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王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

【作 者】王刚主编
【页 数】 538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9
【ISBN号】978-7-313-20446-2
【分 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考文献】 王刚主编.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

图书目录: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提要: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不仅是一本基于数十年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严谨的著作,同时还是一本文化气息浓郁、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专业读物;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新观念,介绍了最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策略,在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从全身和局部进行综合治疗,介绍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中汇聚了众多国内著名肿瘤专家几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包括验方、单方,以及很多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比如,各种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方法、作用与机制;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药膳食疗、体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提高免疫能力综合康复措施,坚持扶正祛邪,化淤解毒、益气补中等中医药治疗,结合心疗、食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试读

上编

第一章

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医学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这一病名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肠癌、骨癌等。《周礼》一书记载了疡之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阴茎癌、甲状腺癌和淋巴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直到今天,在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还称癌瘤为肿疡。元代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对癌症的病因及症候进行了详细描述。到了明朝,医学界已经开始用癌字统称恶性肿瘤。

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一类,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经历了基础奠定、理论成熟、学术繁荣和提高发展等不同阶段。

第一节基础奠定阶段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对肿瘤的病因病机做了论述,认为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外邪侵袭、七情内伤均有关系,如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秦越人所著《难经·五十五难》:“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阳伏而动,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秦汉时期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大黄、半夏的效用与治疗肿瘤疾病有关,其中治疗肿瘤一类疾病的中药达150余种,大多仍为现代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

第二节理论成熟阶段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学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和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肿瘤病因症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肿瘤的病因、病机与症状,如“癥瘕”“积聚”“食噎”“胃反”“瘿瘤”等病证;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出现了“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和“血瘤”等分类。

从这一阶段特别是隋唐时期的医药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中医学对肿瘤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的认识理论已十分全面而成熟,为后世中医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第一章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历史发展阶段3

第三节学术繁荣阶段

宋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医学理论日益丰富,中医学防治肿瘤的理论也不断地充实,对肿瘤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和发展。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发癌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描述得更为详细,认为癌症是由“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以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描述了癌有“穿孔透里”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等。

明清时期,中医肿瘤学术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了肿瘤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提出了肿瘤应当及早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特别是了解到更多的药物对肿瘤有治疗作用,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

第四节提高发展阶段

清末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对肿瘤的认识开始了中西医的汇通时期,随着现代医学的渗透,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早期代表,在其所著的《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所论及的“痞滞”证类似胃癌、肝癌、胰腺癌等,他认为痞满、积聚、症瘕等肿瘤类疾病与气血瘀滞脏腑经络有关,提倡运用活血化瘀治法。清末王清任创立的“逐瘀汤”系列对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以中西医汇通思路研究肿瘤从清末开始一直影响到现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中药领域利用现代技术从实验和临床角度对肿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断探讨中医学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中医肿瘤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中医学从大量的验方中筛选有效的抗癌中草药,并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从中研发抗癌中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作为化疗药物,如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莪术油制成注射液治疗宫颈癌、从山慈姑中提取秋水仙碱治乳腺癌、鸦胆子油治疗肝癌和宫颈癌等,这些药物目前均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药物。

针对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减毒和增效作用。近年来研究不断地证实,在放疗、化疗的同时,根据临床辨证论治配用中药,不仅可以增加抗癌效果,还能减轻放、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目前,中西治疗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癌症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总之,现代中医学从预防到治疗肿瘤方面均显示了明显优势,中医中药方法作为抗癌手段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抗癌研究技术与方法日益提高与发展,在治疗癌症这一疑难疾病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刚李勇)

4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

第二章

中医学对癌症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

随着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而癌症的发生却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贫穷落后的年代癌症不多,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足了,癌症的发生反而增多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涉及诸多方面很难平衡的问题。下面就癌症的病因说一些看法。

第一节心理、精神状态与癌症的发生

人的心理素质好与不好会决定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会产生善念,也会产生恶念。心生善念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战胜诸多困难险境;心生恶念也会使人的力量消失殆尽,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这说明健康的心灵对人类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心若失衡,何病不生。中医学是治病的,不是用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然而中医学的“天人合

