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张幼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

【作 者】张幼军著
【丛书名】汉文佛典语言文字研究丛书
【页 数】 274
【出版社】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12
【ISBN号】978-7-81081-937-4
【价 格】42.00
【分 类】佛经-汉语-研究
【参考文献】 张幼军著. 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内容提要:

本书运用专业方法训释《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词语和句法等,是专业著作。主要内容包括:佛教汉语训释回顾与前瞻等。

《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内容试读

开篇

开篇佛教汉语训释回顾与前瞻

佛教汉语训释回顾与前瞻

有史可考的汉译佛经,当从东汉桓帝年间(147一167)算起。译家当从安世高、支娄迦谶算起。佛典的训释自当在此之后。有人把安世

1

高的学生严佛调所作的《沙弥十慧章句》说成是佛典注释之祖,不是人人都能同意。因为“十慧”虽是安世高提出的学说,但并没有进一步阐述,那么严佛调的《沙弥十慧章句》就应该是撰述,而非注解。就现有文献来看,我们所知道的情形是到三国吴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佛经注解,所以,谈佛典训释史当从吴开始。那时的注大概是随文作注,与中土注经的形式相似。中土的注经后来又加上疏,那是在注的基础上细加疏解,讲述注的来由,解释注的未尽事宜,使得经文通达,具备可读性。佛典后来也有疏,但疏大多不沿用注,而且大部分重在义理的撮举,只是同时兼有注解的功能。这样的训释,我们通称注疏体。这种体例,滥觞于东吴,而盛行于南北朝以至李唐。宋以后还有注疏体,现在还受欢迎的佛经译注,实际上也是注疏的流衍。而在唐宋时期,又出现了另一种体例,那就是音义体。这自然也是模仿中土文献的音义著作的。著名的中土文献音义著作就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举出以为当注的字词,标明音读,并简单地解释意义。佛典的音义著作体例与此类似。音义著作发展到顶点,就是佛学词典,不局限于一书一经,而是就全部佛经而言,为字词作注。唐宋开始,随文作注与音义著作同时并行。这个注疏与音义并行的时代一直到元明清,直到现代以前。到了现代,特别是到了当代,学者们注重研究的是佛经的词语,所谓词语,不包括“名词术语”,就是不包括用以表述佛教义理的专门词语,而重在其中的普通词语,或者说全民词语。这是佛典训释的主流。

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

第一章注疏的流行

第一节概说

佛理深邃,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又是所谓的异质文化,因此一时难

2于流传。加之最初的佛经译者多非中华人氏,对汉语又有一层隔膜,所

以其译作难以卒读。这就非要注释不可。从佛理传播的角度来说,定要使汉人能懂;从汉人接受的角度来说,吸收外来文化也是一种渴求和愿望。中国人历来不缺乏“拿来”的热忱。两厢情愿,于是佛经注疏就应运而生。注疏是我们为与中土文献的注疏接轨而定的“正规”名称。而在佛典注疏中同时还存在别的说法,例如:章句、文句、句解、注释、笺释、详解、略解、集解、要解、会解、集注、大疏、义疏、略疏、文义、疏抄、义钞、大意、游意、纲目、指归、枢要、演秘、料简、指掌、义章等。前面已经说过,有重在随文作注的,有重在列举大要而或加以发挥的。大抵注中有疏,疏中有注,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作注的对象,一般都是当时认为非常重要的经典。其中有小乘经典,有大乘经典,有早期译经,也有中期乃至后期译经。注疏最热门的佛经,有道行般若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金光明经、人楞伽经、维摩诘所说经、瑜珈师地论、大乘起信论等。

作注者,多是名师名家,在佛学上有高深的造诣,如通晓6国语言在东吴弘法的支谦,本无宗的代表人物苻坚,以武力延致的僧人道安,罗什的高足《肇论》作者僧肇,有“涅槃圣”之称的竺道生,天台宗创始人智颧,三论宗创始人吉藏,玄奘的徒弟法相宗初祖窥基等。由于这个缘故,他们的注疏频受尊崇,其中许多得以流传久远。

