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袁卫玲,蒋桂华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

【作 者】袁卫玲,蒋桂华编
【丛书名】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页 数】 347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05
【ISBN号】978-7-5214-1675-6
【价 格】58.00
【分 类】中药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袁卫玲,蒋桂华编.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内容提要:

本书由从事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的权威专家根据最新版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的内容要求精心编写而成。书中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考试重点及难点,进行高效的复习,掌握考试的主要内容。书后附有两套模拟试卷,方便考生系统复习后自查备考。本书是参加2020年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生的首选辅导用书。

《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精讲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内容试读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现代药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一临床药学阶段一药学服务阶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第一节中药药学服务模式

考点(①中药药学服务的目标与价值(一)中药药学服务的宗旨

中药药学服务:是指中药师运用中医药专业知识提供的与用药相关、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以促进合理用药治疗为核心的相关服务。

(一二)中药药学服务的重点人群★★

服务对象广大公众,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药品消费者和健康人群

①用药周期长的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或终生用药者

②病情和用药复杂,合并应用多种药品者

③特殊人群,如特殊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

服务的重

妇女、血液透析者,听障、视障人士以及特殊职业者如驾驶员等

点人群

④用药效果不佳,需要重新选择药品或调整用药方案、剂量、方法者

⑤用药后易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者

⑥应用特殊剂型、特殊给药途径者

考点(②中药药学服务的模式与内容★(一)中药药学服务模式及转变

1.中药药学服务模式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药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有关药物治疗及其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

2.药学服务转变药学服务转变前

药学服务转变后

以药品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

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

(二)中药药学服务的内容

包含与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需求,除了传统的中药处方调剂,还包括中药处方点评用药咨询、中药医嘱审核、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查房、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会诊、患者用药教育、健康宣教、个体化药学服务及用药安全性检测等多个环节。

。1·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三)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

1.药物重整指在患者入院、转科和出院时,药师通过核对新开的医嘱和已有的医嘱,比较患者目前的整体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营养补充剂等)与医嘱是否一致,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过程。

2.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现基于药物警戒角度进行中药安全风险的评估已经在国家药监局及某些中医药高等院校中逐步开展。

3.中药的临方炮制研究中药的临方炮制最能体现个体化给药的特色,现药品使用场所使用的中药饮片多为中药饮片厂炮制生产供应,不能满足全部的临床治疗需要,部分中药饮片零售药店已经开始中药临方炮制工作,以体现中药炮制的临床价值。

4.中药知识科普与药学信息服务包括向患者或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法宣教,介绍最新药物治疗进展、药品新品种、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考点③中药药学服务对执业药师的要求★

提供药学服务的执业药师必须具有药学专业背景,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专业知识以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并具备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人文知识、沟通技巧及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

执业药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同时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道德素养,遵循社会伦理规范。并尊重患者隐私,严守伦理道德。

(二)专业知识

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同时药学相关的背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执业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

执业药师的基本技能是指在提供药学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方法与工作能力。主要包括:

1.中药处方审核、调剂与复核、处方点评、医嘱审核、提供用药咨询和健康宣教的药学服务技能。

2.阅读医疗文书、问诊及常规查体、辨证中医常见病证并提供用药方案、利用临床思维分析药学问题的基本临床技能。

3.对特殊人群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中医药治疗个体化给药方案的技能。

4.中药信息检索、书写公众宣传材料和为患者用药安全教育的技能。

5.收集、整理、分析并反馈中药安全信息开展中药药物评价的技能等。

第二节中药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服务的文献信息

药学信息是指通过印刷品、光盘或网络等载体传递的有关药学方面的各种知识。中医药

·2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信息作为药学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中医药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各个方面。

考点①中医药文献信息特点与来源★(一)中医药文献特点

①历史与现代并重;②多学科相互交融;③数量迅速递增;④质量良莠不齐。(二)中医药文献来源

①图书;②专业期刊;③报纸;④会议文献;⑤学位论文;⑥专利文献;⑦药品说明书;⑧产品样本。

考点(②常用古文献典籍★★★(一)主要医学典籍书名

作者

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

①是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

②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③《素问》是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确立了因时

《黄帝内经》又称不详,约成

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

《内经》

书于战国至

体系,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

④《灵枢》侧重于经络理论和针刺方法,是全面系统总结我国汉代以前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经典著作,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又有《针经》之称

①将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一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学辨

《伤寒论》简称汉·张机

证论治的基础

《伤寒》

(字仲景)

②“众方之祖”

③创药物与针灸并用之法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汉·张机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金匮》

(字仲景)

的体系

《巢氏诸病源候论》

又名《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是我国第一本证候学专著

简称《巢氏病源》

《温疫论》

明·吴又可

为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创立了辨治温疫温病的新理论

(二)主要本草典籍

书名

作者

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

《神农本草经》简

称《本经》《本草不详,约成书载药365种,按三品分类原则,分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经》《神农本草》

于东汉时期

125种。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本草经集注》

南朝·陶弘景

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

《重修政和经史证

类备急本草》简称宋·张存惠

载药约为1746种,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

《重修政和本草》《本草纲目》简称

明·李时珍

分52卷,16部,全书引据历代本草凡84家,古今医书目27种,参考文

《纲目》

献800余种。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96首,附有药物图谱1109幅

·3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三)主要方书典籍书名

作者

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

《肘后备急方》又

①全书共8卷,73篇,第1~72篇为内、外、五官、妇、儿各科急症

名《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

的治疗;第73篇为治疗牛、马等六畜疾病,属兽医学内容

简称《肘后方》

②属急症手册,在急症的病因、病理上时有发明

①首重医德,序例中著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两篇专论

《备急千金要方》

②论病首重妇婴病的防治与护理

简称《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③论中风有“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的新观点

