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常源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

【作 者】常源著
【页 数】 192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5
【ISBN号】978-7-5578-3811-9
【价 格】45.50
【分 类】肿瘤学-外科学
【参考文献】 常源著.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提要: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涵盖了常见肿瘤疾病的外科治疗,且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内容丰富,篇幅合理,专业度高,实用性强。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内容试读

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

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

第一节外耳道肿瘤

一、外耳良性肿瘤

(一)外耳道乳头状瘤

1.临床表现外耳道乳头状瘤好发于20~25岁男性。外耳道炎症、反复挖耳等造成的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为挖耳时易出血;当肿瘤充满外耳道时耳内发痒、阻塞感或听力减退。外耳道有多发或单发、带蒂或无蒂、大小不等、棕褐色、桑葚样实质肿物,触之较硬。

2.治疗

(1)激光治疗:在局部麻醉下用YAG激光气化肿瘤。

(2)冷冻治疗:液氮冷冻具有切除肿瘤创伤小的优点。

(3)手术治疗:切除的范围应包括肿瘤边缘正常皮肤1mm以上,切除肿瘤所在部位的骨膜,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

(二)耳郭和外耳道血管瘤

1.临床表现主要位于耳郭,少见于外耳道。

(1)毛细血管瘤:系毛细血管网组成,扁平,色如红葡萄酒,或似蜘蛛痣状,皮温高。

(2)海绵状血管瘤:是含血内皮腔隆起肿物,毛细血管排列紊乱,又名草莓瘤,表面呈结节状,微红或紫红色,有搏动。

(3)蔓状血管瘤:使耳郭变形增大,局部温度高,有搏动,可延及

2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

头皮。

2.治疗

(1)非手术治疗:冷冻、放射、激光、局部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等)。

(2)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局部切除并植皮。对有动静脉瘘的血管瘤,先将瘤体外围作环形缝扎,阻断血供,同时分段环形缝扎,分区切除。

(三)耳郭和外耳道囊肿位于耳郭者多见。

1.临床表现

(1)皮脂腺囊肿:最常见,好发在耳垂背面、乳突上表皮或耳道软骨后下方。囊肿内衬上皮,为柔软、张力不大的肿物。

(2)耳前囊肿(或瘘管):属先天性,表现为耳轮前方皮肤的瘘口。瘘口内有分支管道循入耳轮和耳屏之间的皮下。管道常呈囊性扩大,易感染。

(3)腮裂囊肿:与耳前囊肿的鉴别主要是除了耳轮脚前有瘘口外,常常在外耳道、耳后、颈部有第二瘘口,瘘口阻塞也可出现囊性变。

2.治疗原则感染期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四)耵聍腺瘤

1.临床表现耵聍腺瘤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后下部的耵聍腺分布区,常见的为腺瘤和混合瘤。耵聍腺瘤发病缓慢,肿瘤较大时阻塞外耳道,可引起听力障碍。

耳部检查见外耳道后下方局限性的隆起,为黄豆大小,表面皮肤正

常,无压痛,质韧。X线检查外耳道骨质无破坏。

2.治疗易恶变,应做手术彻底摘除。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边至少0.5cm,切除肿瘤区的骨膜,并予植皮。

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

二、外耳道恶性肿瘤

外耳道恶性肿瘤以低度恶性的腺样囊性癌常见,腺癌和恶性耵聍腺瘤均少见。在此着重介绍外耳道耵聍腺来源的恶性肿瘤。

1.临床表现反复挖耳等刺激情况下,耵聍腺瘤容易恶变。耵聍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外耳道少量出血或者挖耳易出血。有时耳部有疼痛。外耳道肿块呈肉芽形,红色,由于肿块突破皮肤,表面粗糙不平。耵聍腺癌突破外耳道软骨部侵犯到腮腺,引起耳垂周围腮腺

区肿块;有时向前侵犯到题颌关节,出现张口困难。影像学检查:CT可

显示外耳道或者乳突部的骨性损害,MRI可显示肿块向腮腺侵犯。

该病特点是发病缓慢,经常在发病数年后才有症状。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射治疗,均容易复发,其复发率达到40%~70%,有报道同一患者复发多达12次。

2.治疗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肿瘤侵犯腮腺较大者,应作腮腺浅叶或者全腮腺切除,术中应保护面神经。术后放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第二节中耳癌

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5%。中耳癌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40一60岁为好发年龄。发病率男女间无显著差别。

一、病因

80%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中耳炎的病程一般在10年以上,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中耳乳头状瘤亦可发生癌变。外耳道癌可以侵犯至中耳乳突腔,临床上常常无法分辨原发部位。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