佛典注疏重在义理,即便是解释语言,也是为解释佛教义理服务的。就算是训诂价值较高的注解,也有不大注意语言重要性之弊。实际上在语言没有完全弄明白之前,要彻底懂得义理,也是不大可能的。

注者往往有意无意将佛理与中土文化融合起来,有时难免张冠李戴,以非为是。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一些该注的不注,而不该注的则长篇大论,不厌其烦,琐屑支离,不能尽如人意。但这并不是否定前人注解

的功绩,靠了这些注解,读者才可以有所领悟,才可以对佛经语言与教

都汉

义两方面都有所理解。

第二节道安的《人本欲生经》注

东晋道安(312一385),俗姓卫,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境)扶柳人。道安的时代,出现较多的是一种基本上对经文逐句解说的注解。此前已有的佛经注解书,如:吴支谦《了本生死经注》,康僧会《安般守意经注》

3

《法镜经注》、《阴持入经注》、《维摩洁经注》、《道树经注》,西晋帛法祖《首楞严经注》,帛法祚《放光般若经注》等。这些注现在都见不到了,不知其所注的内容和体例。由道安开始的这种注不作横的博引,也不向纵的方面深人发挥,而大多扣紧语句解说,有时也概括大旨。道安著述丰富,据《出三藏记集》,有41篇,据隋法经等《众经目录》,道安所注经有《阴持人经》、《大道地经注》、《大十二门经》、《十二门禅经》、《安般经》、《光赞般若光明经》、《贤劫经》、《持心梵天经》、《金刚蜜迹经》、《人欲生经》、《了本生死经》等11部。现在我们还能见到他所注释的《人本欲生经注》。让我们先来看看道安注经的具体情况:

(1)原文:聞如是。一時佛在拘類國,行拘類國法治處。道安注:(拘類國)阿難記所聞聖教土也。法治處:王城也。

(2)原文:是時賢者阿難,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

道安注:“現”當為“見”也。“是意微妙本”,句倒

(3)原文:便賢者阿難,夜已竟,起到佛,已到,為佛足下禮已訖。處止,已止一處,賢者阿難白佛:“如是我為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

道安注:“本”,癡也。解癡者,四諦之所照也。“生死亦微妙”,生死,極末也。微明之諦達于末也。“中微妙”,中者,本末之間九。用諦燭之,之亦甚微妙也。“但為分明易現”,“現”當作“見”也。言四諦觀十

一因緣,了了分明,不難知也。(T33n1693p001a27一b12)对道安以上的注释,做如下分析:

佛教汉语训

(1)括弧和括弧中的“拘类国”,为我所加。

(2)“独闲处倾猗念”:独自闲处的时候思考。“倾”当读为“顷”,表示时间。“猗念”,即念,两字同义连用。“猗”有“念”义,见李维琦先生所著《佛经释词》77页。“如是意生,未曾有”,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未曾有的想法。“是意是微妙本”,这个想法是微妙的本原。道安以为“本”的索

意思是痴,恐不确。《人本欲生经》,本亦作《人欲生经》。无“本”字。

(3)道安注,实为注(2)的后半。这后半我们的理解是:生和死都是微妙的,生与死之间也是微妙的,只是生和死分明易见(而其中间的变化就不大明显了)。道安释“生死亦微妙”,为“微明之諦達于末也”。以“微明之谛”释“微妙”,以“末”释“生死”,恐非是。

从道安的注释来看,如果我们要从语言的角度来训释佛典,显见其不是理想的榜样。第一,它仍然侧重在义理的阐述;第二,当注未注;第

三,注有失误。

第三节僧肇《注维摩诘经》

道安之后,注者蜂起,名目繁多。大抵以注为名者,多为随文作注,与后世所说的训诂较为接近;以疏为名者,多为列举大意,训释内容较次。但也有相反的情形,名为注而实为疏,名为疏而实为注者。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称得上是训释的,收集到大藏经里的篇目,约在一百种以上。

