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家长会》韦志中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体验式家长会》

【作 者】韦志中著
【页 数】 227
【出版社】 北京:西苑出版社 , 2020.06
【ISBN号】978-7-5151-0747-9
【分 类】家长会
【参考文献】 韦志中著. 体验式家长会.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20.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体验式家长会》内容提要:

体验式家长会是依据家长的成长需要与家庭教育需要,依据体验式心理教育技术,在团体动力的推动下,围绕教育主题而开展的体验、成长和学习活动。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体验式家长会,我们选取了4个完整的家长会实录,四个主题依次是陪伴是最常情的告白、擦亮你的金字招牌、分离焦虑和我的六个家,每个主题包含背景介绍、课程实录、韦老师点评三个主要环节。老师的言行、家长的反应、技术的呈现、导师的点评在这里都会一一呈现。另外,关于体验式家长会的理论和在在课堂中运用的心理技术,我们也会在专门的章节中具体介绍,争取为读者呈现一份从理论到实践在到方法的课程大餐。

《体验式家长会》内容试读

前篇

理论知识介绍

这部分主要介绍家庭教育、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和体验式家长会的相关知识。

体验式家长会

/002

家庭教育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这3种教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且相互制约。其中,家庭教育可以看作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良好的家庭教育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有关家庭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庭教育进行阐述。北京师范大学的顾明远教授在《教育大辞典》一书中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的教育”。①

当代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一位家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赵忠心教授,在其《家庭教育学一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一书中,对“家庭教育”进行了两方面的定义: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

①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前篇理论知识介绍

/003

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中,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属于家庭教育。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不仅包括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教育,还包括孩子对家长的教育。只不过现阶段,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备受关注,由此就弱化了晚辈对长辈的教育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不同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独到的特点。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家庭教育的丰富内涵。。

(一)家庭教育源于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的基础上实施的,没有家庭的建立就没有家庭教育一说,这是大前提所在。另外,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该如何实施,要采取哪种形式,达到什么目的,比如,教育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儿童用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孩子与父母感情好或者不好,也对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存在影响。虽然家庭是一个私人空间,但这并不代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为所欲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会约束父母的相关教育行为。

①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一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②李松涛.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D儿.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体验式家长会

/004

(二)家庭教育融于家庭生活

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材,父母或长辈往往根据个人喜好或孩子需求灵活实施。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生活面貌,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存在许多差异。家庭教育融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开展的,贴近生活实际,在教育效果上也会优于学校教育,比如,家长教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劳动观念,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有利于其优秀品质的形成。

(三家庭教育属于终身教育

一个人从胎儿成形开始,经过出生、长大、成熟与衰老,终

其一生,都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只不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家庭教育的实施形式和重点会发生改变。

孩子出生之前,父母会进行胎教,胎教也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在婴幼儿期,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在家庭中,家庭也是孩子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等到孩子上学之后,他们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此时家庭教育并没有中断,因为孩子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度过,只要在家中,就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等进入社会之后,父母或其他长辈出于爱和责任仍会继续指导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尤其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许多人家庭观念比较浓厚,即使身在异乡,也会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篇理论知识介绍

/005

三、古代的家庭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礼记·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人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很多人的家国情怀,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家族,必须先好好休养自己的身心,好好地教育孩子。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把家庭教育看作“国之根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贯穿着人的一生。相传,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文王的时候,就很重视胎教。她怀孕的时候,眼睛不看邪恶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健康的音乐,嘴里不说恶语脏话。因为她认识到,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传递给胎儿,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接触恶的事物就会产生恶,接触善的事物就会产生善。因此,周文王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这与母亲太任在他出生前就给了他如此好的胎教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此以后,胎教在我国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后人们说太任是中国胎教第一人。

除了重视胎教,古人对待儿女教育也有一套自己的思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非常地谨慎小心。《汉书》中就记载着这样一段关于如何教育太子(未来王位的继承人)的论述。书中举了一个关于周成王(周武王的儿子)的例子:周成王尚在

体验式家长会

/006

襁褓中的时候,周武王就让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师来教导他。这3位都是当时全国最有学问、最有德行的人。

除了帝王家比较注重家庭教育,普通百姓家庭也很注重家教。古代的家教注重立志教育,“人不立志,非人也”。除了重视立志外,古人也很重视明理,教导孩子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种将“立志”和“做人”等同起来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可贵。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个社会固然需要人才,但更渴望胸怀大志、正直明理之人。比起做事来,做人才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指南。

古代的家教崇尚勤劳简朴,他们认为很多事“成于俭约,败于奢靡”,他们把简朴当作人生中的一种美德。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呢,勤俭在很多家庭中都销声匿迹了,一些家长信奉的理念是“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挣的钱不给他花给谁花?”或者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就够苦了,现在不能让孩子也受那份罪”。正是这样的认知作祟,现在很多孩子才崇尚名牌,花钱大手大脚。

四、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愿意将更多的物质和精力投入家庭教育中。现阶段家庭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家长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