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 第3版》徐宏喜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药药理学 第3版》

【作 者】徐宏喜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页 数】 323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1
【ISBN号】978-7-5478-4239-3
【分 类】中医学-药理学-中医学院-教材
【参考文献】 徐宏喜主编. 中药药理学 第3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药药理学 第3版》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分24章。前6章为总论,重点说明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任务、中药药效学、中药毒理学与中药药动学等现代研究概况及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各论18章,根据中药的传统分类分别介绍18类方药的药理作用。每味药下先简介来源、拉丁学名、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重点介绍药理作用及机制,其中对其经典的指标性成分或者公认的活性成分提供给了化学结构式。部分已有药动学研究的药物对其代表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或全药提取物的生物效应动力学参数做简单介绍。现代应用力求简明,主要列现代病名,以单味药应用为主;对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制备的现代制剂,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使用的方予以介绍,未经批准生产使用的不予收录;配伍3味以上且并非作为君药的一般也不收录。不良反应有则写,着重说明临床出现的毒、副反应。动物毒性实验所发现的反应在安全性评价项下介绍。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无则不写。代表性经典方项下先列方名,出处及组成,其他内容同单味药。篇末附t值表、χ2值表以及常用英文缩略词以方便查阅。

《中药药理学 第3版》内容试读

总论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地位、学科任务和中药药理

学发展简史。

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的概念。

(2)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学科任务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任务

一、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TCM)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各种物质(主要为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两方面,即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dynamics of TCM,简称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kinetics of TCM,简称中药药动学)。前者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后者研究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其规律。

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的

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既遵循中医药理论,又结合现代医药知识,以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二、学科地位

中药药理学是连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纽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的桥梁。

中药药理等

1.与传统医药学的关系中药药理学是建立在传统医药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不仅为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也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中药药理的研究不仅可以验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深化和发展中药和方剂的功效,还可以修正和完善中医药理论的某些不足。因此,中药药理学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关系非常密切。如《备急干金要方》中载有“甘草能解百毒”之说,研究表明,甘草制剂的确对多种药物毒性、动物毒素、细菌毒素以及机体代谢产物毒性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其解毒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皂苷,甘草皂苷水解生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

酸可与体内含羧基(一COOH)和羟基(一OH)的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排出体外。②甘草所含的

皮质激素样物质能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③甘草能提高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可增

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这一系列的研究阐释了“甘草解百毒”的现代科学道理。又如,常山截疟。实验揭示,常山全碱(甲碱、乙碱和丙碱)抗疟的效价为奎宁的数十倍,但常山治疟常与槟榔配伍,如截疟常山饮、截疟七宝饮等,均是常山配伍槟榔,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槟榔碱并无抗疟作用,相反可以使常山的毒性增加,因此常山与槟榔的配伍作为抗疟药对,是一种不恰当的配伍。

从上文可看出,中药药理研究不仅有利于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术语阐释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揭示其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同时还可完善中医药理论某些不足,使中医药理论得到了发展。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对解释和证明中药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中药药理学与中医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中药药理学主要应用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方剂,并用现代科学术语阐释中药的作用和机制,因此这两门学科也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基础。

3.与中药新药开发的关系中药新药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是一个学科能完成的。一个新药制剂要推向临床,必须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这是中药药理研究的范畴,因此中药药理与中药新药的研发关系密切。

三、学科任务

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如麻黄的平喘、川芎的活血、人参的补虚等功效,用现代科学理论及术语阐释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以及揭示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等,推动中药学的发展。

2.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中药药理研究揭示了许多中药新的药效作用或不良反应,以及其作用机制等,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基础研究的依据。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细辛、青木香等)在应用时,应注意剂量及患者的肝肾功能;又如有致畸作用的中药半夏,孕妇应忌服等。

3.参与中药新药的研发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疑难、危重病症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缺乏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中药药理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发新药也是中药药理学科肩负的任务。

4.促进中药现代化中药药理学既是中药学的现代发展,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必将会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5

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中药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用现代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的作用却为时不长。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是伴随着西医药理学进入中国而出现与发展的,真正的药理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距今仅有90余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北平协和医学院是研究中药的主要机构。从1923年开始,我国学者陈克恢等率先对麻黄、当归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麻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其作用较温和持久。1924年陈克恢等在美国《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发表《麻黄碱的作用》。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医药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引发了中药麻黄研究的高潮,还推动了对草乌、延胡索、莽草、五倍子、海藻、闹羊花等数味中药的研究,揭开了中药药理研究的序幕。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药药理研究规模有所扩大,国内相继建立了几所研究机构,如中央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卫生实验处等;研究的药味也较前增多,主要有防己、浙贝母、川贝母、延胡索及强心中药蟾蜍、黄花夹竹桃等,还有三七、川芎、山茱萸、车前子、瓦松、牛膝、玄参、陈皮、何首乌、地龙、半夏、黄芩、藏红花等50余味中药的药理与化学成分的研究,参加人员由几人发展到了十几人。到了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由于战乱很多医药院校内迁到了西南大后方,虽然研究者热情高,但因设备简陋、文献短缺、资金不足,研究水平受到影响。抗日战争期间曾由于西南地区西药来源断绝,迫切需要在中药中寻求新药源以解决军需民用的燃眉之急,加上西南各省疟疾、阿米巴痢疾流行,因此当时曾以抗疟药、抗阿米巴中药为研究重点进行了工作,发掘了抗疟中药常山、抗阿米巴中药鸦胆子、驱蛔虫中药使君子等。此外,尚对大戟、大蒜、丹参、防风、杏仁、远志、冬虫夏草、