二、临床表规

1.耳道无痛性出血外耳道自发性出血或挖耳后耳道出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血性分泌物时,应考虑中耳癌的可能性。

2.耳部疼痛早期无明显疼痛。病情重者可出现明显耳痛,以夜间疼痛为主,表现为耳部的刺痛或者跳痛,可向耳后及咽部放射。

3.同侧周围性面瘫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4.听力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传导性耳聋。

5.张口困难晚期中耳癌侵犯到题颌关节或翼肌,造成张口困难。

6.眩晕内耳受到侵犯时可出现眩晕。

7.其他脑神经受累症状除第V、I脑神经易受累外,第Ⅵ、Ⅸ、

X、Ⅺ、Ⅻ脑神经也可受累出现相应症状。

8.外耳道或者中耳腔新生物多有鼓膜穿孔,通过穿孔可见中耳腔红色肉芽,触之易出血。当肿瘤破坏骨性外耳道,在耳道内也可以看到肉芽组织,红色,质软、脆,易出血。

三、诊断

1.影像学检查

(1)CT:表现为中耳腔或乳突有不规则的软组织病灶,中耳乳突有

不规则的大面积的骨质破坏,边缘不齐。尤其当中耳炎伴外耳道骨壁的破坏,形成外耳道软组织肿块,要高度怀疑中耳癌。

(2)MRI:中耳癌的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相仿,其信号与脑组织

近似。

2.病理检查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摘除后做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取材时尽量不要牵拉中耳腔肉芽,防止误伤面神经。

第一章耳鼻喉部常见肿瘤

5

四、临床分期

国际抗癌协会(UICC)对于中耳癌并无明确的分期标准。目前临

床采用的是Stell等制定的初步方案。

T,:肿瘤局限于中耳乳突腔,无骨质破坏。

T2:肿瘤破坏中耳乳突腔骨质,出现面神经管破坏,但病变未超出

颞骨范围。

T3:肿瘤突破颞骨范围,侵犯周围结构,如硬脑膜、腮膜、颞颌关

节等。

Tx:无法进行分期。

五、治疗原则

中耳乳突癌起病隐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对晚期患者则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1)乳突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在中耳腔或乳突腔,无面神经管、内耳、题骨外侵犯。

(2)颗骨次全切除术。肿瘤累及中耳和乳突诸壁。切除岩部颈内

动脉外侧部分。

(3)题骨全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加上颈内动脉切除。

2放射治疗由于中耳肿瘤被颞骨包裹,放疗难以彻底根治,因此手术加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对肿瘤侵犯到颈动脉管,无法清除时,可考虑先行放疗,缩小肿瘤范围,再行手术治疗。

3.化学治疗仅作为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辅助方法,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晚期病例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6

肿瘤基础理论与现代化外科治疗

第三节鼻腔和鼻窦肿瘤

一、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一)定义

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鼻腔内,其次是鼻窦,外鼻则较少。通常按组织来源进行分类:①上皮组织肿瘤包括乳头状瘤、腺瘤;

②结缔组织肿瘤包括骨瘤、血管瘤、纤维瘤、软骨瘤、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

(二)内翻性乳头状瘤

1.诊断要,点内翻性乳头状瘤:50~60岁男性多见,单侧持续性鼻塞,进行性加重,可伴血涕或反复鼻出血,常同时伴鼻息肉、鼻窦炎,部分病例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外观粉红色,息肉样或分叶状,触之易出血。肿瘤有明显局部侵袭性特点,易复发,7%发生恶变。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反复、多部位活检,一般可做出诊断。

2.治疗此瘤对发射线不敏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需彻底,否则容易复发。对其基底及浸润组织周围的正常组织应切除足够的安全边界。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恶变可能:①全部切除后迅速复发;

②较快进犯邻近组织;③反复鼻出血;④头面部疼痛示有骨及神经受累。

(三)骨瘤

1.诊断要点骨瘤多见于青年男性,额窦最多见,其次是筛窦。病

因不明。小的骨瘤多无症状,常在X线摄片检查中发现,大的额窦骨瘤

可引起鼻面部畸形,疼痛、感觉异常,也可侵人鼻腔或眼眶,甚至颅内。鼻窦骨瘤表现为鼻窦内圆形或卵圆形骨高密度肿物影。

2.治疗对成人较小骨瘤而无临床症状,不需急于手术,可定期观

察。肿瘤大,引起颜面变形或症状明显者,可行肿瘤摘除术。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