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教育》黄明喜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白沙教育》

【作 者】黄明喜著
【丛书名】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丛书
【页 数】 121
【出版社】 广州:广州出版社 , 2020.10
【ISBN号】978-7-5462-3116-7
【价 格】34.80
【分 类】陈献章(1428~1500)-教育思想-研究
【参考文献】 黄明喜著. 白沙教育. 广州:广州出版社, 2020.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白沙教育》内容提要:

《白沙教育》是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丛书中的一本。《白沙教育》记录了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的教育生涯,系统地论述了陈白沙教育理念,并从其诗歌作品、书信及弟子出发,剖析陈白沙的心学观点、教育特点。书稿通过陈白沙求学、考学、教学的史料,展现陈白沙“学宗自然”的为学旨趣及其形成过程。随即,通过其文学作品及与弟子、友人的往来书信,揭露其因应“学宗自然”的为学旨趣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读书观念和方法,让陈白沙的教育理念、教育特色更为清晰可见,更容易被时人所理解。难能可贵的是,书稿首次较为系统、明晰地总结了白沙学派的弟子及其出身、

《白沙教育》内容试读

导言

作为明代心学的先驱人物,陈白沙不仅是独辟蹊径的思想家,而且是成就斐然的教育家。他一生志存高远,以道德和学问显名天下,被世人尊为“真儒”“大儒”“岭南第一儒”。

身处明代心学教育思潮将启之际,陈白沙勇于创新,勤于笔耕,倾毕生心血于教育事业。在几近四十载的教育生涯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弟子,譬如湛若水、李承箕、张诩、贺钦、林光、邹智、陈茂烈、陈庸、李孔修、谢祐、何廷矩、史桂芳等,创建起独树一帜的白沙学派(亦称“江门学派”)。从历史的角度看,陈白沙的教育思想近润岭南,远播全国,且泽被后世,堪称明代心学教育的开篇者。

可以说,无论是在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还是在教育思想上所提出的原创性主张,陈白沙都留下了难能可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为了更好地对陈白沙教育活动和教育学说作出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笔者分设六章的篇幅,以始于教育而成于教育,白沙学派兴起为线索,予以多维度、多层面的讨论。

第一章“儒者风范心系教育”的写作,旨在通过勾勒陈白沙成为教育家的心路历程,讲明陈白沙何以为明代心学教育的开篇者。陈白沙出生于“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的家庭,熟悉农事,饱读诗书,且

二十岁出头就取得举人的身份。类似家庭背景及科举经历者大有人在,但缘何陈白沙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令人瞩目的杰出教育家?归纳起来,主要因素

001

白沙教育

有这样几点:一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的读书志向;二是远足负笈,师从大儒吴与弼的求学经历:三是四入京师,三次会试不第的科举坎坷;四是善于反思程朱理学的优劣和敢于批判科举社会的弊端;五是祖述孔孟,出入于道、佛两家思想,突破程朱理学教育的思想窠白,创造性地提出“以自然为宗”“静养端倪”的心学教育理念,并践行于世。

紧接着的第二章“另辟门径筑台讲学”,侧重于探究陈白沙交游及讲学活动的基本轨迹。交游与讲学活动是陈白沙心学教育思想形塑的核心环节。陈白沙交游广泛,擅于思考,取长补短。他在讲学活动中不断传播心学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其一生交游及讲学活动迹,大致可分为游学京师、静坐春阳台、会讲楚云台、盍簪嘉会楼、钓台传衣钵五大阶段。他迈出岭南,游历江南,远足京师,思想波及多地。在交游及讲学活动中,陈白沙广收门徒,建构出一套以“学宗自然”为核心的心学思想学说,标志着明初程朱理学一统天下格局的瓦解,显示出明代心学教育思潮的发端,促进了儒学岭南化局面的形成。

第三章“自然为宗静养端倪”,主要探讨陈白沙的为学宗旨及修养工夫论,即“学以自然为宗”和“静养端倪”。陈白沙以心为本,倡导“学宗自然”的为学旨趣,不断高扬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摆脱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藩篱;强调通过生命的体验,希望为学者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认为“静”是个体意志自由的根基,“端倪”是道德性的精神本体;强调只有在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和影响的静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静养端倪”这一心学法门。他反对把儒家伦理精神教条化,主张随处体认,默然而坐,胸中涵养,澄心静虑地觉悟伦理精神意蕴,从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快乐。

陈白沙不仅好学覃思,还特别注重言传身教,把儒家教育理论融入家风家训,植入乡村教化,劝人读书以明理,从而使得抽象的儒家学理通俗易懂,让寻常百姓日用自知。在陈白沙教化思想的影响下,他的许多弟子及官员都汲汲于教化实践。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化民成俗的教化活动,譬如盖祠堂、定族规、立家训、办私塾、修家谱、缮县志、订乡约、撰学记、写祭文、作墓志铭等。对有关陈白沙教化言行影响的探究,便构成了

002

|导言

本书第四章“言传身教教化社会”的主体表述内容。

第五章“寓教于诗别具一格”,主要探究陈白沙诗教内容及其意蕴。作为明代心学教育的开启者,陈白沙是个十分重视诗教的教育家。陈白沙以诗为教,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现实感悟化为诗意的语言,用涵泳诗歌的方式培养弟子。其诗教既有丰富的内涵,也有生动的形式。陈白沙诗教意蕴体现于三大方面(陶情操,养德性;尚自然,乐其心;美风俗,富情趣),充分展现其教育思想的价值魅力。

