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邓鑫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作 者】邓鑫主编
【页 数】 171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4
【ISBN号】978-7-5357-9705-6
【价 格】68.00
【分 类】传染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邓鑫主编.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内容提要: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

第一节概述

感染性疾病分为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和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昆虫)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并引起流行。传染病属于临床医学,是临床内科学的一部分。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研究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一门学科。传染病不同于其他内科疾病,因其具有传播特性,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方式造成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由于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我们必须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以及其预防措施、对策,这门学科称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虽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但传染病的防和治是辩证统一的,必须防治结合,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方针,使两门学科密切结合,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自然界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但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性的微生物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将其归为8类: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由原虫和蠕虫引起的疾病称寄生虫病。因此传染病学实际上是研究由微生物直至寄生虫为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学科。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及其规律,重点在于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措施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促进感染者早日康复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是临床医学的范畴。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重点在于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其研究目的是控制或消灭传染病,是预防医学的范畴。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染病学是以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流行病学则是以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群体是多个个体的组合,个体是群体的基本单位,二者相依相存。

在人类历史上,因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在人群中暴发、流行而造成重大灾难的案例不胜枚举地被记录史册。20世纪80一90年代,鼠疫进入活跃期,眦邻地区霍乱时有流行,结核病卷土重

来,ADS有蔓延之势。有些急慢性传染病,如伤寒、疟疾、斑疹伤寒、白喉、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在

我国城乡亦曾广泛流行,给广大民众造成严重威胁。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预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仍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传染病疾病谱一直

在改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比过去更加严峻的形势。只有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才能最终达到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每类传染病虽具有不同的致病原因,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其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进行概括总结,目的也就是根据各论中的共性或普遍性加以概括。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发

2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展,在防治传染病的工作中,中西医结合已经显示出重大的成就,正在不断取得更加宝贵的经验。中医药学对传染病的诊治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大力发掘、应用中医中药防治传染病,定将为提高防治效果做出新贡献。

第二节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在防治方面的成就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与传染性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远在公元前771年,距今约2700年前的周代,我国人民已认识到气候的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礼记·月令篇》中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前221年),《内经》是先秦时期医学的代表作,为传染病奠定了基础,深刻影响着后世对传染病的认识。其成书之后系统的对传染病发病、诊疗、预防做出了理论阐述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其中“热病、伤寒、疫、疠、瘟疫”等是传染病的起源。

《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里指出了,正常的气候变化、风雨寒暑是不能使人生病的的,而疾风暴雨虽非正常气候,但也不能使人单独生病,必定要人的形体虚,“虚邪”趁机侵犯,才会使人发病。《内经》确立了“天人相应”“天人合

一”的思想,认为人自身和外界因素共同决定了是否发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内经》结合了季节气候的特点,首次论述了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些理论和概念奠定了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基础,并在《内经·素问·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疫病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的特点。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27年一?)在《论衡·命义篇》中云:“温气疫疡,千户灭门。”东汉末,我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约150一219年),在196一204年间,基于《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和张仲景对多种急性传染病的证候变化和治疗方法的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后来被整理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成为当世医学巨著,对后代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温病的发病,《伤寒论·伤寒例》指出“伏气”致病“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呼应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我国古代称传染病为痰、疫病、病疾、天行、时气、时行、温疫、温病、伤寒等名。晋代葛洪(字稚川,278一339年)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各种急性传染病和诸多的防治疫病的方药,同时也记载了天花、狂犬病。《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日:“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隋代巢元方(610年)所著《诸病源候论》汇集了隋代以前医家的论述,更加详细的论述了温病,并将温病、热病、时气、疫疠、伤寒等一一分列,各为一门。其书言:“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本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早已对传染病早有认识,不过名称不同而已。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记载约病候1720论,并且对天花(蚕豆疮)和麻疹(时气发斑)的鉴别也加以论述,以及关于伤寒、麻风(癫病)等是因传染性病源引起,都有明确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还收录了“养生导引法”以预防温疫。

药王孙思邈(581一682年)《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上》言道:“天地尚且如此,然在人安可无事?故人生天地之间,命有遭际,时有否泰,吉凶悔吝,苦乐安危,喜怒爱憎,存亡忧畏,关心之虑,日有千条,谋身之道,时生万计,乃度一日,是故天无一岁不寒署,人无一日不忧喜,故有天行温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其认为天气风雨寒暑、旱涝虫灾的种种变化,都离不开自然法道,人也无法避免,并且认为温疫也是天地间理应存在的,不能缺少的。所以孙思邈主张

第一章总论

3

“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故圣人虽有补天之极之德,而不能废之,虽不能废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贤人,善于摄生,能知撙节,与时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日知方,则病无所侵矣。”虽然如此,还是有办法预防和治疗的。预防的方法一方面包括要善于摄生,饮食起居有所节制,顺应时节;另一方面天地之间有这种瘴疠出现,必然可以以天地间所生之物来预防。

