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赵有利,金龙,段亮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

【作 者】赵有利,金龙,段亮主编
【页 数】 430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11
【ISBN号】978-7-5478-4159-4
【价 格】198.00
【分 类】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考文献】 赵有利,金龙,段亮主编.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结核病的专书,内容包括中西医淋巴结结核研究发展简史、免疫系统发生学、淋巴系统解剖学、淋巴结生理病理学、淋巴结结核的中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辅助诊断、治疗,并分别阐述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结核病,包括颈部、腋窝部、腹股沟部、纵隔、腹腔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特殊人群淋巴结结核、结核性溃疡及窦道的诊断、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术后并发症诊治及预后、康复护理等。在治疗方面,尤其注重中医外治法及外科手术学。本书的编写综合了文献,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于淋巴结结核诊疗经验的详细阐述,衷中参西,图文并茂,并选取名医验案,极大丰富了肺外结核、中医疮疡病、肿瘤病学研究的内容。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淋巴结结核概述

第一节瘰疬释义与淋巴结结核溯源

淋巴结结核(lymph node tuberculosis,LNTB)是西医学名词,因其包括体表淋巴结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腹内淋巴结结核等,中医学分别以瘰疬、肺瘰、肠间膜瘰疬等称谓冠名。

在我国,该病早在《山海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背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在西方,生活于公元23一79年的普利尼(PIiy)用狐狸肺、蜗牛、萝卜等作为治疗咳嗽和瘰疬的药。1609年德·劳伦斯(De Laurens)认为瘰疬是一种遗传的和接触传染的疾病。1676年怀斯曼(Wiseman)才对颈部淋巴结结核做了详细描述。1679年西尔维斯(F.Sylvius)认为结节同样引起痨病、淋巴结肿大(瘰疬)。18世纪末,研究病理学认识到肺结节是痨病的起源,结节和瘰疬的腺质肿胀相似,故将瘰疬和痨病两者联系起来。1882年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于柏林发现结核杆菌,始有结核病一说。由此推测,我国治疗淋巴结结核要早于西方1000多年。

“瘰疬”繁体为“癳癧”。擦字的“繁”有连续不断、连接成串之意。《正字通·广部》:“瘰,瘍绕颈累累矣。”瘢字的“歷”有逐一、一一之意。“累、历”连文表示病名,最初可能就称之为“累历”,后来在形体加上“广”旁,字形统一为“瘰疬”。属于形声字中的亦声字,声符表意,名称的意义从声符得来。这样形体和意义就一致了。吴谦等注:“此证小者为瘰,大者为疬…若连绵如贯珠者,即为瘰疬。”近代《辞源正续编》解释“瘰疬”:“患者皮内生核块为即淋巴腺肿胀之故,发炎时则化脓,多在颈项间,其历久延下成串者,俗称疬串,亦有在腋间者。”根据此病特征分析,中医学以“瘰疬”一词来比象“淋巴腺结核”更加形象、贴切。

关于瘰疬与淋巴结结核的关系,下面要从中医古籍中对其命名进行考证。

瘰疬又名痰核、痰疬、鼠疮、疬子颈、马刀、疬串、缼盆疬等,有30余种称谓。但痰核又不尽是瘰疬,痰核泛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见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痰核,即瘰疬也,少阳经郁火所结。”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谓痰核:症见皮内生核,多少不等,包块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发于颈项、下颏、四肢及背部等处。痰核包括瘰疬并较瘰疬范围大,局部包块数量或没有瘰疬多,发病部位较瘰疬范围广。

西学东渐阶段,中西汇通冗杂,西医学对疾病命名常常在古籍中难以找到与之相近、匹配的称谓,这无疑给译者带来难题,疾病名称统一势在必行。如结核文言指结块成核状,西医学则特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疾病(tuberculosis),此“结核”非彼“结核”。

近代医学社团“博医会”原将gland译为“核”,当用于胃肠(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的gland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