一”理论却告诫人们,人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古典中医学理论认为,凡生病必然是体内阴阳失去了平衡,治病的方法就是利用药物来调节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使身体重新达到平衡。只要身体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人患了癌症,和患了其他疾病一样,也表现为阴阳失衡。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普通疾病

一样。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找到哪方面强、哪方面弱,然后通过药物治疗,使身体中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人体的功能重新焕发起来,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就是古典中医学能够治疗各种癌症的原因。

《黄帝内经·疏五过论》就把人的七情致病,视为治病之第一因,是谓:“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心情郁结日久,气从无形变成有形之结,当视其程度,辨证运用药物。心思忧抑,百脉滞结。诸毒滞留,聚积始生,体内细胞会发生异变。情之所变不可不察。人若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则心量广大,心气平和,百脉顺畅,诸郁散去,诸结消除。所以说人的心理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环境变化与癌症的发生

《黄帝内经·生产通天论第三》(简称《内经》)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故日:“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的四时变化都会影响人的生理。四时分明,风调雨顺,则天顺,四时不明则天逆。逆则为病,病则受害。害则对一切生物,皆为之祸。

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甚烈,自然灾害不断。有的地区人们呼吸的空气是有害身体健康的气体,喝的水是被工业污染的,吃的食物同样也是被污染的。所以说环境污染和破坏与癌症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中医学对癌症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5

第三节饮食、生活习惯与癌症的发生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关键。一切生物只要生存就需要食物。那么食物来源的清洁与否,食物的成分,食物摄入的多少,同样也是人之健康的关键。

现代人的饮食按中医学的看法也有要调整的地方。膳食结构需要调整至合理,但一直很难做好,因为人有偏爱、偏食的毛病,纵其所欲不顾以后。《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三》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意思说细粮和好吃的肉类,若不能营养人的身体(此物本对人有利,因食用过量,或其他原因人体不吸纳转化),它滞留在人体的不善之变,会使人的身体生毒疗。中医学又说病从口入,吃了不净的食物有一些人会生病,饮食若不合理也会生病。所以说饮食不当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节先天、遗传因素与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发生和遗传有关,也就是目前人们所说的DNA。人生之本,本于阴阳,本于父母。

父母气血旺盛,心性平和,为人诚信,德行优良,所生子女身心健康。人的先天因素的优良与否,决定了后天的很多变化,所以有些癌症的发生与其父母和家族有很大的关系。

第五节其他多种原因与癌症的发生

可以致癌的原因很多,如一般疾病治疗不当,或病久不愈而变,某些化学药物、辐射、声光磁波,某些职业,某些地区等因素都与癌症有一定的关系。

多年以来,很多的中医中药有识之士,在阐明癌症的病因与治疗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必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是中医学历来强调的。那么癌症在人体内所发生的病变,中医学的看法又是怎样呢?中医学认为人阴阳平衡,气血和顺,百脉通调,则脏腑无疾;若有拂郁,气血滞至,经络结凝,则内毒积留,留而不去,则恶病生矣。滞留于人体之物,而生病者,有外之六淫,内之七情。内伤脏腑元气不足,痰饮、瘀血、聚积、瘕癥。邪之不去,久而生毒,毒之结久,而生变病,癌症也。

然治之乃何?无一法可得,当因人、因时、因地而视之,治阴、治阳、治本、治标、治急、治缓,相移变化。术者当整体观察,辨证分析,洞察思微,因势利导,趋吉避害,适时立法。有法方药可施。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绝症自不药而愈者,此为极少数,心善之人之福,也有不知一法用土法治愈者,是属有之。然理论选法实为繁杂。人理法不知也可治病,殊不知先人方药,已在理法之中,恐后人愚解。留于方药,视为秘方,然此方治病极有限度,不知法者无法将其秘方突限用活。知法者,天地如一,一以知情。知一法者,万举万当。此为治病之上。

中医目前治疗癌症的模式,多是西医诊断后,少数人用中医中药治疗,究其原因,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观,若非潜心真实研究中医学之人,无法正确把握,此为原因之一。其次中药退化,失之地道,虽有良方也效果难显,此为原因之二。中医中药虽然也治好不少癌症,然其处方不能通用,当因人之病情选方用药,所以中医学治病不能如西医治病那么直观,此为原因之三

(王刚李勇)

6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