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周一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

【作 者】周一贯著
【页 数】 252
【出版社】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705-2672-7
【价 格】48.00
【分 类】小学语文课-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周一贯著. 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五章: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语文教材的文化之源、语文教法的文化之策、语文课堂的文化之道、语文素养的文化之光。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教育的母语特性;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文化审视;语文教材的文化血脉:弘扬中国精神,呼唤中国功夫等。

《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内容试读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

第一节语文教育的母语特性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它通体有着文化血脉的维系。正是语文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常使人们把二者混为一谈。在民间,将能识字断文的人称为“有文化”“文化人”。笔者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过“文化教员”,记得当时文化教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扫除文盲”或帮助战士“学语文”,也统称为“学文化”。部队里有“政治课”“军事课”“文化课”,其中文化课其实就是语文课。这样的习惯认识,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尽管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仅是语文,但语文确实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承载着文化,文化自然就像血脉一样,维系着语文的生命存在。而语文的通体文化血脉的特点又在于它的母语特性。

所谓母语,当指“一个人从小从父母或周围环境中自然学到的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269页)。所以母语也称“本族语”或“第一语言”。

正因为母语是本族语,人类的每个生命在他呱呱坠地之后就生活在母语的怀抱之中,母亲絮絮叨叨的亲子呓语,节奏动听的摇篮曲…幼小生命就开始了母语的熏染,显然这与是不是识字无关。张中行先生曾

002

以两个凤姐为例,说明作文应当言为心声。一个凤姐是《红楼梦》中的

王熙凤,她几乎是文盲,竟能给大观园里才华横溢的众姐妹“即景联句”

文教

起头,道出了“一夜北风紧”的首句。这个开头不仅相当大气,而且作为联句之首,思路开阔,余韵深长,似乎是很见语文功底的。另一位是

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以记录口语的写作方法,竟写了多种回忆录。对她来说,会写的字实在太少,很多字都是以同音别字代替的,或干脆画圈留白,全靠她丈夫吴祖光先生一一订正。为此,叶圣陶曾填《菩萨蛮》一词相赞:“家常言语真心意,读来深印心儿里。本色见才华,我钦新凤霞。”两位凤姐都近乎文盲、半文盲,为什么也有如此的语文能耐?原因很清楚,虽然她们识字不多,但其母语水平相当不错。其实,在民间近乎文盲的人群里,我们并不鲜见能说会道、思维清晰、长于交际,而被称为“草木才子”的人物。于此足见母语是语文教育最本质也最重

要的特性。

母语性不仅跟语文的语用性、工具性密切相关,还更多地体现在它对家国情怀的维系,对人格德行的培育,对文化血脉的承传和为生命立言之根本。这也就是母语作为人类生命的第一语言,与学习其他第二语言的重要差异之处:学习第二语言,我们只要学习这类语言的规则和运用就行了。可母语却不一样,远远不只是学习语言规则和能说会写,它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东西,要而论之,似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语哺育的家国情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1年就对母语提出一种比较确定的解释:

“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这一解释,概括了母语的基本特点。它不仅强调了母语的功用,是内部语言运用(思维活动过程)与外部语言运用(在输人与输出中完成接受与表达)的最常见工具,而且更凸显了它的来源是自幼在生活中习得的。这种习得过程几近神秘。正如鲁迅先生认为的:“孩子们常常给我好

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这说明婴儿学说话(也就是开始学母语),是从自然状态的家庭生活开始的,其内在机理,正如鲁迅所认为的:“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一能懂,该问,或可取的。”一句话,正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开始了母语学习的漫长过程。一个个小家是婴幼儿得以生存、成长的极其可贵的生活空间,而千千万万个“家”又都密切地组合成并且连接着一个“国”。于是,“家”是“小家”,“国”就是“大家”,“国家”这个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词,其实就体现着“家国情怀”这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境界,而深深地沉潜在我们的母语习得之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国情怀是最基本的精神修养。《孟子·离娄上》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说明了每一个生命(“身”)与“家”的关系,“家”与“国”的关系,都具有属于“本”的特性。而《大学》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更揭示了三者(国、家与人)的内在密切因果联系。综上所述,“家国情怀”应当是婴幼儿在母语习得中就开始的重要收获,从而成为母语最重要也最鲜明的个性特征。

2.母语熏陶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什么?不仅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

泛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是词典的规范解释。母语所具有的人格养成的

品行是不难理解的。因为“立人以立言”是“人本论”的要义之一。真

教育的

正能够“立言”的人,是必须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周易·系辞

上》说得好:“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而君子总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周易·系辞下》)。在我们的生活中