五加皮等40多味中药进行了某些药理作用研究,药理队伍仍为10多人。

在这20多年中,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设备简陋,资金短缺,人员稀少,中药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成果有限。但这些研究成果毕竟为以后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顾这20多年中药药理研究的情况,还存在其他一些不足,首先是对中药的研究主要遵循国外研究植物药的思路,脱离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如贝母不作止咳、延胡索不作止痛、大戟不作逐水等的研究;其次是不重视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所研究的中药有些未进行品种鉴定,不辨真伪即做实验,难免张冠李戴,影响论文的价值与水平。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药药理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药理学家朱恒璧、刘绍光、张昌绍、周金黄等带领下,对部分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丹参治疗冠心病、延胡索镇痛等。从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队伍看,已由以前的十几人发展到了目前的数万人;中医中药的研究机构已遍布全国各省市、地县,这为中医药研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中药研究的内容看,不同时期中药药理研究的品种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药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味中药的强心、降压、镇痛、驱虫、抗菌、消炎、利尿、解热等方面研究。其中,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展的“545种中药的抗菌作用筛选”堪称这一时期中药大规模筛选研究的代表。在这一时期研究比较深入的有茵陈、秦艽、大黄、防己、附子、柴胡、甘草等

6

中药药理学

单味中药。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如探索补“肾”方药对“肾虚”的药理作用;探索“阳虚”“阴虚”证动物模型,推动了中药实验药理及中医学理论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肿瘤、疟疾、中药麻醉、肌松、肝炎、止血、寄生虫病、计划生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单味中药、有效部位、有效单体仍为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发现了一些具有良好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并应用于临床,较为突出的有长春碱、三尖杉碱、靛玉红、喜树碱、黄连素、穿心莲内酯、黄芩苷、大蒜素、川芎嗪、葛根素、丹参酮、棉酚、汉防己甲素、延胡索乙素、鹤草酚、斑蝥素、五味子酯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带领的研究团队从黄花蒿中发现的青蒿素。屠呦呦由此获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并于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归因于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20世纪70至80年代,中药药理研究开始重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手段探索中药药性理论如四气、五味、归经,以及中医治法、治则的现代科学内涵。这一时期,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中药配伍机制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10余年间共研究中药复方230多首,其中以对心血管及消化系统作用的复方研究较多,研究比较深入的有生脉散、参附汤、桃红四物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苏合香丸、桂枝汤和六味地黄丸等传统方剂。在进行复方药理研究的同时,还对复方配伍原理进行了研究,对有些古方进行了改造及精简药味研究。如对苏合香丸(含犀角、朱砂和麝香等)中15味药物进行了筛选。先后研发出冠心苏合丸(苏合香、冰片、制乳香、檀香、青木香)、苏冰滴丸等。此外,中药药理研究人员在紧缺或名贵中药材的人工制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冬虫夏草菌丝等的研究,以及引种西洋参及西红花研究等。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药品管理法》及与之配套的《新药审批办法》,中药药理学科开始参与研制中药新药的重任。中药临床前药效、毒理的研究,有力地保证了中成药新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可控性,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同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本中药药理学教材(王筠默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4月版),并把中药药理学正式列为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当年即在国内数所中医药院校开设,以后开设中药药理学课程的院校不断增加。1989年在国内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还开设了中药药理学专业及硕士点、博士点,进一步推动了中药药理学科的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药品(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草标准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l999年11月起施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这对于中药新药的研制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使中药安全性评价及中药毒性研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有力地保障了我国中药新药产品的安全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药单味、复方的药理作用与中药传统理论的性味、归经、功效与主治相互关联的研究更加紧密,对中药及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至今已对大多数常用中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学研究,这对阐释其功能主治、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研究水平逐年提高,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已使中药药理研究从器官水平提高到了细胞、分子以及基因水平。近年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等难治性疾病的中药研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三七皂苷、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多酚酸、川芎嗪等具有保护心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苦参碱、靛玉红、人参皂苷Rg等具有辅助抗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被相继开发应用于临床。

药效研究方法也有长足的进步,如采用含药血清实验法克服了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体外实验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