和乳房(mammary)的gland时,“核”字更不恰当,而日本把gland译为“腺”,因此该字无论用于分泌还是排泄器官,均比较准确,故淋巴结又名淋巴腺。关于淋巴腺《辞源正续编》言:“散布于淋巴管中之核形小体,为淋巴液之滤器。若液中含毒,即留之不使弥漫,乃发生化脓之淋巴腺炎,此腺在颌下、腋窝、鼠蹊部(大腿与小腹相界之凹处)。”

1900年,我国日文译本见有中文结核病释义。“博医会”将肺结核译为“瘰症”,将结核杆菌译成“瘰杆”。肺瘰症是由“博医会”所译之名。余云岫《中华旧医结核病观念变迁史》中录:“脑后近下两边的小结,就是瘰疬,即颈腺结核,这是瘰疬与结核同源之始。”

中医学与西医学疾病病名内涵不等同,西医学某疾病相当于中医学某范畴。如臖核,《康熙字典》解释“臖”肉字部,《玉篇》“肿痛也”,《广韵》“肿起”,相当于西医学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性疾病。痰包相当于舌下腺囊肿,痰瘤相当于颌下腺囊肿,骨槽风相当于下颌骨骨髓炎。再如骨关节结核中医相当于流痰、骨痨,腰部冷脓肿相当于肾俞虚痰,踝关节结核相当于穿拐痰,乳房部结核相当于乳痰,肺、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相当于肺痨、肺瘰,痰核泛称体表淋巴结结核、表皮样囊肿、钙化上皮瘤等。从广义上讲颈部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感染的淋巴结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淋巴结炎均相当于中医学“瘰疬”“痰疬”等范畴。由此可见,中西医对疾病的病名认识有交叉但不对等。

瘰疬名称虽多且各异,但均有所指。

瘰疬与马刀。《吴普本草》日:马刀,一名齐蛤,马刀即中药齐蛤。如《五十二病方》出现“癘”,可证明马刀名早于瘰疬名。《灵枢·经脉》:“马刀生耳之前后,忽有疮作核,如杏核,大小不

一,名马刀疮。”隋唐杨上善《太素·经脉连环》注:“马刀,谓痈而无脓是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马刀》:“马刀似蚌而小,形狭而长,其类甚多,长短大小,厚薄斜正,而性味功用大抵则一。”蚌者,蛤蜊也,马刀疮状如蛤蜊。王肯堂《疡科证治准绳》卷三:“又有马刀疮,生于项腋之间,有类瘰疬,但初起其类状马刀。”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李氏日:瘿生乳下日马刀,又侠生颈之两旁为侠瘿。侠者,挟也。马刀,蛤蜊之属,疮形似之,故名马刀。瘿,一作缨,发于结缨之处。二疮

一在颈,一在腋下,长相联络,故俗名疬串。”可见如串珠状“镶嵌”在颈或颈腋间部形如蛤蜊者,称马刀或马刀疮。

瘰疬与马刀挟瘿。《灵枢·经脉》记载:“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载:“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明代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十》:“马刀,瘰疬也。侠瘿,侠颈之瘤属也。”清代张志聪《灵枢集注》:“痈在膺腋之间,坚而不溃者,此为马刀挟瘿。”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马刀侠瘿,即马刀挟瘿…马刀挟瘿,瘰疬,易生颈项及腋下。”可见马刀挟瘿从颈部连及腋部。总之,瘰疬形圆,马刀形长;马刀在腋,挟瘿连颈。

结核与瘰疬。元代窦汉卿《疮疡全书》曰:“独行者为结核,连续者为瘰疬。”《太平圣惠方》有:治瘰疬结核,肿硬疼痛方、治瘰疬结核不散方、令内消方、宜灸莨菪根法等记载。《普济方·瘰疬门》:“论日瘰疬结核者,由风热毒气蕴积肝经,攻注筋脉,郁而不散,故项腋之间,结聚成核,或如梅李,或如珠颗,累累相连。”又曰:“瘰疬之名,巢氏《病源》在三十六种,《千金》《圣惠》所论瘰疬九瘘。”总之,结核与瘰疬有别,但初起结块成核是共症。明确瘰疬初期结核、中期成脓、后期破遗不敛成瘘这一病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定义西医学之淋巴结结核。

