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与教学》乐进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材与教学》

【作 者】乐进军著
【页 数】 222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2.04
【ISBN号】978-7-5656-6893-7
【价 格】45.00
【分 类】中小学-教材-研究
【参考文献】 乐进军著. 教材与教学.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教材与教学》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学习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的用书,可以指导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教育部课程标准颁布之际,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研究、编写教材的指导用书。

《教材与教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重新认识教材

教材的发展与价值

本章导读

教材虽然谁都不陌生,但面对如下一些问题:教材从哪里来;教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教材对教学有什么样的价值,具有什么功能;教材在课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往往给不出较理想的答案。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教材这个表面很熟悉的伙伴,我们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真正做到知根知底,“识得庐山真面目”。这也是教材使用者用好教材,教材开发者编好教材的前提。

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教材则承载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由于教材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教材的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国对中小学教材的管理经历了“国定制”到“审定制”,到两者相结合的变化历程。权力由“收”到“放”,有利于教材百花齐放,但需要把握合理的平衡。与之相应,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有别于其他书籍。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是国家课程教材的有益补充。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教材应运而生,传统纸质教材有望迎来新的变革。

主要内容

1.熟悉又陌生的伙伴一对教材的再认识

2.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与课程的关系

3.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教材的发展变迁

4.识得庐山真面目一教材的属性和价值

5.特殊的“多面体”一教材的重要特征

6.从“刚性”到“弹性”一教材的管理

7.教材的“旅程”一教材的出版、发行和选用

8.地方课程的关键载体—地方教材

9.重要的学校课程资源一校本教材

10.技术注入新活力一教材数字化变革

)0)1

教材与教学

第一节熟悉又陌生的伙伴

对教材的再认识

一、教材一熟悉又陌生的伙伴

提到教材,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求学阶段使用过的课本。如果很多年后,在收拾屋子时无意中翻出自己当年用过的课本,看到上面依旧清晰的笔迹,

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定会油然而生。因为它们曾像亲密伙伴一样与自己朝夕相伴,共度了美好的学习时光,为自己的进步和成长默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教材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种重要的影响因子。教材研究专家石鸥教授甚至提出这样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什么样的年轻人,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未来。①

除了学生,教材的另一个重要用户是教师。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都离不开教材,有人把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比作“战士”与“枪”一没有枪,战士无法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离开教材,教师开展教学也困难重重。教材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国内如此,国外也不例外。学者Crawford和

Camine曾就教材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的问题对一些美国教师进行调研,他们发现教师75%一90%的教学时间是围绕教材进行的。②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视。

大侦探福尔摩斯曾问他的朋友华生,他们天天走的楼梯有多少级台阶。华生却答不上来,只因华生只是使用它、看见它,却从没有用心地观察它、研究它。教材如同那楼梯一样,是教师既熟悉又陌生的伙伴。表面上看,教师天天跟教材打交道,读了一遍又一遍,用了一次又一次。然而,尽管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都明白,但被问及为何在其中安排这些内容,采取这样的表达方式,蕴含的理念、目的是什么,对学生有哪些帮助和促进作用等这类的问题,很少有教师能随口回答上来。由此可见,教材的价值不只是呈现学科知识,在可见的图文后面所隐藏的更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内涵,需要教师去体会、分析和把握。

二、一种特别的书籍—教材整体印象

从物理形态来看,教材是以纸张为载体,印刷有文本、图片、表格等信

①石鸡、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载《教育研究》,2012年33期,第4页。

2 Crawford,D.&Camine.D.."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extbooks in Eight-grade U.S.His-tory:Does Conceptual Organization Help?".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N(2001).

2((

第一章重新认识教材一教材的发展与价值

息的一种书籍。这与其他的书籍似乎没有明显区别,但从内容及应用目的来看,教材不同于面向大众的普通读物,也不同于面向研究者的学术著作。就使用者、重要性、影响力、管理等方面而言,教材是一种特别的书籍。

其一,有独特的使用主体。教材主要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当然,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以及家长都会关注教材,也是教材的潜在使用者。在我国,教材使用者数以亿计,中小学生为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的编写和印制都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二,有清楚的应用目的。教材与学校相伴相生,支持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是引领教学方向、目标的重要依据。

其三,有明确的编印要求。教材作为教育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开展,它通常有明确的编印要求一内容方面有学生培养目标、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或课程指南)等依据,载体和形式方面有使用纸张、印张数、字体、字号等规定。

其四,有规范的评价审定。不同于普通书籍或教辅资料,教材对教育教学影响重大,因此教材需要按照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加以审定,只有通过审定的教材方可正式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由国家级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地方教材由地方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五,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教材的定价、发行、选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以及明确的管理主体,而不像其他书籍基本由出版社决定。

其六,有巨大的社会影响。教材使用者人数庞大,且年复一年地持续使用,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作品一旦入选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将是作者莫大的荣耀。同样,由于教材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内容需要经得起民众的审视和“挑剔”。教材内容但凡有所调整,就可能会引发种种热议,甚至是质疑、批评。

