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蒙》张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启蒙》

【作 者】张斌主编
【丛书名】露丰堂
【页 数】 101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5335-6198-7
【价 格】32.80
【分 类】中医学-普及读物
【参考文献】 张斌主编. 中医启蒙.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8.

图书目录:

《中医启蒙》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药治未病,及其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效果在更大程度上为大众所接受和推崇。本书稿围绕中医基础概念展开,并注意结合各层次中医爱好者对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知识的学习习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中医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了各个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力求尽可能达到既全面表述又简明易懂的基本要求,以适应中医初学者在学习中医文化方面的实际需求。

《中医启蒙》内容试读

第章

典章

典故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至公元前2599年)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xuan yuan)。他一生下来就聪慧超群,很早便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笃(dǔ)实敏捷,成年以后明察事理。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轩辕就习兵练武,来征讨那些不来朝拜的诸侯,各诸侯这才来归顺。而蚩(ch)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顺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五行之气,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pi)、貔(pi)、貅(xi)、短(chd)、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bǎn)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

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黄帝就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zhu6ù)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

轩辕取代了神农氏。轩辕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

黄帝

土色黄,所以号称

2

“黄帝”。天下有

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他们,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

Zhongyi

离去,一路上劈山

Qimeng

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居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

粥(xiny心)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d近y)。黄帝四次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扎营,把军队当作军营的护卫。黄帝所封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鬼神山川的祭祀(is)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让风后、力收、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虫豸(z),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而自己的身心耳目却受尽辛劳,有节制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其他用品。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她就是螺(Iéi)祖。螺祖是黄帝的正妃,育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接管了天下:一个叫玄嚣(xuan xiao),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居于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

被封为诸侯,居于若水。昌意娶了蜀(shǔ)山氏的女儿,她名叫昌仆,生

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黄帝在完成毕生成就后,离开了自己的部族,人们将他留下的衣衫埋葬在桥山(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继帝位,他就是颛顼(zhuan xū)帝。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

2

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血,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行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qiang fa)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

Zhongyi Qimeng

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遵循,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东南

少阳君火心

西南

阳木胆

坤土脾

太阴

东春厥阴

阴木肝

秋西

阴金肺

东北太阳

阳水膀胱

阳明

命门

西北

少阴

阳金大肠(胃)

阴水肾

004

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保持正常,违逆了它,就会发生混乱。相反,人的行为如果与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相格拒。所以圣人不是等到已经生病

了再去治疗,而是治未病(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防治),如同不等到乱事

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在它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渴了再去挖井,

发生战乱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就太晚了吗?

典故出自《黄帝内经》

00

◆◇◇◇◇◇◇◇◇病人膏肓◇◇◇◇◇◇◇◇◇◇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景公有一次因听信谗言误杀了好人,他因这错误的行为而内疚于心。过了段时间,晋景公生病了。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噩

梦,就命人请桑田的巫师过来占卜吉凶。巫师告诉他,这个梦非常不好,代表他寿终将至,将吃不到今年的新麦了。

晋景公的病越来越重。他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

Zhongyi Qimeng

派人去请他来给自己治病。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要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huang)的上面,膏(gao)的下面,无论他怎

病入膏育,

回天乏术,我

已无能为力。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