003

004

“言为心声”是人人皆知的常识,由此,荀子就认为“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

文教育

子·非相》)。于此足见,“言”(母语)与人格养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也是对母语本体的价值认知。“言为心声”的本意就在于言语正是人之

所以为人的本质和特性。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会稽上虞(今浙江绍

兴市上虞区)人。也许是因为与笔者同乡的缘故,说到母语的人格养成,不由得又想起了他。他在六岁就读书识字,八岁进本乡私塾。因学习成绩很好,他二十岁时被保送去洛阳太学学习,跟随著名儒学大师、历史学家班彪。为了弄懂老师讲的道理,他总是把引证到的材料都找来读过,无一遗漏。太学的藏书读完了,他就常到洛阳街头的书铺里,找书站读。晚年从京师回到上虞,一面开馆讲学,把自己所学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一面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武器,批判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写出了《论衡》这部包括八十五篇、多达二十万字的巨著。王充之所以能成为闪耀着古代唯物主义光辉的思想家,无疑得益于自小在母语熏陶下养成的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在母语价值取向下的立言,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特性之所在,“人之为人”的自证和确证。因此,这也正是母语对于人格养成所体现的强大力量所在。

3.母语内蕴的文化血脉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

质财富的总和,那么这些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是离不开语文的记载和

传递的。正是从这样的视角看问题,我们才感受到在母语中潺潺流淌着的民族文化的血脉。这里不仅有汗牛充栋的中华文化史的经典,如“四书五经”,还有“学派名流”(如司马光、王充、刘勰、朱熹、王阳明、章学诚等)、“诗文圣手”(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吴承恩、袁宏道等)。不要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清联,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五座高峰,即使是民间的那些俗语、谚语、成语、歇后语,乃至曲艺、相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又何尝不是民族的文化瑰宝。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国人,有

一次到一个面馆吃面,旁边坐了一位吃面老人,也许是眼神不太好了,老人把牙签瓶误以为是胡椒面瓶,一着急,把一瓶牙签全倒进了碗里。所有的牙签一下子铺在面汤上,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有多尴尬。但是让这位同一桌吃面的中国人吃惊的是,居然听到了日本老人嘟囔了四个字一“草船借箭”。这不禁使人大为感慨,中国文化的力量真的太伟大了。笔者觉得这番感慨不仅有当时的场景一面汤上漂着许多牙签,与“草船借箭”时箭散落于江面颇为相似;更有日本老人对中国文化的熟稔,竟能在尴尬的瞬间,拿中国的三国故事自我解嘲。当然还有那位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竟能为这样一件小事而感动,写成了一篇颇有深意的文章发于报端。显然,中华母语的文化血脉,不仅会永远流淌在华夏大地,而且也会流淌在异国他乡,放射出国际文化交流

的耀眼光辉。

4.母语独具的教学秘籍

一种母语有一种母语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自然也就形成了只适合这种母语的教学秘妙。汉母语教学数千年的历史传承,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若以一言蔽之,似乎一个“读”字是可以涵盖的。

汉母语的教与学,是以“读”为核心的,“读、思、悟、写”四位一

体。对此,朱熹说得好:“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

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教育

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

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宋·朱熹《训学斋规》)这种读书情态,在宋代

陆游的《读书》一诗中也可见得:“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

005

006

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三

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倘

年七十尚一纪,墬典断编真可续。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虽然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汉母语教育历史悠久,但语文单独设科却是

1903年以后的事,迄今只是百余年。在过去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母语教学总是和经学、哲学、史学、文学不分,这就造成了古代母语教学传统经验并不独立存在,而是散落于论教说学、讲经辩道乃至诗词歌赋、散骈文章之中的特殊情况,恰如无数星斗散落于苍穹。

首先,当然是落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著述之中。虽然这些论述不会专指语文教学,但是母语读写为所有教学的基础和载体,自然处于绕不开的核心话题。如我们从孔子、孟子、荀子、颜子推、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先贤大家的经典之作中都不难发现许多关于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其在今天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强大作用。孔子在《论语》中的主张是“读”要与“思”相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主张“读”必须与“习”(包括写)相结合,必须与“行”相结合,提出“学而时习之”和身体力行的原则。孟子主张学习贵在主动自得,提出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入、“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的观点…不仅如此,我国母语的教学秘密也大量出现在蒙学教材和教法的研究著述中,同时在古代不少的诗词作品和诗话体小说中也常有关于母语教学的真知灼见。

记得早在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夏衍、启功、叶至善、陈荒煤、吴冷西、张志公、曹禺等9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常委,在全国政协会上提出了“016”号提案,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教育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了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是根据当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