④伤科、“养性”食疗方面提出了独到之处

⑤强调针药并用,认为“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千金翼方》

唐·孙思邈

为《千金要方》的续编,与《千金要方》相辅相成

《外台秘要》

唐·王焘

继《备急千金要方》后又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收集许多民间单方验方

《太平圣惠方》

宋·王怀隐等首详诊脉辨阴阳法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简称《和剂局宋·太医局

宋官府颁行,是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方》《局方》

《普济方》

明·朱橘等

是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

(四)主要炮制典籍书名

作者

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中药炮制技术,初步奠定了炮

宋·雷教

制学基础

《炮炙大法》

明·缪希雍

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第二部炮制专著,归纳总结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修事指南》

清·张仲岩

收录药物232种,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总结了炮制的作用、炮制的基本方法、炮制先人经验,并对炮制辅料、炮制器具系统论述

考点(3】常用现代中医药工具书和文献检索数据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部颁标

药品标准

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草

常用中医药期刊

药》等

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中药大辞典》《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

文献

文摘—中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华本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常

常用药品集和专著

用药品集》《中国药品使用手册·中成药专册》《全国中草药汇编》

常用文献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医药在线、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4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第三节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服务

药学咨询服务是药学技术人员应用所学专业知识面向患者、医护人员,公众等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品使用有关的服务,以促进合理用药。

考点(①用药咨询服务(一)用药咨询服务方法★

①紧邻门诊药房或药店大堂。

②药师咨询处标识清楚。

咨询环境

③环境舒适。

④适当隐秘。

⑤必备用品:药学、医学的参考资料及宣传资料。

①面对面交流

②电话咨询

咨询方式

③网络咨询:微博、微信公众号

④专题讲座

⑤其他科普资源:药讯、用药图片、宣传手册、简报、光盘

(二)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根据药物咨询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患者、医师和护士用药咨询。

①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别名

②适应病证:药品适应病证与患者病情相对应

③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证候禁忌、饮食禁忌等

④用药方法:各种剂型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时间和用药前的特殊提示;如何避免漏服药物,以及漏服后的补救方法

患者用药咨询⑤用药剂量:包括首次剂量、维持剂量;每日用药次数、间隔;疗程

⑥服药后预计疗效及起效时间、维持时间

⑦药品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⑧有否替代药物或其他疗法

⑨药品的鉴定辨识、贮存和有效期

⑩药品价格、报销,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等

医师用药咨询①新药信息;②合理用药信息;③药品不良反应;④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药物的配伍、配伍禁忌、剂量、用法,注射剂配置溶媒、浓度和输液滴注速度,以及输

护士用药咨询

液药物的稳定性和配伍的理化变化、药品的保管等信息

考点(②用药教育服务★

用药教育是通过收集与患者用药相关的信息,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宣教和指导,介绍药物和疾病的知识,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一)合理用药教育

口服是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服用方法,需要向患者进行用药宣教。

1.服药剂量包括药物的首次剂量、维持剂量、服药次数、疗程等。

·5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服药时间药性不同、治疗的疾病不同,服药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活血化瘀药;峻下逐水药空腹服可使药力直达病所;驱虫药空腹服可使药效更佳;攻积

空腹服

导滞药空腹服可使泻下之力更强

饭前服

补益药宜饭前服以利于吸收;健胃消食药;制酸药;病在胸腹以下,如肝、肾等脏器疾病

饭后服

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及苦寒伤胃之药;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目疾、咽痛等

清晨服

利水蠲饮祛湿剂;涌吐药

清晨至午前服凡需借助阳气扶正祛邪的方药如发汗解表药;凡温补肾阳、温阳健脾等的方药午后至夜晚服具有滋阴潜阳、清热解毒、重镇固摄的中药睡前服

安神药;涩精止遗药;部分缓泻药;治疗夜汗出、夜半腹痛者

疾病发作时服

截疟药宜于疟疾发作前2~4小时服用;平喘药宜于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用

其他

急性病应立即服药;慢性病宜定时服药;调经药应于经前或经期服用;呕吐、惊厥、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药

3.服用次数

分服

将一天的药量分次服用。汤剂通常采用一日二次的服法;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患者,可少量分为三至四次服用。此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部分药物可日三夜一服用

顿服

将一剂药量一次服完。服药量大力峻,起效较快,多用于正气未虚的急重症治疗,年老体虚患者慎用

频服

指少量多次,频频服用的方法。多用于病变在上焦者;止吐药宜小量多次频服;重病、急病可间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

连服

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多用于急病和危重症的治疗

4.服药温度

温服

一般汤剂、丸、散、胶囊、片剂等固体剂型

热服

解表药、寒证药冷服

解毒药、止吐药、热证药、清热祛暑药

5.服药方式

(1)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通常直接以温开水送服,其中大蜜丸可咀嚼服用,或搓成小丸服用。

(2)老人、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普通片剂等碾碎服用,但应注意缓控释制剂不可碾碎。

(3)含服剂用药时需保持口腔湿润,放于舌下或口中,直至药物完全溶解。

(4)颗粒剂用开水冲服。

(5)口服液、糖浆剂可直接服用。

(6)煎膏剂可以用温开水化开后服用。

(7)胶剂可用水或黄酒加热熔化后服用,或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服用。

(8)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

6.中成药特殊剂型的使用除常用的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口服剂型外,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