此外,体表淋巴结结核名称还包括:气疬,是指遇气恼发怒而结者:子母疬,是指居中一大核旁数小者;重台疬,是指多个堆叠在一起者;葡萄疬,是指一包生数十颗者;莲子疬,坚硬而小:环

2

第一章淋巴结结核概述

颈而生,称蛇盘疬;如黄豆结荚者,又名锁项;生左耳根者,名蜂窝疬;生右耳根者,名惠袋疬;形小多痒者,名风疬;额红肿痛者,名为燕窝疬;近及胸腋者,名瓜藤疬;生乳旁软肉等处者,名疬疡;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独生一个在囟门者,名单窠疬;坚硬如砖者,名门闩疬:形如荔枝者,名石疬;童子疬,指儿童瘰疬;溃破疮形如鼠穴者,名鼠疮;溃后久不收口、淋漓不尽者,称鼠瘘;瘘形状如何物就称为何瘘,如蚁瘘、蝎瘘、狼瘘等。需要强调一点此“瘘”同“漏”,意即脓水淋漓不尽,非西医学的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的瘘管,相当于窦道范畴。

现将中医学对淋巴结结核疾病命名归纳简述于下。

瘰疬通常是依据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等分别加以命名的。以部位命名,如疬子颈、马刀挟瘿、蜂窝疬(左耳根)、惠袋疬(右耳根)、燕窝疬(下颏部)、单窠疬(囟门处)、疬疡(乳两旁)、箕疡疬(乳两旁、两胯)、腋疽。以穴位命名,如颊车痰、缺盆疬。以脏腑命名,如肺瘰、肠间膜瘰疬。以病因命名,如痰疬、风毒疬、热毒疬、痰毒、气毒疬、湿毒疬、筋疬、痰核。以症状命名,如鼠疮、鼠疬、走鼠疮、串疮。以形态命名,如疬串、重台疬、蛇盘疬、瓜藤疬、莲子疬、九子疬、马刀、门闩疬、葡萄疬、重台疬、子母疬、狼瘘、蚁瘘、蜉蚍瘘、蝼蛄瘘、蝎瘘、蜣螂瘘、蚯蚓瘘、瘘管。以颜色命名,如白色瘟疫。以疾病特性命名,如流注、九瘘。以范围大小命名,如小的为瘰,大的为疬。以经络循行命名,痰疬(颈前阳明经)、湿疬(项后太阳经)、气疬、筋疬(颈项两侧少阳经)。其他以传染性而命名,如花柳疬、痰痨、痨瘵、瘵虫等。

由此可以得知中医命名瘰疬的特点是频次出现疮、痰、气、湿、热、毒、痨瘵、鼠瘘等名词。西医学淋巴腺相当于中医学的“瘰疬”“痰核”“臀核”等范畴,而淋巴归属于津液,淋巴管属于“津管”范畴。多种病变原因而成痰浊、瘀血凝结成核,结于颈项、胸胁部形成疮疡,以各种取类比象形成上述命名。以上介绍的乃是各家著作中对瘰疬比较趋向共同命名方法,至于其他一些个别的命名方法,因较少应用,均不赘述。

随着西医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细菌学等学科形成,西医学认为淋巴结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及淋巴结所致淋巴结肿大、寒性脓肿、破溃,甚至窦道形成。其症状同中医学之瘰疬所云大体相同。故中医学通常将颈项部、腋窝部淋巴结结核统称为瘰疬。

(赵有利刘光东)

第二节中医学对瘰疬的认识

中医学称颈部淋巴结结核为瘰疬,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源远流长。

一、殷周至南北朝时期为中医对瘰疬认识的萌芽及初级阶段

中医学治疗瘰疬早于先秦,追溯西周,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西周时期,我国早期文化典籍《山海经·中山经第五》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痕,食之不眯。”又曰:“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多謄鱼,状如鱖…食者不痈,可以为瘘。”此处痕、瘘均指本病。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背十一脉灸经》中记载:“足少阳脉,出于踝前,枝于骨间…其病,病足小指(趾)废胻外兼(廉)痛…产马、缺盆痛、瘘、聋、枕痛、耳前痛、目外渍痛、脅外种(肿)。”其中马即马刀挟瘿之省语,指瘰疬,缺盆即锁骨上窝,“瘘”《说文》释“颈肿也”。