三、对教材的基本理解

教材究竟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教材是教学的材料,包括教科书、教辅资料、教学工具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可以看出,教材是包含教科书在内,内涵更广的概念。但习惯上,人们常常将教材和教科书两个概念混用,或称之为“课本”,特指以满足学校教育,支持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学习的书籍。

概括而言,将教材理解为教学材料,是广义理解;理解成教科书,是狭义理解。对教材这一概念的两种理解始终并存,在不同的语境下各有所指。查阅期刊文献不难发现,对“教材”概念作广义和狭义理解的比重大体相当。在国家教育部网站上,诸如《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教科

)》3

教材与教学

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服务指南》等管理文件中,“教材”与“教科书”含义没有明显区别。鉴于这样的表述习惯,本书在概念上不将两者严格区分,“教材”一词取其狭义的含义,与“教科书”“课本”等同理解。

从规范和促进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示范和参考;从影响学生学习的角度,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等的主要来源、重要途径。对教材内涵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我国两位著名的教育先驱叶圣陶和陶行知对教材就有不同的论述:叶圣陶主张把教材设计成上课时所用的材料,突出教师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则主张把教材设计得“便利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钟启泉教授认为教材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教材是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体系,包括事实、概念、法则、原理等等。第二,教材是知识背后的能力体系,通过各种作业和活动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第三,教材还包括了能力体系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这三个层面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①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对教材的理解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②

(一)课程说

有学者认为,教材就是狭义的课程③,是承载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载体。这种理解在课程资源并不丰富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见地,也反映出教材在课程实施中占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当然,放在课程概念变得更宽泛,课程资源更加丰富的今天,不免给人以偏概全的感觉。

(二)工具说

有些学者提出教材是用于教学,培养学生的一种工具。与教学资源、教具等一样,都属教学工具之列。这样的观点对于一些陷入“教教材”“唯教材论”误区的教师具有观念上纠偏的积极引导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滑向另一个认识的极端,即轻视甚至漠视教材,弱化教材应有的价值。

(三)材料说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材”的解释是: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主要媒体。④有些学者提出,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⑤这样的观点部分程度上把握了教材的功能和定位。

①钟启泉:《“优化教材”一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载《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期。

②陈月茹:《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③欧阳钟仁:《现代启发式科学教学研究》,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第112页。

④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⑤廖哲勋:《课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97页。

4(

第一章重新认识教材—教材的发展与价值

(四)媒介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材是解决教学矛盾的产物及联系的中介,“教材即传授知识技能的事实,它是位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媒介”。①甚至曾经有学者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进行界定,认为教学就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介,进行的一系列知识传授活动。这些观点突出了教材在教与学矛盾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在看来无疑比较落伍,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普遍应用之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媒介更加丰富多样,教材虽然仍发挥着一定的媒介作用,但已经被逐渐弱化和替代。

(五)范例说

叶圣陶先生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相似的观点认为,教材是为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以便师生能够以这些范例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活动。②这种观点强调教师不能“唯教材是瞻”,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利用教材举一反

三,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六)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比如认为教材是一种教学的手段。类似的认识注意了教材的局部功能和作用,但往往存在明显的偏颇。③

第二节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材与课程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建设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教材与课程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一、课程与课程观

(一)课程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课程”可称得上是在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应用最频繁,同时也是被理解得最为混乱的概念。追根溯源,课程(curriculum)一词通常被认为最早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中“跑道”(cursum,race course)一词,转义作为教育上的术语,意味着“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①范绮:《教育哲学》,北京:世界书局,1973年,第184页。

②毕华林:《教材功能的转弯与教师的教科书素养》,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期。

③乐进军:《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12一114页。

2)5

教材与教学

study),简称“学程”。①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1924年,他在《怎样编制课程》

一书中,将课程理论进一步完善。博比特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我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就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但这里的“课程”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之意。朱熹强调,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应尽可能精简(小课程),应该释放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活动(努力)。

从民国至今,我国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从“课程论”到“教学论”,又到“课程论”的过程。③由于课程的概念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不同时间节点,这也是造成认识混乱的主要原因。在“大教学、小课程”的历史阶段,课程常被理解成学科,有类似于“新开设一门课程”的表达;或者与课堂教学、教材混用。时至今日,这样的理解和表达也并不鲜见。

学者施良方曾把各种课程定义加以归类,认为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④他个人对其中后两种理解持否定态度。

课程的本意是课业及其进程的安排。尽管在实践层面,“课”与“程”的内涵都发生着改变,但课程作为“计划”“方案”的属性并没有被否定,只是在强调预设的同时也强调生成。⑤

(二)课程观的演变

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都需要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体现、落实在课程上。近年来,由于课程一词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显赫的地位,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模糊其内涵边界而将其泛化,把校园文化、学科实践、社团活动等都冠以“课程”之名,似乎这样更加“时尚”,更上档次。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课程的影响力,但不利于课程规范化、高品质地建设,不利于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推进。

从是否分科的角度,课程论分为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其特点是:重视成人生活的需要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②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③陈桂生:《变化中的“课程”概念》,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2期。

④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

6页。

⑤钟启泉:《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