emilvon Behring发现了抗体,Elie Metchnikoff发现了巨噬细胞,提出了体液和细胞免疫学理论。

20世纪初,人们又在血清中发现了调理素,观察到吞噬细胞的作用在体液因素参与下可被明显增强,从而证明了这两种免疫机制是相辅相成的,使人们对免疫机制和免疫学原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此期间,科学家先后发现和认识了过敏反应、血清病、Arthus反应、皮肤反应、内毒素Schwartzman反应以及调理作用、诊断梅毒的补体结合反应。同

时,疫苗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核杆菌(BCG)预防结核病、白喉毒素预防白喉,这些临

床应用促进了免疫学理论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对免疫病理的认识,为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期,免疫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抗体纯化、鉴定及免疫测定技术、凝胶内沉淀技术和抗原抗体免疫电泳等血清学技术,均提高了免疫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20世纪后期,出现了放射标记免疫技术、酶标记免疫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标记免疫技术、荧光标记免疫技术、金标记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和免疫转染技术以及细胞和细胞因子测定技术等。这些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免疫学的发展。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免疫学家对组织相容

4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KOUQIANG LINCHUANG MIANYIXUE SHIYAN JISHU··.···.,·

性抗原在免疫识别上限制作用的认识,以及对B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组以及T细胞

受体的发现,再加上免疫分子调节网络不断发现、认识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运用,免疫学的发展真正进入了分子免疫学时期。

第二节免疫学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

免疫学发展史是免疫学理论和免疫学实验技术共同发展和前进的历史,免疫学理论的发展则依赖于免疫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免疫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则依赖免疫学理论的指导。19世纪以来,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记录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病原体的发现及随后微生物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发展。抗体的发现导致了对抗原的研究,以实验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宿主在受抗原刺激后所导致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免疫学发展至科学免疫学时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期间,对抗原与抗体特性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免疫化学,发展了体液免疫;以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菌苗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在抗体的应用中,发现了免疫应答所致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认识到适度的免疫应答有免疫防御作用,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应答都有致病作用。20世纪中叶,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揭示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推动了细胞免疫学时期的到来。

一、病原菌的发现与疫苗的使用

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提高,最终导致病原菌被发现,首先在感染羊的血液中看到了炭疽杆菌。实验证明培养的炭疽杆菌能使动物感染致病,并发明了液体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继而Koch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杆菌获得成功,提出了病原菌致病的概念,发现了病原体致病及病后免疫现象,使人类认识到病原体感染能使动物及人产生免疫力,防止再感染。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了疫苗的研制和广泛应用,成为以免疫接种方法使人类产生主动免疫、征服传染病的强有力工具。目前,预防接种仍是人类控制并消灭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二、抗原、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一)抗体、抗原的发现、结构分析和应用

19世纪80年代,在病原菌研究过程中发现白喉杆菌是通过外毒素致病,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白喉杆菌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白喉杆菌抗毒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并在临床上成功应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患者。此后,又成功将白喉及破伤风外毒素减毒成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20世纪初,免疫动物研究发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分子,它们的结构不同,导致其抗原性不同。据此,科学家发现人红细胞表面表达的糖蛋白中,其

末端寡糖特点决定了它的抗原性,从而发现了ABO血型,避免了由于输血导致的严重超

……·…………第一章免疫学实验技术发展史5

敏反应等重大问题。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技术证明了抗体(antibody,Ab)是免疫球蛋白。动物在免疫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抗体主要存在于免疫球蛋白中,从而可将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来,此技术解决了抗体的纯化问题。随后,科学家们分别对Ab结构进行了研究,证明它是由四肽链组成,靠二硫键连接在一起。Ab的氨基端结合抗原,决定抗原结合特异性,称为F(ab')2段;Ab羧基端具有Ab的其他功能,易产生结晶,称为Fc段。Ab结构在分子水平上的阐明,使人们可经酶解获得Ab的F(b')2段,还可减少使用中的超敏反应;在理论上,人们将对Ab特异性的研究集中在分析F(b')2段的氨基酸组成,结果发现了Ab可变区及其抗原结合部位。

(二)免兔疫耐受的发现

()wen等科学家发现了机体对抗原特异不应答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免疫耐受”,发现在动物胚胎发育期或新生期接触抗原,可对其产生免疫耐受,使动物到成年期时,对该抗原不再发生免疫应答。相反,如果动物在成年期接触一定量的抗原,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三)克隆选择学说