3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

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治攜者,痈痛而溃,马居右,☐马右颊,左,☐颊骨,燔,冶之。煮叔(菽)取汁洒口,已彘膏煎者膏之,而以冶马,☐☐傅布☐膏☐口☐更裹,再膏傅,洒以叔汁,廿日,马已。”又云:“马有牤牡,牡高肤。牤有空(孔)。治以丹☐☐口☐口☐☐口☐口为一合,挠之,以猪织膏和,傅之。马藕者,痈而溃,用良叔、雷矢各☐口口口口□☐口☐口而擦之,以傅痈空(孔)。傅必先洒之,日一洒,傅药。傅药六十日,马口。”

我们的祖先不仅对本病性质(痛、瘘)、形态分类(牤、牡)有初步认识,而且还能用药物煮汁涂洒、猪脂做膏敷贴、烤等简单外治法治疗及明确治愈时间(廿日、六十日)。

“瘰疬”二字始见于《灵枢·寒热》。原文:“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黄帝与岐伯之间的问答句首次提出寒、热毒气滞留于脉致瘰疬、鼠瘘。治疗采取“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绝其寒热”针刺除疾方法。《灵枢·痈疽》:“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均言的是此病。从形状、性质进一步说明此病由不易破溃到破溃成瘘的病程演变。可见《黄帝内经》对瘰疬、马刀并瘘有进一步认识

《神农本草经》记载:夏枯草疗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连翘主“鼠瘘、瘰疬、痈肿、瘿瘤、蛊毒”;海藻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水十二种:马刀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杀禽兽鼠贼。

对鼠瘘治疗《淮南子·说山训》篇还有“狸头愈癙,鸡头已嬷”一说。此处狸头指狸头骨,鸡头指芡实(鸡头米)。后世典籍多次出现治鼠瘘方应用狸头骨,如《肘后备急方》《太平圣惠方》等。《太平圣惠方》治狼瘘颈项结肿,空青圆方中特指出将狸骨炙黄入药。对瘰疬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如此认识、治疗药物及方法,可见中医史的渊远和辉煌。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载:“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指出“阳虚而邪得以客之”,进一步指出瘰疬病因为久病正虚,病机为阴虚阳浮,虚火上炎,与痰相搏而致病。外科鼻祖汉代华佗《中藏经》:“咳嗽不止,或胸膈胀闷,或肢体疼重,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痢不止,或吐脓血。”记载虚劳咳嗽证似肺痨、肺瘰。

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南齐时期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载有治痱瘰疮、治肤热痱瘰用白蔹膏方和白芷膏方。方中将白蔹、白芷各三两,川芎、大黄、黄连、当归、黄柏各二两,豉八分,羊脂三两,猪脂二升,以上十味咀,以二脂合煎,纳诸药,微火煎膏成去滓,候凝敷之。可见当时使用贴膏方中药物组成、剂量、制备方法已十分明确。后传说还有“疗三十六瘘方”“赵婆疗瘘方”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烽火连绵,却给外科发展带来机遇,外科手术及外用药物使用更加广泛。晋代王叔和《脉经》对脉诊进行概括性总结,对中医诊断学是一大促进。

最早的预防医学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一“治尸注鬼注方第七”尸注的记载,是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最早记载。葛洪继承刘涓子白蔹敷方治疗痈肿瘰疬,核不消。又提出用五香连翘膏、丹参膏治疗恶核、瘰疬。对其未成脓、脓出血都有治疗方法。应用柏叶、车前草、白鲜皮等植物药及猫狸骨、蜘蛛、斑蝥、露蜂房等动物类药治疗瘰疬及瘘。所著丹书《抱朴子·内篇》炼制金银丹,应用水银膏、五毒六神膏等药外敷,《痈肿杂效方》篇用芥子末与醋和做饼贴敷治肿块瘰疬,强调内服和外用,丰富了外科治疗瘰疬的方法。