《伤寒论》是“辨证施治”“理法方药”体系的专著,是张仲景所总结出来的认识疾病的实践经验,并根据病情变化而制订不同治法。张仲景结合了中医学《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学说以及四诊、

八纲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论。当代医家认为“伤寒论”所论述的是广义的伤寒,也包括温病在内,便就有了《伤寒论》统治温病之说,但是广泛的使用温热药物的伤寒方治疗温病看,其效果可想而知是不理想的。所以当时庞安时提出了,伤寒、热病与温疫是不同的,处方使用大量的清热泻火的石膏,同时意识到了疫气是可以通过口鼻相互传染,但是体质和地域的差异,其发病特点也会不同。

至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1120一1200年)是寒凉派的代表,他敢于创新立说,根据当时热性病的流行特点,提出火热致病的理论,主张多用寒凉药,打破外感热病初起用《伤寒论》辛温药的传统模式思维,提出了伤寒与温病不同的见解;在他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等著作中,还创立双解散,表里两解,提高了治疗效果,后世明清两代,续有专著。“金元四大家”李杲,为补土派的代表,重视调补脾胃之时,也对大头天行等时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身为“金元四大家”滋阴派的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1281一1358年)在《金匮钩玄》中言:“温病属性,众人病一般者是也又谓之天行时疫,有三法:宜补、宜降、宜散。”刘完素提出的寒凉清热治疗热病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家在治疗疫病时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丹溪治疫之法对后世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作用。1642年,明末吴有性(字又可,1582一1652)著《温疫论》,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疫病学专著,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对传染病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著。吴又可认为温疫(即传染病)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而是一种“戾气”,经过人的口鼻传人人体,触者皆病。并且他在该书“原病”篇又进一步指出了温疫与伤寒在病因、邪气入侵的途径、邪侵部位等方面的区别:“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温病学说”是清代医学学术最大的成就,叶天士(名桂,号香岩,1667一1746年)就是当时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在《温热论》这部著作中,除了辨别卫气营血外,特别对舌诊、验齿以及斑疹、白痞等均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温病的理论和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吴鞠通(名瑭,1736一1820年)于1799年著《温病条辨》,对温病的发病原理和辨证施治加以补充和阐明,使温病学说更趋完善和系统。晚清王士雄(字孟英,1808一1868年)著有《温热经纬》,是根据《内经》等古典著作及叶天士等近代论著所写成的一部急性传染病学,还有他的《霍乱论》是治疗各种急性胃肠炎的专书。此外,晚清罗芝园著《鼠疫约编》,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书刻于1784年),刘松峰著《松峰说疫》,余霖著《疫诊一得》等更丰富了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温病学说的形成,对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言,历代中医皆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以治四时热病,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起源于《内经》《难经》时代,经过了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各代一家对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化,诊疗方法也不断地丰富,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后世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完善了对温病学的认识。

4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第三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寄生的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3个因素。人类的繁衍、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接触,逐渐产生高度的适应性和斗争能力。当人体防御能力低下时,病原体便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使机体处于疾病的状态。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机体便有足够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作为外因只是一种致病条件,能否发病主要取决于内因,即人体的免疫和防御能力。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人人体后就是感染过程的开始,感染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即病原体数量和毒理的强弱)和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内、外界的干预如药物、放射治疗和管理等。常见的感染过程有以下5种表现。

(一)病原体被消除

病原体侵人人体后,被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于机体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的抗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由于人体外部和内部防御能力的共同作用,不利于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病原体在侵袭部位或在体内就立即被消灭,或被鼻咽、气管黏膜或者肠道、肾脏直接排出体外。这种防御能力有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正常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这些综合性的力量就是所谓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或称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与病原体斗争而逐步形成的可遗传给后代的机体免疫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人体的免疫与防御能力,发病的外因只是致病的条件。当这种免疫与防御的力量处于优势,人体即不出现疾病状态,也就是人体受到感染而不发生传染病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表现也可以发生在已获得对侵人的病原体有特异性免疫的人体中。

(二)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携带状态又称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或带虫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入侵部位或者其他脏器或者机体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引起轻微病理损害,但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临床表现。按照不同类别的病原体分为带菌者、带病毒者与带虫者。按照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病原携带者又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短于3个月称为急性携带着,若长于3个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病原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三)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或者显性感染,临床上大多数没有症状、体征和生化的变化,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但当机体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之处。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而少数人则转为病原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健康携带者,成

第一章总论

5

为传染源。

(四)潜伏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之处。(五)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机体受到病原体侵入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及变态反应,并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者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后,大部分病原体被清除,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少数显性感染者可转为病原携带者或者慢性感染,成为传染源。

以上5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识别程度较高。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在感染过程中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

和变异性等在传染过程也起着垂要作用。

(一)侵袭力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人人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尾蚴、钩虫丝状蚴等。有些病原体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先黏附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表面,再进一步侵入组织细胞,产生酶和毒素,引起病变,如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透明质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血浆凝固酶等。病原菌的荚膜能够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菌毛能黏附在黏膜上皮表面,也能增强其侵袭力。病毒常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内。