为加深对这一类著作的认识,下面从中举出较为著名而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注家。首选是姚秦时代的僧肇。

僧肇(384一414),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善解方等、兼通三藏”,为鸠摩罗什最初的弟子。罗什于姚秦弘始

三年(401)至长安,肇随行。既而秦主姚兴请罗什人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典,僧肇和僧睿是罗什的得力助手。弘始八年,《维摩诘经》译出后,他一条条记录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现存《经注》,系糅和罗什、僧肇、道生、僧睿、道融各家的注解而成。下面是卷二注的一部分。

原文:方便品第二。

注:什曰:此品序淨名德者。非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德耳。

原文:爾時昆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注:什曰:將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原文:深植善本。

注:什曰:功德業也。肇曰:樹德先聖,故善本深殖也。此經之作起

佛教汉语

于淨名。其微言幽唱亦備之後文。出經者欲遠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

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原文:得無生忍

注:什曰:慧明業也。如來已盡則以智為名。菩薩見而未盡,而能

忍受不退。故以忍為名也。肇曰:所以菩薩無生慧獨名忍者,以其大覺未成智力猶弱。雖悟無生,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閑任,故名忍。如來智力具足,於法自在,常有閑地,故無復忍名也。

原文:辯才無閡。

5

注:什曰:既具二業以辯才說法,化眾生也。肇曰:七辯也原文:遊戲神通。

注:什曰:因神通廣其化功。亦以神通力證其辯才。如龍樹與外道論議,外道問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與阿修羅戰。”復問:“此何以證?”菩薩即為現證。應時摧戈折刃,阿脩羅身首從空中而墜落。又見天與阿脩羅於虚空中列陣相對。外道見證已,乃伏其辯才。神通證辯,類如此也。肇曰:經云:菩薩得五通。又云:具六通。以得無生忍,三界結盡,方於二乘,故言六。方於如來,結習未盡,故言五也。

原文:逮諸總持。

注:什曰:智慧能持實相亦名持,餘持如大智度論中說也。肇曰:總持義同上。經云有五百總持,亦云無量總持也。

原文:獲無所畏。

注:肇曰:菩薩四無所畏也。原文:降魔勞怨。

注:肇曰:四魔勞我故致為怨。原文:入深法門

注:肇曰:諸法深義有無量門悉善入也。原文: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注:肇曰:到實智彼岸,善智度也。運用無方,達方便也。原文:大願成就

注:什曰:初發心之時其願未大,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薩也。如無量壽四十八願,是大願之類也。肇曰:大願,將無量壽願比也。

原文:明了眾生心之所趣

佛教汉语训

注:肇曰:群生萬端,心趣不同,悉明了也。原文:又能分別諸根利纯

注:肇曰:三乘諸根,利纯難辯,而善分別。

方法探

原文:久於佛道,心已純孰,决定大乘。注:肇曰:七住以上,始得决定也。原文: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注:肇曰: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恒在前。故所作無失也。原文:住佛威儀。

注:肇曰:舉動進止不失聖儀。別本云:具佛威儀。什曰:謂能變身作佛,舉動進止,悉如佛也

6

原文:心大如海。

注:什曰:海有三德。一日深廣無邊,二曰清淨不受雜穢,三日藏積無量珍寶。菩薩三德義同海也。肇日:海有五德。一澄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滴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淵深難测。大士心淨不受毁戒之屍,出慧明之寶,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测者,故曰心大如海。

原文:肇曰:諸佛所稱,人天所敬。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現居毘耶。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昆耶離。

原文:肇曰:至人不現行。現行六度者,為攝六弊耳。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毁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

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L意。以决定慧,攝諸無智。

原文:雕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注: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槃也。原文:雖處居家,不著三界注:肇日:三界之室宅也。原文: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肇曰:梵行清淨,無欲行也原文:現有眷屬,常樂遠離。注:肇曰:在家若野,故言遠離。原文: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注:肇曰:外服寶飾,而内嚴相好也。原文: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注:肇曰:外食世膳,而内甘禪悅之味也。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