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任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诊断学》

【作 者】任健主编
【丛书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页 数】 200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4
【ISBN号】978-7-5723-0277-0
【分 类】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任健主编. 中医诊断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图书目录:

《中医诊断学》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论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中医诊法、辨证,能正确书写中医病历,为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中医诊断学》内容试读

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基于中医学理论,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思维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专业学生从中医基础课程过渡到中医临床课程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诊,即诊察了解病情;断,即分析判断病证。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包括运用四诊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并规范记录,运用中医思维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并准确判断,以及探讨病证的临床特点、病机、演变规律等。本门课程的内容即以此为主干,架起一座连通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中医临床的基础,开启临床医疗的大门。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诊法

诊法,是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运用听觉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等声音,运用嗅觉嗅患者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用手触按患者的动脉搏动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如疼痛、耳鸣、胀满等,多由问诊获取;“体征”是指医生客观检查到的身体异常表现,如面红、鸡胸、口臭、舌苔厚、脉数等,多由望、闻、切诊获取。广义的症状可包括体征,在中医学中可简称“症”,古代还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等。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型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平衡遭到破坏的异常状态。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的概括总结与抽象,如感冒、痢疾、哮、喘、消渴、水痘、红丝疗等。对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中医诊断学只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做初步介绍。

、1

中医诊断学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是中医诊断思维的核心内容。在中医学历史及各类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存在证与症、病、证候等词的混称。

当前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的病理性概括,是对当前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的本质所作的结论。“证”包括证名、证候、证型、证素等概念。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风寒犯肺证、肝胃不和证等。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证型”。证候:证的外在表现,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临床上有时将证称为“证候”。证素:证的构成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等。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具有整体、动态和个体的特点。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前提。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各种疾病的证候演变规律。

(四)病历

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历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将患者的诊疗资料按一定的格式如实地记录下来。病历也曾称为医案,但有所不同。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因此,医案与现代病历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得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外,指因疾病而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气血等内在的生理或病理状况。古代医家把“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古代哲学观点应用于医学,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言“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藏》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

2

绪论○

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认清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临床上,通过运用四诊获取病情资料即属“司外”;由此进行的证候分析、病机推理、病证辨别等即是“揣内”。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某些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常包含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局部的细微变化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中医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都是这一原理的体现。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而在其中头面、手足、脏腑、胸背等整个人体皆有相应的分属部位,称为:“此

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就是察面部以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另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把局部变化视为脏腑乃至全身病变的一种反映,并注意微小的变化,这一原理不仅用于对众多局部症状、体征的辨证,而且有效地指导着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三)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辨别、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意思就是通过对色、脉的诊察比较,来揣测推断正常与否。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才能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用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原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色泽不同、脉象有别都是相对的,通过观察比较就可以做出判别。诊断时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四)因发知受

发,是指患者因病邪而出现的证候表现,“受”是指感受的邪气及机体当时的状态。因发知受,是根据机体在疾病中的表现,辨识感受的病邪。各种外来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邪正斗争的结果,邪气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对证候的辨别确定的。如天气突然变冷,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寒邪,是否感受寒邪必须通过人体表现的证候做出判断,然后推测其感受的邪气。正如清·钱潢的《伤寒溯源集》言:“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

中医学这种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审症求因”。《伤寒论》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即通过审察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推求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本质。这和西医学通过检测病原体而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在思维和诊断依据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3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仅要诊察局部,还要注意全身状况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若要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出正确判断,必须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审察

整体、联系的观,点,是中医诊断的认识论基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协调,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便表现为身心健康的状态;内外环境不能维持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人体一旦患病,局部的病变便可影响全身,精神的刺激可以导致气机甚至形体的变化,而社会、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降低必然产生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因此,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功能状态失调在全身或局部的反映。

整体审察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诊察了解的整体,指通过诊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考虑。不仅要对局部的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饮食、睡眠、二便、精神状况等了解人体全身情况,并了解病史、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机体以外相关的影响因素。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收集临床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二是病情分析的整体。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时,要谨慎周密、注重整体,进行综合判断。应充分考虑时、地、人、病的特殊关系,从疾病的前因后果、发展演变上综合把握。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四种诊法并重,并相参为用,即注重四诊信息的内在联系,全面系统收集病情、综合分析判断病证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且千变万化,而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若仅以单一诊法诊察,势必造成资料收集的片面性,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若要保证临床资料的全面、准确、详尽,必须强调诊法合参,正如《医门法律》所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四诊抉微》也说:“然诊有