(二)毒力

毒力包括毒素(包括外毒素以及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外毒素是指革兰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具有酶活性的毒性蛋白质。具有代表性的是破伤风外毒素和白喉外毒素。少部分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如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内毒素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一种脂多糖,菌体自溶或死亡后裂解释放出来,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致病。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都有内毒素,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其他毒力因子中,有些具有穿透能力,如钩虫丝状蚴;有些具有侵袭能力,如痢疾志贺菌;有些具有溶组织能力,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许多细菌还能分泌一些针对其他细菌的毒力因子,如克服正常菌葫的毒力因子、对抗体液免疫的毒力因子、对抗巨噬细胞的毒力因子等。

(三)数量

即病原体的数量。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然而,在不同的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如伤寒需要10万个菌体,而菌痢仅需10个菌体。

(四)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而发生变异。一般来说,经过人工多次传代培养,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如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增强,如肺®

疫。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或使疾病慢性化,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人在进化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中获得了一系列防御、适应和代偿功能。在传

6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染过程中,一方面,病原体会对人体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造成损害;在另一方面,在病原体的影响下人体会发挥种种对抗性的防御反应,并积极主动地消灭病原体,破坏和排泄其毒性产物。在进化不同阶段的动物中,对抗性的防御随种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人类个体的防御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传染过程中,每个人的表现是各有不同,也就会出现上述的五种表现。即在传染病发作时亦即在显性感染中,同一疾病在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上,在程度上也有种种不同。传染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被两者之间力量的强弱和增减影响。人体对抗性防御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抵抗力,又称抗感染免疫力,简称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中,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变态反应两种。加强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能力,减少、控制变态反应发生则是传染病防治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

(一)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对抗疾病整个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并没有针对某一病原生物的,主要因为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不断与病原生物斗争过程中而逐步形成,并将其遗传给后代,即出生时即有的较为稳定的免疫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叙述。

1.天然屏障这里一般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

(1)皮肤黏膜的外部屏障: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皮肤和黏膜能够机械性地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同时他们分泌的抑菌或杀菌物质对病原体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例如汗腺的乳酸、唾液、皮肤腺的脂肪、鼻、气管的溶菌酶和酸泪液等。胃液的酸性、胃肠道的高度酶的活性,能够对胃肠道内各种细菌产生很强的杀菌作用,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对部分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容易出现葡萄球菌肠炎、铜绿假单胞菌肠道感染或真菌感染,如因用广谱抗生素抑制敏感杆菌菌群后。另外还有附属器官,

如鼻毛及气管黏膜上纤毛的向外颤动有助于将病原生物随分泌物排出体外。血吸虫尾蚴、钩虫幼虫、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等此类病原体可以通过完整的皮肤,此时皮肤失去保护作用,溶菌酶对病毒也没有作用。

(2)血脑、胎盘的内部屏障:病原体及其毒素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的过程中,可受到血脑屏障的保护,但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的新生儿和婴幼儿,脑组织的感染则容易发生,使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屏障的通透性显著提高以致血浆白蛋白(分子量为69000)这样的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屏障。严重脑损伤导致血脑屏障的严重破坏,使血清蛋白也可通过屏障进入脑组织。胎盘屏障也能保护胎儿免受母体的病毒感染,但这个屏障作用同妊娠的时期有关。在怀孕3个月以内,母体所感染的风疹病毒,可以引起胎儿死亡或先天性畸形,而3个月以后,就可不得感染。淋巴结属于内部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它可以过滤病原体。例如腺型鼠疫,是人体对鼠疫耶尔森菌被限于局部淋巴结,不使进入血流酿成全身性感染,说明淋巴结所显示的保护作用。

2.吞噬作用巨噬细胞是一类在固定在脏器内的吞噬细胞,如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以及全身血管的内皮细胞。它们的特点是具有吞噬病原体或各种异物的能力。巨噬细胞归属于人体网状内皮系统,为多形态且有较长的突出部分,便于移动。另一种为单核细胞,是在血流中的游走细胞,从骨髓内出发通过血流达到有炎症的部位,转变为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也有吞噬作用。前一种又称“固定吞噬细胞”,后一种称“游走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中含有溶菌酶、乳酸和杀菌素。这些细胞吞噬病原生物后,就启动具有消化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但是有些在病原生物人侵部位就直接被消灭,有些则在脏器内消灭。巨噬细胞还能受激活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移动抑制因子、聚集因子、激活因子的作用,加强它们的吞噬杀灭能力,但有些能引起细胞感染的病原生物,如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杆菌、利什曼原虫等,它们被吞噬后,不仅不能被消灭,反而能在巨噬细胞内察殖,甚至随着血流造成感染的扩散,直至受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综合作用,病原生物才被消灭。

3.体液作用正常人的血液和组织中,尤其是血清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备解酶、干扰素等。

(1)补体:补体主要成分是球蛋白,是一种没有特异性的正常的血清成分,存在于人的新鲜血清中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