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张应成,游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学教育学》

【作 者】张应成,游涛主编
【丛书名】全国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规划教材
【页 数】 209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5667-2016-0
【价 格】40.00
【分 类】小学教育-教育学-小学教师-师资培养-教材
【参考文献】 张应成,游涛主编. 小学教育学.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20.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学教育学》内容提要:

该教材是全国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规划教材,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全书包括绪论共有12章。在概述教育本质及教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小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学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小学培养目标与小学全面发展教育、小学生与小学及师生关系,系统深入阐述了当下小学课程的特点及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趋势、小学教学与设计、小学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小学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与课外校外活动、小学教育评价、小学科学研究与小学学校管理等在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

《小学教育学》内容试读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教育、教育学的概念

+熟记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发展阶段;了解历史上重要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

+理解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启蒙作用:了解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情境导读

同学们听说过印度“狼孩”的故事吗?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一只大母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母狼抚养过的女孩。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几乎和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怕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只

狼孩

吃肉,不用手拿着肉吃,而是把肉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

夜就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其中一个叫卡玛拉的女孩,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会说几句话,开始朝着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16岁左右,但其智力不如二三岁的正常孩子。

同学们思考一下,印度“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狼孩”也有人的遗传素质,但她

一旦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离开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是离开了幼儿早期教育,长期和狼生活在一起,她就具有了狼的习性。尽管后来经过7年的教育,但到16岁时其智力不如二三岁的孩子。这足以说明后天生活环境及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

002

小学教育学

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教育,人就不可能成为人。

教育的本质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教育学,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这个词,理解起来似乎并不困难,其实不然。要科学地探讨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教育的本质,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本质及教育的产生》

数学设计

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点,为教育活动所独有。教育的这一特点把它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活动、军事活动、科研活动、文艺创作活动等区别开来。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活动,都属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而进行的教育。它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但不限于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除学校教育外,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等也承担着这样的教育职能。

无论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都具有“有目的地培养人”这一本质特点。准确地理解教育的概念,除了抓住“有目的地培养人”这一本质特点以外,还要了解构成教育活动的

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影响他人身心发展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这种影响包括知识、技能、思

第一章绪论

003

想、品德、行为等方面。在知识型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教育者,所谓“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指教师。从内外因辩证关系来理解,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外因,是学生成长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校教师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人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低估教师这个外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主要是指学生,是以学习为专门任务的人。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就是不同的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效果迥异的原因。但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又是有限的,特别是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工作,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当今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背景下,“活到老,学到老”已成常态,每个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应成为受教育者。

3.教育媒介(或教育影响)

教育媒介是指教育活动中用来传递教育影响的内容和手段。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它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教具、多媒体电教设备等。当然,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媒介不完全限于物的因素。作为教育者主体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他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的手段。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和自身形象,无不影响着受教育者。这是教育活动中教育媒介的特殊性所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育媒介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结合,演化出错综复杂的教育关系和教育艺术,这是我们以后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1.教育的目的性

所有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明确教育的目的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把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其他活动同教育活动区分开来,把动物的本能模仿同人的教育活动区分开来。无视教育的目的性,就抹杀了教育与生活的区别,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无限夸大教育的范畴,也就取消了教育本身。

004

小学教育学

2.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的社会性是指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人类自有史以来,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在传递与发展人类文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反映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同社会生产力直接相联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比如随着技术进步就有了传授生产经验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反映统治阶级的需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的起源

通过对教育本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育是怎样起源的呢?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起源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在教育史上影响较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在人类出现以前教育就已经产生,动物界就普遍存在教育现象。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在动物界特别是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他在《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在人类出现以前,动物界就已经存在教育现象,比如母鸡带小鸡觅食、老猫教小猫抓老鼠、鸭子带小鸭游泳等;另一个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托马斯·沛西·能,他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认为人与动物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性,如模仿、本能等。在教育起源问题上,他是一位极端的教育生物学论者,在《教育原理》一书中,他认为动物界比如高等动物都有教育现象。

生物起源论试图从人与动物的联系探索教育的起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彻底否定了人与动物间的本质区别,把动物的本能活动和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等同起来,这就抹杀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否认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因而是错误的。

(二)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无论成年人愿意与否,儿童都在无意识地模仿他们。这种模仿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实质。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在批判勒图尔诺的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教育的起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心理起源论。

第一章绪论

005

这种观点有力地批判了生物起源论,把儿童的模仿作为教育途径之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可取之处。但是,它把全部教育活动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这就走向了一种极端。

(三)劳动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因而劳动也是人类教育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语言与文字等都起源于劳动,劳动不仅产生了教育的需要,也创造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联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特别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和凯洛夫。他们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在批判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科学地解释了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坚实基础。

教育的发展

教育不仅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五种不同形态的社会历史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教育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以社会形态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是比较科学的。与社会历史形态相对应,教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五个不同形态的阶段。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关系也极为简单,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们共同劳动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资料,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其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教育在共同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和青少年在与年长者共同劳动中学习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在共同生活中学习社会生活规范,在部落间的冲突中学习军事斗争经验。教育目的是使年青一代学到生产知识技能,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自然作斗争的本领,培养集体观念,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人员。

教育内容和形式简单,口耳相传是主要方式。在原始社会,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专门的教师,没有专门的学校,没有文字,口耳相传是当时主要的教育方式,主要由年长的一辈向年轻一代直接传授经验。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因此,

006

小学教育学

教育也没有阶级性,只是根据男女老幼的体力差别进行劳动分工,人人可以平等地在生产和生活中接受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两大对立阶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财富增加。奴隶主霸占了社会财富和奴隶本身。与之相适应,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和教师。《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

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说明夏朝时已经有了学校,并为商、周所承袭,只是在名称上有所不同。教师职业也随之出现,但在学校产生的初期,教师并不完全是专职的,我国奴隶社会相当长时间都是“政教合一”“以吏为师”。后来私学兴起,才出现了以教学为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不仅占有社会物质财富,而且把持着学校教育的垄断权,学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只有奴隶主阶级的子弟才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即所谓“学在官府”。奴隶及其子女无权进人学校学习,只能在繁重的劳动中学习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内容比较简单。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教育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服务人才,比如培养官吏、文人、武士,训练子弟治理国家、镇压奴隶的反抗。与此相适应,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三)封建社会的教育

和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中国古代文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而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制度更加完善,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学校教育制度越来越完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教育机构方面有官学、私学等多种形式,有中央管辖的学校,也有地方管辖的学校。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学习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全社会盛行“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是晋升的主要门路。

封建社会的教育除具有阶级性外,在统治阶级内部还具有等级性。封建社会的各级各类学校都为统治阶级所把持,劳动人民的子弟很难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入学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在我国唐代,中央直接管辖的学校有“二馆六学”,“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二馆六学”入学要求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