自汉迄南北朝,对瘰疬各期较前诊断更加明确,用药鲜明,但缺乏对瘰疬病因病机研究。

4

第一章淋巴结结核概述

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为中医治疗瘰疬的探索阶段

隋代巢元方著第一部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给后人治疗瘰疬开辟新篇。在总结《黄帝内经》等前人据瘰疬症形提出狼瘘、鼠瘘、蝼蛄瘘、虫瘘、蚍蜉瘘、蛴螬瘘、浮沮瘘、瘰疬瘘、转脉瘘九瘘。强调寒暑不调、饮食乖节为其病因。《诸病源候论·痈候》“手阳明脉有肿痈在渊掖…发肿牢如石,走皮中,无根,瘰疬也”,提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盛,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或冷或热,或结食,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系统分析瘰疬病因为饮食不洁,感受风热毒邪,客于肌肉,随虚处而停,采用汤熨石针,强调补养宣导。

社会繁荣必定促进医学进步。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核在两颈及腋下,不痛不热,治者皆练石散敷其外,内服五香连翘汤下之。已溃者治如痈法。诸漏结核未破者,火针针使着核结中。说明当时已使用火针治疗瘰疬。又指出:“凡项边腋下先作瘰疬者,欲作漏也,宜禁五辛酒面,及诸熟食。”除内外、针灸兼治外还强调饮食禁忌,重视证治求根,各漏之根在胃、在脾、在肾在肠,用药各异,探求病之根旨在求邪之源,以便诊治,并有久患附骨疽易致瘰疬,久患瘰疬易致附骨疽论断。这对今天仍具有临床意义。方剂用药范围较前明显扩大,《千金翼方》补充应用鼠漏方、诸漏方、寒热凛疬方等,亦强调许多忌食,如牛、羊、马肉等。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日:“肝肾虚热,风邪毒气客于肌肉,随虚处而停结。”指出“肝肾虚热则生疬”,明确瘰疬由时发寒热,久则脓溃成瘘的病理变化,用药上强调应用如海藻、昆布等软坚化痰药。这对瘰疬、瘿瘤等病以虚、痰论治理论逐步形成起到了深远影响。

鉴此,此期间对瘰疬证治理论又有深入发展。

三、宋辽夏金元时期流派争鸣为中医治疗瘰疬的发展阶段

宋初务实,方技精炼。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在《诸病源候论》基础上又发挥。所论瘰

九论,说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瘰疬、结核、寒热之殊。其本皆由恚怒气逆,忧思过甚,风热邪气内搏于肝。盖怒伤肝,肝主筋,故令筋蓄结而肿,强调内因情志、外因邪毒合致伤肝而成疬,提出了“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治法,应用砒剂治疗外科痔瘘。《太平圣惠方》对瘰疬用药更加广泛,使用包括麝香、虎骨、犀角、羚羊角、狗头、乌梢蛇、斑蝥、昆布、狼毒、凌霄花等在内达100多味中药,初步统计频次使用率排前五名的是大黄、皂荚、玄参、枳壳、连翘。宋代赵佶《圣济总录·瘰门》简述不同症见瘰疬病因病理:多因患怒气逆,忧思恐惧,或饮食、虫鼠、余毒,或风、气、寒、热毒随虚停结,载有内外治方剂160首,其痰饮门有留饮、伏饮、流饮、癖饮、酒饮、寒痰、热痰等描述,记录了“五善七恶”,分门别类较《太平圣惠方》更加明晰。其所录方剂中,丸、散、膏、丹、酒剂等明显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重视成药的特点。

日本现存最早方书《医心方》为丹波康赖著。该书总结《千金要方》《刘涓子鬼遗方》多处运用海藻、昆布、龙骨、牡蛎、贝母、土瓜根之类药治疗瘰疬及瘘,提出火针烧人迎穴在曲额前一寸二分治疗。中医学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三因致痰饮”。陈氏认为三因可以单独致病,也可相兼为病,在三因致病的过程中,还可产生瘀血、痰饮等新的致病因素,谓:“津液流润,营血之常,失常则为痰涎,咳嗽吐掞,气血乱矣。”提出饮脉皆弦微沉滑,并论证了津液营血间的生理联系,说明痰水之化生,乃气血逆乱所致,重视痰饮瘀血相兼治病。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侧重瘰疬病位在肝,治宜清肝火,养肝血,培木扶土。代表方剂神效瓜蒌散、内消丸、紫金膏等,强调“治外