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

医生可能在某一诊法上有精深的研究和专长,但若以此为重而忽视或代替其他诊法,则违背了中医诊断的原则。张仲景批评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医生不能全面了解病情,便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临床诊察过程中,四诊资料具有相互参照、印证、补充的作用,收集时难以截然分开,往往边问、边望、边闻,有时也望、问结合等,比如对腹痛的诊察,一边问其感觉、部位,一边望其色、闻其声音气味,还要结合腹部的按诊等。临床诊病时,既可以一种诊法为先,也可多种诊法同时运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过相互参照,合理安排诊法实施,而并非固定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绪论○

(三)病证结合

在中医学中,“病”与“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念。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病注重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即从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纵向把握病情:证着眼于疾病某一阶段机体反应状态的病理变化,即从横向认识病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由于“病”与“证”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临床进行思维分析时,既可先辨病再辨证,也可先辨证再辨病。如果通过辨病确定了病种,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往往也提示了常见的证型,以及基本病理的特点,并可通过辨证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转归。而当疾病的特征性反映不够充分时,可通过辨证先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再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疾病的本质,从而明确疾病的诊断。

(四)动静统

疾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人体正气与邪气的斗争也是不断地变化,从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提示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转归。通常情况下,一种疾病具有贯穿始终相对稳定的基本病理,这是其“静”的一面:但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又有其不同的证候变化,这是其“动”的一面。如温病过程中,初见发热恶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当辨为卫分证,治宜辛凉透表。若见壮热不恶寒,大汗出,口渴饮引,舌质红,苔黄,脉洪数,则属气分证,治当清泻气分之热。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湿热病邪深入,而见身热夜甚,口渴不甚,斑疹隐隐或显露,或出血,神志不清,或四肢抽搐,舌绛苔少,脉细数,则是热入营血证,治应清营凉血。中医的辨证思维充分体现了对人体健康或疾病状态的动态把握。因此,在辨证时,必须全面了解疾病的整个动态过程,以动态观念指导辨证,才能正确做出相应疾病变化的证候诊断,予以恰当的治法和合理的用药。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自从人类出现,疾病便随之而来。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活动中,我国人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形成了中医学完整的诊断体系。

(一)秦汉及以前

在先秦时期,《周礼》中将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与兽医,可见当时已分内科、外科、营养科等。《周礼·天官》中载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春秋战国著名医家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就能“言病之所在”。《史记》言:“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马王堆汉慕出土了一批成书于战国至秦汉的医书,包括《脉法》《阴阳脉死候》和《五十二病方》。其中《阴阳脉死候》被认为是最早的诊断专书,而《五十二病方》在对某些疾病的诊治上已展现出辨证论治的雏形。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论述了望神、察色、观形、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强调诊断疾病必须结合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的整体观,并体现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为中医诊

5

中中医诊断学

断奠定了理论基础。《难经》将望、闻、问、切四诊视为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大大简化了诊脉的程序,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记录患者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内容,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结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用以阐释病、脉、证、治,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建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被公认为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做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其整体模式沿用至今。东汉名医华佗的诊病思想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二)晋唐时期

晋唐时期涌现出许多对诊断进行专门研究的医书,其突出代表为西晋王叔和著的《脉经》,该书集汉代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成为脉理与脉法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影响较为深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描述和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人内。”这是对黄疸患者做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对病因病机、诊断都有详细记载,同时对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三)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中医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诊断在望诊、脉诊、儿科疾病诊断、病因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重点阐述脉诊,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南宋·崔嘉彦的《紫虚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用四字歌诀形式分类论述28脉。宋元间敖继翁所著《金镜录》,论伤寒舌诊,以舌验证,分12图,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舌诊专著,后经元代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元之世,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针对当时脉象阐释中出现的谬误进行指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专著,提出举、按、寻三种指法,载脉30种。刘防著《幼幼新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了小儿指纹诊法,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指纹诊法文献。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金元四大家在诊法上也各有特点:刘完素重视辨识病机;李杲重视四诊合参;朱震亨主张从外知内;张从正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脉诊与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诊病原理和辨证方法有进一步的阐述。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等论述影响甚大。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赅、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