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术》傅达先编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奇门遁甲术》

【作 者】傅达先编撰
【丛书名】四库术数类大全
【页 数】 351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1993.09
【ISBN号】7-80590-648-3
【价 格】RMB89.80
【参考文献】 傅达先编撰. 奇门遁甲术.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3.09.

图书目录:

《奇门遁甲术》内容提要:

《奇门遁甲术》内容试读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奇门遁甲概述

中国历史上出过两位家喻户晓的“军师”:一位是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一位是诸葛亮,借东风,摆八阵图,匡扶蜀室,成了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这两个人与奇门遁甲有颇深的渊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对于张良,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说过:“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神异之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这里所讲的“老父予书”,就是指黄石公传给张良《太公兵法》,实际上极可能是奇门遁甲之书。它使张良“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为“布衣之极”。其力量之神奇,连司马迁也只得感叹:“岂可谓非天乎?”

至于诸葛亮,唐人诗中多有描述,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罗隐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等等,把他和天、地、时、运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奇门遁甲的某种奥秘。

这样看来,至迟在汉唐之时,即有奇门遁甲的滥觞。而据

二十四史的《南史·陈武帝纪》中记载:“(帝)涉猎文籍,好读

1

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明明白白出现了“遁甲”这一名称,当不是杜撰。

《三国演义》中有关遁甲之术的一些描写,读来更是饶有兴味:

“…孔明日:‘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日

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

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半、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森,环绕四面。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日:‘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谨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附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2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日: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肃日: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篓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日:‘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

以上是“借东风”一节,下面再看“八阵图”一节:

“却说陆逊大获全功,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前离夔关不远,逊在马上看见前面临山傍江,一阵杀气,冲天而起;遂勒马回顾众将日:‘前面必有埋伏,三军不可轻进。’即倒退十余里,于地势空阔处,排成阵势,以御敌军;即差哨马前去探视,哨马回报,前面并无一人一骑。逊见日将西沉,杀气越加,心中犹豫,令心腹人再往探看。回报江边止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无人马。逊大疑,令寻土人问之。须臾,有数人到。逊问日:何人将乱石作堆?如何乱石堆中有杀气冲起?”土人日:‘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

陆逊听罢,上马引数十骑来看石阵,立马于山坡之上,但见四面八方,皆在门有户。逊笑日:‘此乃惑人之术耳,有何益焉!’遂引数骑下山坡来,直入阵观看。部将日:‘日暮矣,请都督早回。’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木牙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逊大惊日: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正惊疑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日:将军欲出此阵乎?’逊日:‘愿长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所碍,送至山坡之上。逊问日:长者何人?’老人答日:‘老夫乃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也。昔小婿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

3

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临去之时,曾吩附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逊日:‘公曾学此阵法否?’黄承彦日:‘变化无穷,不能学也。’逊慌忙下马拜谢而回。”

《三国演义》本是小说家言,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说它“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道出了遁甲之术的神秘性,但这两节描写中也的确取材于遁甲之学的若干基本要素,自有其认识价值。对奇门遁甲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由此入门,一窥堂奥。

ABCD·1234.甲乙丙丁

各个时代,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表示次序的习惯方式。根据地下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商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来表示次序,

一直沿用至今,延续了三千多年。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表

示法已不习惯,而改用1234…或ABCD…,但为了了解

“奇门遁甲”的“甲”,就不能不熟悉“甲乙丙丁”的“甲”。

古人把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合称为“天干”,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合称为“地支”,十个天干数与十二个地支数,以单数配单数,以双数配双数,按顺序组配成六十对,可用于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其中单数对属“阳”,双数对属“阴”。这六十个纪序符号见下表所列:

六十甲子阴阳次序表

1

2

3

4

5

6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丁卯戊辰

己巳庚午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

己卯庚辰

辛已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丁亥戊子

己丑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已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己亥庚子

辛丑

壬寅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丙辰丁已

戊午

己未庚申辛酉

壬戌癸亥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天干为序,每隔十位出现一个循环,其中①甲子①甲戌②④甲申④甲午④甲辰@甲寅,处于各次循环的首位,又属“阳”,共出现六次循环,古人称之为“六甲”并尊为“诸阳之首”,处于主宰的地位。按照道家的思想,“虚无无形谓之道”,“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赶。无所位赶,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因此在奇门遁甲的推演中,“六甲”虚而不用,藏而不现,却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遁甲”

一语的来由。与《封神演义》中所描写的土行孙借“土遁”逃命的情节完全是两码事。

5

陈抟老祖传下神妙河图洛书·三奇六仪叠入九宫·天干与洛书配合的疑难化解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一名句表露了宋代词人辛弃疾对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刘裕的追慕之情。传说当时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方术家陈抟得到了河图洛书的秘传,被后世的方术研究者尊奉为陈抟老祖

000000000

000-0-。00

上面左边的图形是河图,右边的图形是洛书。我们不要小看这两幅图,在《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话:“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是黄河,洛是洛水,为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这两幅图中究竟隐藏着何种奥秘,使得圣人们把它们奉为行事的准则,这个问题已经被研究了上千年,至今没有得出一致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