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历史》邢义田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立体的历史》

【作 者】邢义田著
【丛书名】细节阅读
【页 数】 289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01
【ISBN号】978-7-108-06802-6
【价 格】45.00
【分 类】文化交流-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
【参考文献】 邢义田著. 立体的历史.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立体的历史》内容提要:

本书以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交流为主题,将古代中国置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画卷中,利用文献、考古和图像资料,由近而远进行讲述:前两个讲题以中国和北方草原游牧社会的交流为主,后两个讲题则涉及整个欧亚大陆的两端,以具体艺术表现或物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复杂性。

《立体的历史》内容试读

第一讲

『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一开场白

上帝为什么给我们两只眼睛?神学家应该会说,是因为上帝照自己的形象造人;

上帝有两只眼,因此人也有两只眼睛。生理学家也许会说,是因为用两只眼才能产生

立体感,感觉到距离的远近。我要既严肃,又开玩笑地说:这是因为上帝要我们历史学家用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图画。

所谓图画,不仅指画家的画作,也是指一切视觉性、非文字的材料。我相信历史学家如果用两只眼同时考察历史留下的文献和图画,应该可以见到比较“立体”的历史。

但我必须说,文字和图画只是提供“立体历史”产生的条件。所谓立体的历史,是三度空间整体的历史画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经(2)历史研究和写作者的手,传递给(3)读者,互动而后产生。三度可以指文字、非文字材料和历史研究者之间,也可指材料、历史研究者和读者之间。历史研究和写作者是画面的生产者,也是传递者。读者心中能有怎样的历史画面,一方面取决于读者自己,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传递者的喜好、能力、训练、眼光以及据以建构的画面。根本关键在于材料,因为历史研究者毕竟不是小说家,不能凭空创造画面。他们采择什么材料,如何采择、诠释或据以构形敷色,就十分重要了。

奈何长久以来,许多历史学家或者受限于训练,或者因个人的喜好和倾向,习惯于当独眼龙一单重文献,不顾图画。读者阅读他们的作品,即使心中也能产生画

2

面,画面不免不能更为完整饱满。十分可惜。

单重文献的往往是“正宗”的历史学者。重视视觉性材料,或习惯从视觉材料

入手的,往往被归类为艺术史、美术史、美学或美术工作者。在学校教育上,台湾

各大学的历史系一般很少有艺术、美学或美术史的课程和师资,他们多半存在于美

术或艺术学院。美术或艺术学院和历史系、所的师生,又往往老死不相往来。这样

的隔绝状态由来已久,直到近年文化史研究成为浪潮,打破许多学科界限,情况才

稍见转变。

以我自己的学习历程为例。四十年前,我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当学生时,老师告诉

我们研究历史最好依据一手史料。所谓一手史料,是指当事人留下的原始文件,例如

档案、日记、回忆录等。除此之外,还有二手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某一人或一群人的选择、剪裁、编辑或加工重写,为了留给后人看的东西,譬如二十五史。历史学家基本上就是利用这些一手、二手史料来做研究。不论一手、二手,都是文字性的资料。换言之,老师们眼中的史料基本上就是文字。

学生时代并没有觉悟到这有什么问题。现在回头看,才觉察当年上完一年隋唐史、中国近代史这类断代史,老师征引的不外是《隋书》、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或是近代名人的日记、自述、书信或其他种种档案或二手的近人著作,完全没有提到过任何唐代的绘画、石窟造像或墓里出土的种种文物。上中国近现代史,老师在课堂上不曾参证过一张照片或其他文字以外的资料。一九六○年代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名著《国史大纲》,从头到尾只有文字(现在的版本多了地图),没有引证任何一件视觉性、文字以外的材料,也不附任何一张图片。这种情况在我上大学的年代,十

分普遍。

为何过去的历史学家热衷于文字,而无视非文字的材料呢?一方面自然是因为

中国历朝历代留下了极多的文献,有一个极为丰富的文字传统。在近代印刷发达以前,中国文字资料之丰富可以说举世无双。中国的学术、教育传统和探究关怀的问题,可以说完全是围绕各种文字性的资料而展开。忽视文字以外的东西,十分自然。

器物、书画等长久以来是士大夫文人用来赏玩或怡情养性的玩意儿。他们舞文论史,偶尔也会炫弄博雅,提及器物或书画。但器物、书画通常仅仅是论文的点缀、证史的婢女。一定会有人说:自宋代起,金石学发达,金石证史不是老早就形成传统了吗?不要忘了,固然有人以金石证史,更多的人是以金石为法帖。欣赏,临摹汉、魏碑隶,柳、颜楷法才是关怀重点。他们并不在意书法以外的东西。宋代有《宣和博古图》之类著录了金石器形,开图谱学的先河,奈何这类著录一直处在金石学大传统的边缘,直到近世才有较多的人关注。

好了,现在放下这个问题。请大家想想:古人留给我们的只有文字性的材料吗?答案显然不是。还有大量非文字的材料。下面要问:所谓非文字,视觉性或图画的材料有什么特点?如何和文字性材料作对比?

与文字相比,图画材料的特点大约有几点:

一是其直接性。当我们看到一幅图画,它的影像会直接、几乎瞬间映入脑海,不像文字、语言需要经过一个阅读或说听的过程。文字不论竖排、横排,须要构成语句,一句接一句。阅读即使一目十行,也必然依着一定的先后顺序,最终才能掌握整

4

句或整段的意义。听,也要一句句听,最后才能总体掌握发言者的意思。

此外,图画具有全面性和同时性。目光所及,影像不仅直接、立即,更会同时、

全面地映入我们的脑中。此外,图画具有文字所无的色彩,更常是立体的。色彩性和

立体性,往往可以传达许多文字不能或较不易传达的东西。如此这般的特点还可以继

续细致地罗列下去。这里不再多说,仅举几个例子,说明图画比文字具有的优势。

这幅图是一九九九年美国哈勃(Hubble)太空望远镜在外太空所拍摄到的,七千

光年以外,恒星刚刚形成时的气体和柱状云(图1)。

当我们一看到这张照片,相信会立即直接、全面、立体、同时地掌握了它的色

彩、形状和厚度,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立体的影像。大家试想,如果没有这张照

片,换成以文字去描述这张照片呈现的每个细节,需要多少文字才能说得清楚?在网络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说明:

“众生之柱”位于天鹰座星云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由尘埃和气体云柱组

成,能诞生新的恒星,因此又被称为“恒星子宫”。距地球七千光年之遥,这意

味着人类现在看见的“众生之柱”其实是它七千光年前的模样。

如果大家仅据以上这段文字说明去想象,是否可能想象出照片所见的景象呢?恐怕没

有人能够办到吧。但我们只要看一眼照片,虽不知它属于什么星系,存在于多久以前,就可以直接、全面、同时地把这幅图印在脑海里。图画在这方面,毫无疑问比文

字具有优势。

5

图1“恒星子宫”星云

立体的历史

图2洛阳金谷园东汉墓壁画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