以“传道树人蔚然一派”作为最后一章,意在公允地总结陈白沙及其所创立的白沙学派。明代理学家、状元罗伦对陈白沙高度评价:“白沙观天人之微,究圣贤之蕴,充道以富,崇德以贵,天下之物,可爱可求,漠然无动于其中。”明清之际的思想史家黄宗羲认同此言,并接着罗伦的话说:“信斯言也,故出其门者,多清苦自立,不以富贵为意。其高风之所激,远矣。”的确诚如黄宗羲所言,陈白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弟子遍及岭南各地,且多出自寒门。经过陈白沙的精心指导,弟子中道德高尚者有之,学问高深者有之,亦官亦学者有之,为官造福于民者有之,乃至特立独行的隐者亦有之。尽管白沙弟子志行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不以追求富贵为人生目标。正是经由设教办学,陈白沙心学思想才得以广泛传播;也正是受到陈白沙心学思想的哺育,由衣钵传人湛若水为宗主的甘泉学派才得以创生,进而形成明代心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教育流派,即陈湛心学教育流派。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学派林立,气象万千,尤其是在明代,恰如近代著名史家梁启超指出:“明代中叶,新学派起,气象异常广大,有两个大师可以代表,一个是陈献章(白沙),一个是王守仁(阳明)。”而对于陈白沙、王阳明这两位明代心学巨擘之间的思想关联和影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白沙学案》的序言中便开门见山地断言:“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涵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点明白沙心学构思精致,是阳明心学的源头先导。实事求是而论,以陈白沙为核心的白沙学派规模较大,弟子有名可考者209人(见本书附录:陈白沙弟子知见录),在明代

003

第一章

儒者风范心系教育

陈白沙(1428一1500),名献章,字公甫,别号石斋、江门渔父、玉台居士、黄云老人、紫水归人、南海病夫,晚年号石翁,谥号为文恭,广东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白沙村人。陈白沙一生以道德和学问显名天下,颇受人们景仰,被视作“真儒复出”。因居白沙村,而被尊称为“白沙先生”。

作为明代心学的先驱人物,陈白沙不仅是独辟蹊径的思想家,而且是成就斐然的教育家。无论是立言处世,抑或是教书育人,都浸染着浓郁的儒家气息。诚如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白沙学案》所言:“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涵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于正德十四年上疏请白沙从祀孔庙。”点明陈白沙开启明代心学先河的地位。从祀孔庙是儒者的一大盛誉。万历十二年(1584),陈白沙与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起获准从祀孔庙。这两位儒家巨擘钟秀东南之气,一个生在江南,一个长于岭南。明清以来,岭南人文荟萃,但从祀孔庙的儒者则唯有白沙一人。

陈白沙深信教育的力量,坚称“天下风俗美恶存乎人,人之贤否存乎教”。为此,他崇学而乐教,视兴学育才为己任,培养出湛若水、李承箕、张诩、贺钦、林光、邹智、陈茂烈、陈庸、李孔修、谢祐、何廷矩、史桂芳等一批杰出弟子,形成独树一帜的白沙学派,掀开明代心学教育思潮的新篇章。

005

白沙教育

一、立志向学恰少年

陈白沙生活在15世纪的中国,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五朝更替,恰值明代前中期,这是一个思想文化波诡云谲的变局时代。

陈白沙的思想学问洋溢着时代气息,个性鲜明并富有岭南特色,被称为“江门心学”,影响甚大。陈白沙学有成就,深得人们称道,绝非一蹴而就,确是和他自小志于向学,远足游学,浮沉科举,潜心坐春阳,兴学育人才等息息相关。

追忆年少时的学习情境,陈白沙曾说:“予少无师友,学不得其方。”申明自己没有得到名师的教诲,也没有遇到益友的帮助,始终找不到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好在他出身于比较重视教育的富裕家庭,让他有读书的机会。

宣德三年(1428)十月二十一日,陈白沙诞生于新会县的都会村。南宋时,陈白沙的先祖从五岭山脚下的粤北南雄县珠玑巷迁至珠江三角洲西部的新会县都会村。迨至陈白沙呱呱坠地,陈氏家族半耕半读,安居乐业已逾百年。经爷爷陈永盛、父亲陈怀瑾两代人的勤劳致富,留给陈白沙和其兄陈献文的田产已达200亩之多,足以使陈白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对此,陈白沙曾在给都御史邓廷缵一封题为《与邓督府》的信中这样说道:“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自给自足的言辞跃然纸上。这在一些与陈白沙有关的歌谣、诗歌中也有体现,譬如:

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这首诗折射出陈白沙甘居江门,励志学习,愿为儒者,以像自己的先辈一样过着半农半儒的人生为乐趣。

在陈白沙的心目中,江门是个秀美而富饶的家园。每月的农历初二、初

五、初八,都是江门墟的赶集日。江门墟不但经济活跃,而且不乏书香味,常使陈白沙乐此不疲,傍晚时分他时常迷路,诗兴大发,“江湖城市气交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