1957年,Burnet等科学家结合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技术和成果,在全面总结免疫学理论和技术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克隆选择(clonal selection)学说。该学说是以免疫细胞为核心,认为免疫细胞是随机形成的多样性的细胞克隆,每一个克隆细胞表达同一种特异性的受体,并认为该受体即是胞膜抗体分子。当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识别并结合该抗原,致使细胞活化,进行克隆性扩增,产生大量子代细胞,合成大量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不同的抗原,则结合不同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受体,选择活化不同的细胞克隆,导致不同特异抗体产生。细胞产生Ab的种类是受胞内遗传基因编码的,抗原只是选择表达相应受体的细胞,使之特异性单克隆扩增。Kohler和Milstein所发展的单克隆抗体技术,证明了克隆选择学说理论的正确性。此后,以Burnet为代表的科学家,将以抗体为中心的免疫化学及其技术发展至以细胞应答为中心的细胞生物学阶段,全面推动了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形成及其机制的研究。(四)细胞免疫学及其技术的发展

克隆学说提出后,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也相继被发现。Gck在实验中发现,鸡的腔上囊切除后,Ab产生出现缺陷,他于1957年提出,鸡的腔上囊是Ab生成的细胞中心,并将这类细胞称为B细胞,取自法氏囊(bursa fabricious)的首字母。1961年,Miller等人研究发现,新生期切除胸腺小鼠及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者,均产生严重细胞免疫缺

陷,抗体产生量亦严重下降,从而认识到了执行细胞免疫的细胞群,命名其为T细胞,取

自胸腺(thymus)的首字母,并证明了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器官。Warner和

Szenberg研究发现切除腔上囊的鸡,只是抗体产生受到影响,而不影响移植排斥反应,进

一步证明T细胞及B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Claman和Mitchell实验证明,T细胞及B细胞存在协同作用,T细胞能诱导B细胞产生IgG类抗体。后期研究还证

6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KOUQIANG LINCHUANG MIANYIXUE SHIYAN JISHU··

实T细胞和B细胞分别对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抗原决定簇产生应答,前者向后者提供辅

助后,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mAb)技术的建立及其广泛应用,得以鉴定细胞表面不同的蛋白分子。Cantor等以细胞表面特征性分子为标记,将小鼠及人的T细胞分为细胞

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不同功能亚群,它们具有分别执行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释

放细胞因子以及辅助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Gershon等还证明了抑制性T细胞的存在。1976年,T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TCGF,即IL-2)的发现,使T细胞体外培养增殖获得成功。此后,更多种类的细胞因子(cytokines)相继被发现,揭示了在免疫应

答中,细胞因子具有介导和调节各类免疫细胞的作用。在细胞因子作用下,T细胞及B细

胞能在体外扩增并分化为效应细胞,进而证明,单纯可溶性抗原可活化B细胞,但不能活

化T细胞,必须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分子结合,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的表面,被T细胞表达的受体识别,并由APC提供辅助信号,T细

胞才能被活化,进行增殖。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免疫应答,进行克隆

扩增,并分化为效应细胞,执行特异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具有免疫记忆作用,即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能迅速发挥效应。

(五)固有免疫与抗原提呈作用

19世纪后期,就已经有学者发现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清除细菌的作用。此后发现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不成熟树突细胞均具有吞噬病原体的作用,它们对机体起即刻执行免疫保护作用。20世纪后半叶,发现了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Y8+T细胞及B-lB细胞。这些细胞均能识别多种病原体,并普遍具有即刻的杀伤清除作用,学者称这类免疫作用为固有免疫。这种固有性免疫对机体执行免疫保护作用,它不具有免疫记忆特点,但该类作用要早于特异性免疫。随着树突细胞的功能被逐渐认识和阐明,研究证实单核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在合适条件下,能分化为成熟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很强的抗

原提呈作用,通过活化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个完整

的免疫网络,即个体的免疫系统一般是经固有免疫到抗原提呈,再到特异性免疫的反应过程。

(六)超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应用动物来源的抗体进行临床治疗,可引起患者的血清病,它是一种可致休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观察发现,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划痕试验过程中,能导致局部显著的病理改变,随后提出这类由免疫应答而发生的超敏性疾病,称之为变态反应(allergy)。由此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合适的超敏免疫应答确实对机体存在有害的一面,即变态反应病。研究还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是耐受的:然而,在感染及自身抗原性质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抗原发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