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王浩,周雅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

【作 者】王浩,周雅顺主编
【页 数】 146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10
【ISBN号】978-7-5681-6307-1
【价 格】29.80
【分 类】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王浩,周雅顺主编.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内容提要:

本书广泛搜集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及成果,经过编委仔细筛选、摘抄、汇总集结在此。本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地理、风俗等多方面内容,并在上述内容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的元素。本书共四章,第一章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第二章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第三章美文分类素材积累;第四章传统文化梳理与素质养成。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内容试读

第一部分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引言

传统文化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道德人性根基、道德生命向度和道德实践宗旨,拥有完备的道德规范和实践伦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和涵养之源,也是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时代传承。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发挥时代价值,就要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融合社会主义特质和自由民主的时代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赋予传统道德伦理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进行了时代整合和超越,使其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活力,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以弘扬传统文化道德精髓为切入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引领,道德规范是规约,道德实践是宗旨。因此,“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积极传承,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1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

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公民积极向上向善,全面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1.1修身篇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习近平总书记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涵盖「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四个方面的内涵,为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阐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做出了生动标注。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难和易的对比,在“修身”的问题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的确,善德善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

小百科

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孔子在两千

多年前就发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越是难、从恶越是易,领导干部越要加强内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一旦被攻破,可能一泻千里。对于普通人,这就需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心怀坚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原典

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

2

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一〔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说,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驱逐,逃到成周。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徯以为不可,并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前朝教训加以劝阻。这句谚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后世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吾日三省吾身。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相互批评要在一定场合内进行,但是反躬自省的自我批评则与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制度约束再紧、外在监督再严,如果内心自律失守,同样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也好,组织纪律的新要求也好,只有最终在每个党员干部心理认同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行之久远,否则反腐败与改作风的风暴之后,一切陈规陋习、不良作风都会卷土重来。因此,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上更应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实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筑牢思想篱笆,加强党性修养,练就百毒不侵。

原典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间杂有法家刑名之学。在《仿连珠》一文中,王粲隐然以管仲自比,向统治者提出:“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是说,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就会及时克服缺点;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及时改正错误。连珠是一种特殊文体,最早出现在汉代。南朝沈约称:“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连珠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不直接说事情,只以华丽的文辞,借譬喻委婉地表达意旨。刘勰《文心雕龙》以汉代扬雄所作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王粲的《仿连珠》亦属此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解读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回回了。这句话。对于做人做官都有深刻启示。一个人欲望太强,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迷失心智;一个人急功近利,势必缺乏长远目光和毅力恒心。老子

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重为轻根,静为躁▣9

书法欣赏

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心态决定状态。没

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在市场浪潮带来的消费主义面前,在经济繁荣带来的物质诱惑面前,就难免会有公权私用的冲动。只有在内心涵养一泓清泉,才能在诱惑面前做到百毒不侵,在欲望面前做到金刚不坏。力戒浮躁,就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流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正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典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释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名言,世人多以为出自诸葛亮。其实,早在西汉初年,这句话就记载在准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原句为:“非澹薄无

5

大学生素质教育读本

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语浅而意深,富有哲理,采用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方法,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意思是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为了日后的“致远”。通过学习明志,宁静修炼,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轰轰烈烈干出一番大事业。

三百多年后,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用了这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同‘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罗贯中所撰《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刘、关、张二顾茅庐,看到诸葛亮草庐中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处以肯定句式取代了否定之否定句式,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理念广为流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等文中引用

一般来说,当处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能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问题就出在无人注意时。“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对于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来说,“慎独”也是应该有的一种修养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所以其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春秋至秦汉)《礼记·中庸》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