5

淋巴结结核中西医诊治学

必本诸内”“未溃不可无攻,遗后不可无补”。重视分辨善恶形证、调补气血、养护以及灸法治疗痈疽之必要。

此时期,病因病理、治法、方药均有较大进步,尤其反映痰瘀致病因素在瘰疬证治中初见端倪。唐宋以前大家不乏其人,但未形成派别。金元医学迎来了新的流派争鸣。

金代张元素云:“瘰疬不系膏粱丹毒之变,总因虚劳气郁所致。”宜以益气养荣之药调而治之,其疮自消,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寒凉派”刘完素《河间六书》认为“结核者乃火气热盛,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提出火热病机治宜辛凉解表、泄热养阴。据邪之于表、半表半里、在里而总结出“疏通、托里、和营卫”治疮三法。“攻邪派”张子和《儒门事亲》指出瘰疬、结核、马刀、挟瘿,因“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宜四物和血通经之药化痰软坚散核。“补土派”李东垣的“脾胃论”思想应用于临床,故以培土补中、补血养气法,采用救苦胜灵丹汤治疗瘰疬,反对滥用芳香止痛,强调健脾以生肌。

元代治痰大家“滋阴派”朱丹溪提出了“痰瘀同治”的观点及气、血、湿、火、痰、食六郁病机理论,日:“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当问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受病虽不外痰湿风热、气毒结聚而成,然未有不兼恚怒气郁幽滞,谋虑不遂而成者也,提出“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论点,明确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制大补阴丸治瘰疬肾阴不足,虚火偏旺证。瘰疬后期阴虚火旺证,采用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法屡屡治验,提出痰致核生及痰瘀同治,行气化痰,治法灵活。

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强调整体观念,攻补兼施,“结核瘰疬,初觉有之,即用内消之法,经久不除者,并宜托里”,初期用内消,久则托里,用腐蚀药治瘘管,强调随证变化而用药,包括了刘河间的治疮三法。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认为:瘰疬生于项腋之间,凡人少小以来,动即蓄怒,或忧思惊恐,抑郁不伸,遂致结核。强调情志抑郁导致瘰疬,所列诸方均为效方,依据疾病变化转归判药处方,尤其注重药物用法。王珪(王隐君)倡导“痰生怪病”“七情半因痰病”的说法,创制滚痰丸,专治实痰、热痰、老痰及顽痰,在《泰定养生主论》称“禀赋痰证”,认为痰可先天遗传而来。

四、明清时期为中医治疗瘰疬的成熟阶段

明清以降,论痰治痰成为诸多医家共识,出现论述瘰疬专著,明确瘰疬为痰病。多数医家强调“五脏皆可生痰”,更重视脾、肾功能失调,认识痰浊形成过程的病理作用,同时对气病生痰、痰瘀同病颇为重视。

我国历史上最大方书明代朱橚等编《普济方》为明以前方书集大成。《普济方·卷二百

九十一·瘰疬门》论述瘰疬成因、治法,载治疗瘰疬方药600余首。从总论到各论:诸毒瘰疬、风毒瘰疬、气毒瘰疬、瘰疬有脓、瘰疬寒热、瘰疬久不瘥到各种瘘,一证一方附论。方多出自《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仁斋直指方》等。引用动物类药如蜈蚣、天龙、僵蚕等,有毒药如砒霜、粉霜治疗瘰疬成瘘。强调风热气毒,蕴结肝经,攻注筋脉,郁而不散。颈腋之间,结聚成核;邪毒、大怒伤阴,气上不下或饮食虫鼠余毒为瘘主要病因。指出鼠瘘之本在脏,其末上于颈项之间。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痰饮》总结前人治痰经验,制沉香滚痰丸通治三焦痰饮。薛己《外科枢要·论瘰四》:“夫瘰之病,属三焦、肝胆二经怒火,风热血燥,或肝肾二经精血亏损,虚火内动,或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