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适宜技术》黄山,何玲,张容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中医适宜技术》

【作 者】黄山,何玲,张容超主编
【丛书名】实用中医学系列教材
【页 数】 186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9.12
【ISBN号】978-7-5132-5772-5
【价 格】48.00
【分 类】中医临床-教材
【参考文献】 黄山,何玲,张容超主编.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内容提要: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思维,安全有效、简便易学、应用广泛的中医临床技术的总称,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等,简称中医适宜技术。本教材分为十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基础、特点及分类;第一章至第十四章分别从概念、特点、分类、操作方法、作用及应用等方面对毫针疗法、电针疗法、特殊针具刺法技术、特定部位刺法、古典针刺技术、小儿推拿治疗法、灸法、拔罐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刮痧技术、药物熏蒸、药浴等进行了介绍;附录部分收录了部分刺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内容试读

绪论今1

绪论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思维,安全有效简便易学、应用广泛的中医临床技术的总称,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等,简称中医适宜技术。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贴敷等疗法,临床应用广泛,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人类对于无害的、无损伤的医疗保健手段的追求,为繁荣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适宜技术验证了其可靠性、先进性,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医疗保健形式,造福人类健康。

第一节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基础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论,是整体性和阶段性的完美结合。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指导主要植根于中医基本理论中的经络理论。

一、基本理论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节官窍、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路,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出现的经络现象和病理条件下经络的病证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建立,亦与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有关。从不经意或偶然发现某个部位被刺激后具有的治疗作用到医疗实践中的反复应用,从用“砭石”大面积治疗到用金属针准确刺入某“点”,经络及穴位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医疗经验的丰富,人们发现某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主治作用的穴位聚集于某一条线上,这就形成了“线”的概念。反复印证,由“点”到“线”,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线路。当然,“穴位”的界定和经络学说的形成,离不开解剖和生理知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家就曾用解剖方法对人体脏腑、经脉等进行过观察,《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解剖观察得来的。如《灵枢·经水》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以及《灵枢·骨度》以“骨度”来定“脉度”等,皆有经络与解剖知识相关的

2●临床中医适宜技术

记载。

经络学说贯穿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各个方面,与藏象、精气血津液等理论相互辅翼,深刻地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对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都起到了指导作用。早在《灵枢·经脉》即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论述,之后《扁鹊心书》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图绪-1)。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风两

(正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骄脉、中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的

经络

系统

附属部分

十二经筋

t,

州张度

十二皮部

的出世设洲

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

图绪-1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包括(表绪-1):

绪论季3

表绪-1十二正经简表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己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别为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作用。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骄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属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2.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一般认为别络有15支,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1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但《内经》有“胃之大络,命日虚里”之论,若加之则有16支别络。

3.连属部分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其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称为经筋和皮部。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以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其形成与发展,与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故经络学说也是针灸及推拿的理论核心。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三、经络理论指导临床

《灵枢·经别》云:“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扁鹊心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中医学其他

4令临床中医适宜技术

基础理论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

第二节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

一、临床特点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虽疗法各异,但从根本上说,都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治疗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优化组合,针对疾病选择适宜的方法、何种疗法对于某种疾病效果最佳、在疾病的某一阶段采用何种疗法最适宜,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完美结合,有助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临床上针刺、拔罐、艾灸、刮痧、贴敷等适宜技术疗法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营卫,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与疏通经络的目的。

1.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采用“补”的方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采用“泻”的方法。

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疾病的发生,病理机制相当复杂,施治时须辨别标本主次。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当标病和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宜标本兼治。

3.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清热指热证用“清法”;温寒指寒证用“温法”。凡热邪致病或热闭清窍而致神昏不省人事等,宜采用清热之法。凡寒邪致病或寒邪内生之疾,宜采用清热之法。

4.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是指某些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在治法上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是指许多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的病机相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5.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有机结合

(1)局部治疗一般指针对局部症状的治疗。例如针灸治疗时面瘫取地仓、颊车穴,鼻塞取迎香、巨醪穴。

(2)整体治疗一般指针对某一疾病的原因进行治疗。例如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

绪论今5

取太冲、照海穴滋肾平肝,待肝风平息,则头晕目眩等症自可自愈。

(3)局部与整体兼治指既重视原因治疗,又重视症状治疗,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有利于提高疗效。如针灸治疗脾虚泄泻,既取天枢、足三里止泻,又取三阴交、脾俞补脾。

二、应用及推广特点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简”为简单、简略、质朴简约等义,针对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则是简省之义,直指人体各种病证,绝不杂乱,非

一般意义的简单、简陋。“便”指方便合宜,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方便,是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在人类生活的所有时空与处所,从容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术,为人体的各种病证提供便捷有效的治疗。“效”指临床疗效,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对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廉”主要指因人制宜,依据生命个体的承受度采取适度治疗,节约医疗资源。

第三节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

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的不解努力和探索,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临床中医适宜技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中医经络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分为外治和内治两种,外治以针灸、推拿为主,刮痧、拔罐、熨敷、膏贴等为辅;内治主要是指服用各种方药。

1.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治疗法,重在得气,提插捻转,重在分清虚实,选择适宜的方法补泻。

2.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不但可预防疾病,且能延年益寿。在日常生活中,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能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3.推拿类推拿属于手法治疗,主要包括头部推拿、足底推拿、踩骄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拨筋疗法、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4.其他外治法主要包括刮痧、拔罐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火熨疗法、盐熨疗法、药物熏蒸、药浴、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蜂针疗法等。

临床中,针对不同疾病的具体症状,治疗方法应灵活选择。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可选取一种适宜技术治疗,亦可选取多种手段联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6临床中医适宜技术

第一章毫针疗法

毫针为古代“九针”之一。因其针体微细,故又称微针、小针,是古今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针具。毫针基本操作包括毫针的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出针法等针刺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明确的目的要求。其中,毫针刺法是各种针法的基础,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第一节毫针概述

一、毫针的结构,

(一)制针材料

毫针是金属制成的,其中最常用的制针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高热、防锈,不易被化学品等腐蚀,为临床广泛应用。(二)毫针的构成

毫针的构成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图1-1)。

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位。

2.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

3.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是观察针身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

4.针柄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以螺旋状金属丝缠绕,是

图1-1毫针的构成

医者持针、行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施用温针灸法装置艾绒的部位。

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三)毫针的分类

根据毫针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图1-2):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